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要开学了 让我们感受一个小学的成长


在距许镇五公里的西部,有一条纵贯南、繁二县的河流——漳河,它发端于皖南山区,至芜湖瀂港口而入长江。漳河两岸船只往来,渡口颇多,“黄墓渡”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它因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黄盖死后墓葬于此而得名。由于黄墓渡处于上、下林都圩的交会处,地理位置优越,上下通商船只多集于此,天长日久便成集市,成为两岸乡民货物的集散之所,街上商铺、客栈、酒肆、茶楼等林立,渐渐形成一座江南水乡有名的集镇,同时也成为原黄墓区(现许镇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现代陆路交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黄墓渡才逐渐失去其区位优势。

 

至今,古镇黄墓渡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学——黄墓渡完全小学,依稀还在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追根溯源


 

黄墓渡完全小学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前身是黄墓乡中心国民小学。南陵县第二区国民短期小学是“黄墓乡中心国民小学”的先导。1937年2月,校长金秉祥在黄墓乡合并四所私塾改办为南陵县第二区国民短期小学。当时教员6人,计5个班,学生120余名,课程设置有公民、国文、算术、唱歌、剪贴等科。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该校历时不到两年即停办,但它却标志着本地教育由私塾过渡到公办学校的开端。

 

黄墓乡中心国民小学创建于1942年,初建时曾利用郭城俞氏祠堂为校舍,以后迁校于黄墓渡集镇东部的大壕村(即现在的校址)。当时由郭城俞廷凯先生和首任校长俞松福等为首筹措集资,以学田换取邓氏公堂祭田二亩四分为建校基地,动工营建校舍,历时两个月即竣工,造价费用计稻谷六百六十余石(均由本镇商户和村族公堂捐助)。

 

黄墓乡中心国民小学从1942年创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间先后有三任校长,分别是俞松福、吕大选、王腾胶。当时有教师8人,学生120余人,5个班级。除教授公民、国文、算术、体育、美术、唱歌、手工等课程外,还将学生编为“童子军”,进行军训,对学生进行保家卫国的民族思想教育。

 

初成规模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当家作主,开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建设需要人才,人才依赖教育。于是“黄墓乡中心国民小学”(建国后改称“黄墓完全小学”)适时地担当起历史的使命,办学规模逐年发展,从1951年到1954年,学校的学生由原来的120余人增加到220余人,班级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7个,教师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12人。到1960年前后,班级数发展到9个,学生数发展到550余人,教师增加到18人。此时期的黄墓完小除搞好本校的常规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对本乡所辖区内的十五所村小600余名学生、20余名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

 

1952年,黄墓完小及所辖村办小学由“民办公助制”一律转为公办。

 

从1952年开始,黄墓完小教导处规定实行教师集体办公制,并建立《校务日志》,记载校务活动(由值日教师执笔记之)。

 

1954年,下林都圩堤溃破,遭受特大水灾,校舍沉沦在汪洋泽国之中,墙倾屋塌,败坏不堪。当时全体教职员工和灾区家长、群众患难与共、守望相扶。从生产自救到恢复家园阶段,学校全体教师始终坚持专人护校和多种形式的分散教学。

 

1956年,完小曾一度试行“五年一贯制”和“五级记分制”,但未全面推广。

 

1960年,学制缩短,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

 

从1950年到1960年,校长分别由高光英、刘震波、姚世藩、左达心、汪学桃等五位先生担任。

 

枯木逢春


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标志,结束了浩劫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教育的春天终于熬过严冬的坚冰,渐渐向人们走来。经过两年的恢复调整后,于1979年暑假期间成立了黄墓中心学区。学区是以本镇街道所在中心小学为辅导基地,其区属辅导范围包括六个行政村的黄墓、郭城、丁塘、渭塘、新塘、龙潭等六所小学及下设教学点。全学区计43个班,学生1196名,入学率占全镇学龄儿童的百分之八十九以上,教师74名(其中公办35名,民办39名;中共党员7名,共青团员32名)。农村小学校舍123间,占地面积为2132平方米。

 

1979年8月以后,教学工作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制度、计划和秩序,调整了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建立了“校长办公会议制”和“教导处”,教导处下设语文、数学、文体三个分科教研组,以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并先后成立了中共黄墓学区支部和共青团支部,在团组织的辅导帮助下又恢复成立了学区少先队大队总部,下属7个大队,43个中队,计吸收队员1639名。由于学区行政的有效管理和领导、党团骨干发挥表率作用,使全体教职员工意气风发、教学相长、团结奋进,先进人事不断涌现。

 

1983年,中心小学扩建教室6间,宿舍12间。为方便师生饮水、用水,挖掘兴建砖砌水井一口。1985年,由镇党委领头,会同学区师生,发动街道居民和机关单位集资办学,修筑一条从学校经壕里村通向街道的石板路,长500米、宽3米,路基高度与“劳动桥”桥面等同,基本解决了学生走读遇阴雨道路泥泞难行的状况。通过“三结合”的集资,对学区的农村校舍如郭城、丁塘、渭塘、龙潭、黄墓、新塘等小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建和扩建。

 

自中心学区成立以后,学校规模有了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呈现勃勃生机。同时学区还兼管工人农民业余教育,开办夜校,恢复五十年代的城乡教育工作。据1984年11月份统计,全学区计有夜校33所,学员800余人,经过文化考核,脱盲学员达584名。

 

新姿焕发

 


随着改革浪潮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1987年政府成立了乡教育委员会,主管全乡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随后,拆黄墓中心学区,改称为黄墓中心小学,对所辖六个行政村的六所小学及教学点进行教学业务管理。1992年区划调整,原黄墓镇与仙坊乡合并为黄墓镇,在镇教委的统一领导下,小学形成“一镇两中心”的教学模式(即黄墓中心小学与仙坊中心小学)。镇教委集全镇之财力及人才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的教育教学发展。

 

1994年—1998年“两基达标”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中小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黄墓中心小学一幢二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竣工,建筑面积413平方米,造价12.4万元,结束了农村小学无教学楼的历史,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随后相继建立了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

 

2000年8月,黄墓镇政府成立教育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宣布两项决定:一是拆除黄墓镇教委机构,二是成立黄墓镇中心小学(原许镇资福小学),原黄墓中心小学和仙坊中心小学分别改称完全小学。2001年秋季实行小学六年制。2002年5月,黄墓完小建北边教学楼(砖混结构二层),建筑面积659平方米,造价22万元。

 

2003年10月,南陵县实行区划调整成立许镇镇。此后,教育系统归县级统一管理,黄墓完小更名为黄墓渡完全小学。2004年学校配建计算机教室和远程教育电教室,开始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2004年11月,在南陵县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考核中,黄墓渡完小被评为“良好完全小学”。

 

2006年,学校对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美化,分为教学区、活动区、绿化区、服务区,使之成为一处整洁、优雅的教书育人环境。

 

继往开来

 

黄墓渡完全小学随着新世纪前进的步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间有好几位仁人志士事业有成后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爱心。

 

2008年湖北襄阳嘉宝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宝向母校——黄墓渡完全小学捐赠价值十余万元的图书4000余册、电脑10台,之后又为全校学生每人订做校服一套,为每位教师订做正装一套。

 

2009年,芜湖子燕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子燕向母校——黄墓渡完全小学捐赠了价值两万余元的新课桌凳170套。

 

学校于2009年初实现了远程教育“班班通”。

 

多年来,在各种检查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黄墓渡完小现有在职教师20人(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共党员9人),退休教师16人(其中中共党员3人),在校学生300余人。

 

(下辖的郭城、渭塘、丁塘三个分部分别于2007年9月、2008年9月和2011年2月拆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黄墓渡完小,正以崭新的姿态前进在新世纪的阳光大道上。

(编后语:本文在推送时作了节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完小是什么意思
天堂完全小学全貌
农村完小 高小 不完全小学有什么区别?
致敬教育人物丨雷富光:巧用信息化助力教育品质提升
退回衡阳市第11届成果奖参评材料的通知
【百年大计】风雨砥砺 岁月如歌谱华章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打造最美校园工作巡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