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扁鹊思想原来传入这部经书了!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初探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市在修建地铁时,在俗称“老官山”处发现西汉时期墓地,有关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医简共920支,含10种医书。除了《五色脉诊》之外,其他9部医书经初步整理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医马书》…,媒体还公布了部分竹简内容。

       从官方公布的消息确认,专家已证实此批竹简中多处出现的“敝昔”即是扁鹊。有关“敝昔”(扁鹊)的论述,初步认定为失传的扁鹊学派的典籍,研究价值重大。

       那么这批已公布的部分医简有什么特点呢?与《黄帝内经》有关系吗?

       今年5月,笔者在成都曾听过有关专家的小范围讲解。鉴于目前此批医简尚在研究之中,不便过多涉及,本文仅就媒体已公布的内容进行分析、解读。
 
一、汉简(医简)原文与《黄帝内经》的对比发现,二者的内容与文风十分相似:
 
1、关于风的描述,汉简为“凡风者百病之长也,□□变化易也……” (481),
“弗能别也,凡风之始产也”(532)(□为脱落或无法辨识的字)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此条汉简的中心思想以及行文风格与《黄帝内经》几乎一致。
 
2、汉简:“敝昔日:人有九徼五臧十二节,皆鼍於气。”经考证, 徼窍通假。鼍,与朝通。

        又,《黄帝内经》之《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和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黄帝内经》之《六节藏象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北山经》:‘伦山有兽如麋,其川在尾上。’郭注日:‘川,窍也。’川即州字之误。是古谓窍为州。此处“九州九窍”为衍文。[1]

       简文指出九窍、五脏、十二节的病因都可归结于气。而《素问》本段指出人生存在自然界中,必须适应四时六气的变化,否则就会生病。此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3、汉简《经脉书》选释

       手阳明脉,□□次指与大指之上,出辟上廉,入肘中,乘腰,出肩前廉,循颈穿颊,入口中。病□□痛,口辟□□。
 
     《黄帝内经》之《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两相比较,汉简《经脉书》所描述的手阳明大肠经与《黄帝内经》之《灵枢经》中的走行基本一致。
 
4、《五色脉诊》选释
       汉简“心气者赤,肺气者白,肝气者青,胃气者黄,肾气者黑,故以五藏之气”。
 
       而《黄帝内经》论述了五脏与五色的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

     《灵枢·五色第四十九》:“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由此可见,二者对五色与五藏的对应描述基本一致。
二、墓葬时代:与马王堆同时代。但专业医书文献最为丰富,体系最为完整;
 
三、老官山出土汉简(医简):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四、《黄帝内经》的写作年代:下限为公元前26年~公元前2年。晚于此批汉简(扁鹊学派的典籍)。

     《黄帝内经》一名,见于《汉书·艺文志》。班固撰写的《艺文志》,乃是根据西汉末年刘歆的《七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汉书·艺文志》),也就是“因《七略》之辞,为《汉书·艺文志》”(《七录序》),而刘歆的《七略》又是在其父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而成的。换言之,《黄帝内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别录》、《七略》,比此更早的记载至今未见。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更明确指出:“刘向于《素问》之外,复得黄帝医经若干篇,于是别其纯驳,以其纯者,合《素问》编之,为《内经》十八卷。其余则为《外经》三十七卷,以存一家之言。

       以刘欣驾崩之年算,刘向父子校书时间在公元前26年~公元前2年之间。故将《内经》成书年代的下限定为公元前26年~公元前2年之间。成书年代即《黄帝内经》各篇的写作年代。[2]
 
五、扁鹊的思想有无传承?有。此次整理的老官山医简,文字丰富,近两万字。正如以上举例的汉简条文与《黄帝内经》的对比,其内容及文风与《黄帝内经》中的内容相似。故扁鹊的大部分思想皆在《黄帝内经》中有所体现。

       鉴于尚未正式发布的内容不得外泄所限,仅举数例。虽为管中窥豹,然已能振奋中医志士之人心。
 
       中医传承,自上古时期的岐伯、俞跗,至中世纪的扁鹊、汉代的仓公……,几经磨难,多次出现断链,甚至到刘向整理医籍时,已然对中医之体系、源头不是很清楚了。自汉代以后,再未出现扁鹊、仓公这样的上医。
 
       此次老官山汉墓医简将向世人证明:中医,早在战国时期已然成熟、辉煌。其诊疗体系之完整,理论之完备、对病因病机之重视,将超出众人之期望。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张雷.老官山汉墓医简选释,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论文汇编 2014
2、  光明网.《黄帝内经》问世时间之争成因 20140929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如引用请标明来源于良医之路以及作者名。如擅自盗用将承担法律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官山考古现惊奇发现 出土汉简有望丰富中医学史
天人繁露 | 从张仲景对五行的拒斥看医理与哲理的冲突(下)
老官山汉墓出土针方简解读(二)
全面彰显中华古代医学的老官山汉墓
老官山汉墓 ——失传的扁鹊医书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