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安全食用野生菌 富源科协告诉你

当前正是野生菌食用季节,社区居民急需掌握野生菌食用科学方法。为深化社区居民对食用野生菌科学知识的理解,教育其科学选择野生菌、安全食用野生菌,7月16日,县科协组织科普大篷车进中安街道回隆社区开展野生菌食用安全科普宣传,600余名社区居民参加活动。

县科协职工向参加科普活动的社区居民认真宣传野生菌安全食用科学知识,详细讲解野生菌食用科学方法,并为群众发放野生菌安全食用科普资料1500余份,便于更好学习,确保家庭做到安全选择野生菌、安全食用野生菌,从而杜绝食用不安全野生菌行为发生。

常见有毒菌类

毒蝇伞(剧毒)

白毒鹅膏菌(剧毒)

网孢牛肝菌(剧毒)

赭红拟口蘑(剧毒)

墨汁鬼伞(剧毒)

致命鹅膏(剧毒!)

灰花纹鹅膏菌(剧毒!)

裂皮鹅膏(剧毒!)

淡红鹅膏 (剧毒!)

假淡红鹅膏 (剧毒!)

条盖盔孢伞 (剧毒!)

肉褐鳞环柄菇(剧毒!)

亚稀褶红菇(剧毒!)

常见可食用菌类

鸡枞

松茸

干巴菌

青头菌

牛肝菌

虎掌菌

鸡油菌

珊瑚菌

老人头

奶浆菌

辨识毒菌子“民间方法”

不可尽信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

误区二: 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变黑。

误区三: 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

误区四: 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五: 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但具体如何才能识别野生的有毒菌呢?一般识别有毒菌的方法无非就是如下几种:

看颜色

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看形状

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闻气味

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看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化学鉴别

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吃菌子中毒怎么办

凡是在吃过菌子 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 ,有 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 者,首先可以采取催吐的办法进行自救,随后应立即就医。

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富源县科协办公室 部分内容综合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河一锅菌汤致2死3重症 野生菌如何才能好吃不中毒?
教你如何辨别野生菌哪种可食、哪种不可食
菌子有没有毒 试剂一测就现形
贵州发现了67种毒菌,剧毒的“鹅膏菌”和你常吃的这种蘑菇几乎一样!【食药安全线】
蘑菇中毒琅琊榜,教你辨认有毒蘑菇!
紧急警告:慎食野生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