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句话解决进项税入账的困惑

每次我在讲会计基础的时候,会给出这样一道简单的例子,引出公司采购业务的会计核算:

【例】甲公司(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购入后立即投入使用,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24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0 800元,全部款项由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2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0 800

贷:银行存款 280 800

不过就是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例子中,经常有初学的小伙伴问:公司采购产生的进项税为什么要写在分录的借方,这是代表什么含义呢?

按照常规的讲解,往往会说将来企业在销售时会产生纳税义务,也就是增值税的销项税,会写在贷方,一般在次月交税的时候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就是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税款。由于时间上的约束,很难去大篇幅讲解增值税的整个原理。这会导致初学者只是知其形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在我看来一句话就可以解决:

采购出现的进项税,其实是一种公司获得的少交税的权力,有关各项税费的核算一般使用负债类的应交税费科目,少交税意味着负债的减少,当然需要写在会计分录的借方

完全可以再拓展一下:这里采购的进项税,是一种少交税的权力,完全可以看作一项企业获得的资产,可以套用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事实上,一个企业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如初创期)特殊行业(如出口贸易)进项税常常大于销项税,我们在财务报表中不能将其反映为应交税费的负数,而是重分类到资产项目的其他流动资产。

另外,这种未来可以少交税权力对应科目写在分录借方,会为之后学习更复杂的内容打好基础,如涉及所得税的递延所得税项目,进项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不少相同之处(当然也有很多不同),一个是未来可以少交增值税,一个是未来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在初始确认时,都会写在分录的借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值税的结转分录汇总
应交增值税月末账务处理
企业涉税会计主要会计科目的设置
购方申请红字发票,会计处理
【实务】营改增一般纳税人一般的账务处理方法
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