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爱可依,未来可期!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写入2019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第4位,2015年新发病例数已经超过37万,且这一数目还在持续上升,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近一半患者首诊时即为晚期或由于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到晚期疾病阶段,无法治愈。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传统的一线、二线标准化疗失败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亟需新的治疗方案来进一步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我国专家自2017年开始编写制订《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并根据最新进展,每年更新修订。在2019年4月26-27日在南京召开的CSCO指南大会上,《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9》正式发布,中国自主创新药物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
  CSCO指南每年更新,保证指南的时效
  根据 CSCO 的总体修订要求,按照证据级别、医保可及性等因素,新版结直肠癌指南结构由过去的“基本策略+可选策略”统一修订为Ⅰ级、Ⅱ级和Ⅲ级专家推荐。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新版结直肠癌指南在诊断原则、病理学部分、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原则、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原则、直肠癌治疗原则和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筛检和基因诊断原则上都进行了一些更新。
  具体到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原则的更新。主要是根据徐瑞华教授牵头的 AXEPT 研究,为姑息二线治疗患者增加了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推荐。同时,姑息三线治疗上,根据李进教授和秦叔逵教授牵头的FRESCO研究,将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写入指南。此外,指南也鼓励姑息三线治疗患者参加新药临床试验,如鼓励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患者参加 PD-1 药物的临床试验。
  CSCO恶性肿瘤诊疗指南内容详尽、符合国情、切实可行,可以有效地规范我国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推广和使用,将推动我国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提高我国恶性肿瘤诊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作为Ⅰ级推荐写入新版指南,造福广大中国结直肠癌患者
  新版指南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治疗原则仍以全身治疗为主。血管生成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抗血管生成一直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应该覆盖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中。近年来,关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模式已经比较明确,推荐一线治疗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这三大类化疗药物为主联合或不联合靶向药物。一线治疗进展后的患者,AXEPT研究显示,改良的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方案±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非劣效于FOLFIRI±贝伐珠单抗,成为二线治疗新选择。对于二线化疗进展后的患者,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进展,转移性结直肠患者有了更多选择,如呋喹替尼、瑞戈非尼等。
  呋喹替尼是由礼来与和记黄埔医药共同开发的一种高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国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FRESCO研究中,呋喹替尼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或以上治疗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FRESCO研究由李进教授和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进行,全国28家医院参与, 研究共纳入416例既往至少接受过二线标准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2∶1随机分配接受呋喹替尼或安慰剂治疗,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毒性不可耐受或患者要求出组等。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等。结果显示,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OS为9.3个月,较安慰剂组延长了2.7个月(HR=0.65,P<0.001),即相比于安慰剂,呋喹替尼降低了35%的死亡风险。此外,在次要研究终点PFS的评估上,呋喹替尼组患者的PFS也得到显著延长,由安慰剂组的1.84个月延长到3.71个月(HR=0.26,P<0.001),疾病进展风险降低74%;同时,呋喹替尼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也显著更优,高达62.2%(安慰剂组为12.3%,P<0.001),中位疾病稳定时间长达5.5个月。安全性评估上,呋喹替尼的总体安全性良好,3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这些不良反应均为靶点相关,临床上可以有效管理;3~4级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比例,呋喹替尼和安慰剂组接近。总体而言,在推荐剂量下,患者的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新的非预期的重大安全性问题。
  FRESCO研究结果首次在2017年ASCO大会上报道,并于2018年正式在国际权威杂志JAMA上发表;同年9月,呋喹替尼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已经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研发的药物应用于大肠癌,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基于FRESCO研究结果和这一最新获批的适应证,《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9》将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写入指南,推荐用于已接受过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三线治疗,无论RAS或BRAF突变状态。
  附CSCO指南中晚期结直肠癌姑息治疗组三线方案
  呋喹替尼写入指南意味着其用药已经成为我们的规范
  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在本次CSCO指南发布会的采访中指出: “呋喹替尼以Ⅰ级推荐写入CSCO指南,意味着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强烈推荐这一药物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这就使得一、二线化疗失败的患者能够有机会继续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写入CSCO指南,可以让很多基层医院、边远地区的医生能够了解这一药物,也为众多一、二线化疗后进展的患者提供用药参考。期望呋喹替尼能够尽快进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让这一有效、安全的药物,能够帮助到广大中国患者。”
  总结
  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一半患者首诊时即为晚期或由于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疾病状态,无法治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作为适合中国本土的权威指南,对中国医生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年度更新,保证了指南的时效性,临床可操作性强。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全程管理中非常重要,此次呋喹替尼作为Ⅰ级推荐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为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助力全线抗血管生成治疗理念的实施。在二线化疗进展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呋喹替尼可以进一步延续患者生命,而且副作用小,生活质量得以保证。呋喹替尼是中国研发的创新药物,可及性佳,为广大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呋喹替尼获晚期三线一级推荐
CSCO结直肠癌指南:转移性结肠癌5大更新点有何依据?| 袁瑛教授采访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CSCO 2023)
袁瑛教授一文总结新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内科治疗亮点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1版
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