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北师资涌入,指标生政策普及,深圳教育在变,学位房格局怎么变?

这些,都正是深圳迈进“示范区”,担纲大湾区过程中的“必然”变化。一个城市,要变得更牛,那么城市的要素,要先变得更牛

进入“大学校招季”,深圳不断因为“科教医”等行业高薪大量引入清北硕博,成为全国的“标题热点”。30-50万起的年薪,一份体制内的铁饭碗,依然是中部省份学霸父母们对孩子“成功”的合理想象。

无论是去华为也好,还是去龙华教书也好,还是去医院从医也好,还是去深圳国企也好,还是去政府部门也好;只要这份工作,是3、5线城市平均工资的5倍就可以,何况还能分一套小周转房(安居房,公租房等等),虽然未必有产权。

得到深圳体制内的高薪,就算是彻底跳出龙门了。

深圳的中年中产们,还来不及想到,这些高材生们抬高了深圳的就业门槛,让他们的中年危机变得更岌岌可危。深圳中产首先想的是,这些清北的高材生,是分配到哪些中小学去?分配到哪些班?他们会怎么样去教小孩?

清北硕博们,会成为自己孩子的贴身老师么?

比如,深圳外国语的龙华分校,就已经有家长体会到“一个班级4、5个清北毕业的老师”的感受。甚至,家长们还可能在晚上8-10点,在微信群得到这些前学霸们的叮嘱:

关心孩子作业情况,就是对孩子成长的最好陪伴哦!

师资强,则教学肯定会更强。

不管能强多少。

深圳的教育,未来肯定比现在更好。

有了这个信念,家长依然是不放心的,要继续问:

师资提升解决了,指标生政策会不会改变名校生源,改变强校格局,进而改变“学位房价值”呢?

还要不要买牛校的学位房?还是盯着生源好的片区买就行了呢?

师资普优,生源结构调整,两相结合,未来的学位房会怎么变?这个问题,芳姐思考很久,得出一些结论:

深圳学位变化趋势

1、深圳的教育,还是会两级分化

一梯队还是强,二梯队会崛起,龙岗和偏远地区教育还会弱。

2、大举引入清北前竞赛学霸,南山教育复苏

南外、深大附中可能会突破“竞赛”成绩和高考高分段成绩,带动南山重归“高考”榜单。

3、大投入,龙华教育全方位增强,进步将最大

龙华在教育上投入巨大,大手笔引入清北毕业生,引入名校,引入名校长和名师。

4、头部6大牛校,不会真被“指标生”弱化生源

依然会是深圳高考高分生、清北生、竞赛奖的主要产地。

5、指标生数量增多,经济强区2-2.5梯队学校会越来越好

6、2梯队学区房成批崛起,值得中产仔细关注

总价更低,分布更广,片区生源潜力大,12大名校指标生数量多,未来增值前景比较大。

1 清北涌入南山龙华宝安名校,4大不再垄断拔尖教育

过去,深中以教学扎实、奥赛优势、高考拔尖占据深圳第一,同时挑战广东老牌名校华师附中,正问鼎全国前3。因为师资、生源、奥赛的3项绝对优势,深中一举超越很多传统名校。比如占据178家上市公司的南山区,在高考和奥赛上,就完全不敌福田区、罗湖区,南外、南实、育才的高考kpi都没法跟深中比。

无论是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好,最后都要拿中考、高考说话,拿“奥赛”来印证教学水平高度。深中的优势,就是拥有深圳最好的“奥赛”教练,在深圳具一骑绝尘之势,2019年甚至拿了几十个全国奥赛奖牌。深中每年高考的清北生数量也远超其他9大重点中学。

在2019年,由深圳中学与5月17号被媒体高调宣传的“深中一次引进19名清华北大硕博”拉开了深圳各大名校、各区教育系统的秋招清北抢人大赛的序幕。截止到2019年11月3号,已知深中招了19名清北、1名哈佛深外龙华分校招了23名清北、18名世界100强南山外国语招了19名清北硕博龙华区教育局招了清北76人、博士23人、近9成为硕士。

而其他区和名校集团的秋招还在进行中,比如宝安区新安中学教育集团也启动了多地的重点大学、重点示范大学的秋招工作。按深圳教师的统一待遇标准,2019年面向全国招聘的深圳教育集团、经济强区,都很可能收获许多名校硕博、海归硕博。目前深圳教师工资比照公务员、不低于公务员,本科年薪26万、硕士年薪28万、博士年薪30万 ,另外还有几万公积金,及安居房、公租房等等。

解构南山外国语集团的秋招喜报,从其19名清华北大硕博的简历来看,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学奥赛得奖选手、高考状元,并在大学担当学生组织领袖、获得奖学金。招募学霸中的学霸,恐怕南外想的是在高考、奥赛上掰回一局。中国优秀奥赛教练紧缺,让前奥赛全国奖得主来教育小奥赛选手,是很可能立竿见影的方法。

只要教师薪资待遇标准一致,只要用人单位隶属强校,只要所在区经济强劲,师资的短板是比较容易补足的。培优的老师用清北和奥赛,体系内的学科用重点师范的硕博,1梯队、2梯队的强校,是有可能较快把师资结构向“深中”标准调整到位的。

如,龙华已经制定规划,2020年之前龙华教育将完成人才金字塔体系的最佳配比:10%-15%的拔尖人才作为引领,30%的名师作为主力,30%高校选拔的青年教师作为生力军。

清北生壮大深圳的中学教师队伍,会对深圳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圳的教育界会自己开始思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区别和意义。作为学霸,清北们可能未必觉得刷题是苦、奥赛是苦。他们可能认为钻研、刷题、奥赛也是一种兴趣。学业是兴趣,才艺是兴趣,活动组织能力也是需求。教育上,重视素质培养、情绪培养,但也没必要歧视“学术教育”。

清北生,可能改变南山及一些家庭对“素质教育”的狭隘认识的执念。

清北师资的言传身教,本身也可能成为初中生的榜样,改变中等生对学习态度的认识。

深圳基础教育提升,也会改变深圳教育与二线城市的差距。

清北生加速涌入南山龙华宝安名校,4大不再垄断拔尖教育优势,经济强区间的教育差距将趋于缩小。

2 指标生仅微调生源质量,4大尖子生优势难撼动

归根到底,考试奇迹还是靠生源决定

学习路上,老师只是引路人。作为深圳顶尖儿名校,深中、深实验都是以“开放式”教育著称,学校管理并不严苛、强调学生自主自律,深中甚至不禁手机。

没有好苗子,伯乐也无法成为伯乐。

所以,厉害的牛校,都在生源上下足力气

搁衡水中学,就是面向河北全省掐尖、面向复读生掐尖。掐尖之下,必有状元。在广东,华师附中某些班也是可以面向全省掐尖的。在深圳,4大名校更是持续多年,用很多方法面向全深圳吸引优秀学生。比如深中、深实验、深高级的竞赛班,都荟萃了全市的牛娃,为深圳贡献了各种奥赛奖牌。

近几年(截止到2019年),深圳4大高中的招生,主要有:

1、面向本校初中部优秀生的直升。

2、面向全市的自主招生考试。

3、面向全市中考4大分数线上线招生。

4、面向全市部分初中下达指标生,分数可低于中考分数线15分以内。

2020年,各校都将取消直升生,把50%的招生计划人数,通过“指标生”模式,下达给各初中。以后,深圳4大高中的招生,将变成只有3种方式:

1、面向全市的自主招生考试,人数各为60-120人左右。

2、面向全市中考4大分数线上线招生。

3、面向全市部分初中下达指标生,分数可低于中考分数线15分以内。

对于4大、8大名校学校来说:

1、大概5%的生源来自初一的掐尖,奠定了竞赛班、重点班的起点。

2、大概10%的生源来自自主招生,奠定了1类重点班的底子。

3、大概40%的生源来自中考分数上线生,组成了2类重点班和中间段学生。

4、大概45%的生源来自指标生,构成了学生的中间段、后半段。

普及“指标生”,对6大中学影响不会太大

1、除了深高级,另外3大近年一直有不少的“自主招生”,组成其优秀生源来源。深中、深实验、深外也有足够多的的分校保证生源。普及指标生,取消直升,对这3大影响不大。

2、深高级,近3年维持了比较多的“直升生”,来保证前6大重点班的生源(清北和985种子选手)。

取消直升生,就会增加“自主招生”,重点班的数量不会过于减少。而且,深高级也会以其他条件,吸引本集团各初中部学生报考本校。

普及“指标生”,相当于变相“降低4大线”,年级中上水平的学生也不会减少。更何况,深高级很擅长“低进高出”,管理在4大中教严,取消“直升生”后的2年内,深高级应该有能力保证高考重本率。

保证了重本率,深高级自然会维系“招生吸引度”,维持“录取分数线”。

3、宝中情况比深高级还好,宝中过往也有直升生,但是比高级少。又因为地缘关系,宝中更容易说服尖子生报考本校。

4、红岭中学直升指标一向也少,取消“直升”对红岭的影响不大。红岭中学的教育是比较扎实的。

3 2梯队4大8大率大增,成指标生改革最大赢家

“指标生”改革,目的是让名校集团的各初中,不能垄断了“本校高中”的升学资源。“指标生”改革,目的是让更多的普通中学的优秀学生也能上4大、8大

高中按分数分层教育,这是中国高中教育的大前提。不会撼动。各个国家,实质上都有优质高中(重点)、非优质高中(非重点)。高中是要向“大学”输送生源的,优秀高中目标是向优秀大学输送生源。

所以,普及指标生,并不是“大规模降低”分数,并不是让更多的非优秀学生,升入重点高中。普及指标生制度,是让一部分分数略低,但是学习一样优秀的孩子,升入更好的高中。

普及指标生,是取消“名校初中部”的升学优势,增强二梯队优质中学的升学优势。这是二梯队学校的“春风吹春风吹”,“花好月圆是我家”。之前,深中公布过深中高中部优秀学生历年来源分析,结论是大部分深中学霸,来自各区中上初中,及深中各初中分部。

所以,指标生改革,对深中的影响真有限。

但是,如果分析2019年指标生分布表格,可以很清晰看出来,4大、8大的指标生,主要是分配给各区级重点中学。也就是说,取消了“本校初中部”直升渠道,但是增强了二梯队强校优秀生的录取

只要4大、8大的排名还在(高考重本率水平),二梯队学校的优秀学生,还是会按顺序勾选4大、8大的指标生。4大、8大的中间段学生的质量,波动不会太大

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因指标生降分进入重点中学的,组成了各校各年级的中间及后半段。所以,实际上是:

1、清北主要来自4大竞赛班,奥赛优胜者。

裸分上清北的,也多来自4大重点、次重点班。

2、中考裸分达到4大分数线,就是985重点大学了。

3、中考裸分达到8大分数线,就是211重点大学。

4、中考裸分达10大线,考到的大学也都会不错。

5、各自被截留在16大(非6大之外)重点班的,很多也是985、211。

所以,指标生改革,本质上:

1、对6大高中的生源和成绩影响不会太大。

2、二梯队初中成指标生改革最大赢家。

二梯队的4大、8大率会提升;二梯队的学位自然也存在增值的空间。

对于莲花中学、石厦中学这种水平的二梯队中学,裸分上线 指标生上线,粗略估计各级人数如下(与实际情况可能有误差哦,仅供参考):

4大:不低于年级top 15。

8大:不低于年级top 50。

12大:不低于年级top 80。

16大:不低于年级top 120。

20大:不低于年级top 200。

4 龙岗和偏远区指标生偏少,教育依然两极分化

同样,通过指标生分配表格,也能看到龙岗、光明、坪山、大鹏各初中被分配的指标生数量是少的:

1、6大的初中部的指标生总数依然拔尖

保证了6大的优秀生进入本校或其他5大的可能;而且,至少很容易进10大。

2、罗湖、福田、南山、龙华、宝安的二梯队中学,4大、8大、12大的指标生很多

在这种区重点,或二梯队初中的年级前80的孩子,都有比较好的去处。

3、龙岗、光明、坪山、大鹏,薄弱地区很多初中没有什么指标生

龙岗除了龙岗中心区、布吉几个区重点指标生多点,大部分中学都没太多指标生。光明、坪山、大鹏的初中还太薄弱了,指标生少。

4、大部分民办中学指标生都非常少,深圳民办一向不如公办。宝安、布吉有少数民办指标生数量不错。

所以,指标生改革,只是让二梯队的学生有更大优势。

而弱区、弱校,依然前路漫漫!

5 国际大湾区“门槛”抬高,深二代“居深”将不易

2019年,无论是深圳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国资系统、机关系统,还是科技体系、大型企业的招聘,都在向国内外名校倾斜。越来越的名校硕士,去基层锻炼、起步;越来越多的名校博士去做名企管培生。

深圳,曾经是中国最“不问过去”,“不看本本”,“不管背景”的改革热土。很多年轻人,没有资源、没有背景,能够白手起家。

但是,深圳终于成了大湾区之魂。深圳的企业,鳌立世界之强。深圳的薪资,傲立中国之首。尤其是深圳的体制内单位的薪资、福利、住房,比二线城市的牛企还好。

所以,深圳终于成了一座“学霸之城”!

深圳的门槛,在抬高!深圳的企业质量,也在拔尖。

这个城市,看起来比较好的就业,面向学霸。

这个城市,重点学校教育资源,面向牛娃。

当70后、80后把深圳推为世界强市,深圳的下一代却没那么容易在深圳就业、立足了。虽然部分深二代,可能获得父母攒下的若干住宅资产;但是他们终将面对的,会是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精英的竞争。

如果社会竞争力不强,很多深二代也会沦为泯泯,2、3套房子也只能保证家庭温饱而已。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世界,其实整体而言是公平的。

总结一下,深圳中学届大批引入清北和海外名校

深圳中考升学“指标生”改革,会带来这些变化

一、中国教育,在拔尖培优这块的模式,短期变不了

中国的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掐尖教育。主要来自于“重点班”,“奥赛”、“特长生”、“STEM”。

如果家里有牛娃,小学三四年级做做奥数,跟奥数奖牌比比成绩,就知道了。学术牛娃,才艺牛娃,就可以走“塔尖培养”、“高度竞争”的模式

二、因材施教,固然清北硕博能进深圳“科教医”体质内拿个高薪;但是社会的机会远不仅止与这些公共服务部门,大型企业。因材施教,孩子能上什么程度的学校,就让他上什么程度的学校。不要盲目拔苗助长。

三、二梯队“指标生”名额扩容,给中产家庭带来新的机会。毕竟,市内 龙华 宝安,二梯队学校所在的地方,很多二手房单价还在3-6万,地段好的也很多是6-9万。名校比6大学位房便宜很多。

一方面房价更低,更容易买得起;一方面给孩子谋更多的中考升名校的机会;一方面让家庭房产获得更多投资空间的可能。

四、6大中学的初中本部学区依然长期牛市,学位房价格依然长牛

还是长线看好百花(外国语、实验)、香蜜湖(高级、外国语)、灵芝(宝中)翠竹(深中、翠园)等学区房。

五、6大中学的优秀初中分校黑马频发,学位房存在暴击的可能

比如深高北校区(红山)、深外龙华(白石龙)小区等等。

六、南山拔尖教育有望重振山河,南山如果高考出两届好成绩,教育声望就复苏了;南山学位房就会更有行情。

现在南山各名校,中考、高考其实都只是“强二梯队”水平;只是因为南山的发展好,南山的科技行业好,带动南山楼市整体走高,促使南山学位房顺势高。

七、龙中、光明、坪山、盐田,大多数初中被分配的指标生都不多。不够突出。

只有龙岗中心区、布吉的几个区重点中学的指标多一点,所以龙岗区只有龙中板块有点学位房概念,布吉有两三所学校还可以、同时整体学位紧张,所以布吉也有点行情。

八、龙岗其他街道,大鹏,初中都还太弱;指标生很少,很难拔尖。其楼市行情,不靠学位概念。但是,大鹏的人大附,会比较值得期待!

九、政府目前重点往光明、坪山、海洋新城引入名校分校,值得关注。

深圳中学梯队划分——民间术语

第1梯队,4大:深圳中学,深圳实验中学,深圳外国语,深圳高级中学。

5大:4大 百合外国语(私立)。

第1.5梯队:红岭中学,宝安中学。6大:4大 红岭、宝中。

第2梯队:泛指8大-16大。或者各教育强区的区重点。

比如翠竹、红岭、南外。

第2.5梯队:泛指10大-16大,关内及关外强区的区重点、区名校。

比如新安、潜龙、民治等等。

8大:6大 育才 南外。

8大、10大、12大:版本很多,按中高考成绩,明年都有微调。

大体的名单和排序:深中,实验,深外,高级,红岭,宝安,育才,南外(滨海),翠园,深大附,科高、二高、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二实、人大附中、龙城高级。

16大、20大:在12大名单 南头中学、新安中学、盐田高级中学、深实验光明部、深高级东校区、深外龙华高中部。

值得关注的二梯队:

ps:因资料图片模糊,每个区都可能遗漏1-3所学校!

福田区:福田区二梯队获得的4大、10大的指标生非常多,基本可以让年级top 50、top 100,都能升入不错的高中。

莲花中学,石厦中学,福田外国语,北环中学侨外,福田科技中学,福田翰林,福田华府中学,第三高级,上步、彩田、教科院

罗湖区:罗湖的初中整体被名校认可度较高,但是数量不如福田多。基本可以让年级top 50、top 100,都能升入不错的高中。

罗外,桂园,二实,东湖,笋岗,布心

南山区:南山的顶级名校,实际上相当于福田、罗湖二梯队。上榜的学校也不够多,而且南外、南实的很多分校也不上榜。上榜的基本可以让年级top 50、top 100,都能升入不错的高中。

南实,南外,深大附中,北师大 ,南二外,北大附中,松坪,华侨城

宝安区:宝安的二梯队的中学的名额不比南山、罗湖少。而且分布比较均衡,很多街道都有,一些私立也有。基本可以让年级top 60,都能升入不错的高中。

海湾中学,宝安实验,松岗,福永,文汇,西乡,新安,宝安一外,沙井,海滨中学,石岩公学公办,中澳

龙岗区:龙岗优秀中学集中在龙岗中心区;布吉的百合、可园、龙外、龙岭等还可以。坂田表现还是比较弱。年级top 30-60有所指望。

龙初,龙实,百外(民办),可园,龙外,平湖,深中龙初,沙湾,布吉,龙岭,新亚洲,科外

龙华区:龙华区小,但是强校多。新华中学是比较被认可的,比福田二梯队的指标生优势还大。年级top 60都还可以。

新华,观澜二中,民治,潜龙,高峰

其他:坪山、光明、大鹏教育都比较薄弱。年级top30可能有点希望。

坪山实验,坪山中学,光明实验,大鹏亚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岗区考上“四大名校”的人数最多?南山、福田表示不服!
回首2019,深圳“四大”生源主力军有哪些初中学校?
深圳学位房随笔
深圳中考、高考新10大、20大出炉,学位机会机会骤变
聚焦上海教育最强区,魔都家长狂追的这些名校!
长沙新四小名校诞生,麓山南雅进入第四梯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