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怎么看不见“三多一少”了?

问:为什么今天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这种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呢?@于冰

答: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经典临床表现。但今天临床所见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是形体偏胖,食欲一般,饮水和小便量也没有明显异常。背后的原因,无疾以为,首先是诊断标准。

三多一少,是从身体症状角度观察的结果;而今确诊糖尿病的核心依据,则是血糖数值。现在临床所见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症状明显去医院就诊的,远不如体检发现血糖升高的多。而血糖小幅升高,对人体来说,很可能就不是什么真正了不起的大事,身体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的,通过症状来预警。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常规体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中医所讲“治未病”的作用。疾病还没有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就已经可以被发现,并有机会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了。至少是可以引起相当部分患者的关注,并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上所讲,疾病初期,只有指标,没有症状,或许是今天三多一少不常见的主要原因,但并非全部。还有一些患者,血糖数值已经不低,但三多一少始终没有出现过。这需要回到糖尿病本身来认识。

糖尿病发生时,当食入过多的水谷精微,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多余的精,就成了痰湿。这里有个问题,过多的痰湿,从阴阳属性来看,与火热相对,属阴。而当血糖升高时,患者体内明明又存在属性为阳的火热之邪。这一阴一阳,究竟何去何从呢?

先提供一份临床观察结果。截至目前(2019.6.6),无疾个人的观察结果,结合一些同学同道的临床观察,对糖尿病出现“三多一少”表现的大体印象是:

1 老年人糖尿病,常见形体偏胖,很少出现三多一少;

2 中年人(30-50岁)糖尿病,通常也是形体偏胖的多,少部分会阶段性出现三多一少;

3 年轻人,包括1型糖尿病,出现三多一少的机会较多。

如果以上观察结果大体无误的话,说明上面一阴一阳两种邪气,谁占上风,与患者的年龄、体质,有重要关系。年轻人,以及部分阳气偏盛的中年人,体内存在的阴阳两种邪气时,更容易表现出火热的一面;老年人,以及阳气偏衰的人,则更容易表现出痰湿的一面。

站在这个角度,重新认识糖尿病与中医传统意义上的消渴,会发现二者间有交集,但其实交集并不很大。

本文选自无疾学社主办“中医爱好者的成长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付济华医案
中医对单纯性高血糖的治疗
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手册
中医降糖秘方
糖尿病眩晕症治疗
中医与西医结合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