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家没事做,整理奇怪的鱼资料 紫薄鳅等
只看楼主
在家没事做,整理奇怪的鱼资料
623楼
紫薄鳅
紫薄鳅(学名:Leptobotia taeniops)为鳅科薄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境内分布于长江干流和岷江等水系,一般生活于流水环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俗称:花鱼、花斑鳅、花泥鳅、花鳅、红沙鳅钻、火军。英文名:Elongate loach 。
濒危等级:易危。
体长,侧扁,尾柄高而粗壮。头侧扁而尖,头长大于体高。吻圆钝而短,口较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下唇肥厚;唇褶与颌分离,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眼很小,眼下缘有1根光滑的硬刺,末端超过眼后缘。鼻孔靠近眼前缘,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较大,前后鼻孔之间有1分离的皮褶。鳃孔较小,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上方连接。背鳍和臀鳍均短小,没有硬刺;背鳍位于体的后半部;胸、腹鳍短,胸鳍基部具有1个长形的皮褶;尾鳍深叉状。鳞极细小。侧线完全。头部背面具有不规则的深褐色花纹,头部侧面及鳃盖部位为黄褐色,身体浅灰褐色。较小个体有6-7条很宽的深褐色横纹,大个体则呈不规则的斑纹。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背鳍带有黄褐色泽。胸鳍及腹鳍呈橙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臀鳍有2列褐色的斑纹;尾鳍浅黄褐色,有3-4条褐色条纹。
生活于江河中上游,水流较急的河滩、溪涧。常集群在水底砂砾间或岩石缝隙中活动,为底层鱼类。江河涨水时有溯水上游的习性。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以底层小鱼为主食。生殖期在3-5月份,卵粘附在石上孵化。
长薄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从湖北、湖南到四川西部。
长薄鳅是薄鳅类中个体最大的种,一般个体重1.0-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在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的渔获物组成中曾占有一定比例,是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因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作为其食物的小杂鱼类明显减少,这对长薄鳅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次,江河上流水土流失,水文条件的改变又使栖息条件及产卵场所受到破坏;再则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使长薄鳅的数量明显下降。
厚唇原吸鳅(有一张图为南美水族论坛 chaizf )
学名:Protomyzon pachycheilus
其它名:熊猫鲨
体长:2--5cm
分布:中国广西山区
PH:7以上
描述:
幼体体色黑白对比鲜明,成体花纹会变淡。生性活泼温顺,生活在水的底层,原产地广西水质为碱性。厚唇原吸鳅是一种低温鱼,最佳温度24度以下,而且对水溶氧要求很高,应激性也极高。此鱼身体脆弱,有玩家介绍,这鱼都是看上去状态良好并且下缸立马开食,但是实际上是不知不觉就会身体僵硬而结束脆弱的生命。没有足够条件的朋友还是不要饲养这种鱼。
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的物种,此鱼分布范围狭窄,因此容易灭绝,但近期遭到偷捕和贩卖,情况令人担心。此事也在两江论坛引起很大的争论,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各位鱼友,请暂时不要购买厚唇原吸鳅,请等其繁殖出F2或F3后再购买。
622楼
麦氏拟腹吸鳅
麦氏拟腹吸鳅(学名:Pseudogastromyzon myersi)为平鳍鳅科拟腹吸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广东东江水系和九龙江、香港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香港
624楼
犁头鳅
犁头鳅(学名:Lepturichthys fimbriata)为平鳍鳅科犁头鳅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北宜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淡水鱼观赏图集(一)
钓嘎鱼怎样安全摘钩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1
【今日头条】史上最全的鱼类图谱 作为水产人你认识多少?(下)
鱼类学
小杂鱼图谱认识(菜板鱼、麻餐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