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游齐鲁 居家在兖州

李白游齐鲁  居家在兖州

 

张英基

 

摘要:李白是对中国古代圣贤最为仰慕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多次漫游齐鲁,并居家兖州达20 年之久,其思想、生活与诗歌创作,深受齐鲁文化的熏染与影响。深入探讨、研究李白在齐鲁的生活足迹及其诗文创作,对深入广泛地研究齐鲁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等,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李白  齐鲁  居家  兖州

 

李白一生曾多次漫游齐鲁,并在中年以后,以东鲁为中心,居家兖州。在漫游齐鲁期间, 他的足迹遍及齐鲁海岱, 写下了大量有关齐鲁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文佳作。据不完全统计,李白诗980馀首,其中涉及齐鲁自然与人文的诗文近180首(篇),约占其诗文的18%左右,这些创作极大地丰富了齐鲁文化宝库。由此观之,李白的生活、思想与创作深受齐鲁文化的熏染、陶冶与影响。

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 , 李白由湖北安陆携家眷移居东鲁, 寄家于兖州, 一直到天宝十五年(公元756 ) 以后,才举家离开东鲁,前后长达20 余年。

李白漫游齐鲁,居家兖州, 这是他生活史上的一段重要时光。此间, 他漫游、隐居、入朝、放还、入道、拜佛、求仙;在此,他养育儿女、丧偶续娶、近交远适、四处游历。在此期间,他经历了文坛上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从而完成了他思想与艺术的升华与飞跃。东鲁兖州堪称李白的第二故乡。

李白首次到齐鲁是在“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 期间。他北之洛阳、太原,东游齐鲁。他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鲁中) 》一诗中,具体描述了抵达东鲁的季节、鲁城风物、寓家缘由、诗人抱负以及与汶上翁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等等。此外他还写下了《客中作》《嘲鲁儒》《鲁东门泛舟(二首) 》《游泰山(六首) 》等一系列著名诗篇。

李白平生喜欢游览自然山水,“心爱名山游, 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他曾经“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廖廓,登云天之渺茫”(《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沙”(《落日忆山中》) ;“尽醉花柳,赏穷江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 ;“蔑蓬壶之海楼,吞岱宗之日观”(《明堂赋》) 。其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必登山临水,审视上下四方,领略大自然无限的天地之美,或凭吊旧苑荒台,历史遗迹, “观乐入楚,闻韶在齐”(《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并序》) ,生发出无穷的历史感喟;或饱览名山大川,谛听大自然之箫声,感受宇宙万物之永恒与流变。

天宝元年(公元742 ) ,李白“四月上泰山”,直登南天门,饱览了八极之壮观。他在山上流连数月,作《游泰山(六首) (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御道上泰山》) 。诗中多有描写泰山壮观雄姿与诗人的感受:“登高望远瀛,想象金银台”、“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其一) 。他想象中的仙界是在那“旷然小宇宙”的感受上。“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其二)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其三)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其四) ;当他登上日观峰,突出感受到的并非是日出、大海,而是那种令人精神飞扬,独立天地间而毫无拘挛的自由感。“日观东北颠,两崖夹双石”(其五)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其六) ;可谓幻境如真,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这些超尘出世、仙境般的描绘,更加突出了诗人飘逸不群、自由无羁、追求解放的个性,也为齐鲁山水增添了一抹奇逸迷人的色彩。

李白再度漫游齐鲁是在奉诏入京, “翰林待诏”、“赐金放还”以后。此次漫游,以东鲁为中心,他深入到了海岱之间齐鲁文化的腹地。天宝三年(公元744 ) ,李白“诏许还山”,政治上沉重受挫,痛苦至极。

他不时以求仙学道、痛饮狂歌、游历山水,排遣消解自己内心的苦痛。当时的济南(齐州) 、崂山、徂徕山均为道教盛地。李白出京不久,途经安陵时,就结识了道士盖寰,并乞求为其“造箓”。有《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曰:“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为我草真箓,天人渐妙工”。随后,李白又到济南,请北海天师高如贵授道箓于紫极宫(老子庙) ,正式入道籍。有《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齐州) 》诗曰:“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李白由此自谓:“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此时,他“仙药满囊,道书盈筐”,一边求仙学道,采药炼丹,一边饮酒吟诗,以化解政治上的失意和苦闷。此间,他除了与道友频繁的交往以外,还与佛门往来,吸取佛教经义充实自己。

李白在济南游历期间,曾作《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齐州) 》诗。描绘了济南历城一带的湖光山色:“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其一);“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面正有月,独送李膺还”(其二);“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其三) 。鹊山位于济南西北,这三首诗是描写鹊山湖现存的最早的诗篇。

李白在《古风》其十八中称济南郡齐州治所历城为“齐都”, 并登“华不注山”:“昔我游齐都, 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华不注山,位于济南东北。据《左传·成公二年》载,在齐晋鞍之战中,齐顷公战败,被晋军追赶, “三周华不注”。“华不注”,即指此山。郦道元《水经注》载:“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唐时,此山挺立于浩渺的莲子湖上,宛若一朵脱颖出水的艳丽芙蓉。李白游此山水时也为之陶醉了。这涵泳着鹊、华二山的莲子湖,亦称鹊山湖。唐代临淄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亦载:“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水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市,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李白在齐州,陪从祖济南太守泛舟鹊山湖,留下了这三首优美的山水诗篇,实属难得。

李白诗文中对鲁郡尧祠、石门山等名胜古迹也多有具体描写:“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歇鞍憩古木, 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 曲度神飙吹”(《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鲁中) )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 有女如花日歌舞”(《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据《元和郡县志》载:“尧祠在兖州(瑕丘) 县南七里洙水之右。”李白经常与友人相聚于鲁郡,常到尧祠访古,到泗水泛舟。李白在此送窦薄华还京、送张十四游河北、送吴五之琅琊;李白在石门送杜甫,在东鲁门送孔巢父等还山,等等。“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泗水远出鲁国,南流入淮,汶水是鲁国之水,兖州属汶水流域,故诗人常将兖州、泗水称为汶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送梁四归东平》)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鲁中) ) ;“时事且未达, 归耕汶水滨”(《嘲鲁儒》) ;“鲁酒若琥珀, 汶鱼紫锦鳞”(《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齐鲁))等等 。

据《新唐书·李白传》载, 李白在齐鲁曾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同隐于徂徕山, 酣饮纵酒,放诞不羁,时号称“竹溪六逸”。宋·曾巩《李白诗集后序》亦曰,李白隐居徂徕山:“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李白还游历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崂山:“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天宝四年(公元745 ) , 李白与杜甫、高适在齐州(济南) 同谒北海太守李邕, 漫游济南, 泛舟登山,诗酒唱和,均有名篇传世。当年秋天,李、杜同游孔、孟之乡曲阜、邹县。曾到鲁城北访居士,李白作《寻鲁城北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鲁中) 》。途中,至负瑕城边,“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此处距东鲁门四里许,故迷途失道。在《李太白集》中仅有一首写于曲阜的诗《大庭库(鲁中)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大庭库,即大庭氏之库。《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故名。这在《曲阜志》中也许是唯一的一首李白的诗。

此外,牛山、单父琴台、半月台等齐鲁山川名胜,也都多次出现在李白的诗文之中:“景公一何愚? 牛山泪相续”(《古风》其二十三)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君子有所思行》) 。他还写下了《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况之秦时凝弟在席》《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等诗作。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诗仙暮年,潦倒江南,感叹身世飘零,他在这首《江南春怀》诗中,还深深地思念着东鲁这第二故乡和已经荒芜了的田园:“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可见李白对齐鲁大地情有独钟。

从开元二十四年至天宝十五年(公元736756 ) ,李白将家室一直定居在兖州。对此, 历来诸家均说“寓家任城”。清人朱骏声《唐李白小传》载,李白“已而去,之齐鲁,寓任城。……而家寓鲁中,故时时往来齐鲁间。”王琦《李太白年谱》曰:开元二十三年, “太白游太原……已而去,之齐鲁,寓家任城。”詹瑛《李白诗文系年》说:“开元二十四年丙子白居太原。……白遂去,之东鲁,寓家任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李白年表开元二十四年说:“三十六岁,春在太原。移家东鲁,寓居任城。”以后的李白年谱,亦均袭此说。但确定李白在东鲁居家地点的最可靠的资料莫过于李白自己的诗文:“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寄东鲁二稚子》) ,说明李白居家东鲁,且有户籍田产。“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送杨燕之东鲁》) ,说明鲁门东早有其子女家室在。《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曰:“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旁, 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 应驾小车骑白羊。”《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赠武十七谔并序》序曰:“余爱子伯禽在鲁。”诗曰:“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李白在以上诗文中均说居家东鲁、鲁门东、鲁中、沙丘() ,这是很明确的,均无“寓家任城”之说。

在他写于东鲁的一系列诗文中,另外还用了鲁、鲁国、鲁郡、鲁邑、鲁城之类的提法,也均无“寓家任城”之说。例如:“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鲁东门观刈蒲(鲁中) )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赠任城卢主簿潜(鲁中) )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赠瑕丘王少府》) ;“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鲁中) )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等等。

以上所提,均指兖州(鲁郡) 治城瑕丘,并非泛指。《旧唐书·地理一》载:“兖州,上都督府,隋鲁郡。唐武德五年置兖州,贞观十四年置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兖州为鲁郡。乾元元年复为兖州。”唐代兖州(鲁郡) 11 ,治所在瑕丘县,即兖州。西北大学安旗先生曾经亲临兖州做了实地考察,她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一书中认为:“鲁城即瑕丘。集中鲁城、鲁邑、鲁门、鲁中,均指兖州(鲁郡) ,治所在瑕丘县(今兖州)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注) 。她在同书中还认为:“沙丘,在兖州城东门外,即李白寓家之地”《沙丘城下寄杜甫》注) ,本文均从其说。

李白在漫游齐鲁,居家兖州期间,迎来送往,离亲别友,留下了许多诗文。“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鲁中送二弟赴举之西京》) ;此外有《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送族弟凝至晏单父三十里》《东鲁见狄博通》《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等等。

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并不多, 但都是在漫游齐鲁期间的作品, 天宝四年(公元745 ) , 杜甫去鲁之咸阳,李白在鲁郡石门宴别杜甫,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运,且尽手中杯。”此别以后,李、杜再未曾相见,唯有以诗聊寄思念之情。李白作《沙丘城下寄杜甫(齐鲁) ,抒写了怀念杜甫的思绪:“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思念之情如汶水长流不息,纵有鲁酒也不能忘情,纵有齐歌也不足以佐欢,其真挚情谊可见一斑。这两位伟大诗人的相聚、同游、交谊、分别,可谓中国文学史上之巨迹,却均发生在齐鲁,这既是盛唐诗坛上的显赫事件,也是齐鲁文化史上的一桩大事。

此外,《别东鲁诸公》(亦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李白告别齐鲁写下的一首浪漫主义杰作。《将进酒》《月下独酌》《把酒问月》《宣州谢楼别校书叔云》等著名诗篇也无一不是受齐鲁文化熏染、影响的产物。李白虽在政治上受挫失意,但心灵上的创伤却在齐鲁得到了慰藉、安抚和寄托。他的思想与齐鲁文化,特别是与齐文化发生了极其强烈的共鸣。

 

参考文献:

《旧唐书》 中华书局

《新唐书》 中华书局

清·王琦《李太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朱骏声《唐李白小传》

詹瑛《李白诗文系年》 作家出版社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安旗 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

茆家培、李子龙 主编《谢朓与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6.21

 

李白慕圣贤  齐鲁有鸿儒

 

张英基

 

摘要:李白是对中国古代圣贤最为敬慕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文作品多次反复地展

现了历代圣贤名士的形象,特别是齐鲁圣贤名士的立身处世与精神品质对他的思想和人格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  圣贤  齐鲁  鸿儒  名士

 

海岱文明古,齐鲁名士多。

自春秋至两汉时期,齐鲁名人辈出,有圣君齐太公、齐桓公、齐威王等;有贤相傅说、管仲、鲍叔牙、宁戚、晏婴、邹忌等;名将有孙武、孙膑、田穰苴、田忌、田单等;儒士、隐士、文士、武士诸如孔子、孟子、弦章、越石父等;义士、辩士、方士诸如淳于髡、鲁仲连、邹衍、尹文等。秦汉以后,更是才人辈出。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李白是对古代圣贤最为仰慕的一位伟大诗人。齐鲁历代圣贤名士的立身处世之道与人文精神气度,都对他的思想和人格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李白从青少年时代起,“诵六甲”、“观奇书”、“游神仙”、“习剑术”;“览千载,观百家”,漫游齐鲁。他“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在他的诗文中,经常活跃着春秋战国以来齐鲁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圣君贤相、策士谋臣、游侠剑客等形象,大量地表现和描述了诸如姜尚、齐桓、傅说、管仲、鲍叔牙、晏婴、孔丘、鲁仲连、邹衍、孟尝君、冯谖、田横、东方朔、诸葛亮等一系列齐鲁圣贤人物,这是李白诗文中极为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李白仰慕“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梁甫吟》)的姜太公:“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沐浴子》),“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鞠歌行》)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梁甫吟》)。他向往“藏虞、虢之岩”、“舍筑作相”的傅说:“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一朝和殷人,光气为列星”(《纪南陵题五松山》);“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万古骑星辰,光辉照天下”(《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昔太公大贤,傅说明德,栖渭川之水,藏虞、虢之岩,卒能形诸兆朕,感乎梦想。此则天道暗合,岂劳乎搜访哉?果投竿诣麾,舍筑作相,佐周文,赞武丁”,表达了李白对姜尚、傅说的贤德和难得的机遇羡慕不已。“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于与阎正字对雪见赠》),“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赠钱正君少阳》),展示了李白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图大略。

李白对孔子充满了崇敬之情和同情之心。他常将自己与之相比或自况:“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书赠南陵常府赞》)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古风》其一)。意谓自己有鲁仲尼之才,有志于效法孔子从事“删述”经典之业,要为一代文化做出贡献。“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赠崔郎中宗之》) ;“时命或大谬,仲尼将奈何”(《纪南陵题五松山》);“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古风》其二十九)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以上诗中,李白对孔子一生不得志,予以极大同情,感愤自己与孔子一样,生不逢时。直到在他的《临终歌》中还无限感慨道:“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的一生尤其钦佩齐国稷下学士鲁仲连、邹衍、尹文等人。仅鲁仲连一人就在他的诗文中出现过二十馀次,其中有通篇为鲁仲连而发的《古风》其九:“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有《留别鲁颂》:“谁道太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扫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岧广成子,倜傥鲁仲连”(《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鲁连擅谈笑,季布折公卿”(《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鲁连及夷齐,可以蹑清芬” (《感兴八首》其七)等,表现李白对鲁仲连的人品、气度、志节、才智钦佩不已。“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永王军中)》);“蹈海思仲连,游山慕康乐”(《越中秋怀》)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愿一

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留别王司马嵩》) ;“鲁连逃千金,圭组岂可酬”(《赠崔郎中宗之》),他表示要像鲁仲连那样却施不受报,功成身退去。

上元二年(公元761),李光弼率大军征伐叛军史朝义,六十一岁的李白仍然壮心不已:“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留别金陵崔御十九韵(复至金陵)》),表示自己急于要像李左车、鲁仲连那样为征伐叛军出奇略,建奇勋。在《江夏寄汉阳辅录事》等诗中,李白仍以鲁仲连自况,并慨叹其立奇勋、成大业之壮志未酬:“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报国有雄心,龙颜不回眷。”

李白一生对齐桓、管仲、宁戚、鲍叔牙、诸葛亮等也情有独钟:“小白鸿羽于夷吾,刘、葛魚水本无二”(《君道曲》) ;“听曲知宁戚,夷吾因小妻”(《鞠歌行》);“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秋浦歌》其七);“宁武子,朱买臣,叩角行歌背负薪”(《笑歌行》) ;“鲍生荐夷吾,一举致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临财不苟取,难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陈情赠友人》);“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宗”(《箜篌谣》);“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赤伏起颓云,卧龙得孔明”(《读诸葛亮武侯

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封昆季》)等,李白对他们充满仰慕之情。

李白诗文中歌咏孟尝君,运用冯谖弹铗之典的频率也很高:“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与诸公送陈郎归衡阳并序》);“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送薛九被谗去鲁》)。李白常以冯谖弹铗之典叹息自己不得知遇,且最有真情实感。李白素怀大志,渴望功业,热切向往明君知遇,以图风云际会。但是命运却不时地与他作对。他的《行路难三首》其二,就是这种情怀的抒发:“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弹铗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归去来。”“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表明其求用的急切心情。“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长剑归乎来,秋风思归客”(《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弹铗徒激昂,出门悲路穷”(《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弹剑谢公子,无魚良可哀”(《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一),自伤失意,无可奈何中又有无形的抗议。“敝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赠友人三首》其三),写诗人客居生活之凄苦;“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叙客子归来,多少有些欣喜之意。

李白诗文中还经常征引田横之事,他说:“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送塞断,何日是归年”(《奔亡道中五首》其一)。诗人自比苏武、田横,流亡异乡,归期不定。他在《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中再次用到田横事:“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李白赞誉田横由于礼贤下士,推己及人,所以深得人心。田横壮烈而死,五百同人竟以死相报,若是当初不好贤,这千古英名怎能传颂至今呢?

东方朔是李白诗文中多次提及的一个人物:“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留别西河刘少府》);“岁星入汉年,方朔是明主”(《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赠嵩山焦炼师并序》)等。这些诗文运用东方朔之事,非常贴切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思想状况。想当初,李白奉诏入京,廷宴款待的盛况是何等风光排场。随后,屡遭奸佞谗害,君王对他也失去了兴趣,李白极其愤懑不平。此时他自然会想起了东方朔:“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玉壶吟》)。

东方朔是西汉齐地人,善文辞,性诙谐,常在汉武帝面前以滑稽调笑之辞为之取乐,武帝视之如俳优。东方朔在政治上颇有正义感,身居“弄臣”地位而内心深感忧愤。“大隐金门”,是东方朔的解嘲语,他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虽为武帝重臣,但他却被作为滑稽弄臣来御用,这与李白被召入宫中充当文学侍从,何其相似乃尔。东方朔在极度苦闷时说要“避世金马门”,李白则称自己待诏供奉翰林,是他“大隐市朝”的一种形式。一向高自标置的李白,在此却自比俳优弄臣东方朔,一样的不满,一样的苦涩,一样的无奈。李白此时将自己的痛苦与无奈化为解嘲,这不但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弄臣地位,而且以喜笑之怒,长歌之哀,把满腔的愤懑推向了极致。

 

参考文献

 

清·王琦  李太白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朱骏声  唐李白小传

安旗 主编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 巴蜀书社

茆家培、李子龙 主编  谢朓与李白研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6.22

张英基2015-12-31收集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与泰山
李白与山东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兰陵美酒醉李白
双曜相聚瑕丘城——李白杜甫在兖州
禹封九州始有兖,至圣诗贤荟文风
李白和杜甫为什么没有登过蒙山?你要读正确这两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