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 第370条诸家解说

太空游客 独秀经方 2022-09-02 08:20 发表于安徽

第370条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其汗出而厥者,阳气大虚也,与通脉四逆汤,以固阳气。

清·吴谦《医宗金鉴》


此承上条(第366条)互详其义,以出其治也。下利清谷,里寒也;身有微热,外热也。上条有无汗怫郁面赤之表,尚可期其冒汗而解。此条汗出而厥,则已露亡阳之变矣。故主以通脉四逆汤,救阳以胜阴也。

集注

方有执曰:下利故曰里寒,阴不守也;外热故汗出,阳不固也。通脉四逆救表里,通血气而复阴阳者也。

喻昌曰:上条辨证,此条用药,互相发明。然不但此也,少阴病下利清谷,面色赤者,已用此法矣。

吴人驹曰:有协热下利者,亦完谷不化,乃邪热不杀谷,其别在脉之阴阳虚实之不同。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此条与第366条同讲。

此比上条脉证皆轻,故能自作郁冒汗出而解。面赤为戴阳,阳在上也。因其戴阳,故郁冒而汗出;因其下虚,故下利清谷而厥逆。热微厥亦微,故面亦少赤。此阴阳相等,寒热自和,故易愈。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是少阴通脉四逆证,缘其即弱而气郁也。少阴阴盛阳微,故面见赤色,阳郁皮腠,而不得出汗。厥阴阴极阳生,内胎火气,故热盛而汗出。虽见汗出,而阳气犹郁。以其脏气寒凝,故其经络郁遏不畅,亦宜通脉四逆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下利清谷为完谷不化,胃中无火可知。胃底无胆汁,则不能消水。水挟谷食未消者,下走十二指肠,由回肠直趋而下,是为里寒。寒据中宫,阳浮于外,乃病外热,外热则汗出,里寒则手足见厥。按「汗出而厥」上,当脱「脉微欲绝」四字,故用通脉四逆汤以强心阳而助血热,但使阳热渐回,其脉当出,手足当温,且温里则水化为气,在表之浮阳,亦以无所抵拒而归其根,而诸恙除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阴盛格阳的证治。

这一条和少阴篇的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的意思一样,所以治疗也是用通脉四逆汤。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这个汗出而厥,用四逆汤就可以了,这里用通脉四逆汤恐怕还有「脉微欲绝」四个字。下利清谷,里寒外热,里面是真寒,外面是无名之火,与366条比较,那是下利,脉沉而迟,它不是厥。这里四肢厥冷说明胃气虚,谷气不达于四末。这个是下利清谷,那个也是下利清谷呀,那个身有微热,不也是有外热吗,但是里寒没有这个凶,这个有胃的虚竭的这种反应,所以有这个外热不是好现象,是要出汗的,这个汗是脱汗。虽然这里没说脉微欲绝,事实上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不会用通脉四逆汤,

这里呢,寒是真寒,热是寒之极而迫于外,剩下的残阳跑到外面去了,这是最坏的现象。脉微欲绝,赶紧用通脉四逆汤通脉,此时人参也用不得,人参是微寒的。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下利清谷”?

答:㈠辨识“下利清谷”的病变证机是阳虚不能固于下,阴寒乘虚充斥于下。㈡辨识“下利清谷”的病证表现是泻下不消化食物。

②怎样理解“里寒外热”?

答:㈠辨识“里寒外热”,即寒在里是真,热在外是假,病变证机是寒盛于内,阳浮于外。㈡辨识“里寒外热”有类似太阳病,应重视鉴别诊断。

③怎样理解“汗出而厥”?

答:辨识“汗出而厥”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汗愈出,阳愈虚,阳愈虚,则不能温煦于外,则手足厥冷;二是汗愈出,阳愈虚,阳愈虚,则不能温养心神,则神志昏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学习笔记218
经方小个案(里寒外热、虚阳上浮)--通脉四逆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0二)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0/通脉四逆汤
全身热四肢寒中医怎么分析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1-88(1)
《伤寒寻源》自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