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第 一 章 解   

概说 

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辛温解表

    《伤寒论》

方歌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

(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可恢复肺之宣发之功能。             —君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助麻黄发散肌表之寒。              —臣

      杏仁:宣肺利气,止咳平喘,与麻黄配伍则肺气可宣可降,喘止咳平。(二药性味,麻黄属升,杏仁属降,一升一降,相得益彰)                  ——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

1)缓解麻黄、桂枝悍烈之性,不致发汗太过。

2)使气分之麻黄和血分之桂枝协调为用。

3)协调升发之麻黄与肃降之杏仁的作用。

4)炙甘草本身有止咳平喘之功。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使用注意:只能用于体质强壮者,且只能暂用不宜久服。表虚自汗、体虚外感、           新产妇人禁用。对疮家、淋家(血淋)、衄家、亡血家皆禁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伤寒论》

方歌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枣 生姜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八纲辨证

 (太阳中风证——六经辨证)

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与恶寒有程度上的不同),鼻鸣干呕(呕:有声无物谓之呕;吐:有物无声谓之吐。),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病因病机

       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主要包括:

1、卫弱营强: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外泄,汗液自汗而出,症见身不热而时有汗出。

2、卫强营弱:卫气强而浮越于外,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病机关键: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方解

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   (调卫)——君

白芍:敛阴和营,固在内之营阴。   (和营)——臣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助桂枝解除表邪。

大枣:补益脾胃,补脾生津,助白芍和营。   ——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发热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2、除风寒表虚证外,还可以治疗内伤杂证、病后、产后等因营卫不和、阴阳不和而致之证。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本证的病因病机、服用方法。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方歌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组成 羌活 防风 苍术 川芎 白芷 细辛 黄芩 生地 甘草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止痹痛。(太阳)             

                                        ——君          

防风:祛风散寒除湿。

苍术:发汗祛湿健脾。(太阴)

                                      ——臣

川芎:(厥阴、少阳)

细辛:(少阴)

白芷:(阳明)祛风散寒,行气活血,宣痹止痛。

黄芩、生地:清泻里热。(治、制)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升散药与清热药同用,使升者不峻,寒者不滞;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

运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

2、本方为四时感冒风寒湿邪的常用方剂。书中记载:“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所以应用本方要结合季节气候的不同,灵活加减。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

 

 

小青龙汤 《伤寒论》

方歌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半夏 细辛 干姜 桂枝 五味子 麻黄 芍药 甘草

功用

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

麻黄: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宣肺平喘。

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温阳协助温化水饮。

                                             ——君

干姜:温脾肺之寒。

细辛:解表温肺散寒。    

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

                                       ——臣

芍药

五味子

养阴敛肺防止汗散太过伤津耗气

                                      ——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一以麻黄、桂枝解散在表之风寒,配白芍酸寒敛阴,制麻黄、桂枝而使散中有收;二以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在肺之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清稀而多,舌苔白滑,脉浮。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3、使用注意: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必须确属寒水相搏于肺者,方可使用。阴虚干咳无痰,口渴,舌苔黄,脉数者不宜使用。

4、加减: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桂枝,可加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

   外感已解,但喘咳未止:去桂枝、麻黄,+少量炙麻黄

   胸满,痰多,气急不得卧:重用细辛、半夏,再加生姜,以增强其降逆下气,温化寒痰之功。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小青龙汤配伍白芍、五味子的意义。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温病条辨》

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组成

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竹叶 荆芥穗 豆豉 牛蒡子 甘草 苇根(用法中加入)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

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芳香避秽。

                                             ——君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芥穗、豆豉:解表散邪,防止凉遏太过。(制性取用)

                                             ——臣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宣肺止咳,清利咽喉。   

                                               ——佐

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佐使

配伍特点

    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之品相配,构成外散风热,兼清热毒,芳香辟秽的清疏兼顾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

2、《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

3、使用注意:本方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则禁用。

4、加减:

         本方也可用于风疹发热和麻疹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齐+浮萍、蝉蜕等以透疹达邪;疹色红赤,有热入营份现象+生地、赤芍等以清营凉血解毒。

          治疗痈疮初起而有风热表证者+蒲公英、大青叶、紫花地丁等以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配伍特点。

2、银翘散中配伍荆芥穗、豆豉的意义。

 

 

    《温病条辨》

方歌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组成

 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 薄荷  桔梗 苇根 甘草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

桑叶:散上焦风热,清宣肺热而止咳。

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     

                                                ——君  

杏仁:肃降肺气。

桔梗:开提肺气。                                      

                                           ——臣

连翘:清热解毒。

薄荷:疏散风热。

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咳嗽,身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2、本方较银翘散力量较弱,故被称为“辛凉轻剂”。

3、使用注意:风寒咳嗽者禁用;肺热甚者应加味使用本方,否则药轻病重,必不奏效;本方均为轻清之品,不宜久煎。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方歌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功用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方解

麻黄:宣肺散表。

石膏: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

                                            ——君

   :利肺气平喘咳。

                                           ——臣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佐使

麻黄汤与麻杏甘石汤

          本方是麻黄汤之变剂,麻黄汤可治喘咳,但为风寒束表,肺气不得宣降之寒喘,故用麻黄、桂枝配伍,以散风寒。本方证之喘是热壅于肺的热喘,绝对不能用辛温之剂,故配伍石膏,且其用量要大于麻黄,确保辛凉之剂之旨。与麻黄汤相比,本方麻黄用量增多一两,杏仁少20个,炙甘草多一两。因为本方减掉了桂枝,所以相应增加了麻黄的用量。又因重用了石膏,石膏质重而降,故减少了杏仁。甘草防止石膏伤胃,且二药甘寒可以生津,故加大用量。两方只差一味药物,可性能和功效却迥然不同。

运用

1、辨证要点: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2、加减:可治麻疹之疹毒内陷+大青叶、连翘、黄芩;痰阻气急+葶苈子、枇杷叶;痰黄稠+瓜篓、贝母等。

3、现代运用: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2、方中麻黄与石膏的剂量比例。

 

 

第三节    扶正解表

败毒散 《局方》

方歌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

羌活、独活: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

                                    ——君

川芎:活血行气止痛

柴胡:辛散解肌   

                                    ——臣(散表邪)

桔梗:宣肺   

枳壳:降气    

前胡:祛痰   

茯苓:渗湿

                            ——佐(利肺气)

人参:扶助正气以祛邪;

           散中有收不伤正。

                                    ——佐(扶正气)

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生姜、薄荷:以助解表。  

                                  ——佐使

   

  逆流挽舟是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的方法。即邪从外入里者,治疗时乃使邪气由里还表而出,好像在逆流的水中挽船上行一样。代表方剂:败毒散。

运用

1、辨证要点: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2、加减后可以治疗麻疹有出疹征兆,但未出疹,身热不壮,脉细弱,苔白不渴,大便溏者。

3、现代运用: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逆流挽舟的概念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承气汤 《伤寒论》

方歌 

大承气汤大黄硝,

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

阳明腑实重证疗。

组成

    大黄          四两,酒洗(12g

    厚朴          八两,去皮,炙(24g

    枳实          五枚(12g

    芒硝         三合(6g

功用与主治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解

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之邪的方法,好比抽去锅底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代表方为大承气汤。

急下存阴:指用苦寒泻下药迅速通便泄热,清除燥结以保存津液,防止痉厥变证之法。代表方为大承气汤。

运用

1、辨证要点:痞、满、燥、实四症,舌红苔黄,脉沉实。

2、随证加减:气虚,加人参适量;津亏,加玄参、生地。

3、使用注意:(1)体虚慎用。(2)中病即止。

4、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等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第二节   

《备急千金要方》

方歌
温脾附子大黄硝,

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下寒积温脾阳,

阳虚寒积腹痛疗。

组成

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参 大黄 芒硝 当归

功用

攻下寒积 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寒积证

     症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

附子:温补脾阳,以解寒凝

大黄:荡涤泻下,以除冷积   

                      ——

◆大黄虽然苦寒,但与大辛大热的附子同用,则寒性可去,而泻下的作用仍然存在,此处用大黄,就是取大黄的泻下作用,使寒积从大便而出,即为制性取用

芒硝:软坚通便,助大黄泻下

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散寒  

                         ——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归:润肠通便)

                          ——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使

   制性取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药物所制约,不至于加重病情,助长邪气或影响疗效,但又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运用

1、辨证要点: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弦。

2、随证加减:腹中胀痛,加厚朴、木香;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于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附子与大黄的配伍意义及制性取用的概念。

 

第四节      

 

《伤寒论》

方歌

十枣非君非汤剂,

芫花甘遂与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

悬饮水肿实证宜。

组成

甘遂、大戟、芫花

功用

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症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症见: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

甘遂:善行经隧脉络之水

大戟:善泄腹膜肠胃之水

芫花:善消上部胸胁之水

大枣

1、培土制水:补养脾胃,以制水邪。

2、益气护胃:防止逐水药伤及脾胃。

3、缓其峻毒:缓和逐水药的毒性。

运用

1、辨证要点: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2、本方为攻逐水饮之峻剂,需要注意的是,无大枣,则本方不可应用。

3、使用注意:

1)本方为攻逐水饮的峻剂,非水饮壅盛不能妄用。服时宜清晨空腹,剂量从0.5克开始逐渐加大,若泻后积水未尽,患者精神尚可,则次日再服(3-5天为一疗程,服2-3疗程),如泻后患者精神疲倦,短气厌食,虽水未尽去,亦应暂停攻逐,须观察1-2日,再看具体情况而定;若服后泻下不止,可服冷粥或冷开水以止之。

2)体虚者及孕妇慎用。

3)甘遂等不能与大枣同煎,否则可增加腹痛吐泻的副作用。

 

重点

1、组成、功效、主治

2、大枣的配伍意义。

 

第三章 和解剂

一、概念

    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

二、适应范围

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

1、原为少阳证而定,少阳,从经络上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从六经辨证上位于太阳阳明之间,已出太阳之表,未达阳明之里,位于半表半里。

2、肝胆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到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到胆,肝胆病又可影响到脾胃,故可用于治疗肝脾失调。

3、中气虚弱,寒热失调导致的肠胃不和也可应用。

三、分类

和解少阳——邪在少阳——小柴胡汤

调和肝脾——肝脾不和——逍遥散

调和肠胃——肠胃不和——半夏泻心汤

四、注意事项

1、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全部入里,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2、肝胆病常伴有情志因素,在治疗时应适当配伍调畅情志的药物——疏肝理气之品。亦可配合心理疗法。

 

 

第一节  和解少阳

《伤寒论》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功,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

少阳为病此方宗。

组成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

柴胡    解半表之邪(使少阳邪热外解)      疏理气机

                                                   ——君

黄芩    清半里之热(使少阳邪热内消)  清泄胆火

                                                 ——臣

和里解表的基本结构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扶正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

    临床上只要见到一部分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随证加减:

      半里之热渐盛,心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

      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

      兼有肺寒留饮,咳嗽—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    

3、现代运用:常用于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胸膜炎、乳腺炎、睾丸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

4、使用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

 

重点

     组成、功效、主治、方解。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方歌

大柴胡汤用大黄,

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

和解攻理效无双。

组成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功用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初入阳明)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

柴胡、黄芩(重用):和解少阳

                               ——君

大黄、枳实(轻用):内泻热结

                               ——臣

生姜(重用)、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配伍治腑中实痛与枳实配伍可理气和血,除心下满痛                                              

                                                                    ——佐

大枣:配生姜调和营卫而生津,调和脾胃

                                           ——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或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

2.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重点

组成、功效、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

调和肝脾功效卓。

组成

当归  茯苓  白芍  白术  柴胡  甘草

功用

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

   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助肝用)

                                                                  ——君

当归:养血和血   养血柔肝

白芍:养血敛阴  ——(补肝体)

                                                                 ——臣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

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

                                                       ——佐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佐使

配伍特点

    既补肝体、又助肝用,体用并调,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 。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补,诸证自愈。为调肝养血的名方。

运用

1、辨证要点:胁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2、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

月经不调:滞——鸡血藤、香附、泽兰、          

          虚——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

痛经:鸡血藤、香附、川芎、金铃子散

乳房胀痛、包块:橘络、青皮、夏枯草、 牡蛎

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合补肾药

 

重点

1、组成、功效、主治、方解及配伍特点。

2、柴胡在四逆散、小柴胡汤、逍遥散中的配伍意义。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方歌

半夏泻心配连芩,

干姜人参草枣行;

辛开苦降除痞满,

寒热错杂痞证蠲。

组成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

功用

寒热平调

消痞散结

主治

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

   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解

半夏(辛苦温):散结除痞,和胃降逆

                                                     ——君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

黄芩、黄连(苦寒):苦寒泄热

                                                     ——臣

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

                                                     ——佐

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使

难点解疑

本方证已有痞满,又用了参、枣、草滋补,能否会加重痞满?

            在《伤寒论》中,本方的产生是由于误下损伤中阳,邪气内陷,寒热错杂所致。误下后必然损伤脾胃,脾胃失运,可以加重痞满,故用参、枣、草健脾以消痞,这符合《内经》中“塞因塞用”的原则。

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补泻兼施

  辛开苦降——指用辛味药如半夏、干姜开结散寒,配合苦味药如黄芩、黄连以降泄除热,用于治疗寒热互结之痞证的方法。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临床多用于治疗胃部疾患。

运用

1、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苔腻微黄。

2、加减变化: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3、使用注意:气滞较重或食积所致者,不宜使用。

 

重点

  组成、功效、主治、病因病机及配伍意义

 

第四章  清热剂

概念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分类

1、清气分热: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代表方剂:白虎汤

2、清营凉血:具有清营凉血的作用。代表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3、清热解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

4、清脏腑热:具有清解脏腑经络邪热的作用。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

5、清虚热:具有滋阴清热,养阴透热作用。代表方剂:青蒿鳖甲汤

注意事项

  1、辨部位,掌握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里热已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

  (热邪在表,尚未入里者,宜发汗以解热;热邪入里,大便已结者,宜通便以泻热,均非清热剂所宜。)

   2、辨热证真假:真热假寒,则大胆使用,真寒假热,则忌用。

   3、辨轻重:凡适用本类方剂时,应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体质强弱,投以适当的药量。因热邪虽易伤津,但寒凉之品用之过早或过量,皆可产生恋邪不解,或损伤脾胃之弊(苦寒害胃甘寒碍胃)

    4、辨虚实:屡用清热剂,热仍不退者,即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应考虑改用滋阴补水之剂,使阴复而热退。

   5、应用反佐法:若热邪之炽盛,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姜汁或凉药热服。(反佐法)

第一节   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的方剂,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伤津或气阴两伤之证。

主证

壮热烦渴、大汗、恶寒、脉洪大等,或热病后气分余热未清,气阴皆伤,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干舌红等。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膏知粳米甘,

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盛四大证,

益气生津人参添。

命名

     不是以君药命名。天上二十八星宿按四象来划分,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    

柯琴曰:“白虎为西方金神,秋金得令,则炎暑自解也。”方中行说:“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若白虎。”以白虎来比喻清热之功,故名白虎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

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石膏(辛甘大寒):除阳明气分内盛之热                                     ——君             

      石膏辛甘大寒,辛可透热外出,甘寒不伤津,清热又可除烦。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可以调节体温中枢,使体温降低,但药力持续时间短,用之不久,旋而复升。且除热象外还有伤津之象。

知母(苦寒而质润):助君药清热滋阴                    ——臣                                                                        

      知母虽为苦寒之品,《医学衷中参西录》:“知母不甚寒,亦不甚苦,且质润多汁。”清热之力不及石膏,但滋阴之力强。既可助石膏清热,又可补已伤之阴。药理研究表明,知母药力持续时间较长,与石膏配伍,效果最佳。

炙甘草、粳米:益胃护津,防大寒伤中,防热盛伤津   ——佐使。                                                                                    

        二药同用,可缓和石膏、知母的寒性,防止伤胃,并可使药气留连于胃,更好地发挥药力。

运用

 1、辨证要点:

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

 2、随证加减: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加羚羊角、水牛角。  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  烦渴引饮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

 3、使用注意:以下情况不可误用。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之阴盛格阳证。

 4、现代运用: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大叶性肺炎、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属气分热盛者。

 

重点:

白虎汤的组成、功效、主治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清营汤治热传营,

身热燥渴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

丹麦清热更护阴。

组成

竹叶、犀角、生地、银花、连翘、玄参、丹参、麦冬、黄连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

病机: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

犀角:清营解毒  

                        ---

生地、玄参、麦冬:清热养阴生津

                                     --

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佐

丹参:凉血活血      --

黄连:清心泻火,引药入心经

                         --佐使

配伍特点

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清气泻热之品,透热转气,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名词

        透热转气:用于治疗湿热病邪初传营分的治法。在清营解毒药中配伍清气分热的药物,如银花、连翘、竹叶,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代表方剂:清营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2、随证加减:舌干较甚,去黄连。热陷心包,配用安宫牛黄丸。营热动风,配用紫雪,或配加羚羊角,钩藤,地龙。气分热盛,重用银、翘、竹叶、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兰根、贯众。

  3、使用注意:原书云:“ 苔白滑者,不可与也。”苔白滑,为有湿邪,本方中有滋阴之

品,可助湿。

4、现代运用:多用于乙脑、流脑、败血症等属热入营分者。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中银花、连翘与竹叶的配伍意义、透热转气的概念

 

犀角地黄汤 《小品方》

犀角地黄芍药丹,

清热凉血散瘀专;

热入营血服之安,

蓄血伤络吐衄专。

组成

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热入血分证

病机:热毒炽盛于血分

证候特点

神志症状:心主血,主神明,热入血分,必然扰乱心神。出血:热邪迫血妄行,血不循经,出现各种出血症状。瘀血:邪热耗伤血中津液,血液粘稠,运行不畅,聚而为瘀。

 犀角:清心凉血解毒          --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芍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佐使

配伍特点:

       凉血与化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运用

1、辨证要点: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

2、随证加减: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

吐血——黄芩、石膏、白及、三七

衄血——黄芩、栀子、侧柏叶、白茅根

便血——地榆、槐花

尿血——白茅根,小蓟

皮下出血(紫癜)——紫草、仙鹤草、

          旱莲草、茜草、大枣

3、使用注意: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4、现代运用:多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DIC、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于血分热盛者。亦有人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组成、功用、主治、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的比较

 

第三节 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普济消毒蒡芩连,

甘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

大头瘟毒服之痊。

组成

黄连 黄芩 牛蒡子 甘草 桔梗 板蓝根 马勃  连翘  玄参 升麻 柴胡 陈皮 薄荷 僵蚕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

方解

黄芩、黄连(酒炒、重用):

          清泻上焦热毒               --

牛蒡子、薄荷(少量) 疏散上部风热

连翘、僵蚕

                              --

陈皮:理气疏壅散结

玄参、马勃、板蓝根   助清热解毒             --

甘草、桔梗:清利咽喉

升麻、柴胡                       

   ①疏散风热

   ②载药上行:

   ③火郁发之:                         --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头面红肿焮痛 、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

  2、随证加减: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肿痛明显:加青黛、丹皮、赤芍,并用青黛外敷兼便秘:加大黄(热甚,无便秘亦可用)。

   3、现代运用: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于风热邪毒为患。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中黄芩、黄连与升麻、柴胡的配伍。

 

第四节

脾胃论》

清胃散中当归连,

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

能消牙痛与牙宣。

组成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功用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

     病机:《脾胃论》言本方病机为“阳明经中热盛”,阳明热盛循经上攻。

     症见: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黄连:清胃泻火          —君

升麻:清热解毒、疏散郁热      —臣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丹皮:清热凉血              —臣

当归:养血活血——助消肿止痛               —佐

运用

  1、辨证要点: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2、随证加减:

     胃热甚:加石膏、大黄;口臭:加芳化药(藿香、佩兰、砂仁);

     牙痛冷热皆加重:加细辛、白芷;

     牙龈溃烂:加芳化、淡渗药(藿香、砂仁、车前、木通、滑石)

  3、现代运用: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属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风寒及肾虚牙痛不宜使用。

  5、升麻的用量:升麻在方中用量重,但其必借黄连的苦寒泻火于下,不致助火上炎。陈士铎:“夫火性炎上,引其上升者易于散,任其下行者难于解。所以必须多用。升麻多用,是为了清泻胃中火热而设,但无黄连恐升散太过,故为臣药。

重点:

1、组成、功效、主治

2、清胃散黄连与升麻的配伍的意义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内用槟黄,

芩连归桂草木香;

重在调气兼行血,

里急便脓自然康。

组成

黄芩、炙甘草、肉桂、大黄、槟榔、木香、当归、芍药、黄连

功用

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主治

湿热痢疾

方解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 ——针对湿热之邪    ——君

芍药:养血和营,又可缓急止痛

当归:养血活血—和血                    —臣

   二者共用 ,“行血则便脓自愈”。

木香、槟榔:行气导滞  ——行气           —臣

“调气则后重自除”。

大黄:泻热除积   通因通用               ——佐

                                                

肉桂(少量):可协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制约芩、连苦寒之性,防止呕逆拒药。               ——佐助和反佐之用。

甘草:与芍药配伍缓急止痛,

            又可调和诸药。               —佐使

配伍特点:

      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

      寒热共投,重在“热者寒之”。

运用

1、  辨证要点:

便脓血,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赤白相兼,苔腻微黄,脉弦数。

   2、随证加减:

      白多赤少:加厚朴、砂仁、车前、泽泻;

      赤多白少:去肉桂、当归,加丹皮、地榆、

      白头翁;热盛津伤,去肉桂,加乌梅;

      兼食积,苔腻脉滑,热重者,加白头翁、银花。

  3、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4、现代运用: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属湿热为患。

重点:

1、组成、功效、主治

2、肉桂的配伍意义

3、配伍特点

 

《伤寒论》

白头翁治热毒痢,

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

赤多白少脓血宜。

组成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主治

热毒痢疾

  病机:热毒深陷于血分,下注大肠。

  症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解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君

黄连:清热燥湿   —“治痢之最”

黄柏:清热燥湿厚肠                     —臣

秦皮:清热解毒,收涩止痢         —佐

与芍药汤比较:

1、病机:

芍——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白——热毒深陷血分,下注大肠

2、功用:

芍——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白——清热解毒兼凉血止痢

3、主治:热毒痢重于湿热痢

运用

   1、辨证要点: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

   2、随证加减:

      兼有表邪,加葛根、连翘、银花;

      里急后重甚者,加木香、槟榔、枳壳;

      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

      夹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

      阿米巴痢,合桂园内包鸦旦子同服。

   3、现代运用:常用于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重点:

1、组成、功效、主治

2、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的对比

 

第五节

 

《温病条辨》

方歌

青蒿鳖甲知地丹,

热自阴来仔细看;

夜热早凉无汗出,

养阴透热服之安。

组成

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

功用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

鳖甲:滋阴退热

青蒿:清热透邪外出            —君

       二药配伍,鳖甲专入阴分滋阴,青蒿可出阳分透热,使养阴而不恋邪,透热而不伤正,有相得益彰之妙。“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生地、知母:滋阴清热

           —助鳖甲养阴以退虚热

                                    —臣       

丹皮:泄阴中之火

           —助青蒿透泄阴分伏热

                                   —佐 

配伍特点:

       滋清兼备,标本兼顾,清中有透,养阴不恋邪,祛邪不伤正。

运用

  1、辨证要点: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2、随证加减: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去生地,加天花粉;兼肺阴虚,加沙参、麦冬;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

  3、现代运用: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等属于阴虚内热者。

 

重点:

1、组成、功效、主治

2、青蒿与鳖甲的配伍意义

 

 

第五章

 

《温热经纬》

方歌

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已两伤;

洋参麦斛粳米草,

翠衣荷连知竹尝。

组成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阴两伤证。

   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

         清解暑热                 益气生津

君——西瓜翠衣:清热解暑       西洋参:益气生津

臣——荷梗:助君清热解暑     麦冬、石斛:养阴生津

佐——黄连:清热泻火

      —归心经,可清热除心火

      竹叶:清热除烦

      知母:清热泻火    ——    滋阴润燥

佐使——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用了大量甘凉濡润之品,稍佐苦寒清泄,兼顾清热解暑与益气生津,使清热而不伤阴,补虚而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

  2、随证加减:

暑热较高:加石膏;暑热轻者,去黄连;若属小儿夏季热,宜清透虚热,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

  3、使用注意:暑病夹湿不宜使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六章    

第一节  温中祛寒

《伤寒论》

方歌

理中干姜参术甘,

温中健脾治虚寒;

中阳不足痛呕利,

丸汤两用腹中暖。

组成

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方解

干姜:温中散寒                    ——君

    大辛大热,温脾阳,散寒邪。

人参:补气健脾                     ——臣

    人参补中益气,培补后天,能鼓舞脾胃的元气,振奋脾胃的功能,促进运化,多用于脾胃虚弱之证。

白术:燥湿健脾                  ——佐

     白术既助人参增强健脾益气之力,有可除湿健脾以助运化炙甘草:益胃和中,调和诸药。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温中祛寒的基础方、代表方。

   2、随证加减:

      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 加附子、肉桂(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于脾胃虚寒者。

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不宜使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方中干姜与人参的配伍意义。

 

 

 

第二节     回阳救逆

 

《伤寒论》

方歌

四逆汤中附草姜,

四肢厥冷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

急投此方可回阳。

组成

附子 干姜 甘草                          

功用

回阳救逆

主治

  心肾阳衰寒厥证

 (寒入少阴之寒厥证或少阴病)

症见:四肢厥逆,神疲欲寐,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沉微细;或太阳 病汗多亡阳证。

方解

附子(生):温壮元阳,回阳救逆。                          ——君

       附子大辛大热,回阳救逆,温肾助阳——偏肾阳

干姜:温中散寒,通阳助脉——臣

     干姜温中,更偏于补脾阳,与附子配伍,脾肾同补,回阳救逆的力量更大。二者常配合应用。

  1)二者配伍,干姜助附子温肾阳,附子助干姜健脾阳,一温先天,一温后天,脾肾同健,有先后天互相滋养之意。

  2)二者一走一守。附子回阳救逆功效虽强,但不持久——走而不守;干姜发挥作用虽慢,但药效持久——守而不走。二者结合,各取所长,干姜可固附子的走窜,温阳的力量更加雄厚。前人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谈。

甘草:        ——佐使

①益气补中。

②缓和附子、干姜的峻烈之性。

③调和药性,使药力持久。

配伍特点

 1、温里药与补益药同用。

 2、脾肾先后天同补。

 3、补阳之中寓以护阴之旨。

运用

  1、辨证要点:四肢厥逆,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微细。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

  2、使用注意:若用后出现拒药,可热药冷服。本方大辛大热,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方中附子与干姜的配伍意义。

 

 

第三节   温经散寒

   

《伤寒论》

方歌

当归四逆用桂芍,

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

血虚寒厥服之效。

组成

当归、桂枝、芍药、通草、细辛、甘草、大枣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

血虚寒厥证

病机:营血亏虚 感受寒邪 寒凝经脉 血行不利

方解

当归:养血和血                

   当归养血,可补充血液的不足;当归活血,可以促进血液畅通。  ——君

桂枝:温通经脉               

     桂枝性温,可祛除寒邪;可宣通阳气,促进血液运行,故可祛除经脉中的寒邪而促进血行。                                            ——君

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阴血之不足。                      ——臣

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散经脉中的寒邪

                                          ——臣

木通:通经脉,畅血行         ——佐

大枣:益气健脾养血

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2、现代运用: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症、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血虚寒凝者。

  3、临证加减:

  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则痛胃脘痛:加吴茱萸、生姜、佛手、党参。头痛:加川芎、玄胡。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

  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紫斑肢寒(雷诺氏病):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

  3)厥阴肝经寒证的主方

   痛经: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疝痛:加台乌、小茴香。

   前阴冷痛:加台乌、川楝、淫羊藿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三个四逆的特点。

 

第七章  补 益 剂

概念

凡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

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

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属

八法中的“补法”。

适应范围

   补益剂为治疗虚证而设,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即人体的气、血、阴、阳等不足而产生的病证,具体的说即久病体虚,脏腑亏损、津血不足、机能衰退等各种病证。

病因

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不足

思虑太过,过度劳倦—劳伤气血营阴

房事不节—损伤肾精元气

大吐、大汗、大泻-阴液气血耗损

分类

气虚(肺、脾)—补气—四君子汤

阳虚(心、脾、肾)—补阳—金匮肾气丸

血虚(心、肝、脾)—补血—四物汤

阴虚(肝、肾)—补阴—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虚—气血双补—八珍汤

阴阳两虚—阴阳并补—地黄饮子

使用注意

   1、要掌握补益剂的使用原则,必须在外邪已解、正气已虚的情况下才可应用。若正

气已伤而余邪未尽,则在补虚扶正的同时兼以祛邪,即“补正不忘祛邪”。

   2、要辨别虚实真假,勿被假象所迷惑。如“大实有羸状”之真实假虚之证,至虚有

盛候”得假实之证  

   3、要注意观察脾胃功能

   4、不可滥用补益剂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保持精神愉快

   5、补益剂的组成药物多味厚滋腻,煎煮时间应稍长,使性味尽出,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30~60分钟,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

   6、在运用补益剂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补益法:直接补益虚损的脏器。二是间接补益法:可以依据脏腑相生的关系补益虚损的脏器。

第一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

      本方中的四味药物,皆属平和之品,不热不燥,补而补滞,益气补中,健脾

养胃,如同宽厚和平的君子一般,不偏 不倚、故名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

人参苓术甘草比;

益气健脾基础剂,

脾胃气虚治相宜。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

      症见:面色晄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方解

人参:大补脾胃之气       —君

白术:燥湿健脾                  —臣

茯苓:渗湿健脾                 —佐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佐使

与理中丸比较:

   本方与理中丸的药物组成中均有人参、白术、炙甘草三味,皆可益气补中,治疗脾虚之证。但四君子汤与茯苓配伍,以人参为君,重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理中丸与干姜配伍,以干姜为君,重在温中祛寒,主治中焦虚寒证。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的基本方,很多补气或健脾的方剂都是由本方演化而来。

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而致的各种病症,以面色晄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呕吐加半夏;胸膈痞瞒加枳壳、陈皮;心悸失眠加酸枣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干姜、附子。

   3、临床运用:临床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虚弱者。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理中丸与四君子汤的比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扁豆陈,

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

枣汤调服益脾神。

组成

四君子汤、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桔梗

功用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脾虚湿盛证

   症见:食少便溏、或吐或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闷、面色萎黄、舌淡苔白

腻、脉虚缓。 病机关键:脾虚夹湿

方解

四君:益气健脾          —君

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补脾渗湿止泻     —臣

砂仁:行气化湿、便补而不滞

桔梗:载药上行、宣开肺气         —佐

1.开宣肺气以通利水道。

2.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之功。

     方中桔梗:

   1)桔梗苦辛而平,借其升浮之性,与渗湿的药物配伍而使降中有升,以恢复气机的升降功能。

   2)桔梗上行入肺,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通,则水道通利而湿有去路。

   3)宣利肺气,借肺的布精而养全身。

《素问》中言“食气入胃…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桔梗宣通肺气,通过肺之布津而养全身。

   4)作舟楫之用,载药上行,引脾气上行,使输精于肺,达到“培土生金”之用。

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使

     纵观全方,补中有行、行中有止、

功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本方除补脾胃之外,尚有补肺之功。

1、直接——山药有补肺

2、间接——脾肺为母子关系、培土可生金、肺得脾之转输、可得到营养;桔梗载药上行,使精微上达于肺,故肺气不足亦可选用此方。

 配伍特点:

    1 药性平和,温而不燥, 补而不滞。

    2、肺脾同治,培土生金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除用于脾胃气虚外,对于肺气虚弱亦可应用。临床以泄泻、舌苔

白腻、脉虚缓为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久泻兼里虚腹痛,加干姜、肉桂。

      3、临床运用: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属脾虚夹湿者。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中桔梗的配伍意义。

 

《脾胃论》

补中益气芪参术,

炙草升柴归陈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

气虚发热甘温除。

组成

黄芪、甘草、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症见:食少、体倦

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症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3、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

黄芪(重):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君

      补中升阳之品首推黄芪,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黄芪不仅能益气补脾,又能入肺补气,入表实卫。

     黄芪生用,其性轻清而锐。轻清可升阳举陷,锐则补益更速,通达内外。

人参:大补元气

炙甘草:益气调中 

白术:燥湿健脾          —臣

当归:养血和营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佐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黄芪升提阳气        —佐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1、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

  2、补益药中配伍了少量行气药物,既可调气机的升降,又可使补而不滞。

名词

       甘温除热——用甘温的药味以解除因

虚而致身大热的方法、代表方为补中益

气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小建中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脉虚无力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白芷、细辛。腹痛加白芍。

兼气滞,加木香、枳壳。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

兼贫血,加补血药(四物)、补肾药(枸杞、鹿胶)。

月经过多,去柴胡、当归,重用人参或加止血药。

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

便秘,重用当归或加适量火麻仁、肉苁蓉。

   3、临床应用

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4、使用注意: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尤其是黄芪与升麻、柴胡的配伍意义)。

 

《医学启源》

生脉麦味与人参,

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脉绝急煎斟。

组成

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津证。

   症见:神疲乏力,短气;多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

   症见: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咳则汗出,脉虚细。

方解

人参:大补元气,益肺生津           —君

麦冬:润肺养阴                 —臣

五味子:敛肺止汗,益气生津         —佐

       三药合用,一补(人参)一润(麦冬)一敛(五味子),既可补气阴之虚,又可敛气阴之散,故暑热气津耗散,可益气生津,敛阴止汗;肺虚久咳得之,可益气养阴,敛肺止咳。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气阴两虚的常用方,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

阴虚有热,以西洋参代人参; 元气大虚,用红参; 虚而有火,用西洋参;气阴不足轻者,可用党参。 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

    3、现代运用:现用于肺结核、慢支、神经衰弱所致的咳嗽,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

命名

       玉者,珍贵之品;屏风,挡风的屏障。喻本方的功能如挡风的屏障,珍贵如玉。通过本方的应用,可补益肺气,增强卫外之功,由此一来,则风邪不能内袭,汗补外泄,从而

玉屏组合少而精,

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

固卫敛汗效特灵。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症见: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病机:肺卫气虚,腠理不固。 表虚自汗。

主治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均可以治疗表虚自汗。本方的自汗是由于卫气虚弱,腠理不固而致;桂枝汤的自汗,是由于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正如吴昆所言:“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均可用于治疗表自汗,二者有何区别?

方解

黄芪:补益脾肺之气,固表止汗                     —君

白术:益气健脾,加强固表之功                   —臣

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                        —佐

黄芪与防风的配伍意义:

黄芪与防风相伍,一收表,一散表,二药合用,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相畏相使,实系补中有散,散中有收之意。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以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此外,体虚易感冒者也可应用。

 2、加减变化:

1)自汗重,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

2)有表证:合桂枝汤;

     无表证:合补中益气汤+淫羊藿

运用

    3、现代运用:现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肾小球肾炎易于感冒而反复发作者。属表虚外感之人。

 重点

 玉屏风散的组成、功用、主治

 玉屏风散黄芪与防风的配伍意义

 

第二节  补 血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四物熟地归芍芎,

补血调血此方宗;

营血虚滞诸多证,

加减运用贵变通。

补血调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

   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血色淡;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病机关键:

营血虚滞、冲任虚损、血行不畅。

营血亏虚

    脏腑失养

    血行不畅

冲任虚损 营血瘀滞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妇人月经不调、量少、血色淡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

方解

熟地:大补肝肾、滋阴养血     —君

当归:补血和血                 —臣

白芍:养血益阴,缓急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                    —佐

      补中有散,补血不滞血,行血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血为主,调血为辅。

配伍特点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血、调经之基本方。以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血家百病此方宗)

   2、使用注意:阴虚发热及血崩气脱等证,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现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及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营血虚滞者,均可应用。

重点

四物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校注妇人良方》

归脾汤用参术芪,

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

   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2.脾不统血证。

   症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方解

配伍特点

1、气血双补,以补气为主。

2、心脾同治,重在补脾。

3、补中有行,补气养血方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失血、

舌淡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皮下出血,加紫草、仙鹤草、花生衣。若用于再障,加阿胶、肉苁蓉、补骨脂。用于贫血,可加熟地。

运用

   3、现代运用:现用于各种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于心脾两虚及脾不统血证。还可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重点

归脾汤的组成、功用、主治、配伍特点

归脾汤中配伍木香的意义

 

第四节  

《小儿药证直诀》

命名

    由六味药组成,以地黄为主药,故名。本方原治疗小儿发育迟缓——五迟(立、行、发、齿、语)及囟门闭合晚,后用于补肾阴的方剂,因小儿发育迟缓与骨骼缺钙有关。 中医认为,通过补肾可使发生骨长,二者实质上是相同的。

方歌

六味地黄山药萸,

泽泻苓丹三泻侶;

三阴并补重滋肾,

肾阴不足效可居。

组成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功用

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虚证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消渴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肾阴不足,水亏火旺,以阴虚为主 

方解

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髓直补先天)        —君

山茱萸:温养肝肾而涩精

山药:补脾固肾                         —臣

泽泻:利湿泄浊

丹皮:清泄相火

茯苓:健脾渗湿                   

配伍特点:

   1、三补三泻,以补为主。

   2、肾、肝、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玄参。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

   3、现代运用:现代应用较为广泛,如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亢,无排卵性宫血。更年期综合证等属于肾阴虚者。

掌握: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尤其是配伍特点)

 

《续名医类案》

方歌

一贯煎中生地黄,

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

阴虚胁痛此方良。

组成

生地黄、沙参、当归、枸杞子、麦冬、川楝子

功用

滋阴疏肝

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症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病机:肝肾阴虚,肝气失舒。

方解

生地: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君(滋水涵木)

沙参、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

                        ——臣(佐金平木、培土抑木)

枸杞子、当归:养血柔肝

                                  —臣

川楝子(少许):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佐

配伍特点:

   1、从整体观念出发,“治病必求于本”,针对肝阴不足证,采取滋水涵木,佐金平木,培土抑木三法。

  2、大队养阴药配少量行气药,补肝与疏肝结合,以补为主,既体用并调,又补而不滞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滋阴疏肝的代表方、常用方。可治疗阴虚胁痛。以胸胁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

   胁痛甚:+柴胡、佛手、白芍、甘草;

   包块,痛处固定不移,舌黯而干:+川芎、赤芍、丹参、鳖甲;

   3、现代运用: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气滞者,均可以此方

   4、使用注意:有停痰积饮或苔白腻,则不宜使用。

掌握: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中川楝子的配伍意义

 

第五节  补阳

《金匮要略》

命名

    本方由八味药组成,故名八味丸,但此方为补阳之品,为何名肾气丸?前所言,此方与六味地黄丸仅两味药之差。补阴之品多了桂枝、附子,既补阴又补阳,非大队的温阳之品,温阳作用不甚强。故非补火之意,而在于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主要作用是温化肾气。故本方不叫“温肾丸”而叫“肾气丸”。

方歌

肾气丸主肾阳虚,

干地山药及山萸;

少量桂附苓泽丹,

水中生火在温煦。

组成

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

     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

附子:温肾助阳

桂枝:温阳通脉,化气行水         —君

地黄(生地):滋阴补肾

山茱萸:补肝涩精

山药:健脾益肾                     —臣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

丹皮:清泄肝火,泄阴中之火              —佐

虽为补阳之剂,却是少量补阳与大队补阴同用,为何要重用补阴之品?

   1、阴根于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阳是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肾阳亦是由真阴所化生。本方以少量的桂枝、附子,纳入补阴药中十倍之一。是阴中求阳、取“少火生气”之义,使之微微生火、以生肾气,使在真阴充足的基础上,微微生火以化生肾气。

   3、从药物作用的角度来看,治疗肾阳虚多用丸剂缓补,故需久服、多服方可奏效,但补阳药多为温燥之品,若纯用补药,必温燥伤阴,故在补肾阳的同时必须固护肾阴,因此必须补阳药与补阴剂同时配伍应用。

   2、从疾病的性质来看,肾阳虚系统慢性病的一个过程,疾病发展到这一阶段,阴阳俱虚、而以阳虚较为突出,故在补阳的同时必须补阴。

配伍特点:

   1.补阳药配补阴药,意在“阴中求阳”。

   2.大量补阴药配少量补阳药,意在“少火生气”,鼓舞肾气。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以腰痛脚弱,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淡而胖,脉来尺脉沉弱。

    2、加减变化:

       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

       桂枝,多用肉桂则效果更好。

    3、现代运用:现多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低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支哮喘、更年期综合症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加减使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方解(尤其是配伍特点)

第六节 阴阳双补

《圣济总录》

方歌

地黄饮萸麦味斛,

苁蓉附桂阴阳补;

化痰开窍菖远茯,

加薄姜枣喑痱服。

组成

滋肾阴—熟地、山萸、麦门冬、石斛、五味子补阳—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

化痰开窍—石菖蒲、远志、茯苓

功用

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

主治

喑痱证

  喑:(1)暗哑,咽喉不利。

     2)错语,所言非所想,“命名性失语”。

     3)舌强不能言:舌咽神经麻痹,如: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

  痱:足废不能用。指腿脚不利,不听使唤。

病机: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上泛

方解

补肾阴:熟地、山萸—滋阴补肾

补肾阳: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      —君

附子、肉桂—温阳散寒

石斛、麦冬、五味子 —滋养肺肾         —臣

石菖蒲、远志、茯苓—开窍化痰        —佐

生姜、大枣   —和中调药   —佐使

       纵观本方,既补肾阴,又温肾阳,且两方面药效相当,阴阳双补;既补下元、又治上窍,上下同治,而以治下治本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舌暗不语,足废不用,足冷面赤,脉沉而弱。

  2、随证加减:

  若痱而无瘖,去菖蒲、远志;

  瘖痱以阴虚为主,痰火偏盛者,去桂、附,酌加川贝、竹沥、胆星、天竺黄;

  兼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

  3、使用注意:本方偏于温补,故对气火上升,肝阳偏亢而阳热之象明显者,不宜使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八章  

  

凡是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以散者收之立法,属十剂中的剂。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适用于气、血、精、津液耗散滑  脱不禁之证。

症见:自汗、盗汗、久咳、久泻、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

     

     固表止汗——牡蛎散

     敛肺止咳——九仙散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

     固崩止带——固冲汤

使

1、掌握应用原则:必须在纯虚无邪而耗散滑脱时才可应用,否则会闭门留寇

2、本方属治标之法,故在治疗时,应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找出耗散滑脱的原因配伍相应的药物。

3、本类方剂所治之证,多以虚为本,故多配伍补益剂。

第三节   涩肠固脱

适用于脾肾虚寒所致的泻痢日久,滑脱不禁。

症见:泻痢不禁,腹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饮食减少。

常用药物

 1、涩肠止泻药:如赤石脂、肉豆蔻、诃子、五味子等。

 2、温里散寒药:如干姜、肉桂、吴茱萸等

 3、滋阴养血药:如当归、阿胶等。

 4、理气药:如陈皮、青皮、丁香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

真人养脏木香诃,

当归肉蔻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

脱肛久痢服之瘥。

组成及功用

〖组成〗木香、诃子、当归、肉蔻、粟壳、白术、芍药、人参、肉桂、甘草。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

久泻久痢。

症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不思不饮,舌淡苔白,脉迟细。

《景岳全书》: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生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乃至合污而降,而泻痢作矣

病机分析: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或因久泻久痢,损伤脾胃,累及于肾,致脾肾阳虚、关门不固。

脾肾阳虚、关门不固久泻久痢、滑脱不禁。

脾虚中气不足肛门坠下。 

脾胃虚寒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脾胃虚弱,运化无常不思饮食。

    

方解

      本病为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脾肾阳虚为本,久泻久痢为标,故治疗时当标本兼顾、除此外并依据本虚表实的轻重度有所侧重。泻痢滑脱不禁,精微外泄,脏气已虚,当滑者涩之,急则治其标。

罂粟壳涩肠止泻。

                               ——       

诃子:助君药涩肠止泻。    

肉豆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

肉桂:温补肾阳、暖脾助运。     

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补中。

当归、白芍:养血益阴,补耗伤之阴血。

木香:调气醒脾。               

1)与归、芍配伍调和气血,以除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2)与温补脾胃药同用,可促进脾胃运化,使本方补而不滞。

3)与涩肠固脱药同用,可使涩而不滞。

                               ——

甘草:调和诸药,合芍药又可缓急止痛。

                               ——佐使

配伍特点

  标本兼顾,重在治标;

  脾肾同调,补脾为主;

  补中有行,补而不滞。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用于脾肾虚寒、久泻久痢。以 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脾肾虚寒甚者,加附子;脱肛加升麻、黄芪。

现代运用:

      现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日久不愈者。

使用注意:

      若泻痢虽久,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本方。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方解中木香的配伍意义

 

《内科摘要》或《证治准绳》

 

方歌

四神故纸与吴萸,

肉蔻五味四般齐;

大枣生姜同煎合,

五更肾泻最相宜。

组成与功用

〖组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用法〗姜、枣同煮,枣肉为丸。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

五更泻(肾泄)

——脾肾阳虚之肾泄证。

症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肾火衰弱,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肾虚寒,又正值五更之时,由于肾阳虚,阳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故而泄泻。由此可见,本方证虽然是脾肾阳虚所致,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肾阳虚。

病机分析: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

肾阳虚衰——五更泄泻,久泻不愈,腰酸肢冷,脉沉迟无力。

脾虚失运——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神疲乏力,腹痛喜温,舌淡,薄白。

方解

补骨脂补肾壮阳,暖脾止泻。

                               ——

肉豆蔻温暖脾胃,涩肠止泻。

                               ——

吴茱萸温中散寒。

五味子酸敛固涩止泻。

                               ——

生姜、大枣调补脾胃,促进运化。

                               ——使

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两方组合而成。二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组成,主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五味子散由五味子、吴茱萸组成,专治肾泄。两方组合,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之功益佳。

比较:四神丸与真人养脏汤

 二者均为固涩止泻之剂,有脾肾并补之功,但所治各异。

    本方重用补骨脂为君药,以温肾为主,补命门以暖脾土,兼以酸涩固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生土的肾泄。

    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以固涩为主,兼以温补脾肾,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以脾虚为主者。

真人养脏汤以固涩为主,兼以温补脾肾;

四神丸以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五更泻。以五更泻泄, 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为证治要点。

随证加减:

     根据阳虚程度,可合理中丸或附子、肉桂同用。

现代运用:

     适用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属脾肾虚寒者。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比较

 

第九章   安 神 剂

  

凡用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重镇安神或补养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适用于神志不安疾患。

神志不安,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烦乱狂躁等。主要与心、肝、肾关系密切,尤其与心有关。

     

1、突受惊恐或肝郁化火,扰乱心神。

   ——症见惊恐善怒,燥扰不宁(属实)

   ——重镇安神(惊者平之)

   ——朱砂安神丸

2、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神失养,心血不足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心神

   ——症见惊悸,健忘,虚烦不眠(虚)

   ——补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使

1、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质重而碍胃,只宜暂时使用,中病即止,脾胃虚弱者,并配合健脾益胃之品。

2、神志不安疾患,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故治疗时应结合心理疗法。

3、重镇安神药多坚硬,宜打碎先煎或久煎

4、某些重镇安神药物有毒,不宜久服。如朱砂。

 

第一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内外伤辨惑论》

 

方歌

朱砂安神东垣方,

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

养阴清热可复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朱砂、当归、黄连、炙甘草、生地黄。

〖用法〗水飞朱砂,以朱砂为衣。

〖功用〗重镇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心火内扰证)

      症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恼,舌红,脉细数。亦治疗夜游症。

病机分析:心火亢盛,灼伤阴血 

 

方解

治疗时应本着惊者平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本方为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亢盛之心火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故治疗时首先清泻亢盛的心火,其次补灼伤之阴血。

朱砂:清心火,(镇浮阳,安心神),重镇安神。

                                        ——

黄连:清心除烦泻热。

                                        ——      

当归:甘润养血。

生地:滋阴凉血(滋肾阴以降心火)

                                        ——

甘草:养胃和中,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泻偏盛之火以治主;

         补不足之阴以治次;

          标本兼治,清中有养。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而阴伤不甚之失眠的常用方。以失眠、心悸、心烦、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挟痰:加瓜蒌、竹茹、远志、菖蒲

       兼易惊恐:加生龙骨、生牡蛎。

       心烦甚:加栀子、连翘 、莲子心。

       失眠多梦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使用注意:

    1)一般不作煎剂。朱砂含硫化汞,故不宜多用,经防汞中毒,剂量:每次<1g,不宜多服,久服。

    2)脾虚或阴虚较重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现用于神经衰弱或精神抑郁证属心火上炎者。

 

本方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二节       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方歌

补心地归二冬仁,

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

滋阴养血安心神。

组成及功用

〖组成〗柏子仁,酸枣仁,天门冬,麦 门冬,生地,当归身,三参(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五味子,远志,茯苓,朱砂

〖用法〗朱砂为衣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病机分析: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失所养。

虚火上扰,扰乱心神,心神不宁虚烦不眠。

阴虚血少,心失所养心悸,神疲健忘。

阴虚血少,虚热内扰手足心热,梦遗,口舌生疮。   

方解

     本方证是由于阴虚火旺致的神志不安,虚火内扰。在治疗时既要治阴虚火旺之本,又要治神志不安之标,所以选用滋阴养血为主,配以补心安神之品。

生地:滋阴养血,补肾养心。

玄参:滋阴润燥,养阴生津。

                                 ——

人参:益气生津而宁神。

茯苓(茯神):健脾宁心。

柏子仁:补心益脾安神。

远志:安神益智。

酸枣仁:宁心安神。

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

朱砂:镇心安神。

   

                                 ——

桔梗:虽为肺经药,实取其载药上浮之意,使其作用于心。

                                 ——使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滋补阴亏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剂,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随证加减:

      失眠重者,酌加龙骨、磁石;

      心悸怔忡重者,酌加龙眼肉、夜交藤;

      遗精者,加煅牡蛎、金樱子。

使用注意:纳差,便溏慎用。

现代运用:

      现用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甲亢等属心经阴亏血少者。

 

本方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方解中桔梗的配伍意义

 

第十一章    理气剂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的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适应范围

气机逆乱或阻滞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

  

1、气滞(气机郁滞)

   ——肝气郁滞(胁肋胀痛、善太息)

       脾胃气滞(腹胀食少呐呆)

   ——行气

   ——越鞠丸

2、气逆(气机逆乱,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

             肺气上逆(咳嗽、喘促)

      ——降气

      ——苏子降气汤

使

1、辨别病情虚实:勿犯虚虚之戒。若气滞,当需行气,误用补气则气滞更甚;气虚当补气,误用行气,则易伤正而气更虚。

2、理气药多属性味辛温香燥之品,易伤易阴耗气,故应中病即止。

3、单纯气虚或阴虚火旺之人忘用,孕妇慎用。(气行则血行)

 

第一节   

      《丹溪心法》

方歌

  行气解郁越鞠丸,

  香附芎苍栀曲研;

   气血痰火湿食郁,

  随证易君并加减。

组成及功用

〖命名〗越,发越。鞠,聚集,郁结。本方可发越郁结之气——使郁结之气慢慢发越、解散,故名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

  六郁证。

六郁:气郁血、痰、火、湿、食

  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

    本方治疗气郁而致的六郁(痰、火、湿、食、血)。其中以气郁为主,故治疗时当着重行气解郁、使气机流畅、则诸郁自解。气郁多由肝所致。

香附:行气开郁以治气郁

                         ——

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

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

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

                         ——   

  五味药治六郁,因痰郁多由脾湿所生,且与气,火,食有关,气机流畅,诸郁得解,则痰郁自消。此为治病求本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因其产生病因不同,故临床表现亦不完全相同。以胸膈痞闷,脘腹刺痛或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临床应视何郁为主,调整其君药并加味相应药物。

偏重于气郁,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

偏重于血郁,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红花。

偏重于湿郁,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

偏重于火郁,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

偏重于痰郁,          酌加半夏、瓜蒌。

偏重于气郁,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方解中为何没有治疗痰郁的药物?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方歌

  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开郁气自舒。

组成及功用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吐,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病机:七情不畅,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涎凝聚,痰(无形之痰)与气相结,逆于咽喉。

      痰气相阻、逆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痰涎壅聚、肺失宣降——胸膈满闷、或咳。

      甚则胃气上逆——或吐。     

方解

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 (痰)

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气)

                                   ——

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          

苏叶:芳香疏散,宽胸利气。并可引药入咽喉。

                                   ——

生姜:辛温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

                                   ——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法治梅核气,以咽中如有物梗,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随证加减:气郁甚,加香附、郁金。

                   胁肋痛,加川楝子,元胡。

                   咽痛,加玄参,桔梗。

 使用注意:气郁化火,阴伤津亏者,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半夏、厚朴配伍体现出的意义

 

第二节    降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

  苏子降气祛痰方,

  夏朴前苏甘草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

  上实下虚痰喘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

  〖用法〗加姜,枣,苏叶同煎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实喘(上实下虚之喘咳)。

      症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痰涎壅肺,肾阳不足。

方解

    本方证上有痰壅,下有肾阳虚衰,下虚为本,上实为标,治疗当标本兼顾,治上固下。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本方以痰涎壅盛,喘咳为主,故以降气平喘,止咳祛痰治疗上实为主,兼以温肾纳气治下虚。

紫苏子:降逆止咳定喘。

                             ——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

前胡:降逆化痰。(去性取用)

厚朴: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

三药共用,助苏子降气祛痰平喘,君臣配伍,治疗上实  

肉桂温肾纳气。使肺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

      ②温阳化气。使阳气足则气化行,气化行则水道通调而不致停蓄为痰。

当归:治咳嗽气逆。

   ②养血补虚,与肉桂配伍,温补下元。

   ③润各药之燥性,防止辛燥药伤阴耗气。

                             ——

二药合用,以治下虚。

生姜、苏叶:和胃散寒,降逆去痰。

大枣:和胃健脾。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上下并治,标本兼顾,治上治标为主。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上实下虚喘咳证的常用方。以喘咳痰多而稀白,胸膈满闷,呼多吸少,苔白滑,脉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痰多喘甚:加泻肺平喘药、葶苈子、桑白皮

    喘不能平卧或动则气短难续: 加纳气平喘药,胡桃肉、沉香、诃子

    肾阳虚明显:加温肾助阳药,附子、补骨脂

    水肿、小便不利:加利尿药

现代运用:

      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属痰涎壅盛,肾气不足者可参照本方。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方解中肉桂、当归的配伍意义

 

《摄生众妙方》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

  宣肺平喘效力彰。

组成及功用

  〖组成〗白果、 麻黄、款冬、半夏、桑白皮、苏子、黄芩、甘草、杏仁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

哮喘(齁喘,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症见:咳嗽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外有风寒,内有痰热。

故外见恶寒发热之表,内见咳喘痰多气息,色黄稠,但此中风寒外束是其病因,痰热内蕴才是其根本病机,故表证轻,里之痰热重。

风寒外束——微恶风寒

痰热内蕴,肺失宣降——哮喘咳嗽,痰稠而黄 ,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表证较轻,肺气不利,痰热内蕴是其主要病机,故治疗时要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麻黄:宣肺散邪平喘

  白果:敛肺定喘,止咳化痰。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解散表邪;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二者相伍,一散一收.既加强平喘之功,又可散不致耗气,使祛邪而不伤正,敛肺而不留邪。

                                 —— 

方解

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

苏子、半夏、杏仁、款冬: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散收合方,宣降协同;

  表里同治,寒热并用。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降气平喘的常用方。由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表证者,减少麻黄用量。

      痰多者,加瓜蒌、胆南星。

      肺热重者,酌加生石膏、鱼腥草。

使用注意:内无痰热及肺阴虚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属痰热壅肺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方解中麻黄与白果的配伍意义

3、治疗喘咳方剂的比较

 

《伤寒论》

方歌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

  胃虚痰阻痞嗳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阻气逆证。

    原方在《伤寒论》中属太阳病的变证。太阳病,本应发汗但汗不得法,或误用了吐,下之法,虽然解除了表邪,但损伤人体脾胃。

  病机: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脾不运湿,湿聚为痰,痰阻气滞——心下痞硬

胃虚运化无常——纳差,恶心

胃气上逆——噫气(嗳气),呕吐,呃逆

苔白腻,脉缓或滑

以往所云“噫气不降,心下痞”概括其表现。

 

方解

    有胃虚——和胃,痰阻——化痰,气逆——降气,故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旋覆花:降逆止嗳,下气消痰

                               ——

代赭石:镇胃气之上逆。

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可使气机下降,二药合用,降逆之力强,故胃气上逆致呕吐,呃逆,嗳气等症均可解决。

半夏:降逆化痰。

生姜:和胃止呕

      ②制约代赭石寒凉之性,使之不伤胃。

      ③宣散水气助祛痰。

                               ——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健脾。

                               ——

甘草:调和诸药。

                               ——使

运用

辨证要点:

    呕吐或嗳气频作,或呃逆,兼心下痞硬,苔白腻,脉缓或滑。

加减变化:

    胃气不虚,去人参、大枣,加重代赭石用量。

    痰多,加茯苓、陈皮。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十二章    理血剂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等作用,用于治疗血瘀或出血证的方剂,统称为理血剂。

适应范围和分类

1、瘀血证

——刺痛有定处,舌暗紫、舌上有紫斑,腹中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

适应范围和分类

2、出血证

——吐、衄、便、咳、尿血、崩漏

——止血

——小蓟饮子 

使

活血化瘀剂

1、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理气药。

    因瘀血内阻每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机阻滞又可瘀血难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配伍理气药可使气行血行,有利于瘀血的排除。

2、逐瘀防伤正气,多辅养血益气之品。

    活血祛瘀剂有耗血伤正之弊,并应适当配伍扶正之品。

3、活血祛瘀剂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止血剂

1、止血应治本,不能单纯见血止血。

2、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3、大出血者,单用止血药效果不佳,应配 伍益气固脱之品。

4、配伍活血药。

    止血剂有留瘀恋邪之弊,故应审明出血原因,止血适当辅以活血,以防血止留瘀。并可适当配伍活血药,使血止不留瘀。

第一节    活血化瘀

作用:促进血行,消散瘀血。

适应证:多种瘀血证。

表现:瘀积肿痛,外伤瘀肿、瘀血内停之胸腹诸痛。刺痛有定处,舌暗紫、舌上有紫斑,腹中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

常用药物

依据瘀血产生的原因配伍不同的药物。

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赤芍、丹参。

气滞血瘀:理气药—枳壳、桔梗

热结血瘀:清热药—生地、麦冬(瘀久化 热)

寒凝血瘀:温经散寒药—干姜、桂枝(血瘀兼寒)

外伤血瘀:

气虚血瘀:益气药—黄芪、当归(瘀久伤正)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化下行不作痨。

组成及功用

〖命名〗王清任认为隔膜低处,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据“血府”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血府逐瘀之剂。此言有误,但运用有效。

〖组成〗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

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病机:瘀血内阻胸中(血府),兼气机失畅(肝气郁滞)。

瘀血内阻,妨碍气机,不通则痛——胸痛

瘀血内阻、清阳不升——头痛

瘀血不能及时消散而瘀于一处——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肝脉循行于胸胁,肝气不舒——急躁易怒

肝气横逆犯脾胃——呃逆、干呕、引水即呛

瘀久化热、气郁化火——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潮热

血府逐瘀汤——方解

本方证病位在胸中,病机重点是血瘀,兼有气滞。治当活血化瘀为主,行气开郁为辅。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君

当归、川芎、赤芍、 ↓牛膝:助君祛瘀。牛膝又可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臣

柴胡:①疏肝解郁;②升达清阳

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桔梗常为上部引经药,可载药上行入胸中。

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1、气血兼顾,化瘀为主,理气为辅。

2、邪正兼顾,活血理气寓养血益阴。

3、升降同用,条达气机。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加减变化:

      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棱、莪术;

      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

      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

      胁下有痞块,加丹参、郁金、蜇虫、水蛭。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药,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组成与功用

〖命名〗王清任认为:人之阳气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剩余五成归并一侧故“半身不遂”。遂创补气活血化瘀之剂,使气血充足,瘀祛络通,气行周身而“十全”。

〖组成〗黄芪、当归 、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音蹇涩,下肢痿废。小便失禁或频数,口角流涎,苔白,脉缓。

病机: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经脉失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气虚血瘀,舌本失养,约束无力——言语蹇涩,口角流涎

气虚不能固涩——小便频数、遗尿失禁

苔白,脉缓。

方解

本方为气虚血瘀之证。虽然就血瘀本身来说是实证,但其成因是虚,主要矛盾是“气虚“,属本虚标实,其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治疗是首当补气,再配以活血通络之品。

黄芪(重用):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君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

                                    ——臣

地龙:通经活络,引药周行于全身。

                               ——佐

配伍特点

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标本兼顾,气旺血行以治本,活血通络以治标,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而不伤正。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证治要点。

加减变化:

  上肢加桑枝、桂枝;

  下肢加牛膝、杜仲;

  久病加水蛭、虻虫;

  语音不利,加菖蒲、郁金、远志;

  口眼歪斜,合牵正散;

  痰多,加半夏、天竺黄;

  偏寒,加附子;

  脾虚,加党参、白术。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痰阻血瘀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金匮要略》

方歌

温经汤用萸桂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

调经重在暖胞宫。

组成及功用

〖命名〗温则通,本方以温养血脉为主,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无瘀血之患,用于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故名~ 

〖组成〗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症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日再行或经停不止,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病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虚寒失固

            瘀血阻滞  

            血不循经

月经先期或后期,或一月再行,崩中漏下,或经停不至。月经不调

寒凝气滞——少腹里急、腹满、久不受孕。

寒凝血瘀——痛经。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唇口干燥。

瘀阻生机——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病机特点:寒、瘀、虚、热错杂。

本方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证。瘀血内阻是标,冲任虚寒是其产生的原因,因虚寒导致血瘀,故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解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

——君

川芎、当归:活血祛瘀。

丹皮:活血祛瘀,清血中虚热。

——臣

阿胶、麦冬、白芍:养血益阴。

三药同用,既可养血,又可制约茱萸、桂枝辛燥之性。此方中芍药古用白芍,亦可用赤芍—偏活血。

补阳中—配补阴(阴中求阳)

补血中 —配补气(气能生血)

 ——佐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

半夏、生姜:降胃散结,以助祛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1、温清消补并用,以温经补养为主。

温——吴茱萸、桂枝

清——丹皮

消——川芎、当归

补——阿胶、麦冬、白芍、人参、甘草

2、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温而不燥,刚柔相济。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冲任虚寒而致的月经不调。以月经不调,经血夹有瘀块,小腹冷痛,时发烦热,舌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小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或桂枝易为肉桂;

      寒凝气滞,加香附、乌药;

      漏下不止,血色暗淡,去丹皮,加炮姜、艾叶;

      气虚甚,加黄芪、白术;

      傍晚发热甚,加银柴胡、地骨皮。

使用注意:

    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现代运用:

    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配伍意义

生化汤

方歌

生化汤是产后方,

归芎桃草加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

血化下行不作痨。

组成及功用

〖命名〗生乃生新血、化为化瘀血之意、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组成〗当归(重用24g)、川芎、桃仁、甘草、炮姜

〖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瘀血腹痛)

症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病机:血虚寒凝,瘀血阻滞。

产后(虚、瘀)

     

感受寒邪

病机关键:虚、寒、瘀。

血虚寒凝

瘀血阻滞

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

方解

新产之后,营血必虚,理当培补。此中恶露不行,为产后血虚,寒凝血瘀所致。若纯补则瘀血不去,单破则新血不去,故养血去瘀,化瘀生新。“若先通之,必先充之”。

当归(重用):补血活血、祛瘀生新。

当归辛甘而温,辛可行血,甘可补血,温可祛寒,一箭三雕,正合虚、寒、瘀三方面。其温、行、补三者,以补为主。营血充沛,脉道满盈,瘀血方能疏通,将化瘀寓于养血之中,则新血生,瘀血化,名为“生化”。

——君

    川芎:活血行气。

    桃仁:活血祛瘀。

——臣

    炮姜:散寒、温经止痛。

    炮姜功效与干姜相似,但温里作用弱于干姜,而长于温经止血。本方用炮姜,一者温经散寒;二者温化瘀血。“炮姜色黑入营”,善入血分,本方用之,引药入血,以温化瘀血。

——佐

      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黄酒:温散而助药力。

      童便:益阴化瘀,祛瘀生新,引败血下行。

——佐使

配伍特点

寓生新于化瘀之内。

运用

辨证要点: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加减变化:

     恶露已行,腹微痛,可减桃仁;

     瘀滞较甚,痛剧,加黄蒲、五灵脂、元胡、益母草;

     冷痛甚,加肉桂;

     气滞明显,加木香、香附、乌药。 

 

使用注意:

      有些地方习惯将本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产后血热而有瘀滞,不宜使用本方。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产后诸疾。如产后子宫修复不良、产后子宫收缩痛,胎盘残留,人流后出血不止等属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者。

比较:生化汤与温经汤

  两方均可以温经、养血、祛瘀,适用于血虚寒凝血滞证。

  温经汤——重用吴茱萸、桂枝为君,以温经补养为主,配少量化瘀、养血之品,温清消补并用。——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

  生化汤——重用当归为君,以活血补血为主,配少量散寒之品,重在生新化瘀。——治产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之恶露不下。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二节    止血

作用:止血。

适应证:各种出血证,属于中医“血证”的范围。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之鼻衄、齿衄、呕血、咯血,下出于二阴之便血、尿血以及溢于肌肤之间的肌衄均属于本证。

常用药物

 1、益阴养血药:失血必然损耗阴血。

    如:当归、阿胶等。

 2、活血药:止血过急易致瘀,大剂凉血止血药的应用也容易导致血涩不行。

    如:丹皮、川芎等。

 3、配沉降或升提药:血随气而升降,逆于上者是升多降少,陷于下者是降多于升。

   上部出血,配牛膝、赭石、龙骨、牡蛎等。

   下部出血,配升麻、柴胡、黄芪等。

  《济生方》

方歌

小蓟生地藕蒲黄,

滑竹通栀归草襄;

凉血止血利通淋,

下焦瘀热血淋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小蓟、藕节、蒲黄、木通、滑石、生地、当归、甘草、栀子、竹叶

            本方为导赤散加上小蓟、藕节、蒲黄、滑石、当归、栀子而成。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下焦热结之血淋、尿血。

症见: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病机: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

热结下焦,损伤膀胱,血随尿出——血淋、尿中带血。

热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热结——舌红、脉数。

方解

本证病因属热,病变部位在下焦膀胱,且损伤膀胱血络而见尿血、血淋,故治当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小蓟: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小蓟凉血止血,尤长于治疗尿血,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清利膀胱的湿热,一药而两擅其功。

——君。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生地:凉血养阴、防止利尿伤阴。

——臣

木通、滑石、竹叶:清热利尿通淋。

栀子:清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血淋、尿血必然损伤阴血;热邪所致,亦损伤阴血,加上多味渗利之品,再伤其阴。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佐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配伍特点

止血之中寓以化瘀(藕节、蒲黄),使血止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生地、当归),使利水而不伤正。

运用

辨证要点:

     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加减变化:

     尿痛,加琥珀末;

     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减木通、滑石,加太子参、黄芪、阿胶。

 

使用注意:

   若血淋、尿血属寒证或阴虚火动、气虚不 摄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属于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重点

组成、功效、主治

方解

配伍特点

 

汤 《金匮要略》

组成及功用

〖组成〗灶心土、白术、附子、生地、阿胶、甘草、黄芩

〖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症见:各种出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阳不足,脾不统血。

部位——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

血色、质——血色黯淡

病程——长

伴见虚寒证——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

本证临床虽然表现为便血,或崩漏,或吐衄,但其本质不出“虚”、“寒”二字。

方解

本方证标为便血,病本虚寒,当以“标本兼顾”之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灶心土:温中收涩止血。

——君

白术:益气健脾。

附子:温阳祛寒。

——臣

生地、阿胶:滋阴养血。

黄芩:清热凉血,制约白术、附子温燥之性。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刚柔相济。

运用

辨证要点:

     便血。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加减变化:

     出血多,加白及、三七;

     气虚甚,加人参;

     中焦虚寒甚,加炮姜炭。

使用注意:阳热证出血忌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十三章  治风剂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适应范围和分类

1、外风:风从外来,六淫之首的风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人体正气不足则容易感受外界风邪,发生风病。由于风邪有在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的差别,所以有中风、破伤风、外感风邪头痛、风疹等多种外风病证。

——头痛、恶风、肢体麻木、筋骨挛痛或口眼歪斜,甚至角弓反张。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2、内风:风从内生,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热极动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均属于内风。

——眩晕、震颤、四肢抽搐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平息内风

——镇肝熄风汤

使

1、分清内外:辨别风病属内,属外。外风宜散,内风宜熄。

2、分清主次:外风可引动内风,内风可兼夹外风。这种复杂证候,应分清主次。

3、分辨病邪兼挟,病情虚实。

第一节   疏散外风

作用:疏散外风。

适应证:外风证。

表现: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半身不遂等。

常用药物

辛散祛风药:麻黄、防风、川芎、白芷等。

清热药:风为阳邪,易从热化;祛风药多辛温香燥,易助热;风邪可兼热邪侵袭人体。

   如:黄芩、生地、石膏、知母等。

常用药物

活血药:风邪入侵,可致经络闭阻,瘀血乃生,瘀血阻滞,不利于疏散风邪,配伍活血药,有利于化瘀,有助于祛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如:地龙、乳香、没药等。

养血药:“风胜则干”,风邪侵袭,易损伤阴血;祛风药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阴血伤又可致血虚生风。

  如:当归、熟地、白芍等。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散——方歌

川芎茶调有荆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

偏正头痛悉能康。 

川芎茶调散——组成及功用

〖命名〗以川芎为主药,用时以清茶调下,故名。

〖组成〗川芎、荆芥、防风、细辛、白芷、薄荷、甘草、羌活

〖用法〗食后以清茶调下。

〖功用〗疏风止痛。

川芎茶调散——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腑,风乃清阳之邪,“上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部,阻遏清阳,故见头痛。

病机: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少阳、厥阴、太阳、阳明,阻遏清阳。

风邪循经上犯,阻遏清阳,气血逆乱——头痛、目眩

伴见表证——恶风发热,脉浮

鼻为肺之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鼻塞

川芎茶调散——方解

本方证是由外感风邪,阻遇清空所致,在具体用药时,选用辛散疏风之品(即所谓“风药”)组方。正如汪昂所言:“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故治疗时首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

川芎(少阳、厥阴):祛风活血止痛。

川芎辛温,辛香走窜,为诸经头痛之要药,尤善治少阳、厥阴头痛。

                                 ——君

羌活(太阳)、白芷(阳明)、细辛(少阴)、防风:疏风止痛。

                                 ——臣

诸药合用,效专力强,各有侧重,止痛之力更著。

薄荷、荆芥: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并可透表。

薄荷重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在大队辛温祛风药中配伍辛凉之薄荷,有监制其过于温燥之意。

                                 ——佐

茶叶:清上降下。

茶叶苦凉轻清,可上清头目。——清上

茶叶下行之性可制约疏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升中有降,升散不至于太过。——降下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川芎茶调散——配伍特点

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为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疏风止痛而不温燥。

川芎茶调散——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风邪头痛,(风寒风热均可,风热中薄荷量重)以头痛、鼻塞为证治要点。

加减变化:

      外感风寒,减薄荷,加苏叶、生姜;

      外感风热,加僵蚕、菊花、蔓荆子;

      风湿,加苍术、藁本;

      头风头痛,加重川芎,酌加桃仁、红花、全虫、地龙。

现代运用:

    现用于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所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为恶患者。

使用注意: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引起之头痛,不宜使用。

 

第二节  平熄内风

作用:平熄内风——平肝熄风

适应证:内风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藏血,主筋,通于风气,体阴而用阳,故内风亦称肝风。

其病证又有虚实之分。内风之实证,或因热盛生风,如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或因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所致。内风之虚证,是指阴虚血亏生风,如温病后期,阴液亏虚,虚风内动。

实证——高热不退,手足抽搐。(邪热亢盛)

    ——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

虚证——头目眩晕,面色如醉,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阴虚阳亢)

    ——滋阴熄风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常用药物

1、平肝熄风药:如:羚羊角、钩藤、天麻、石决明、代赭石、龙骨、牡蛎。

2、清热药:因内风之实证,多由肝之阳热亢盛所致。

   如:黄芩、寒水石、石膏、知母等。

3、滋阴养血药:阳热亢盛,易损伤阴血,阴血损伤,则阴虚阳亢,更加助长风阳。

   如:生地、玄参、龟甲、白芍等。

4、安神药:因阳热亢盛,易扰乱心神。       如:茯神、夜交藤、龙骨、牡蛎等。

 

 《通俗伤寒论》

羚角钩藤汤 ——方歌

羚角钩藤菊花桑,

地芍贝茹茯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

肝热生风急煎尝。

羚角钩藤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羚角、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羚角钩藤汤 ——主治

热盛动风证。

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台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瘛疭;舌红,脉弦数。

病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 

热盛动风多见于温病极期,按病变阶段有气、营、血分的分别,但推其病所,总不离厥阴肝木。因动风为筋脉的病变,筋束骨,联络关节,刚劲柔韧相兼,而筋为肝所主,并有赖于肝血的濡养。若温邪入侵于肝,或其他脏病影响到肝,致阳盛而热,津液亏少,筋脉失养,失去柔和而刚强之性太过,则生内风。

     阳热亢盛——高热

     热扰心神——烦躁、神昏。

     热极动风,灼伤律液,筋肋失养——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舌绛而干,脉弦数。

羚角钩藤汤 ——方解

本方所治,为肝经热盛生风,病势急暴,病情危重。内风为病,当平熄内风,又要去除病因,调其脏腑。故立法清热凉肝熄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

羚羊角:凉肝熄风。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解痉。

羚羊角偏于清热,且具有较强的平肝熄风作用,钩藤清热作用不显著,但具有熄风解痉之功。二药既可平熄肝风,又能清肝经之热,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功益著。

                      ——君

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

                       ——臣

生地:凉血滋阴。

白芍:养阴敛营。

                        ——佐

川贝母、鲜竹茹:清热化痰。

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羚角钩藤汤 ——配伍特点

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羚角钩藤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

      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使用注意:

     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乙脑以及妊娠子痈、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阳亢风动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

镇肝熄风汤 ——方歌

镇肝熄风芍天冬,

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

肝阳上亢能奏功。

镇肝熄风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镇肝熄风汤 ——主治

类中风。

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镇肝熄风汤 ——方解

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为主,佐以滋养肝。

怀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

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针对气血逆乱冲激于脑的病机,引血下行,缓解气血上冲之势,同时兼以补益肝肾。 

                  ——君

代赭石:镇肝降逆。

龙骨、牡蛎:平肝潜阳。

                   ——臣

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

玄参、天冬: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

                     ——臣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阳有余,条达肝气郁滞。

                      ——佐

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 

                       ——使

镇肝熄风汤 ——配伍特点

全方重用潜镇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共成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的良方。

镇肝熄风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桅子以清热除烦;

     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以清热化痰;

     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

     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不能复元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通络。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

使用注意:

      若属气虚血淤之中风,则不宜使用本方。 

第十三章  治燥剂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范围

燥证。燥证有外燥与内燥之分。

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证,因秋令气候有偏寒、偏热之异,故感邪后所表现的证候又有凉燥、温燥之分。燥属六淫之一,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易犯肺耗津,初起可见恶寒发热,常伴有口干咽痛、鼻燥、干咳无痰,或咳嗽少痰等津液干燥的表现。

  内燥是属于脏腑津亏液耗所致的病证,发病部位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累及脏腑有肺、胃、肾、大肠之别。一般而言,燥在上者,多责之于肺,见有咳逆少痰;燥在中者,多责之于胃,症见口干、呕吐或食不下;燥在下者,多责之于肾,症见咽干、便秘等。

 

外燥——轻宣外燥——杏苏散

内燥——滋阴润燥——百合固金汤

使

   1、治疗燥证,首先要分清外燥和内燥,外燥中又须分清是凉燥还是温燥。然而人体内外、脏腑之间相互联系,故临床上所见燥证亦多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法亦须随证而施。如外感温燥,不仅有发热、头痛等表证,而且兼有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等上燥证,治疗时当以轻宣燥热与凉润肺金并用;而咽喉燥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上燥证,每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有关,治宜养阴润肺,金水并调。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2、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治燥剂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津之品。

3、燥虽近于火,但又不同于火,所以治燥不同于治火,不宜使用苦寒之品;至于辛香耗津,亦非燥证所宜。所以,多以甘寒或咸寒为宜。

4、此外,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湿盛者忌用。

 

第一节       轻宣外燥

适应证:适用于外感凉燥或温燥之证。

凉燥是因深秋气凉,感受凉燥,肺气不宣,津液凝聚不布所致;症见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本证性质近于风寒,但较严冬之寒为轻,故有“次寒”、“小寒”之称。治宜轻宣温润,用辛温解表药,如苏叶、豆豉、生姜等。

      温燥是由初秋燥热,或久晴无雨,燥热伤肺,肺失清肃所致,症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口渴鼻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燥或薄黄;治宜清宣润肺,用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菊花等。

常用药物

1、配伍止咳化痰药:因燥邪外袭,肺气不宣,可聚津成痰。

   如:杏仁、前胡、桔梗等。

2、配伍养阴润燥药:因燥邪可耗伤阴津。

   如:沙参、麦冬等。

3、配清热药:燥性近火,常见热象。但宜选用清而兼散或轻宣清热之品,以防凉遏。

   如:石膏、山栀皮等。

 

      《温病条辨》

杏苏散 ——方歌

杏苏散内夏陈前,

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

咳止痰化病自痊。

杏苏散 ——组成及功用

〖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杏仁、橘皮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杏苏散 ——主治

外感凉燥证。

症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病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痰湿内阻。

外感凉燥,先犯皮毛——恶寒无汗,头微痛。

皮毛受邪,内入于肺,肺失宣降——咳嗽,鼻塞嗌干。

肺失宣降,不能输布津液,聚而成痰,痰湿内阻——咳痰清稀。

舌脉——苔白,脉弦。

杏苏散 ——方解

本方证之主治,病因为凉燥外袭,病机为邪束卫表,内舍于肺,肺失宣降,聚生痰饮。治当轻宣凉燥为主,辅以理肺化痰。

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杏仁: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君

前胡、桔梗、枳壳:宣肺宽胸,祛痰止咳。

                  ——臣

半夏、橘皮、茯苓: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利于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

                        ——佐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

                         ——佐使

杏苏散 ——配伍特点

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表解痰消,肺气调和,诸症自除。

本方虽为治疗外感凉燥而设,但因凉燥乃秋令“小寒”,与外感风寒是同一属性的病邪,故临床也常用本方治疗外感风寒咳嗽。

杏苏散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以解表发汗;

      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以降肺气;

      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

      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

      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解肺热。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之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汤 ——方歌

清燥救肺桑麦膏,

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

温燥伤肺气阴耗。

清燥救肺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现代用法:水煎,频频热服)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清燥救肺汤 ——主治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温燥伤肺重证)

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病机:温燥伤肺,气阴两伤

温燥伤卫——头痛身热

温燥伤肺,肺气不降——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

肺为热灼,气阴两伤——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

舌脉——舌干少苔,脉虚大而喘

清燥救肺汤 ——方解

本方所治乃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肺失清肃,治疗时当清燥热、养阴液、降肺气兼补中气,忌用辛香、苦寒之品,以免更加伤阴耗气。

桑叶:轻宣肺燥,透邪外出。

桑叶经霜而柔润不凋者,得秋之全气,秉清肃之性,质轻辛凉,可除燥热,故重用为君。 

                           ——君

石膏:清泄肺热。

麦冬:养阴润肺。

                           ——臣

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

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清燥救肺汤 ——配伍特点

全方宣(桑叶)、清(石膏)、润(麦冬、阿胶、胡麻仁)、降(石膏、杏仁、枇杷叶)四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用量、炮制特点:桑叶量大,石膏煅。

清燥救肺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重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痰多,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

      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属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

使用注意:

方中石膏,原书用锻用,现代临床一般用生石膏,煅石膏则以外用为主。至于石膏的用量,当按病情轻重并参照原方的比例酌定,以免过重而伤肺气。

 

第二节  滋阴润燥

适应证:脏腑津液亏损的内燥证。

症见: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或开裂,舌干少苔,脉细等。

常用药物

1、养阴润燥药:如:生地、沙参、麦冬等。

2、配伍益气和中药:因脾胃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用上述药物,既有利于生化津液,也能制约养阴药寒凉滋腻伤中之弊;另外,部分病证为内燥兼脾胃虚弱,也需要健脾和中。

   如:人参、茯苓、黄芪、大枣等。

常用药物

3、配清热药:内燥者,阴津不足,易于生内热,一般而言,养阴药多寒凉,本身可用之清热。若内热较甚,需配伍清热药。

   如:丹皮、知母、天花粉等。

 

  《重楼玉钥》

养阴清肺汤——方歌

养阴清肺是妙方,

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

时疫白喉急煎尝。

养阴清肺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生地、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

〖用法〗水煎服。一般日服1剂,重证可日服2剂。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养阴清肺汤 ——主治

白喉之阴虚燥热证。

症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病机: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所致。

喉为肺系,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复加燥热疫毒上犯,以致喉间起白如腐、咽喉肿痛、鼻干唇燥。

养阴清肺汤 ——方解

白喉为肺肾阴虚,复感燥气疫毒所致,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疫毒。故《重楼玉钥》说:“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

生地:滋阴壮水,清热凉血。

                         ——君

玄参:滋阴降火,解毒利咽。

麦冬:养阴清肺。

白芍:敛阴和营。

                     ——臣

丹皮:清热凉血,散结消肿。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

                      ——佐

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调和诸药。

                     ——佐使

养阴清肺汤 ——配伍特点

诸药配伍,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本方配伍特点是邪正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凉血解毒,散邪利咽以祛其邪。

养阴清肺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虚白喉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无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阴虚甚者,加熟地滋阴补肾;

      热毒甚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

      燥热甚者,加天冬、鲜石斛以养阴润燥。

使用注意:

    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据原方后记载;“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鼻咽癌等证属阴虚燥热者。

 

第十五章   祛湿剂

 

 一、概念: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

二、适应范围和分类

(一)适应范围:水湿病证。依据病邪致病分为外湿、内湿。

1、外湿

   ——肌表、经络、关节。(病位)

   ——恶寒发热、头胀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表现)

2、内湿

   ——多伤及脏腑。 (病位)

   ——脘腹胀满、呕恶泄利、水肿淋浊、黄疽。 (表现)

   然肌表与脏腑表里相关,故外湿、内湿又常内外相引而相兼为病。

(二)分类

 湿阻脾胃(中)—燥湿和胃—平胃散     

 湿从热化(湿热)—清热祛湿—茵陈蒿汤

 湿从寒化(寒湿)—湿化寒湿—苓桂术甘汤

 水湿内停(下)—利水渗湿—五苓散

 风湿侵袭(外)—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

三、使用注意:

1、密切联系脏腑,以治生湿之本。肾为主水之脏,脾能运化水湿,肺能通调水道,故水湿为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健脾、温肾、宣肺。

   其它如三焦、膀胱亦与水湿相关。——通利三焦、助膀胱气化。

2、注意湿与气的关系,多配理气药。

3、易于耗伤阴津。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第一节     燥湿和胃

适应症: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脾胃失和。

药物组成:

1、苦温燥湿或芳香化湿药:如苍术、藿香、白豆蔻等。

2、行气药:如陈皮、厚朴等。

3、健脾药:如人参、甘草、白术、大枣等。

4、解表药:如藿香、苏叶、白芷、香薷等。

 

  《简要济众方》

〖命名〗“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说明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为平治胃气之剂。

平胃散内君苍术,

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

湿滞脾胃胀满除。

〖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用法〗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病机:湿滞脾胃,运化失职。

〖方解〗

苍术:燥湿健脾。——君

厚朴:行气除满。——臣

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佐

甘草:调和诸药,且能培土制水。—使

生姜、大枣:同甘草调和脾胃。

    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3.使用注意: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重点】组成、功效、主治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以藿香为主药,“正气”就具有驱邪之意。此方中大量芳香之品,可辟秽去浊,以正“不正”之气,故名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

甘桔陈苓术朴具;

夏曲白芷加姜枣,

风寒暑湿并能除。

〖组成〗藿香、大腹皮、紫苏、甘草、桔梗、陈皮、茯苓、白术、厚朴、半夏曲、白芷

 半夏曲——半夏、生姜汁加面粉发酵而成(止呕之力更强)

〖功用〗化湿解表、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病机)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

               桔梗

 藿香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和胃止呕

 

       紫苏.白芷    白术.茯苓   半夏曲. 陈皮

                   厚朴.大腹皮     ..

由此可见,三部分共同作用达到了解表、化湿、理气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3.使用注意: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桔梗的配伍意义

 

第二节    清热祛湿

适应症: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所致暑湿、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

药物组成:

1、清热利湿药:如茵陈蒿,薏苡仁,滑石,栀子等。

2、行气药:如陈皮、厚朴等。     

3、补养气血药:如当归、人参、白术、甘草。

 

茵陈蒿汤 《伤寒论》

〖命名〗 以茵陈为主药,用于湿热黄疽,故名。

茵陈蒿汤大黄栀,

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

清热利湿总相宜。

〖组成〗 茵陈、大黄、栀子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头汗出或无汗,口渴欲饮,腹满,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热—外感时疫之邪,入里化热(里热)  湿热内蕴(脾胃)

                                     熏灼肝胆,胆汁

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          外泄,侵入肌肤

〖方解〗

茵陈:清利脾胃湿热而退黄。—君

栀子:清热燥湿,通利三焦。—臣

大黄:泻热逐淤,通利大便。—佐

注:大黄之作用

  三承气汤一泻热通便,因邪热与燥屎相搏结。

  温脾汤一制性取用,仅取泻下之功,而非泻热之功。

  茵陈蒿汤一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黄疸有腹满便秘,无腹满便秘均可用,意在清热燥湿去黄。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以湿热并重。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大黄的配伍意义

第三节 利水渗湿

适应症:利水渗湿,运用于水湿壅盛素致水肿、泄泻。

药物选择:治时用甘淡利水之品如茯苓、泽泻。

五苓散  《伤寒论》

 

〖命名〗本方由五味药组成、名为“苓”,苓同令、意在令水行之意 故名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

〖组成〗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法〗以白饮和服。 白饮—米汤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病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

(外)太阳病    经证                                       经腑同病

                            腑证            膀胱气化不利

 

(内)脾虚湿盛                    水饮停蓄

〖方解〗

泽泻:利水渗湿。              ——君

茯苓猪苓:淡渗利湿。

白术:燥湿健脾。              ——臣

桂枝

1)温阳气化,内助膀胱气化而利水。

2)疏散表邪,外解太阳之表。  ——佐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潞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病机

        3、桂枝的配伍意义

 

第四节   温化寒湿

适应症: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水肿等。  

药物选择:温阳药如干姜、桂枝、附子

                    健脾祛湿药如茯苓、白术等

  《伤寒论》

〖命名〗 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医方集解》云“真武北方之神,一龟一蛇,司水火者”本方具有温阳利水之功。类似于民间传说中司管水火的“真武”神。故将本方拟名为真武汤。

真武附苓术芍药,

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

腹痛悸眩瞤惕尝。 

〖组成〗茯苓、白芍、白术、附子、生姜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

症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润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方解〗

附子:温肾暖脾助阳。——君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臣

生姜:温阳散湿。

白芍1、利小便,使湿从小便而走;

      2、柔肝缓急止痛(本方证中伴有腹痛);

      3、敛阴舒筋以解筋肉润动;

      4、防止附子燥热伤阴。    ——佐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白芍的配伍意义

 

第五节   祛风胜湿
适应症:风湿在表所致的头痛身重,或风湿侵袭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顽麻痛痹等证。

药物选择:祛风湿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桑寄生等。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命名〗以独活、寄生为主药而命名。

独活寄生艽防辛,

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

顽痹风寒湿是因。

〖组成〗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症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方解〗

祛风湿,止痹痛—独活                    —君

                秦艽、防风、细辛、桂心  —臣

益肝肾,补气血—桑寄生、杜仲、牛膝(肝肾)

                人参、茯苓、甘草(气)

                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血)

                                        —佐

   纵观全方,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3、使用注意: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重点】组成、功效、主治

 

第十六章   祛痰剂

概述

概念: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的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适应范围及分类:

    痰证的适应范围甚广,变化复杂,临床常见咳嗽有痰,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恶心呕吐,心悸眩晕,瘰疬痰核,以及有痰引起的中风、癫狂、惊痫等证。

分类:

湿痰(脾虚生湿,聚湿生痰)—燥湿化痰—二陈汤

热痰(火热伤肺,灼津成痰)—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

燥痰(津失输布,聚而成痰)—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

寒痰(寒饮内停,或肺寒留饮)—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

风痰(肝风内动,挟痰上扰)—化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

四、使用注意事项:

1、辨明生痰的原因,以配伍治本药物。(脾、肾)

2、辨明痰病的兼证,以配伍相应药物。(理气药、通络散结药、止血药)

3、祛痰剂在剂型上可以用汤剂、散剂、水丸,但不宜用蜜丸。

4、祛痰药物属于行消之品,不宜长服久服,应中病即止。

第一节    燥湿化痰

适应症:适用于湿痰证,症见痰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滑或腻,脉缓等。

 常用药物:半夏、南星、陈皮等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

方中半夏、陈皮属于六陈之一,(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至少保存一年以上。陈久者,温中而无燥热之患,行气而无峻消之虞,中州之圣剂。

二陈汤用半夏陈,

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

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半夏  橘红  茯苓  甘草

[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病机:湿痰是由于脾弱不能制湿,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水湿凝聚而成。

饮食   中阳      痰阻气机    胸膈痞闷

不节   不运   湿                       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损伤   运化      痰随气升    上犯于肺—咳嗽痰多

脾胃   失司      肢体困重    上犯于心—心悸

                                                  阻遏清阳—头眩

 [方解]

半夏(君):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橘红(臣):理气燥湿,芳香醒脾。

茯苓(佐):健脾渗湿。

            生姜:降逆化痰。

            乌梅:收敛肺气、生津。

甘草(佐使) :调和诸药,健脾和中。

 [运用]

1、辨证要点: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于湿痰者。

  3、加减变化:

     治湿痰+苍术、厚朴燥湿化痰;

     治热痰+胆星、瓜蒌清热化痰;

     治寒痰+干姜、细辛温化寒痰;

     治风痰+天麻、僵蚕化痰熄风;

     治食痰+莱菔子、麦芽消食化痰;

     治郁痰+香附、青皮、郁金解郁化痰;

     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海藻、昆布、 牡蛎软坚化痰。

4、使用注意: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禁用。

 

第二节   清热化痰

适应症:热痰证。以及由痰热所致的胸痛,眩晕,惊痫等。

药物选择:清热化痰如胆南星、瓜蒌等。

                    理气如枳实、陈皮等。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清气化痰胆星蒌,

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

气顺火清痰热瘳。

 [组成]陈皮  杏仁  枳实  黄芩  瓜蒌仁 茯苓   胆南星   制半夏

 [用法]姜汁为丸。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极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火邪灼津,痰气互结,肺失宣降所致。

 

痰阻          痰热互结   壅肺   咳嗽气喘,咯痰黄稠

                                     痰热扰神   烦躁不宁

气滞   气郁化火          阻滞气机   胸膈痞闷,甚则

                           气逆而上发为呕恶

 

 

 [方解]

胆南星:清热化痰。

瓜蒌仁:清热化痰通便。        ——君

黄芩:降肺火,化热痰。

半夏:燥湿化痰。              ——臣

杏仁、枳实:理肺健脾

陈皮、茯苓:以助消痰           ——佐

姜汁:开痰之先导。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以咳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

第五节   化痰熄风适应症:内风夹痰证。

药物选择:平肝熄风药如天麻、僵蚕等。

                    健脾祛湿药如茯苓、白术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

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

痰化风熄复正常。

 [组成]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

[用法]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脾虚生湿,痰湿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

 [方解]

       痰:头痛                     风:眩晕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平肝熄风。—君

  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

  橘红:理气化痰。                   

    甘草:和中调药。

    白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运用]

1、辨证要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

3、使用注意: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第十七章   消食剂

概述:

概念: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消食剂。

使用注意事项:

1、区别消食剂与泻下剂。(作用峻缓、病势、病程、剂型)

2、配伍(理气药、扶正健脾药)

3、消食剂属于克伐之剂,不宜长期服用。

 

第一节    消食化滞适应症:食积内停证。

药物选择:消食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等。

 

保和丸   《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

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

消食和胃食积去。

 [组成]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用法]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或麦芽汤)送服。也可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用作汤剂。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病机关键: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素问》

饮食   食积     气机不畅    脘腹痞满胀痛

过度   内停     升降失司    脾不升清——大便泄泻

                                            胃不降浊——嗳腐吞酸

 [方解]

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君

神曲:消食健脾,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    —臣

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

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

连翘: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佐

麦芽汤:有助消食。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于食积内停者。

3、使用注意:本方属攻伐之剂,不宜久服。

第二节   健脾消食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证。

药物选择: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山药等。

健脾丸《证治准绳》

 

健脾参术苓草陈,

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

消补兼施不伤正。 

[组成]白术 木香 黄连(酒炒) 甘草 白茯苓 人参  神曲  陈皮 砂仁 麦芽 山楂 山药 肉豆蔻

[用法] 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送服。也可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用作汤剂。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病因病机:脾虚停食,食积化热所致。

脾胃   运化   食少难消,大便溏薄

虚弱   失常   气血生化无源   倦怠乏力,脉虚弱

                      食积内停   阻滞气机   脘腹痞闷

                                         生湿化热   苔腻微黄

   [方解]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益脾胃。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除内停之食积。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

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

黄连:清热燥湿。

 [运用]

1、辨证要点:以脘腹痞闷,是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脾虚食滞者。

 

第十八章    驱虫剂

概说:

 

一、概念:凡以安蛔、驱虫药物为主组成,用于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一般见证:多见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睡中咬牙,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证。

人体寄生虫

二、适用范围:

特殊见证        日久成疳

                        蛔扰成厥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空腹时服用。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并应忌食油腻香甜之物。

2、配伍泻下药物。以助虫体排出。但有的驱虫药(如槟榔、使君子等)本身就有缓下作用,一般无需配用泻下药。

3、服药后应检查大便内有无虫体排出。要讲究卫生,注意饮食,避免重复感染。一定时间后,当复查大便,必要时可反复使用驱虫之剂。

4、药物配伍。在运用安蛔驱虫剂时,还应根据人体寒热虚实的不同,适当配伍清热药如黄连、黄柏,温里药如干姜、附子,消导药如神曲、麦芽,补益药如人参、当归等。 

5、禁忌。驱虫药多系攻伐或有毒之品,对年老、体弱、孕妇宜慎用或禁用。同时还要注意用量,剂量过大或连续服用则易伤正或中毒,剂量不足则难以达到驱虫之目的。

乌梅丸 《伤寒论》

乌梅丸用细辛桂,

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

温肠清热又安蛔。

 [组成]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当归  附子  蜀椒  桂枝  人参  黄柏

[用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捣烂,和入余药捣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脏安蛔。

病机: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

[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方解]

酸:乌梅      (君)

辛:蜀椒、细辛(臣)

    附子、桂枝、干姜(佐)——温

                                     苦:黄连、黄柏(佐)      ——清

 

甘:当归、人参(佐)      ——补

[配伍特点]一是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二是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关于久泻久痢,多呈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本方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每可奏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脏寒蛔厥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菌痢、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等证属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三)
方剂学七版教材.doc
中药方剂学
方剂学(下)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精选合集)
【补益剂:人参蛤蚧散、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六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