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三)

第十一章 理气剂

概 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用于治疗气滞或气逆的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适应范围

气机逆乱或阻滞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

分 类

1、气滞(气机郁滞)

——肝气郁滞(胁肋胀痛、善太息)

脾胃气滞(腹胀食少呐呆)

——行气

——越鞠丸

2、气逆(气机逆乱,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

肺气上逆(咳嗽、喘促)

——降气

——苏子降气汤

使 用 注 意

1、辨别病情虚实:勿犯虚虚之戒。若气滞,当需行气,误用补气则气滞更甚;气虚当补气,误用行气,则易伤正而气更虚。

2、理气药多属性味辛温香燥之品,易伤易阴耗气,故应中病即止。

3、单纯气虚或阴虚火旺之人忘用,孕妇慎用。(气行则血行)

第一节 行 气

越 鞠 丸 《丹溪心法》

方歌

行气解郁越鞠丸,

香附芎苍栀曲研;

气血痰火湿食郁,

随证易君并加减。

组成及功用

〖命名〗越,发越。鞠,聚集,郁结。本方可发越郁结之气——使郁结之气慢慢发越、解散,故名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

六郁证。

六郁:气郁→血、痰、火、湿、食

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

本方治疗气郁而致的六郁(痰、火、湿、食、血)。其中以气郁为主,故治疗时当着重行气解郁、使气机流畅、则诸郁自解。气郁多由肝所致。

香附:行气开郁以治气郁 。

——君

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

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

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

——臣

五味药治六郁,因痰郁多由脾湿所生,且与气,火,食有关,气机流畅,诸郁得解,则痰郁自消。此为“治病求本”。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因其产生病因不同,故临床表现亦不完全相同。以胸膈痞闷,脘腹刺痛或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临床应视何郁为主,调整其君药并加味相应药物。

偏重于气郁,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

偏重于血郁,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红花。

偏重于湿郁,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

偏重于火郁,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

偏重于痰郁, 酌加半夏、瓜蒌。

偏重于气郁,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方解中为何没有治疗痰郁的药物?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方歌

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开郁气自舒。

组成及功用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吐,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病机:七情不畅,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涎凝聚,痰(无形之痰)与气相结,逆于咽喉。

痰气相阻、逆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痰涎壅聚、肺失宣降——胸膈满闷、或咳。

甚则胃气上逆——或吐。

方解

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 (痰)

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气)

——君

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

苏叶:①芳香疏散,宽胸利气。 ②并可引药入咽喉。

——臣

生姜:辛温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

——佐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法治梅核气,以咽中如有物梗,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随证加减:气郁甚,加香附、郁金。

胁肋痛,加川楝子,元胡。

咽痛,加玄参,桔梗。

使用注意:气郁化火,阴伤津亏者,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半夏、厚朴配伍体现出的意义

第二节 降气

苏 子 降 气 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

苏子降气祛痰方,

夏朴前苏甘草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

上实下虚痰喘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及功用

〖组成〗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

〖用法〗加姜,枣,苏叶同煎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实喘(上实下虚之喘咳)。

症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痰涎壅肺,肾阳不足。

方解

本方证上有痰壅,下有肾阳虚衰,下虚为本,上实为标,治疗当标本兼顾,治上固下。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本方以痰涎壅盛,喘咳为主,故以降气平喘,止咳祛痰治疗上实为主,兼以温肾纳气治下虚。

紫苏子:降逆止咳定喘。

——君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

前胡:降逆化痰。(去性取用)

厚朴: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臣

三药共用,助苏子降气祛痰平喘,君臣配伍,治疗上实。

肉桂:①温肾纳气。使肺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

②温阳化气。使阳气足则气化行,气化行则水道通调而不致停蓄为痰。

当归:①治咳嗽气逆。

②养血补虚,与肉桂配伍,温补下元。

③润各药之燥性,防止辛燥药伤阴耗气。

——佐

二药合用,以治下虚。

生姜、苏叶:和胃散寒,降逆去痰。

大枣:和胃健脾。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上下并治,标本兼顾,治上治标为主。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上实下虚喘咳证的常用方。以喘咳痰多而稀白,胸膈满闷,呼多吸少,苔白滑,脉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痰多喘甚:加泻肺平喘药、葶苈子、桑白皮

喘不能平卧或动则气短难续: 加纳气平喘药,胡桃肉、沉香、诃子

肾阳虚明显:加温肾助阳药,附子、补骨脂

水肿、小便不利:加利尿药

现代运用:

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属痰涎壅盛,肾气不足者可参照本方。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方解中肉桂、当归的配伍意义

定 喘 汤 《摄生众妙方》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

宣肺平喘效力彰。

组成及功用

〖组成〗白果、 麻黄、款冬、半夏、桑白皮、苏子、黄芩、甘草、杏仁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

哮喘(齁喘,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症见:咳嗽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外有风寒,内有痰热。

故外见恶寒发热之表,内见咳喘痰多气息,色黄稠,但此中风寒外束是其病因,痰热内蕴才是其根本病机,故表证轻,里之痰热重。

风寒外束——微恶风寒

痰热内蕴,肺失宣降——哮喘咳嗽,痰稠而黄 ,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表证较轻,肺气不利,痰热内蕴是其主要病机,故治疗时要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麻黄:宣肺散邪平喘 。

白果:敛肺定喘,止咳化痰。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解散表邪;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二者相伍,一散一收.既加强平喘之功,又可散不致耗气,使祛邪而不伤正,敛肺而不留邪。

——君

方解

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臣

苏子、半夏、杏仁、款冬: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散收合方,宣降协同;

表里同治,寒热并用。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降气平喘的常用方。由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表证者,减少麻黄用量。

痰多者,加瓜蒌、胆南星。

肺热重者,酌加生石膏、鱼腥草。

使用注意:内无痰热及肺阴虚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属痰热壅肺者 。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方解中麻黄与白果的配伍意义

3、治疗喘咳方剂的比较

旋 覆 代 赭 汤 《伤寒论》

方歌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

胃虚痰阻痞嗳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阻气逆证。

原方在《伤寒论》中属太阳病的变证。太阳病,本应发汗但汗不得法,或误用了吐,下之法,虽然解除了表邪,但损伤人体脾胃。

病机: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脾不运湿,湿聚为痰,痰阻气滞——心下痞硬

胃虚运化无常——纳差,恶心

胃气上逆——噫气(嗳气),呕吐,呃逆

苔白腻,脉缓或滑

以往所云“噫气不降,心下痞”概括其表现。

方解

有胃虚——和胃,痰阻——化痰,气逆——降气,故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旋覆花:降逆止嗳,下气消痰

——君

代赭石:镇胃气之上逆。

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可使气机下降,二药合用,降逆之力强,故胃气上逆致呕吐,呃逆,嗳气等症均可解决。

半夏:降逆化痰。

生姜:①和胃止呕

②制约代赭石寒凉之性,使之不伤胃。

③宣散水气助祛痰。

——臣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健脾。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运用

辨证要点:

呕吐或嗳气频作,或呃逆,兼心下痞硬,苔白腻,脉缓或滑。

加减变化:

胃气不虚,去人参、大枣,加重代赭石用量。

痰多,加茯苓、陈皮。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十二章 理血剂

概 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等作用,用于治疗血瘀或出血证的方剂,统称为理血剂。

适应范围和分类

1、瘀血证

——刺痛有定处,舌暗紫、舌上有紫斑,腹中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

适应范围和分类

2、出血证

——吐、衄、便、咳、尿血、崩漏

——止血

——小蓟饮子

使 用 注 意

活血化瘀剂

1、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理气药。

因瘀血内阻每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机阻滞又可瘀血难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配伍理气药可使气行血行,有利于瘀血的排除。

2、逐瘀防伤正气,多辅养血益气之品。

活血祛瘀剂有耗血伤正之弊,并应适当配伍扶正之品。

3、活血祛瘀剂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止血剂

1、止血应治本,不能单纯见血止血。

2、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3、大出血者,单用止血药效果不佳,应配 伍益气固脱之品。

4、配伍活血药。

止血剂有留瘀恋邪之弊,故应审明出血原因,止血适当辅以活血,以防血止留瘀。并可适当配伍活血药,使血止不留瘀。

第一节 活血化瘀

作用:促进血行,消散瘀血。

适应证:多种瘀血证。

表现:瘀积肿痛,外伤瘀肿、瘀血内停之胸腹诸痛。刺痛有定处,舌暗紫、舌上有紫斑,腹中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

常用药物

依据瘀血产生的原因配伍不同的药物。

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赤芍、丹参。

气滞血瘀:理气药—枳壳、桔梗

热结血瘀:清热药—生地、麦冬(瘀久化 热)

寒凝血瘀:温经散寒药—干姜、桂枝(血瘀兼寒)

外伤血瘀:

气虚血瘀:益气药—黄芪、当归(瘀久伤正)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化下行不作痨。

组成及功用

〖命名〗王清任认为隔膜低处,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据“血府”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血府逐瘀之剂。此言有误,但运用有效。

〖组成〗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

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病机:瘀血内阻胸中(血府),兼气机失畅(肝气郁滞)。

瘀血内阻,妨碍气机,不通则痛——胸痛

瘀血内阻、清阳不升——头痛

瘀血不能及时消散而瘀于一处——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肝脉循行于胸胁,肝气不舒——急躁易怒

肝气横逆犯脾胃——呃逆、干呕、引水即呛

瘀久化热、气郁化火——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潮热

血府逐瘀汤——方解

本方证病位在胸中,病机重点是血瘀,兼有气滞。治当活血化瘀为主,行气开郁为辅。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君

当归、川芎、赤芍、 ↓牛膝:助君祛瘀。牛膝又可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臣

↑柴胡:①疏肝解郁;②升达清阳

↓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桔梗常为上部引经药,可载药上行入胸中。

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1、气血兼顾,化瘀为主,理气为辅。

2、邪正兼顾,活血理气寓养血益阴。

3、升降同用,条达气机。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加减变化:

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棱、莪术;

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

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

胁下有痞块,加丹参、郁金、蜇虫、水蛭。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药,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组成与功用

〖命名〗王清任认为:人之阳气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剩余五成归并一侧故“半身不遂”。遂创补气活血化瘀之剂,使气血充足,瘀祛络通,气行周身而“十全”。

〖组成〗黄芪、当归 、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音蹇涩,下肢痿废。小便失禁或频数,口角流涎,苔白,脉缓。

病机: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经脉失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气虚血瘀,舌本失养,约束无力——言语蹇涩,口角流涎

气虚不能固涩——小便频数、遗尿失禁

苔白,脉缓。

方解

本方为气虚血瘀之证。虽然就血瘀本身来说是实证,但其成因是虚,主要矛盾是“气虚“,属本虚标实,其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治疗是首当补气,再配以活血通络之品。

黄芪(重用):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君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

——臣

地龙:通经活络,引药周行于全身。

——佐

配伍特点

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标本兼顾,气旺血行以治本,活血通络以治标,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而不伤正。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证治要点。

加减变化:

上肢加桑枝、桂枝;

下肢加牛膝、杜仲;

久病加水蛭、虻虫;

语音不利,加菖蒲、郁金、远志;

口眼歪斜,合牵正散;

痰多,加半夏、天竺黄;

偏寒,加附子;

脾虚,加党参、白术。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痰阻血瘀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方歌

温经汤用萸桂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

调经重在暖胞宫。

组成及功用

〖命名〗温则通,本方以温养血脉为主,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无瘀血之患,用于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故名~。

〖组成〗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症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日再行或经停不止,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病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虚寒失固

瘀血阻滞全网发布:中国医学:1436237108

血不循经

月经先期或后期,或一月再行,崩中漏下,或经停不至。月经不调

寒凝气滞——少腹里急、腹满、久不受孕。

寒凝血瘀——痛经。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唇口干燥。

瘀阻生机——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病机特点:寒、瘀、虚、热错杂。

本方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证。瘀血内阻是标,冲任虚寒是其产生的原因,因虚寒导致血瘀,故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解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

——君

川芎、当归:活血祛瘀。

丹皮:活血祛瘀,清血中虚热。

——臣

阿胶、麦冬、白芍:养血益阴。

三药同用,既可养血,又可制约茱萸、桂枝辛燥之性。此方中芍药古用白芍,亦可用赤芍—偏活血。

补阳中—配补阴(阴中求阳)

补血中 —配补气(气能生血)

——佐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

半夏、生姜:降胃散结,以助祛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1、温清消补并用,以温经补养为主。

温——吴茱萸、桂枝

清——丹皮

消——川芎、当归

补——阿胶、麦冬、白芍、人参、甘草

2、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温而不燥,刚柔相济。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冲任虚寒而致的月经不调。以月经不调,经血夹有瘀块,小腹冷痛,时发烦热,舌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小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或桂枝易为肉桂;

寒凝气滞,加香附、乌药;

漏下不止,血色暗淡,去丹皮,加炮姜、艾叶;

气虚甚,加黄芪、白术;

傍晚发热甚,加银柴胡、地骨皮。

使用注意:

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现代运用:

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配伍意义

生化汤

方歌

生化汤是产后方,

归芎桃草加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

血化下行不作痨。

组成及功用

〖命名〗生乃生新血、化为化瘀血之意、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组成〗当归(重用24g)、川芎、桃仁、甘草、炮姜

〖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瘀血腹痛)

症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病机:血虚寒凝,瘀血阻滞。

产后(虚、瘀)

感受寒邪

病机关键:虚、寒、瘀。

血虚寒凝

瘀血阻滞

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

方解

新产之后,营血必虚,理当培补。此中恶露不行,为产后血虚,寒凝血瘀所致。若纯补则瘀血不去,单破则新血不去,故养血去瘀,化瘀生新。“若先通之,必先充之”。

当归(重用):补血活血、祛瘀生新。

当归辛甘而温,辛可行血,甘可补血,温可祛寒,一箭三雕,正合虚、寒、瘀三方面。其温、行、补三者,以补为主。营血充沛,脉道满盈,瘀血方能疏通,将化瘀寓于养血之中,则新血生,瘀血化,名为“生化”。

——君

川芎:活血行气。

桃仁:活血祛瘀。

——臣

炮姜:散寒、温经止痛。

炮姜功效与干姜相似,但温里作用弱于干姜,而长于温经止血。本方用炮姜,一者温经散寒;二者温化瘀血。“炮姜色黑入营”,善入血分,本方用之,引药入血,以温化瘀血。

——佐

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黄酒:温散而助药力。

童便:益阴化瘀,祛瘀生新,引败血下行。

——佐使

配伍特点

寓生新于化瘀之内。

运用

辨证要点: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加减变化:

恶露已行,腹微痛,可减桃仁;

瘀滞较甚,痛剧,加黄蒲、五灵脂、元胡、益母草;

冷痛甚,加肉桂;

气滞明显,加木香、香附、乌药。

使用注意:

有些地方习惯将本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产后血热而有瘀滞,不宜使用本方。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产后诸疾。如产后子宫修复不良、产后子宫收缩痛,胎盘残留,人流后出血不止等属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者。

比较:生化汤与温经汤

两方均可以温经、养血、祛瘀,适用于血虚寒凝血滞证。

温经汤——重用吴茱萸、桂枝为君,以温经补养为主,配少量化瘀、养血之品,温清消补并用。——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

生化汤——重用当归为君,以活血补血为主,配少量散寒之品,重在生新化瘀。——治产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之恶露不下。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二节 止血

作用:止血。

适应证:各种出血证,属于中医“血证”的范围。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之鼻衄、齿衄、呕血、咯血,下出于二阴之便血、尿血以及溢于肌肤之间的肌衄均属于本证。

常用药物

1、益阴养血药:失血必然损耗阴血。

如:当归、阿胶等。

2、活血药:止血过急易致瘀,大剂凉血止血药的应用也容易导致血涩不行。

如:丹皮、川芎等。

3、配沉降或升提药:血随气而升降,逆于上者是升多降少,陷于下者是降多于升。

上部出血,配牛膝、赭石、龙骨、牡蛎等。

下部出血,配升麻、柴胡、黄芪等。

小 蓟 饮 子  《济生方》

方歌

小蓟生地藕蒲黄,

滑竹通栀归草襄;

凉血止血利通淋,

下焦瘀热血淋康。

组成及功用

〖组成〗小蓟、藕节、蒲黄、木通、滑石、生地、当归、甘草、栀子、竹叶

本方为导赤散加上小蓟、藕节、蒲黄、滑石、当归、栀子而成。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下焦热结之血淋、尿血。

症见: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病机: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

热结下焦,损伤膀胱,血随尿出——血淋、尿中带血。

热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热结——舌红、脉数。

方解

本证病因属热,病变部位在下焦膀胱,且损伤膀胱血络而见尿血、血淋,故治当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小蓟: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小蓟凉血止血,尤长于治疗尿血,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清利膀胱的湿热,一药而两擅其功。

——君。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生地:凉血养阴、防止利尿伤阴。

——臣

木通、滑石、竹叶:清热利尿通淋。

栀子:清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血淋、尿血必然损伤阴血;热邪所致,亦损伤阴血,加上多味渗利之品,再伤其阴。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佐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配伍特点

止血之中寓以化瘀(藕节、蒲黄),使血止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生地、当归),使利水而不伤正。

运用

运用

辨证要点:

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加减变化:

尿痛,加琥珀末;

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减木通、滑石,加太子参、黄芪、阿胶。

使用注意:

若血淋、尿血属寒证或阴虚火动、气虚不 摄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

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属于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重点

组成、功效、主治

方解

配伍特点

黄 土 汤 《金匮要略》

组成及功用

〖组成〗灶心土、白术、附子、生地、阿胶、甘草、黄芩

〖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症见:各种出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阳不足,脾不统血。

部位——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

血色、质——血色黯淡

病程——长

伴见虚寒证——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

本证临床虽然表现为便血,或崩漏,或吐衄,但其本质不出“虚”、“寒”二字。

方解

本方证标为便血,病本虚寒,当以“标本兼顾”之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灶心土:温中收涩止血。

——君

白术:益气健脾。

附子:温阳祛寒。

——臣

生地、阿胶:滋阴养血。

黄芩:清热凉血,制约白术、附子温燥之性。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刚柔相济。

运用

辨证要点:

便血。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加减变化:

出血多,加白及、三七;

气虚甚,加人参;

中焦虚寒甚,加炮姜炭。

使用注意:阳热证出血忌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第十三章 治风剂

概 念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适应范围和分类

1、外风:风从外来,六淫之首的风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人体正气不足则容易感受外界风邪,发生风病。由于风邪有在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的差别,所以有中风、破伤风、外感风邪头痛、风疹等多种外风病证。

——头痛、恶风、肢体麻木、筋骨挛痛或口眼歪斜,甚至角弓反张。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2、内风:风从内生,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热极动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均属于内风。

——眩晕、震颤、四肢抽搐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平息内风

——镇肝熄风汤

使 用 注 意

1、分清内外:辨别风病属内,属外。外风宜散,内风宜熄。

2、分清主次:外风可引动内风,内风可兼夹外风。这种复杂证候,应分清主次。

3、分辨病邪兼挟,病情虚实。

第一节 疏散外风

作用:疏散外风。

适应证:外风证。

表现: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半身不遂等。

常用药物

辛散祛风药:麻黄、防风、川芎、白芷等。

清热药:风为阳邪,易从热化;祛风药多辛温香燥,易助热;风邪可兼热邪侵袭人体。

如:黄芩、生地、石膏、知母等。

常用药物

活血药:风邪入侵,可致经络闭阻,瘀血乃生,瘀血阻滞,不利于疏散风邪,配伍活血药,有利于化瘀,有助于祛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如:地龙、乳香、没药等。

养血药:“风胜则干”,风邪侵袭,易损伤阴血;祛风药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阴血伤又可致血虚生风。

如:当归、熟地、白芍等。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散——方歌

川芎茶调有荆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

偏正头痛悉能康。

川芎茶调散——组成及功用

〖命名〗以川芎为主药,用时以清茶调下,故名。

〖组成〗川芎、荆芥、防风、细辛、白芷、薄荷、甘草、羌活

〖用法〗食后以清茶调下。

〖功用〗疏风止痛。

川芎茶调散——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腑,风乃清阳之邪,“上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部,阻遏清阳,故见头痛。

病机: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少阳、厥阴、太阳、阳明,阻遏清阳。

风邪循经上犯,阻遏清阳,气血逆乱——头痛、目眩

伴见表证——恶风发热,脉浮

鼻为肺之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鼻塞

川芎茶调散——方解

本方证是由外感风邪,阻遇清空所致,在具体用药时,选用辛散疏风之品(即所谓“风药”)组方。正如汪昂所言:“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故治疗时首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

川芎(少阳、厥阴):祛风活血止痛。

川芎辛温,辛香走窜,为诸经头痛之要药,尤善治少阳、厥阴头痛。

——君

羌活(太阳)、白芷(阳明)、细辛(少阴)、防风:疏风止痛。

——臣

诸药合用,效专力强,各有侧重,止痛之力更著。

薄荷、荆芥: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并可透表。

薄荷重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在大队辛温祛风药中配伍辛凉之薄荷,有监制其过于温燥之意。

——佐

茶叶:清上降下。

茶叶苦凉轻清,可上清头目。——清上

茶叶下行之性可制约疏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升中有降,升散不至于太过。——降下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川芎茶调散——配伍特点

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为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疏风止痛而不温燥。

川芎茶调散——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风邪头痛,(风寒风热均可,风热中薄荷量重)以头痛、鼻塞为证治要点。

加减变化:

外感风寒,减薄荷,加苏叶、生姜;

外感风热,加僵蚕、菊花、蔓荆子;

风湿,加苍术、藁本;

头风头痛,加重川芎,酌加桃仁、红花、全虫、地龙。

现代运用:

现用于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所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为恶患者。

使用注意: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引起之头痛,不宜使用。

第二节 平熄内风

作用:平熄内风——平肝熄风

适应证:内风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藏血,主筋,通于风气,体阴而用阳,故内风亦称肝风。

其病证又有虚实之分。内风之实证,或因热盛生风,如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或因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所致。内风之虚证,是指阴虚血亏生风,如温病后期,阴液亏虚,虚风内动。

实证——高热不退,手足抽搐。(邪热亢盛)

——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

虚证——头目眩晕,面色如醉,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阴虚阳亢)

——滋阴熄风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常用药物

1、平肝熄风药:如:羚羊角、钩藤、天麻、石决明、代赭石、龙骨、牡蛎。

2、清热药:因内风之实证,多由肝之阳热亢盛所致。

如:黄芩、寒水石、石膏、知母等。

3、滋阴养血药:阳热亢盛,易损伤阴血,阴血损伤,则阴虚阳亢,更加助长风阳。

如:生地、玄参、龟甲、白芍等。

4、安神药:因阳热亢盛,易扰乱心神。 如:茯神、夜交藤、龙骨、牡蛎等。

羚 角 钩 藤 汤 《通俗伤寒论》

羚角钩藤汤 ——方歌

羚角钩藤菊花桑,

地芍贝茹茯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

肝热生风急煎尝。

羚角钩藤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羚角、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羚角钩藤汤 ——主治

热盛动风证。

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台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瘛疭;舌红,脉弦数。

病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

热盛动风多见于温病极期,按病变阶段有气、营、血分的分别,但推其病所,总不离厥阴肝木。因动风为筋脉的病变,筋束骨,联络关节,刚劲柔韧相兼,而筋为肝所主,并有赖于肝血的濡养。若温邪入侵于肝,或其他脏病影响到肝,致阳盛而热,津液亏少,筋脉失养,失去柔和而刚强之性太过,则生内风。

阳热亢盛——高热

热扰心神——烦躁、神昏。

热极动风,灼伤律液,筋肋失养——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舌绛而干,脉弦数。

羚角钩藤汤 ——方解

本方所治,为肝经热盛生风,病势急暴,病情危重。内风为病,当平熄内风,又要去除病因,调其脏腑。故立法清热凉肝熄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

羚羊角:凉肝熄风。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解痉。

羚羊角偏于清热,且具有较强的平肝熄风作用,钩藤清热作用不显著,但具有熄风解痉之功。二药既可平熄肝风,又能清肝经之热,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功益著。

——君

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

——臣

生地:凉血滋阴。

白芍:养阴敛营。

——佐

川贝母、鲜竹茹:清热化痰。

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羚角钩藤汤 ——配伍特点

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羚角钩藤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

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使用注意:

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乙脑以及妊娠子痈、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阳亢风动者。

镇 肝 熄 风 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镇肝熄风汤 ——方歌

镇肝熄风芍天冬,

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

肝阳上亢能奏功。

镇肝熄风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镇肝熄风汤 ——主治

类中风。

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镇肝熄风汤 ——方解

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为主,佐以滋养肝。

怀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

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针对气血逆乱冲激于脑的病机,引血下行,缓解气血上冲之势,同时兼以补益肝肾。

——君

代赭石:镇肝降逆。

龙骨、牡蛎:平肝潜阳。

——臣

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

玄参、天冬: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

——臣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阳有余,条达肝气郁滞。

——佐

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

——使

镇肝熄风汤 ——配伍特点

全方重用潜镇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共成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的良方。

镇肝熄风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桅子以清热除烦;

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以清热化痰;

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

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不能复元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通络。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

使用注意:

若属气虚血淤之中风,则不宜使用本方。

第十三章 治燥剂

概 念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范围

燥证。燥证有外燥与内燥之分。

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证,因秋令气候有偏寒、偏热之异,故感邪后所表现的证候又有凉燥、温燥之分。燥属六淫之一,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易犯肺耗津,初起可见恶寒发热,常伴有口干咽痛、鼻燥、干咳无痰,或咳嗽少痰等津液干燥的表现。

内燥是属于脏腑津亏液耗所致的病证,发病部位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累及脏腑有肺、胃、肾、大肠之别。一般而言,燥在上者,多责之于肺,见有咳逆少痰;燥在中者,多责之于胃,症见口干、呕吐或食不下;燥在下者,多责之于肾,症见咽干、便秘等。

分 类

外燥——轻宣外燥——杏苏散

内燥——滋阴润燥——百合固金汤

使 用 注 意

1、治疗燥证,首先要分清外燥和内燥,外燥中又须分清是凉燥还是温燥。然而人体内外、脏腑之间相互联系,故临床上所见燥证亦多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法亦须随证而施。如外感温燥,不仅有发热、头痛等表证,而且兼有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等上燥证,治疗时当以轻宣燥热与凉润肺金并用;而咽喉燥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上燥证,每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有关,治宜养阴润肺,金水并调。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2、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治燥剂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津之品。

3、燥虽近于火,但又不同于火,所以治燥不同于治火,不宜使用苦寒之品;至于辛香耗津,亦非燥证所宜。所以,多以甘寒或咸寒为宜。

4、此外,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湿盛者忌用。

第一节 轻宣外燥

适应证:适用于外感凉燥或温燥之证。

凉燥是因深秋气凉,感受凉燥,肺气不宣,津液凝聚不布所致;症见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本证性质近于风寒,但较严冬之寒为轻,故有“次寒”、“小寒”之称。治宜轻宣温润,用辛温解表药,如苏叶、豆豉、生姜等。

温燥是由初秋燥热,或久晴无雨,燥热伤肺,肺失清肃所致,症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口渴鼻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燥或薄黄;治宜清宣润肺,用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菊花等。

常用药物

1、配伍止咳化痰药:因燥邪外袭,肺气不宣,可聚津成痰。

如:杏仁、前胡、桔梗等。

2、配伍养阴润燥药:因燥邪可耗伤阴津。

如:沙参、麦冬等。

3、配清热药:燥性近火,常见热象。但宜选用清而兼散或轻宣清热之品,以防凉遏。

如:石膏、山栀皮等。

杏 苏 散 《温病条辨》

杏苏散 ——方歌

杏苏散内夏陈前,

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

咳止痰化病自痊。

杏苏散 ——组成及功用

〖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杏仁、橘皮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杏苏散 ——主治

外感凉燥证。

症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病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痰湿内阻。

外感凉燥,先犯皮毛——恶寒无汗,头微痛。

皮毛受邪,内入于肺,肺失宣降——咳嗽,鼻塞嗌干。

肺失宣降,不能输布津液,聚而成痰,痰湿内阻——咳痰清稀。

舌脉——苔白,脉弦。

杏苏散 ——方解

本方证之主治,病因为凉燥外袭,病机为邪束卫表,内舍于肺,肺失宣降,聚生痰饮。治当轻宣凉燥为主,辅以理肺化痰。

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杏仁: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君

前胡、桔梗、枳壳:宣肺宽胸,祛痰止咳。

——臣

半夏、橘皮、茯苓: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利于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

——佐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

——佐使

杏苏散 ——配伍特点

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表解痰消,肺气调和,诸症自除。

本方虽为治疗外感凉燥而设,但因凉燥乃秋令“小寒”,与外感风寒是同一属性的病邪,故临床也常用本方治疗外感风寒咳嗽。

杏苏散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以解表发汗;

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以降肺气;

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

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

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解肺热。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之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汤 ——方歌

清燥救肺桑麦膏,

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

温燥伤肺气阴耗。

清燥救肺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现代用法:水煎,频频热服)。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清燥救肺汤 ——主治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温燥伤肺重证)

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病机:温燥伤肺,气阴两伤 。

温燥伤卫——头痛身热

温燥伤肺,肺气不降——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

肺为热灼,气阴两伤——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

舌脉——舌干少苔,脉虚大而喘

清燥救肺汤 ——方解

本方所治乃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肺失清肃,治疗时当清燥热、养阴液、降肺气兼补中气,忌用辛香、苦寒之品,以免更加伤阴耗气。

桑叶:轻宣肺燥,透邪外出。

桑叶经霜而柔润不凋者,得秋之全气,秉清肃之性,质轻辛凉,可除燥热,故重用为君。

——君

石膏:清泄肺热。

麦冬:养阴润肺。

——臣

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

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清燥救肺汤 ——配伍特点

全方宣(桑叶)、清(石膏)、润(麦冬、阿胶、胡麻仁)、降(石膏、杏仁、枇杷叶)四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用量、炮制特点:桑叶量大,石膏煅。

清燥救肺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重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痰多,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

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属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

使用注意:

方中石膏,原书用锻用,现代临床一般用生石膏,煅石膏则以外用为主。至于石膏的用量,当按病情轻重并参照原方的比例酌定,以免过重而伤肺气。

第二节 滋阴润燥

适应证:脏腑津液亏损的内燥证。

症见: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或开裂,舌干少苔,脉细等。

常用药物

1、养阴润燥药:如:生地、沙参、麦冬等。

2、配伍益气和中药:因脾胃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用上述药物,既有利于生化津液,也能制约养阴药寒凉滋腻伤中之弊;另外,部分病证为内燥兼脾胃虚弱,也需要健脾和中。

如:人参、茯苓、黄芪、大枣等。

常用药物

3、配清热药:内燥者,阴津不足,易于生内热,一般而言,养阴药多寒凉,本身可用之清热。若内热较甚,需配伍清热药。

如:丹皮、知母、天花粉等。

养 阴 清 肺 汤 《重楼玉钥》

养阴清肺汤——方歌

养阴清肺是妙方,

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

时疫白喉急煎尝。

养阴清肺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生地、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

〖用法〗水煎服。一般日服1剂,重证可日服2剂。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养阴清肺汤 ——主治

白喉之阴虚燥热证。

症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病机: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所致。

喉为肺系,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复加燥热疫毒上犯,以致喉间起白如腐、咽喉肿痛、鼻干唇燥。

养阴清肺汤 ——方解

白喉为肺肾阴虚,复感燥气疫毒所致,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疫毒。故《重楼玉钥》说:“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

生地:滋阴壮水,清热凉血。

——君

玄参:滋阴降火,解毒利咽。

麦冬:养阴清肺。

白芍:敛阴和营。

——臣

丹皮:清热凉血,散结消肿。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

——佐

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调和诸药。

——佐使

养阴清肺汤 ——配伍特点

诸药配伍,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本方配伍特点是邪正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凉血解毒,散邪利咽以祛其邪。

养阴清肺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虚白喉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无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阴虚甚者,加熟地滋阴补肾;

热毒甚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

燥热甚者,加天冬、鲜石斛以养阴润燥。

使用注意:

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据原方后记载;“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鼻咽癌等证属阴虚燥热者。

第十五章 祛湿剂

概 说

一、概念: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

二、适应范围和分类

(一)适应范围:水湿病证。依据病邪致病分为外湿、内湿。

1、外湿

——肌表、经络、关节。(病位)

——恶寒发热、头胀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表现)

2、内湿

——多伤及脏腑。 (病位)

——脘腹胀满、呕恶泄利、水肿淋浊、黄疽。 (表现)

然肌表与脏腑表里相关,故外湿、内湿又常内外相引而相兼为病。

(二)分类

湿阻脾胃(中)—燥湿和胃—平胃散

湿从热化(湿热)—清热祛湿—茵陈蒿汤

湿从寒化(寒湿)—湿化寒湿—苓桂术甘汤

水湿内停(下)—利水渗湿—五苓散

风湿侵袭(外)—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

三、使用注意:

1、密切联系脏腑,以治生湿之本。肾为主水之脏,脾能运化水湿,肺能通调水道,故水湿为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健脾、温肾、宣肺。

其它如三焦、膀胱亦与水湿相关。——通利三焦、助膀胱气化。

2、注意湿与气的关系,多配理气药。

3、易于耗伤阴津。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第一节 燥湿和胃

适应症: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脾胃失和。

药物组成:

1、苦温燥湿或芳香化湿药:如苍术、藿香、白豆蔻等。

2、行气药:如陈皮、厚朴等。

3、健脾药:如人参、甘草、白术、大枣等。

4、解表药:如藿香、苏叶、白芷、香薷等。

平 胃 散 《简要济众方》

〖命名〗“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说明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为平治胃气之剂。

平胃散内君苍术,

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

湿滞脾胃胀满除。

〖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用法〗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病机:湿滞脾胃,运化失职。

〖方解〗

苍术:燥湿健脾。——君

厚朴:行气除满。——臣

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佐

甘草:调和诸药,且能培土制水。—使

生姜、大枣:同甘草调和脾胃。

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3.使用注意: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重点】组成、功效、主治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以藿香为主药,“正气”就具有驱邪之意。此方中大量芳香之品,可辟秽去浊,以正“不正”之气,故名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

甘桔陈苓术朴具;

夏曲白芷加姜枣,

风寒暑湿并能除。

〖组成〗藿香、大腹皮、紫苏、甘草、桔梗、陈皮、茯苓、白术、厚朴、半夏曲、白芷

半夏曲——半夏、生姜汁加面粉发酵而成(止呕之力更强)

〖功用〗化湿解表、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病机)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

桔梗

藿香: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和胃止呕

紫苏.白芷 白术.茯苓 半夏曲. 陈皮

厚朴.大腹皮 姜.枣.草

由此可见,三部分共同作用达到了解表、化湿、理气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3.使用注意: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桔梗的配伍意义

第二节 清热祛湿

适应症: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所致暑湿、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

药物组成:

1、清热利湿药:如茵陈蒿,薏苡仁,滑石,栀子等。

2、行气药:如陈皮、厚朴等。

3、补养气血药:如当归、人参、白术、甘草。

茵陈蒿汤 《伤寒论》

〖命名〗 以茵陈为主药,用于湿热黄疽,故名。

茵陈蒿汤大黄栀,

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

清热利湿总相宜。

〖组成〗 茵陈、大黄、栀子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头汗出或无汗,口渴欲饮,腹满,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热—外感时疫之邪,入里化热(里热) 湿热内蕴(脾胃)

熏灼肝胆,胆汁

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 外泄,侵入肌肤

〖方解〗

茵陈:清利脾胃湿热而退黄。—君

栀子:清热燥湿,通利三焦。—臣

大黄:泻热逐淤,通利大便。—佐

注:大黄之作用

三承气汤一泻热通便,因邪热与燥屎相搏结。

温脾汤一制性取用,仅取泻下之功,而非泻热之功。

茵陈蒿汤一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黄疸有腹满便秘,无腹满便秘均可用,意在清热燥湿去黄。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以湿热并重。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大黄的配伍意义

第三节 利水渗湿

适应症:利水渗湿,运用于水湿壅盛素致水肿、泄泻。

药物选择:治时用甘淡利水之品如茯苓、泽泻。

五苓散 《伤寒论》

〖命名〗本方由五味药组成、名为“苓”,苓同令、意在令水行之意 故名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

〖组成〗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法〗以白饮和服。 白饮—米汤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病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

(外)太阳病 经证 经腑同病

腑证 膀胱气化不利

(内)脾虚湿盛 水饮停蓄

〖方解〗

泽泻:利水渗湿。 ——君

茯苓、猪苓:淡渗利湿。

白术:燥湿健脾。 ——臣

桂枝:

(1)温阳气化,内助膀胱气化而利水。

(2)疏散表邪,外解太阳之表。 ——佐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潞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病机

3、桂枝的配伍意义

第四节 温化寒湿

适应症: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水肿等。

药物选择:温阳药如干姜、桂枝、附子

健脾祛湿药如茯苓、白术等

真 武 汤 《伤寒论》

〖命名〗 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医方集解》云“真武北方之神,一龟一蛇,司水火者”本方具有温阳利水之功。类似于民间传说中司管水火的“真武”神。故将本方拟名为真武汤。

真武附苓术芍药,

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

腹痛悸眩瞤惕尝。

〖组成〗茯苓、白芍、白术、附子、生姜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

症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润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方解〗

附子:温肾暖脾助阳。——君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臣

生姜:温阳散湿。

白芍:1、利小便,使湿从小便而走;

2、柔肝缓急止痛(本方证中伴有腹痛);

3、敛阴舒筋以解筋肉润动;

4、防止附子燥热伤阴。 ——佐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重点】1、组成、功效、主治

2、白芍的配伍意义

第五节 祛风胜湿

适应症:风湿在表所致的头痛身重,或风湿侵袭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顽麻痛痹等证。

药物选择:祛风湿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桑寄生等。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命名〗以独活、寄生为主药而命名。

独活寄生艽防辛,

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

顽痹风寒湿是因。

〖组成〗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症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方解〗

祛风湿,止痹痛—独活 —君

秦艽、防风、细辛、桂心 —臣

益肝肾,补气血—桑寄生、杜仲、牛膝(肝肾)

人参、茯苓、甘草(气)

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血)

—佐

纵观全方,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3、使用注意: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重点】组成、功效、主治

第十六章 祛痰剂

概述:

概念: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的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适应范围及分类:

痰证的适应范围甚广,变化复杂,临床常见咳嗽有痰,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恶心呕吐,心悸眩晕,瘰疬痰核,以及有痰引起的中风、癫狂、惊痫等证。

分类:

湿痰(脾虚生湿,聚湿生痰)—燥湿化痰—二陈汤

热痰(火热伤肺,灼津成痰)—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

燥痰(津失输布,聚而成痰)—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

寒痰(寒饮内停,或肺寒留饮)—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

风痰(肝风内动,挟痰上扰)—化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

四、使用注意事项:

1、辨明生痰的原因,以配伍治本药物。(脾、肾)

2、辨明痰病的兼证,以配伍相应药物。(理气药、通络散结药、止血药)

3、祛痰剂在剂型上可以用汤剂、散剂、水丸,但不宜用蜜丸。

4、祛痰药物属于行消之品,不宜长服久服,应中病即止。

第一节 燥湿化痰

适应症:适用于湿痰证,症见痰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滑或腻,脉缓等。

常用药物:半夏、南星、陈皮等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

方中半夏、陈皮属于六陈之一,(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至少保存一年以上。陈久者,温中而无燥热之患,行气而无峻消之虞,中州之圣剂。

二陈汤用半夏陈,

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

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半夏 橘红 茯苓 甘草

[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病机:湿痰是由于脾弱不能制湿,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水湿凝聚而成。

饮食 中阳 聚 痰阻气机 胸膈痞闷

不节 不运 湿 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损伤 运化 生 痰随气升 上犯于肺—咳嗽痰多

脾胃 失司 痰 肢体困重 上犯于心—心悸

阻遏清阳—头眩

[方解]

半夏(君):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橘红(臣):理气燥湿,芳香醒脾。

茯苓(佐):健脾渗湿。

生姜:降逆化痰。

乌梅:收敛肺气、生津。

甘草(佐使) :调和诸药,健脾和中。

[运用]

1、辨证要点: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于湿痰者。

3、加减变化:

治湿痰+苍术、厚朴燥湿化痰;

治热痰+胆星、瓜蒌清热化痰;

治寒痰+干姜、细辛温化寒痰;

治风痰+天麻、僵蚕化痰熄风;

治食痰+莱菔子、麦芽消食化痰;

治郁痰+香附、青皮、郁金解郁化痰;

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海藻、昆布、 牡蛎软坚化痰。

4、使用注意: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禁用。

第二节 清热化痰

适应症:热痰证。以及由痰热所致的胸痛,眩晕,惊痫等。

药物选择:清热化痰如胆南星、瓜蒌等。

理气如枳实、陈皮等。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清气化痰胆星蒌,

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

气顺火清痰热瘳。

[组成]陈皮 杏仁 枳实 黄芩 瓜蒌仁 茯苓 胆南星 制半夏

[用法]姜汁为丸。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极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火邪灼津,痰气互结,肺失宣降所致。

痰阻 痰热互结 壅肺 咳嗽气喘,咯痰黄稠

痰热扰神 烦躁不宁

气滞 气郁化火 阻滞气机 胸膈痞闷,甚则

气逆而上发为呕恶

[方解]

胆南星:清热化痰。

瓜蒌仁:清热化痰通便。 ——君

黄芩:降肺火,化热痰。

半夏:燥湿化痰。 ——臣

杏仁、枳实:理肺健脾

陈皮、茯苓:以助消痰 ——佐

姜汁:开痰之先导。 ——使

[运用]全网发布:中国医学:1436237108

1、辨证要点:以咳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

第五节 化痰熄风适应症:内风夹痰证。

药物选择:平肝熄风药如天麻、僵蚕等。

健脾祛湿药如茯苓、白术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

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

痰化风熄复正常。

[组成]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

[用法]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脾虚生湿,痰湿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

[方解]

痰:头痛 风:眩晕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平肝熄风。—君

陈 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

汤 橘红:理气化痰。

甘草:和中调药。

白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运用]

1、辨证要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

3、使用注意: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第十七章 消食剂

概述:

概念: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消食剂。

使用注意事项:

1、区别消食剂与泻下剂。(作用峻缓、病势、病程、剂型)

2、配伍(理气药、扶正健脾药)

3、消食剂属于克伐之剂,不宜长期服用。

第一节 消食化滞适应症:食积内停证。

药物选择:消食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等。

保和丸 《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

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

消食和胃食积去。

[组成]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用法]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或麦芽汤)送服。也可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用作汤剂。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病机关键: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素问》

饮食 食积 气机不畅 脘腹痞满胀痛

过度 内停 升降失司 脾不升清——大便泄泻

胃不降浊——嗳腐吞酸

[方解]

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君

神曲:消食健脾,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 —臣

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

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

连翘: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佐

麦芽汤:有助消食。 —使

[运用]

1、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于食积内停者。

3、使用注意:本方属攻伐之剂,不宜久服。

第二节 健脾消食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证。

药物选择: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山药等。

健脾丸《证治准绳》

健脾参术苓草陈,

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

消补兼施不伤正。

[组成]白术 木香 黄连(酒炒) 甘草 白茯苓 人参 神曲 陈皮 砂仁 麦芽 山楂 山药 肉豆蔻

[用法] 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送服。也可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用作汤剂。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病因病机:脾虚停食,食积化热所致。

脾胃 运化 食少难消,大便溏薄

虚弱 失常 气血生化无源 倦怠乏力,脉虚弱

食积内停 阻滞气机 脘腹痞闷

生湿化热 苔腻微黄

[方解]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益脾胃。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除内停之食积。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

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

黄连:清热燥湿。

[运用]

1、辨证要点:以脘腹痞闷,是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脾虚食滞者。

第十八章 驱虫剂

概说:

一、概念:凡以安蛔、驱虫药物为主组成,用于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一般见证:多见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睡中咬牙,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证。

人体寄生虫

二、适用范围:

特殊见证 日久成疳

蛔扰成厥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空腹时服用。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并应忌食油腻香甜之物。

2、配伍泻下药物。以助虫体排出。但有的驱虫药(如槟榔、使君子等)本身就有缓下作用,一般无需配用泻下药。

3、服药后应检查大便内有无虫体排出。要讲究卫生,注意饮食,避免重复感染。一定时间后,当复查大便,必要时可反复使用驱虫之剂。

4、药物配伍。在运用安蛔驱虫剂时,还应根据人体寒热虚实的不同,适当配伍清热药如黄连、黄柏,温里药如干姜、附子,消导药如神曲、麦芽,补益药如人参、当归等。

5、禁忌。驱虫药多系攻伐或有毒之品,对年老、体弱、孕妇宜慎用或禁用。同时还要注意用量,剂量过大或连续服用则易伤正或中毒,剂量不足则难以达到驱虫之目的。

乌梅丸 《伤寒论》

乌梅丸用细辛桂,

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

温肠清热又安蛔。

[组成]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当归 附子 蜀椒 桂枝 人参 黄柏

[用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捣烂,和入余药捣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脏安蛔。全网发布:中国医学:1436237108

病机: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

[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方解]

酸:乌梅 (君)

辛:蜀椒、细辛(臣)

附子、桂枝、干姜(佐)——温

苦:黄连、黄柏(佐) ——清

甘:当归、人参(佐) ——补

[配伍特点]一是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二是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关于久泻久痢,多呈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本方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每可奏效 。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脏寒蛔厥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菌痢、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等证属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方剂学——第七--十六章(练习题)
方剂学七版教材.doc
中药方剂学
中医临床各科经验方601---774首
方剂学(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