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双版纳茶区概述(二)
西双版纳茶区概述(二)

勐腊县地处云南省最南端,东南、西南部与老挝接壤,西部隔澜沧江与缅甸相望,北部、西北部与景洪县相邻,东北部与江城县毗连;位于北纬21009’--22024’;东径101005’--101050’之间,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年积温在750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平均年降雨量1549.4毫米,降雨量以7、8月为多,均达300毫米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6%,全年静风频率60%以上,一年中各月的静风频率也都在50%以上。县域土壤主要为砖红壤、红壤,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森林植被保存较完整、热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县辖12乡 (镇),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傣、汉、哈尼、瑶、彝等16种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疆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1%。茶园32720亩,2004年,干毛茶总产l600吨,拥有精制茶厂4家、茶庄50多个,生产传统普洱茶600多吨。

  勐腊县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地域广阔,面积为27793亩。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部象明、曼腊、易武3个乡镇,其余部分分布于关累、磨憨、瑶区等,海拔710米至1 510米之间,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树高23米以上的,有l米以下的;树幅宽有达7米的,也有1米的,树(基部)粗有1.4米的,也有O.1米的;树型有乔木,也有小乔木型的;叶形有大叶,也有小叶;叶片长有20厘米的,  也有长4.8厘米的;叶片宽有7.6厘米的,也有2.2厘米的;芽叶色泽有绿的,也有微紫的;叶片色泽有绿的,也有红的;叶脉有13对的,也有5对的。

  古茶捌均属普洱茶种(camelliaSlilensls varassamlca阿萨姆种)和茶种(camelliaSlllensls)两个种,以普洱茶种为主,茶种群体较纯,可分为勐腊大叶类型,勐腊小叶种中叶类型。大叶型类型从叶形分柳叶形、椭圆形两种,从芽叶色泽町分为红梗绿芽,绿梗绿芽两种,其中绿梗绿芽占85%以上;勐腊茶树地方品种可称之为勐腊大叶茶、勐腊小叶茶、勐腊柳叶茶、勐腊圆叶茶、勐腊红梗绿芽茶和勐腊绿梗绿芽茶。勐腊大叶茶属云南大叶群体类型之一,是我国最优良的地方茶树品种,萌发早,每年2月中旬即可开采至11月止,芽叶肥状,茸毛多,叶面隆起,叶片肥厚,质柔软,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品质优,产量高,适制普洱茶、绿茶、红茶。古茶树古茶园的大叶种面积2.8万亩,有一批树龄300-600年的古茶树,进一步证明了勐腊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中心、栽培型古茶树集中地区之一。

  在近现代,人们一谈起古茶乡勐诲,就会联想到神奇的传统“普洱茶”,联想到拥有1800多岁的巴达贺松野生茶树王、800多岁高龄的南糯山栽培型茶王树,这里是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之一和近现代普洱茶生产研发中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勤劳智慧的“濮人” (布朗)、“涡尼、阿卡” (哈尼)先民开创了最早发现和植茶的历史,与其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悠久辉煌的种茶制茶饮茶贸茶的历史。迄今,古茶树古茶园遍布境内,古茶王虬干曲枝、巍峨苍劲,成为人类茶叶发展历史的活见证。该古茶区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形成为同时代。

  勐海县,位居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西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相连,西、南两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公里;地跨东径99056’--100041’,北纬21028’--22028’之间。境内陆势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大小河流众多,属澜沧江水系。土地总面积511平方公里,山地占93.5%。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1℃,相对湿度82%,土壤属花岗岩母质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pH值4—5.5之间,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170-1800米之间的山地丘陵,气候温暖湿润,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全县有傣、哈尼、汉、拉祜、布朗、彝、回、佤等8个世居民族。  

  全县古茶树资源丰富,有栽培型、野生型和近缘植物。全县12个乡(镇)都有古茶树的分布,大部分是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海拔1300—2 060米,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拥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古茶园面积共46216亩,面积最大的勐混镇贺开有7240亩,集中连片,保护完整。群众把茶树分为家茶、野茶之分,还有甜茶、苦茶、涩茶等区别。茶组植物3种,野生近缘种1种。

  栽培型古茶树主要是普洱茶种(C.assamlca)。地方品种可称为勐海大叶茶、勐海苦茶、勐海大白茶等。大面积栽培型茶园中,以勐海大叶为主,当地群众长期以来自采自制习惯,制晒青品质均优。布朗山分布有苦茶变种(c.assamica.var.kucha),从叶型可分为长椭圆形和椭圆形两种;从芽叶色泽可分为绿芽和黄芽


  具有代表性的大茶树是:栽培型古茶树有南糯山800年茶王树,勐宋大茶树,勐混镇贺开大茶树、曼蚌大茶树,打洛镇曼夕大茶树、布朗山曼糯苦茶(C.assanllcavar.kucha),野生型茶树有巴达“茶树王”  (C.taliensis大理茶种)。还有茶树近缘植物——厚短蕊茶,一些群众将其误认为是野茶,其主要区别是厚短蕊茶叶片无光泽,果实球形状,色绿或黄,多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密林中。

  以滋味浓、香气高、品质优而著称于世的勐海茶叶、多年稳居云南省的第一大产茶县之位。近年来,伴随着普洱茶消费热的兴起,勐海县紧紧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茶叶产业大放光彩,再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闪光点和新增长要素。到2004年末,全县有茶园面积21.9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8.69万亩,产量8 655吨;拥有精制茶厂40余家,加工普洱茶、红茶、绿茶、紧压茶4大类茶叶。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工艺独特和品质优良,亭誉国内外,长期占居国内国际普洱茶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所产各年代的阵年普洱茶成为市场争相收藏的名茶。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纵横境内,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东邻江城、勐腊,西接澜沧、勐海,北连思茅,南与缅甸接壤,邻近老挝,地跨东经100025’--10103l’,北纬21027’--22036’之间。

  景洪地理位置北高南低,境内山脉走向多由西北至东南,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最高点在西部的路南山主峰南勒角梅,海拔2196.6米,最低点在东南部南阿河汇人澜沧江处,海拔485米。境内河网密布,沟壑纵横,澜沧扛由西北向东南穿越景洪城,市内流程158公里。属热带和南亚热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静风少寒,基本无霜,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18-21~C,年降雨量1200-1 7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2300小时。

  景洪市辖6镇6乡,是以傣族为主的傣、汉、哈尼、基诺、拉祜、布朗、瑶等13个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傣族人口13万人,占总人口的35%。傣族多居坝区,其他少数民族多居山区和半山区。全市茶叶面积98922亩,总产量达5千余吨,生产绿茶、红茶、普洱茶等4大类上百个品种的茶叶产品,发展态势良好。

  景洪市辖区共有百年以上古茶园8214亩,主要分布在基诺山、勐龙两个乡镇,勐旺乡、景讷乡及景洪镇有零星分布。基诺山是中外驰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明清时期,茶叶种植、加工和贸易一度繁荣兴盛,茶叶一直是该乡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勐龙镇有古茶园5170亩,生态环境优越,长势较强,茶叶产量也较高,但也有部分地块有生态环境遭破坏,古茶树日渐衰弱的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双版纳茶区有哪些知名山头?详解江外八大茶山
资源的力量:勐海茶的发迹史
普洱茶有哪些山头?普洱茶各大山头及其特点!
勐腊倚邦
普洱古树的分布
易武—— 漫撒古茶山之弯弓山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