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三乐”应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吗?

去年有这样的一道高考作文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在命题者看来,一个具有“三乐”的人,是值得人们崇尚的,应当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对于人生还没有达到“三乐”的人,务必把“三乐”当着是道德修养追求的目标,努力践行。

一个达到了“三乐”的人,其道德真的就高尚了吗?“三乐”真的“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吗?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这段话说的是:凡是不需要学习就能做到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良能;凡是不需要考虑就知道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了,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属于仁的行为;尊敬兄长是属于义的行为。一个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行为,就是将良能、良知推及天下了。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爱其亲”、“敬其兄”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能和良知,关爱父母,敬重兄弟,只不过是良能和良知的具体表现。《庄子》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庄子·天运》)社会总是由不同家族、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甚至不同血统、不同人种的群体组成的,一个人仅只有“亲亲”、“敬长”这种亲情之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这种爱推及天下,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才是孟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当然是值得庆幸的,这种快乐是自然而然的,但不是人们所能追求得到的,很多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天灾不可避免,人祸呢?孟子引《太甲》中的话说:“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离娄上》)如果有你的亲人“自作孽”怎么办?你会为了“兄弟无故”而隐瞒护短吗?若是这样,我们能认为追求“兄弟无故”的行为是高尚的吗?孔子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只有这样才能将亲情之爱推及天下,这才是我们所应当崇尚的美德。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这是针对一个人的职责和信誉方面说的。在这方面,一个人若能如此做到,似乎是很不错了。但是孟子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一个人检验自己行为的方法不是看是否对得起天,也不是看是否对得起人,而是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良心。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可见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当作我们所要崇尚的人生之乐也不是孟子所要提倡的。

有一个堕落腐败的官员,他在被执行死刑前说过这样的话:“我还要说的是,老子从×县的一名小片警做到××市的公安局副局长,不是靠贪污一路走过来的。老实说我××比那些整天拿钱不做事的干警要强一万倍。我是工作在前,贪污在后。

“当年我办了××案后……不也是大街小巷放鞭炮吗? 我看三年后他们还要不要放鞭炮。到那个时候那些出卖过我的人恐怕会念叨我的好处了。到那个时候那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就会觉得还是我××好一点。”

这位官员在他自己看来是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并且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但是他却没有做到扪心自问,没有反省那些钱该不该拿,没有反省别人为什么给他送钱,没有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能不能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把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这样的人是没有“反身而诚”的快乐的。大凡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来检视自己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置于等价交换的位置,不要说奉献精神,就连“报恩”都会要掂量一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针对教育者而言的,而且这种快乐也只有从事教育的人,或者从事过教育的人才能感受到。人于知有智睿与愚拙,于事有贤能与不肖。我们把智睿和贤能之人称之为英才,把愚笨和不肖之人称之为庸才。人们对于英才是慕而求之,对于庸才是得而弃之,教育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是一种快乐,这不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省心、省事,还可以博得一个好名声。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不合情理吧?如果一个教育者得到的学生中有几个比较愚笨该怎么办?放弃不教吗?若是这样岂不是又违背了先圣“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导?

现在对“有教无类”存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这是传统的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通过教育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智力,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别,这种解释是指一种理想的教育结果。不管是那一种解释,给人以公平的教育机会,平等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尊重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权力,这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美德,而且这个要求是举世公认的教育始祖孔子提出来的。

坚持教育公平原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的一贯主张,党的十七大报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所存在的差距也不能视而不见,歧视差生屡见不鲜,体罚学生得不到根绝,争夺尖子生大战愈演愈烈,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因为一些教育工作者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不难了解,把君子“三乐”当成我们今天“应该崇尚的人生之乐”不仅有悖于事理,更有悖于孟子的思想。那孟子究竟是怎样看待“三乐”的呢?“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这是孟子前后重复了的话,“王”未必就是指“王者”、“王道”,在古籍中还有“王德”或“王德之人”,所谓“王德”是指盛德,或者说天下最高尚的道德。“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它的意思是说:君子有三乐,但是天下最高尚的道德不同他们一样存有这“三乐”。在孟子看来,“三乐”这样的道德境界还太低了、太小了,是不值得提倡的。而作文题恰恰将“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这极为重要的一句省略了。顺便指出,作文题所引用的材料本出自《孟子·尽心上》,而题中标注的却是《孟子·尽心下》,这不能不说命题者太不谨慎了,难道不知文学常识也是高考的内容之一?

  

在道德修养方面,我中华传统文化是力求于内的,庄子说:”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庄子·渔父》)所以朱熹在集注《孟子》时引用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这条集注告诉我们,在“三乐”中人自身所能掌控的也只有其中的“一乐”,可见朱老夫子对一个具有“三乐”的人也是并不看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尽心上篇——良能良知,通行天下
尽心上13.14-15|《孟子》没有那么难
孟子正义论
什么是“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
我国古代修身、治学、平天下名言警句 通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