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津古渡

折叠 编辑本段 概况

澜沧江(意为百万大象之河)为云南四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上源扎曲昂曲西藏汇合后,向东南流入云南,纵贯云南西部,然后从勐腊县关累流到境外,境外部分称湄公河

澜沧江进入云南后,在横断山脉的千里深谷中奔流。两岸高山耸立,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流湍急,给交通带来不便。俗语说: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各族人民,在江上开辟了无数津渡,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和霁虹桥。

据《永昌府志》记载,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已开辟了兰津渡,用沿江竹木扎成舟筏往来。

汉武帝"通博南山道"以后,作为西南交通咽喉的"兰津古渡",两汉时开始用溜索而渡,至唐代,已支木渡江,桥始鼎建。由于仅靠原来的"舟筏通渡"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日渐增多的商旅通渡的需要,到了汉明帝时,终于由官家操办,民众出力,在兰津古渡上修建起了一座竹木软桥。明成化十一年,即公元一四七五年,兰津桥再次修葺,由竹木软桥更新为铁索吊桥,并改名为"霁虹桥"。  

折叠 编辑本段 景观

折叠 1.霁虹桥

霁虹桥桥身总长106米,净跨60余米,宽3.7米,由18根铁索组成。底链上依次铺有木板,用铁丝绑扎在铁链上,各板之间又用木条和抓钉扣牢。桥石礅以条石倚崖筑成半圆形,十分坚固。铁链穿墩而过,铆死在崖缝中。桥台上建有桥楼可供休憩,守桥人也在此食宿。1983年,霁虹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今,渡桥两侧高山的博南古道遗迹仍存。桥东的古道盘山环绕,直通天穹,有"九转十八弯"之称。当年商队的马蹄印还清晰可见。行走其间,放眼对岸,真有两山喊得应,相会走一天之感。

距霁虹桥200多米处,有碉堡残垣,即当年的关卡。再前行数十米,路上有一石券洞,名为紧三步,古称飞石口。因上面山陡石多,若遇刮风下雨,会有岩石飞落,砸伤人马,遇此险况,可紧奔入洞躲避。紧三步前数十米,但见峭壁下仞,如刀削斧劈,名为普陀崖。从崖顶到崖脚,大半都布满了前人的题刻:有诗、有联、有题词,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好,国内罕见。在题刻中,多数字大盈尺,风骨高古,雄浑壮丽,颇有气魄。隶、草、楷书各体皆备。

伫立桥上,眺望上游百米之外的江水,银花雪浪,而近前的江流却悠缓平稳。当年徐霞客曾以"浑然逝,渊然寂,其深莫测"来描绘这里的水势。或许,这正是2000多年前的两岸人民要选择这样一个水流平缓、少有风浪的地方作渡口的原因。现在横跨于怒涛激荡的澜沧江之上的霁虹桥,是保山洞经协会的段体才老人四处募集资金,在古桥原址上重新建造而成的"德善桥"。不过,由于澜沧江水电开发的需要,不久后,霁虹桥的所有遗迹将被彻底淹没。目前,"德善桥"上方已凌空新架一座雄伟壮观的铁索钢板吊桥,继续维系着南北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的友好往来。

折叠 2.普陀岩摩崖石刻群

在题刻中,多数字大盈尺,风骨高古,雄浑壮丽,颇有气魄。隶、草、楷书各体皆备。从内容上看,第一类是题颂长虹卧波的,如清康熙年间的"霁虹桥",明代成化年间的"西南第一桥",及督学使吴鹏的"沧水飞虹"等。第二类是赞美古渡天堑的,如清康熙年间的"天南锁钥",乾隆年间的"悬崖奇渡",明嘉靖年间的"壁立万仞",还有"兰津渡"、"金齿咽喉"、"要塞天成"等。第三类是称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字高约1.8米的"人力所通"。

霁虹桥头的摩崖石刻造诣较高,是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杨升庵、张含、张学庠、孙人龙、汪如祥、屠述廉、顾纯、高剑中、担当和尚等的墨宝真迹遗存。历代名人及书画名流泼墨竞技,又得工匠再行复刻,至今有字迹清晰可辨的20余幅真迹可见,且字体有隶有草有篆有楷书,或方正秀美,或雄浑豪放,或清新飘逸,或劲透坚壁,或势走空灵,各领风骚。刻法有阴刻、阳刻、单线刻和双线刻。石刻体裁有诗有题词,字体大小各异,如普陀岩上篆刻,且字大如斗,笔走臂脖。而题刻"西南第一桥",通体高3.65米,宽0.67米。

题刻布满于峭壁千仞的罗岷山普陀岩,分东西南壁,后人因难求方寸之地题咏,故有以大盖小,有的覆盖竟达三四层之多。普陀岩东侧字体大约一米见方的数字则为篆书,镌刻年代更早。摩崖名刻集书法、艺术、文学为一体,规模宏大,题刻集中,具有较高研赏价值,其高超的石刻技艺征服了往来行者,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学作品

在诗联中,首推明代永昌(今保山)人张含的《兰津渡》

山形宛抱哀牢国,

千崖万壑生松风。

石路其从汉诸葛,

铁柱或传唐鄂公。

桥通赤霄俯碧马,

江含此烟浮白龙。

渔梁鹊架得有此,

绝顶咫尺樊桐公。

诗用楷书题于壁上,为横幅,每字约10厘米见方。诗用精妙之笔传神地称颂了霁虹桥的悠久历史和宏伟之势,表达了作者对前人辟渡建桥开创之功的凭吊之情。此外,还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春,监察御史王大任题写的"怪石倒悬侵地隘,长江诘曲盘山多"一联,比喻贴切,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兰津古渡的地形、地貌特点,给人以如临天险之境的感觉。这些题刻,既是历史、文学、书法的瑰宝,又为山川形胜增添了光彩,给游人增加了逸兴雅趣。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攻略

交通:在大理下关兴盛客运站乘坐下关--永平的汽车,最早一班07:25,票价27元/人。到达永平以后坐面包车即可到达。

美食:黄焖鸡、腊鹅、香菇豆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7*中国老照片(兰津古渡——霁虹桥)
兰津古渡——霁虹桥
兰津古渡,沧水飞虹
保山首条航运旅游线开航,带你领略不为人知的澜沧江风光
360doc个人图书馆
古津中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