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时解决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的“巨著”!

编辑丨杨宏

究竟终极,人类最顶级的“思想”基本都源于追究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一切万物皆在流变”。而在追究“一切万物皆在流变”的自然现象中,则逐渐发展出了三类人类史上最为底层的“终极思脉”。

首先是追究“确定性对象”的思脉。因为任何一个“生命存在”都需要在流变的世界获取确定的依存条件实现自身的存在和存续,又特别是最为残弱且逐渐产生自我意识的人类,他所需要的依存条件就愈为繁杂多样,包括时间、空间、六大基本需求对应的依存对象。而要实现人类个体和整体的存在和存续,就必须最大程度在流变的自然万物中找寻到确定性的对象。即是说,一切万物都在不断流变,那不变的会是什么?这一思绪元初是原始人类所“建构”的各类自然神,而后再到全能的“上帝”。随后,在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则表达为对质料因、形式因的终极追究,试图去找到那个确定不变的质料或形式。

就此,但凡谈及“一切万物如果皆在流变”这一问题,立即就会延伸出确定不变的是什么,是“自然神”、是“上帝”、是“某种质料或某种形式”。因为,在这一思绪中,具体的万物都会不断流变,但这类终极对象在“理念上”却不会流变。

当然,神和上帝与形而下的现象界是完全割裂的,你永远无法通过普遍性的逻辑证明去打通两者的隔阂,这种“宗教性思绪”也只是更适合原始人类阶段,更多是作为一类“群团文化”,以此建构社会和塑造文化属性,并不适合追究自然本源

同时也要知道,古希腊人追究的确定性“质料或形式”也仅是一个追问终极的思绪,但那个绝对不变的“质料或形式”根本就不存在。因为,终极下的某类元初质料或形式如果绝对不变,那后衍的世界万物又是从何而来?显然,古希腊哲人追究“确定性对象”,这一思绪最多只是让我们更清晰的以二元视角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万物,而不可能找到绝对确定的质料和形式,也绝不可能解释万物为何皆在流变或阐述万物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流变这一问题。

同样,佛学中的究竟思绪本质也来源于对“一切万物皆在流变”自然现象的追究。只不过,佛学衍生出的思想是:“如果一切万物皆在流变,那就没有绝对确定的“存在”,其对应的思绪就是“万物皆空””,即佛学中常说的“五蕴皆空”。

它进而发展出的理念是,让你不要对任何“万物”有所欲望、有所执念,因为你追求的一切确定性的“存在”最终只能是一场“空”。当然,佛学衍生出来的思想并不在追究自然层面,并不注重解释“一切万物为何流变”,也不着重为追究某种确定性对象,在解释自然的层面也不具备过多的价值和意义,而更多是作为一种“社会观”,或特别指向的是“人生观”。

不过,这种思想下是能最大程度的削减人类的欲望、“压低”种内竞争的烈度,这在人文层面必然具备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个体和整体的存在和存续。这种思绪对应的思想也更类似于一类符合人类个体和整体延续自身“文化属性”。

最后再看,基于追究“一切万物皆在流变”所衍生出追问“流变方式”的思绪,即“一切万物皆在流变”,那万物是按照什么方式在流变?

这一思绪最先出现在“老子”的“道”中,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说法就内涵着“演化”的思绪。尽管说“老子”无法说清“道”究竟是什么,包括后世乃至今天的人都根本说不清“道”是什么,但这一思想着实是表达着东方思想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脉区别于西方哲学、佛学的思脉。

因为,老子是试图去追问不断流变的万物是按照什么方式在流变去解决“一切万物皆在流变”这一问题。而后,老子的辩证逻辑和演化思绪,在黑格尔的“辩证演进论”里面得到了一个相对严谨的论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黑格尔就彻底说清了万物是按照什么方式在流变,因为黑格尔所采用是最原始的“辩证逻辑”,这肯定是不可能说清万物是按照什么方式在流变,甚至完全不符合当下丰富的自然科学信息量。接着是,达尔文提出了一个相对更完善的“进化论”思绪去解释“万物是按照什么方式在流变”。

虽然,这一理论相对黑格尔辩证演进论高出许多倍,但这一理论仅仅只能解释生命存在阶段的诸多问题,并无法最大程度解决整个“存在”范畴的流变问题。

而真正说清“不断流变的万物是按照什么方式在流变”的思想是“物演新论”。这一思想是迄今为止最大程度解决既往东方思想、西方哲学的缺陷,以及最大程度阐释“奇点演化至人类”进程的一脉最宏大思想!

【至于说,为什么是“物演新论”,而不是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这是因为“物演新论”的思想体系有对《物演通论》思想的补充或革新,其不仅包含了“递弱代偿”原理,即奇点自人类阶段的大尺度纵向弱化框架,还包括了对“物演通论”框架所补充的“外在生存结构论”和“群团化分工论”等偏重细节的理论。毕竟,单纯基于“纵向的弱化框架”无由解决生命起源、精神起源和社会起源的三个重大问题,也无法说清“社会化”的具体发展过程。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在解决三大起源的时候,无法单纯通过“纵向的弱化框架”去解决,这才逐渐有了“外在生存结构论”和“群团化分工论”作为补充。所以,本书的终极性底层思想是“物演新论”。关于“外在生存结构论”和“群团化分工论”具体翻阅《物演哲学史》。】

为何这么说?

因为,你可能听说过或者看过,有很多试图解决或阐述“生命起源”的书,也可能听说过一些试图解决或阐述“精神起源”的书,还有可能听说过或看过一些试图解决或阐述“社会起源”的书。

但是,你一定没有看过或听说过那本书能真正将生命起源,精神起源,社会起源中的任何起源问题系统性解决,更别说同时都解决。因为,要说清生命起源和社会起源,你就必须说清精神起源,而要说清精神起源你又需要说清生命起源和社会起源,包括生命起源和社会起源本身也都有着互相决定关系

所以,要说清生命起源、精神起源和社会起源,其实和说清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决定关系类似。表面上看,政治会决定经济、文化,经济也可以决定政治和文化,也可以说文化可以决定政治和经济,但本质并不在于互相决定,因为三者都是被一个更为基础的思想决定。所以,既往关于起源的书最多只是在某个局限边界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更多也仅是散点式的讨论,绝不可能像本书一样将这三个起源问题全部解决,并且一系打通。

而之所以前人做不到,究其根本是其“哲学底层思想”不完整,以及跨众多学科信息量的缺失。但在本书中,基于“物演新论”思想,既可以通过回到“一切万物皆在流变”这一终极问题将原始宗教、东方思想、西方哲科、佛学融合一体;又能将化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细菌学,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注入“物演新论”的思想框架。即基于这最为“完善”的哲学思想系统,并结合诸多自然学科,这才彻底将生命起源,精神起源,社会起源三个起源问题全部解决,并且一系打通。【解决三大起源问题的同时,也彻底打通了化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细菌学,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界,将其彻底融入到“物演思想”的纵向发展序列上。】

可见,无论是生命起源、精神起源和社会起源,还是政治、经济、文化,都必须基于“物演新论”的底层思想才有望在根本上全盘说清,“物演新论”自然也就作为《三大起源通论》的大前提、公理,以此也才能真正实现各个基础学科的改革,正如本书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内容正是基于“物演新论”思想达成的理论“变革”。【当然,除了“物演新论”的大前提、公理之外,在《三大起源通论》中还有大量的公理性和定理性文章,也正是有了这些根本的公理性和定理性文章,这才能为解决生命起源、精神起源和社会起源等问题提供最基本的思绪。】

如此,便铸就了当下中国最完善的“自主基础理论体系”。

最后要知道,基于能融合原始宗教、东方思想、西方哲科、佛学底层思想的“物演新论”;再结合本书纵向融合统一化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细菌学,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三大起源通论》,两者合并就共同建构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最完善“思想系统”,这几乎就是人类最顶层思想的“终极结晶”,因为这使得各类顶级思想、各种顶级基础理论最终都能在“物演新论”和《三大起源通论》的思想中达成最大程度的融合统一,而不再是分裂隔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随笔:为什么佛学是真的(3)
通过《物演通论》的哲学思绪打破生命存在与非生命存在的边界
精神起源之意识起源-前言
道家智慧: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北上广的方言从哪来?方言的起源与流变【华夏乡音01】
易理与空性、道家与佛家,本相通(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