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分钟看懂五行,和你理解的木火土金水不太一样

关于五行的说法,各种资料,各种媒体,各种传说,解释的神乎其神,似乎掌握了五行的秘密,就能长生不老,万古长存,无中生有了。在很多人的理解里,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更高深一点的,理解的是肝心脾肺肾,也是实实在在的内脏,但五行真正的意思,是这样的吗?

对于五行的理解,重点在于行的理解,行,即是运动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运动形式的划分。所谓的木火土金水,不过是一种代号罢了。

五行中的木,代表的是一种疏泄的力量,对应人体的肝脏肝脏在人体中也本身就是一个解毒的内脏,它的疏泄力量,把很多会对人体造成恶劣影响的毒素,排出人体,使人体免受侵害。

在大自然中,木性的疏泄表现的更加显而易见,大气环流季风气候的时候,一场龙卷风把密密麻麻的森林吹的稀稀洒洒,这是坏事吗?这其实是好事,想想,那些树木已经长的密不透风了,树林里面必然滋生了很多腐败,久而久之,山岚瘴气,连野兽都不能生长,这样隔段时间一场龙卷风,疏泄一下森林,必然会出现很多新的树木,森林又会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以说,木只是一种代号,代表疏泄的力量,并不是指木头,或者森林。但是木头却是和这种疏泄的力量息息相关的,假如森林密了,龙卷风都吹不开,必然产生山岚瘴气,就像人体的肝郁一样,但是森林稀了,必然产生更强大的风,就像人体的肝风上扰一样。所以人们理解的肝就是木,木就是肝,这种理解没有考虑到风,更没有考虑到疏泄力量,这是很不正确的。

五行中的火,代表的是一种宣通的力量,对应人体的心脏。心脏在内经中说是君主之官,不受邪,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你见过哪种活着的生物被扔进火里面还活着的。心脏的宣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每分每秒的搏动就是最好的例子,将血液和各种营养物质推动到人体的各个部分,滋养经脉。

在大自然中,火性的宣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看到的明火,天上的太阳,还有整个夏天,都代表了一种宣通作用。

五行中的土,代表着一种运化的作用,对应着人体的脾脏。所谓脾主运化,土生万物,一边运,一边化,一边生,就是这个道理。

在大自然中,这种运化的作用也是随处可见的,天上的飞机,地上的火车汽车,水里的轮船,运动的过程中必然消耗能量,也必然产生新的事物。

五行中的金,代表的是一种收敛的作用,对应人体的肺脏。肺法相天幕,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这些都是肺的特点。很多人理解的金就是指金属,这种理解肯定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因为金属也肯定是矿物的提纯才有,就像这种收敛的作用,要收敛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金属的产生。

再说大自然中的现象,刚讲的金属提纯是一种现象,还有就是到了秋天,万物都开始凋谢、枯萎,这也是一种收敛作用的表现,很多植物的生命体征收敛成了种子,人的毛孔也开始收敛起来,包括整个大地,所有热量都开始下降,开始收敛。

五行中的水,代表的是一种封藏的力量,对应人体的肾脏。古语说,肾藏精,但是解剖人体的时候却没有在肾脏里看到精子,那只是理解有误,古人说的精,是精元,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特殊的热量。肾属水,肾小球里面也会代谢人体的水,这只是表面看到的东西,肾藏的东西是水里面的热量,也就是那种精元,这种精元藏的越深,人的精神就越好。所以,把水简单的理解为肾,肾理解为水,这种理解也是不全面的。

大自然中的现象,动物的冬眠,地球的热量降于地下,甚至是你存钱的行为,都可以理解为水性,也就是封藏的力量。

这里提一下关于修仙的主要哲学思路,金的收敛作用,水的封藏作用,很多修仙的人基于这样的思路,认为只要收敛起来,藏起来,永远不用,就可以永远存在下去,所以很多修仙的书搞得神乎其神的,给你写一个“些”字,让你自己去参悟,其实分开看就是此二,二就是讲的金和水,就是让你把自己收敛,封藏,永远不用,你就永远活下去,就成仙了。

上面五行代表的五种作用的力,相生相克也是很好理解了,一开始疏泄,疏泄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宣通,宣通久了就开始运化,运化久了就开始收敛,收敛到了极点就开始封藏,藏到一定程度又开始需要疏泄了,这样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了。

疏泄的力量可以制约运化的力量,运化的力量可以制约封藏的力量,封藏的力量可以制约宣通的力量,宣通的力量可以制约收敛的力量,收敛的力量可以制约疏泄的力量,所以就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了。

正常情况下,这五种力量是相互平衡的,相生又相克。一旦平衡被破坏,对人体来说就是一场病,对大自然来说就是一场天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过一场雨,你就能懂“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奥秘
以五行探讨万病的根源(五行基础)
五行是自然界的五种力量:带你用好五行理论!
中医入门必读之天人“五行”
人体内五行系统的失衡(超长)-今日头条
五行生克及各脏气不及与太过所现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