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植物篇(五)*

导言:中国古诗词,文化蕴涵丰富,体类众多,将其梳理之后,多角度分类呈现,更能加深认识和理解。这对于了解古人生存状态,理解古人思想和行为,汲取古人文化精髓,将会有所裨益。当然,这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智养性的绝佳途径。



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2、《柳》-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是乐游苑让人断肠的春天。为什么在今天这萧瑟的秋日,已经身披夕阳又要满带鸣蝉。

赏析:此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全诗言少意丰,隐而不露,含蓄委婉。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关柳,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3、《垂柳》-唐·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译文: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

赏析: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全诗中诗人将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直陈时弊,淋漓痛快。诗人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柔情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各尽其妙。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


4、《杨柳枝词》-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寓意诗,前两句写景,极写柳树的美态,诗人所抓的着眼点是柳条,写出了动态、形态和色泽显出它的材质之美。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柳树遭遇及自己的评价,因为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而不能得到人的欣赏,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怀才不遇而鸣不平,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相关政府官员。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5、《草》(节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赏析:野草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卓绝千古。


6、《春草》-唐·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托:依赖。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春草生兮萋萋”,“山中兮不可久留”。春草催人归家,所以称之为“无情物”。

译文赏析: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生长。可茂盛的春草总要催人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过了一年了!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久在客外地强烈的思归情绪。


7、《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以下是整理的往期主题链接汇总,如果您还算喜欢,请记得为小编加油点赞哦ヽ(°▽、°)ノ~

★往期主题汇总:

第一期:宫女篇

第二期:孩童篇

第三期:将军篇

第四期:三农篇

第五期:送别篇(一)

第六期:送别篇(二)

第七期:送别篇(三)

第八期:送别篇(四)

第九期:侠骨柔情篇

第十期:赞誉篇

第十一期:鄙薄篇

第十二期:相逢篇

第十三期:怨怅篇(一)

第十四期:怨怅篇(二)

第十五期:物是人非篇(一)

第十六期:物是人非篇(二)

第十七期:励志篇

第十八期:重阳篇

第十九期:即事篇

第二十期:羁旅(一)

第二十一期:羁旅篇(二)

第二十二期:思乡篇(一)

第二十三期:思乡篇(二)

第二十四篇:动物篇(一)

第二十五篇:动物篇(二)

第二十六篇:动物篇(三)

第二十七篇:植物篇(一)

第二十八篇:植物篇(二)·梅

第二十九篇:植物篇(三)

第三十篇:植物篇(四)·松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送别篇(二)
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替孩子收藏:写春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 涨姿势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释文、赏析
春天,送你100首写“春”的古诗,附赏析(为孩子收藏)
春天里,让我们一起读春天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