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光隧道里的碗窑古村落

       碗窑地处苍南县玉龙湖河谷中上游,在桥墩水库尽头,符合古人地域偏僻、环境闭塞、水源丰沛、土壤肥沃、风景优美、安居乐业的建村思想。

        碗窑古村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是一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碗窑依坡而筑,每条窑有八九格,故名阶级窑。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级水碓,计有46个捣臼的半自动生产流水线。

       地处偏僻的村落仅数十户人家,却仍保留着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背山面水,竹树婆娑,屋舍俨然,房子依山就势,路道崎岖婉转,涧水潺潺湲湲,山地星星点点,房前屋后,瓜果满园,晨炊暮霭,鸡鸣犬吠。几百年来,村民们以烧制陶瓷为生,间种几分薄田,闲读几句诗书,朝也安然,暮也安然。

  遗产日开幕式在碗窑博物馆举行。博物馆正门的几个字是著名文史专家罗哲文题写,而博物馆墙上的照片显示,碗窑近几年来竟然吸引了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朱幼棣及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等国内规划建筑方面的权威人士实地探访,实属难得。


       村子里有新修葺的水碓、古老的吊脚楼、建筑风格素雅的路廊、构筑精致的戏台、卵石铺砌的古道。这里的人群成分不是很单调:碗窑古村的始迁祖来自福建长汀一带,最早的落户者姓巫,从事陶瓷制作;而后,其他杂姓陆续迁来,遂成规模颇大的一座山地型村落。明朝末年,朱氏文孝公始迁礁滩碗窑,沿溪东西走向拓荒创业,制碗烧瓷,安身立命,并建宅院与村东涧岸边“竹林脚”。清朝初年,宅院毁于火灾,朱氏三世祖凤儒公另觅宅地重建家园,相中了兼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石壁脚”。朱氏族人以制瓷为主业,农耕为副,并倡导耕读,于房子正厅设书塾,延请名师,为子孙传道授业,礼仪传家,并颇有成效。

       村落中间的路廊里,漆器、剪纸、陶瓷、南杂等各色店铺鳞次栉比,古戏台飞檐翼角,造型别致。边上的碗窑古龙窑早经恢复,成为外来旅游者必游的去处。龙窑由土砖拱成,洞口高度为1.5米,窑洞深7米,每只窑洞里面分三级台地状分布,龙窑沿着山坡依山造势,层层叠叠。清末民初,碗窑制瓷业最为鼎盛时,碗窑古村共有龙窑18条。由于龙窑以制碗为主,特别是荷花盖碗最负盛名,一般为如意草或宝相花图案为多。现存的古龙窑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王氏建造,一直沿袭使用至今,这也是碗窑古村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条龙窑。路廊令一侧的爬满野藤的高大院墙内,一只高大的烟囱顶天而立,这硕果仅存的碗窑烟囱俨然成为碗窑古村的标志性建筑了。



来源:温州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免费开放 | 苍南碗窑,隐在大山深处还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竟又是一个世外桃源
探村浙江苍南 | 碗窑古村,依山而建吊脚楼,悠悠陶韵古龙窑
名胜|浙江·碗窑古村
一步一景皆成诗! 秋游碗窑,听山语
省历史文化名村——苍南县碗窑村【转载】
碗窑古村随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