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欣赏》——国风——鄭风——有女同車

将翔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少男少女乘车出游的诗歌。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舜华”,木槿花,即芙蓉花。“将翱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琼琚”,身上的佩玉。“孟姜”,姜姓之长女。《毛传》以为“齐之长女。”齐国以姜为姓,故长女为孟姜,或者齐姜。后世以“孟姜”为美女的代称。“洵”,确实。“都”,美好,闲雅的意思。“舜,木槿也。”[《毛诗注疏》]“舜华”即木槿开花。“英,犹华也。”[《毛诗注疏》]“同行”,“行,行道也。”[《毛诗注疏》]“将将”,同象声词“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的声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有女同车》,刺忽也。”[《毛诗序》]所谓“刺忽”,就是讽刺郑太子忽的诗歌。《史记·郑世家》,郑庄公长子,名忽。郑庄公三十八年,齐国被北戎进扰,郑庄公派太子忽前去救齐,有功,齐僖公欲把女儿嫁给他,太子忽拒绝。郑庄公去世后,太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在一场宫廷政变之后,郑昭公被迫流亡到卫国。因为“齐女贤,而不取,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毛诗序》]

就诗歌而言,显然不是太子忽前去迎娶齐女,如果是前去迎娶,何以“有女同车”?有女同车,车上是谁?“有女同行”又是谁?是不是“彼美孟姜”中的孟姜?“因以‘同车’为亲迎,然亲迎岂是同车乎!明系曲解。且忽已辞昏,安得言亲迎耶!又谓‘孟姜’为文姜,文姜淫乱杀夫,几亡鲁国,何以赞其‘德音不忘’乎!”[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有女同车”前去迎娶解释不通,或者“旧解以上‘有女’与‘孟姜’为一人。”一个人的说法,也不能认同,如果说“同行之女”,将翱将翔,可以理解,“同车之女”何以将翱将翔?“严氏谓其文重复,当为两人。”[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那么同车之女是谁?“‘同车’为侄、娣之从嫁者,‘孟姜’指适夫人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即使从嫁者,也不能与之同车。由于很难弄清楚,诗歌中,吟唱的是一个女人,还是两个女人,所以对于这首诗歌的解释,便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现象。

朱熹说:《有女同车》为“淫奔之诗。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而又叹之曰,彼美色之孟姜,信美矣,而又都也。”[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朱熹的意思是,车上同坐一美女,心里还想这另一个美女——孟姜,于是忍不住赞叹‘孟姜’之美色。《有女同车》为“淫奔之诗”的说法,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小序》谓刺忽也。衍之者曰:‘忽不昏于齐,后以无大国之援而见,故《集传》又‘疑为淫奔之诗’。夫曰‘同车’,则有‘御轮’之礼;曰‘佩玉’则有矩步之节;曰‘孟姜’则本齐族之贵;淫奔而越国,有若是之威仪盛饰昭彰耳目乎?”[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既然是淫奔,有这样大摇大摆,招摇过市,生怕别人不知道的吗?

清代方玉润先生说:《有女同车》“风忽以婚齐,非刺忽以不婚齐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有什么根据吗?“刺忽以婚于齐者,从事后论之也。风忽以婚于齐者,事前劝之也。事后论忽,固是事孤援弱,以至失国,似不婚于齐者,谓忽失计。迨后文姜淫乱,几覆鲁国,则不婚于齐者,有未尚不为忽幸。”[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认为:“此言忽之亲迎于陈也。有女同车,指忽所娶陈女也。‘彼美孟姜’指忽所辞者齐女也。言同车之女,色如木槿之华,朝华暮落不足恃也。随威仪服饰故亦可观,其若齐女之美且都乎。”[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而且“齐大,陈小,其女子气象自然有别,诗人但遥羡孟姜之美,而齐大不足援,隐然言外。”[清·钱澄之《田间诗学》]方、钱二位先生,又把《有女同车》拉回到了忽的婚姻问题上。娶陈女,或者娶齐女,表面上看到的是谁更漂亮,更美丽娴雅,更有好名声,实际上还是政治联姻,该娶谁,不该娶谁,由不得男女当事人双方的意愿。

以今天的观点审视《有女同车》,就是一首贵族男女出游的诗篇。周代未婚男女可以乘同一部车子出游吗?《国风·王风·大车》中有这样的诗句:“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就是姑娘问年轻的车夫敢不敢与之同车私奔的诗歌。

第一章写:男女乘车出游,女子长的像木槿花一样好看,轻盈活泼的样子就好像是飞翔一样,身上的佩玉,发出清脆的响声,诗人赞叹这个孟姜呀,既漂亮有娴雅。第二章,诗人赞美孟姜漂亮娴雅的同时,有指出,孟姜还有美好的品德和声誉。

诗歌大意:

姑娘和我同车,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鸟飞翔,珍贵佩玉响铿锵。美丽姑娘孟姜,举止娴雅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鸟飞翔,佩玉悦耳响叮当。美丽姑娘孟姜,美好声誉不能忘。

诗歌善于摹写女子的神态,“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人物是轻盈的,活泼的,灵动的,飞翔一般的。佩玉将将的声响,与舜华、顺英的容貌的描写,使得诗歌有声有色,生动感人,活灵活现,历历在目。诗人善于“善于摹神者。‘翱翔’字从羽,故上时言凫、雁,此则借以言美人,亦如羽族之翱翔也。《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洛神赋》‘若将飞而未翔’,又‘翩若惊鸿’,又‘体迅飞凫’,又‘或翔神渚’,皆从此脱出。”[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把女人的轻盈、飘逸、美丽比喻为鸟儿飞翔,从《有女同车》开始。(峻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3 有女同车 | 诗经·国风·郑风 | 儒家
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同车香无主——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诗不可说丨木槿花,秀色可餐爱缠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