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治水肿的4个验方


小编导读 / Dao Du

水肿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有些人全身肿肿的,有的则是某个部位肿。如何才能消肿呢?国医大师李振华总结了4个好用的方子——


祛湿消肿汤

组成:白术9g,茯苓30g,泽泻12g,生薏苡仁30g,防己15g,黄柏9g,石韦30g,槟榔15g,白蔻仁9g,赤小豆30g,滑石18g,白茅根30g。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水肿(湿热互结证)。

症见全身水肿,肿势较剧,腹部胀满,胸闷气短,干呕食少,口渴不欲多饮,腰痛肢沉,小便短赤,或见皮肤疮毒。舌苔黄腻,质淡红、体肥大,脉滑或滑数。

方解:本证系脾虚失运,湿郁化热,湿热互结,三焦气化失宣,水湿泛溢肌肤所致。方中白术、茯苓、泽泻、生薏苡仁健脾利湿:防己、黄柏、石韦、滑石、白茅根燥湿清热利水;槟榔、白蔻仁行气化浊消胀。

配伍加减:肌肤溃疡去茯苓,加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便秘腹胀加二丑、大黄。

通阳消肿汤

组成:白术9g,茯苓30g,泽泻15g,桂枝9g,广木香、砂仁各6g,干姜9g,川椒目6g,薏苡仁30g,川续断21g。

功效:温中健脾,通阳利水。

主治:水肿(寒湿困脾证)。

症见全身浮肿,时轻时重,腰以下肿甚,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口泛清水,四肢沉重,精神困倦,腰凉重痛,面色萎黄,小便量少,色清或微黄,大便溏。舌苔白腻,质淡、体肥大,脉沉濡。

方解:本证系脾阳不振,水湿内聚,湿从寒化,寒湿困脾,水泛滥肌肤所致。方中以桂枝、干姜、川椒目等大辛大热之药温中祛寒、振奋脾阳;桂枝配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且助膀胱之气化;广木香、砂仁行气消胀,芳香燥湿;川续断固肾通络,以治腰疼。脾阳复得,水湿能运,则肿自消,胃纳自愈。

配伍加减:心慌气短,上午头面肿甚,下午腿足肿甚,尿量不少者去泽泻,茯苓减为12g,加黄芪、党参。

温阳消肿汤

组成:白术9g,茯苓皮30g,泽泻12g,川椒目9g,制附子12g,肉桂6g,干姜9g,砂仁6g。

功效:健脾温肾,通阳利水。

主治:水肿(脾肾阳虚证)。

症见水肿严重,两足跗尤甚,面色㿠白,食少腹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形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色清量少。舌苔白微腻,质淡、体肥大,脉沉细弱。

方解:本证系脾肾阳虚证,水湿不能蒸化,水聚为肿。本方在祛湿消肿汤的基础上,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肾之力。阳气得复,寒水自化,肿自消失。唯在用药上注意脾肾偏虚,区别主次。

配伍加减:面色灰暗、祛寒冷甚、神疲倦怠、脉细无力可减分利之药,加黄芪、党参。

滋阴潜阳汤

组成:蒸首乌21g,川牛膝、白芍各15g,枸杞子12g,炒杜仲15g,山药30g,茯苓12g,牡丹皮9g,车前子12g,珍珠母30g,菊花12g,钩藤15g。

功效: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主治:水肿(阴虚阳亢证)。

症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视力减退,心悸失眠,烦躁,腰酸遗泄,或有微肿,唇红口干。舌苔薄白,质红,脉弦细数。

方解:本证系肾阳不足,阳虚及阴,或平素肾阴亏虚。多见于肾炎发病后水肿不严重或水肿消退之后,自觉上述症状不减(多伴有高血压症)。方中蒸首乌、川牛膝、白芍、枸杞子、炒杜仲滋阴补肾;白芍配珍珠母、菊花、钩藤敛肝平肝潜阳;山药、茯苓、车前子益肾健脾利湿。

配伍加减:血压高甚加生石膏;失眠甚加琥珀、酸枣仁。



名医经验集



李振华老师为国医大师,治病救人70余载,教书育人60余年,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医,本书详细总结其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方面的经验。

《李振华论治内科疑难杂症》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介绍了李振华教授的临证精粹,总结李老用药心法、成方心悟及治疗脾胃病、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等。并有李老临证中的典型医案,详细介绍了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并加以按语,阐述李老辨证施治、用药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精荟》:健脾宁心:茯苓
治水肿的四个验方
略论中药的配伍运用(二)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本草精荟》:利水渗湿:猪苓的功效与应用
泽泻与猪苓的功效异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