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名方第236期|运脾消食汤
userphoto

2024.05.11 重庆

关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甘肃省名老中医沈玉鹏工作室 任耀全 杨志华 韩珍珍 石玉蛟整理

沈玉鹏,甘肃省名中医。

组成:太子参10g,山药10g,茯苓10g,苍术6g,炒薏苡仁10g,焦山楂10g,厚朴6g,槟榔6g,莱菔子10g,乌梅10g,枳壳10g,陈皮6g,生甘草6g。

功效:益气运脾、消食和胃。

应用:主治脾虚湿盛、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功能性腹痛等。

用法:水煎服,分两次饭后半小时口服。忌生冷、油腻、辛辣及发物。

方解: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入脾、肺经,益气健脾生津;山药味甘性平,补脾气、益脾阴,两药配伍,益气健脾,共为君药。

茯苓、薏苡仁为淡渗清补之品,健脾利水渗湿,且其利水而不伤正,补脾而不滋腻;苍术辛烈温燥,乃燥湿运脾之要药,《珍珠囊》记载苍术能健胃安脾;厚朴苦温辛燥,为散满消胀之要药,与苍术相合,既能强脾又兼舒肝,不但燥湿和胃,而且理气消胀。上四味运脾化湿,理气消胀共为臣药。

焦山楂味酸而甘,主入脾胃经,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莱菔子性味辛散而利气,甘温和胃以顺降,有良好的消食开胃、行气除胀之效,两药合用,共助健脾开胃、消积除胀之功。陈皮辛苦气香而上行,为理气健脾之佳品;枳壳理气宽中,行滞除胀;槟榔辛行苦降,善行胃肠之气。三药合用下行之力显,一则防中湿太过阻碍胃气,燥湿相济;二则助山楂、莱菔子行气导滞,升降相因。上五味共为佐药。

乌梅味酸涩性平,善能生津液,且其气厚善敛,以防诸药燥热伤津或行气太过;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更作调和诸药用。二者共为使药。

上方诸药合用,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共奏益气运脾、消食和胃之效。可广泛用于脾虚湿盛、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功能性腹痛等。

加减:纳差加木瓜、焦谷芽、鸡内金,以消食开胃;腹痛加当归、白芍、香附、元胡,以理气柔肝止痛;便秘者,加生白术、郁李仁、当归、火麻仁,以养血润肠通便;便溏者减莱菔子,改山药为炒山药,加诃子、炒白术、莲子、白扁豆,以健脾止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腑病机—脾】
患者便秘3年,我重用「生白术」,20多天愈,大便自通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逍遥丸、四逆散,调和脾与肝!
林杰豪:许公岩教授治疗肺心病验案举隅
厚朴八味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