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癌七大高危人群
大肠癌
七大高危人群

    大肠癌的产生一般都是很隐蔽的,很难被医患双方早期发现,但现巳查明其高危人群可以分为七类:

    首先是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 家庭中有直系亲属患过大肠癌者,则其一生中患此病的危险性比其他人要高出8倍之多。大约1/4的大肠癌患者有该病的家族患病史。

    其次是家族中有肿瘤遗传基因的人群。 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征,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HNPCC),可明显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时间更为年轻。

    第三类人群是结肠息肉患者。大部分大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癌变率为1%-5%。

    第四类是高龄人群。大肠癌患者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故大肠癌的发病年龄也较高,也有一部分患者发病年龄较早。

    第五类人群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第六类人群为来自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和大城市的居民,发病率高。

    第七类人群是得过恶性肿瘤者,尤其是已经患过肠癌的人群。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

    肝胆肠研究中心教授  罗学宏

筛查大肠癌的四大方法

    大肠癌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人群筛查的手段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大便隐血试验:该检查简便易行,费用低廉,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可作为大肠癌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方法。如果大便潜血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还可检出胃溃疡、大肠癌、大肠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别是大肠腺瘤的癌变率可达10%-20%。

    二、直肠指检:大肠癌中大多数发生在直肠和乙肠。在直肠癌中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肿块。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要检查一次,尤其出现便血、便频、大便中有黏液以及里急后重等排便习惯异常者,均应做直肠指检。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

    三、气钡双重造影: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其效果接近于结肠镜,比较安全;缺点是易漏检小息肉,且常有假阳性,需要进一步行结肠镜确诊。

    四、结肠镜检查:有条件者从50岁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检查一次。如阴性,以后每四年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约75%-80%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可藉乙状结肠镜予以确诊。这种检查操作简单,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同时能采集活组织标本,还可通过电灼摘除腺瘤等癌前期病变。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系统肿瘤放化疗科教授  程晶

吃得太精细 易患肠癌

    临床研究发现,欧美国家肠癌的发病率较发展中国家明显高一些,这与他们多肉少纤维素的饮食习惯有关。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吃的东西越来越精细了,实际上在精加工的过程中间,我们丢失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其中现在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纤维素。纤维素一旦吃得很少的话,粪便在体内长时间停留,增加致癌物对肠道的刺激,这是很不利的。

    同时,烫食、功夫茶、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对食管粘膜存在破坏,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食道炎或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进而癌变;酒精的摄入也使患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过度油炸、熏烤过程中,例如煎鱼或煎肉,蛋白质在高温下尤其是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含苯环的物质,具有强致癌作用。其他一些食品添加剂、化学农药残留也可能对身体有一定影响。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吴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镜检查——把结直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大肠息肉,隐匿的杀手!见一个,杀一个!
这样的大便 预示着大肠癌来临!
世界肠道健康日 | 我们来聊聊“肠癌”那些事儿
小心!这样的大便,可能是大肠癌来临!
肠癌多数都是息肉惹的祸,重在早期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