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鸿门宴》的人物描写

《鸿门宴》的人物描写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里的一段,这在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它细致地描绘了楚汉相争双方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一个紧张场面,生动地表现了项羽、刘邦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课本提示对于本文的内容和人物性格会加以分析并有所论列。我这里对于提示的论点提出一些意见,并就正于读者。

  凡是读过史记这篇文章的人感到印象深刻,仿佛这两千多年前历史上的一幕栩栩如生地映现在我们眼前,历久不忘。司马迁能把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举止、语言、甚至心理,一一逼真地勾画出来。他笔下的项羽刘邦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从鲜明的对比上,使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政治斗争的前途和历史发展的趋向。

  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他自视很高,自信心很强,个人英雄主义非常突出。性情豪爽、直率,但暴躁,目光短浅,不善用人。而刘邦则深沉精细,机智权变,能够忍辱负重,并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这些性格在鸿门宴里表现得非常鲜明,使们能看出楚汉相争刘胜项败的结果。现在为了便于说明鸿门宴的人物描写,首先把鸿门宴的故事内容作一个分析。

  在项刘鸿门会宴以前,刘邦虽然用了谋士张良的计策,响应楚怀王的约,先入关中,但势力微小。而项羽呢,引兵救赵,解钜鹿之围;击溃了秦军主力,章邯全军投降,诸侯震恐;号称诸侯上将军,拥有大军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当时项强刘弱,双方实力悬殊。按照形势,刘邦当然不能不向项羽低头。项羽得了曹无伤的密报,准备击破沛公军,范增也主张急击勿失。这时刘邦新身前来项王军中谢罪,正如大鸟自投罗纲,但结果安然脱身,范增一筹莫展;甚至樊哙闯入军门,直言衡撞,也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课本提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项羽对杀死沛公这件事有所顾忌。沛公懂得当时人民的希望,他首先入关,和人民约法三章,纪律相当开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不像项羽那样一味蛮干,所以群众对他颇有好感。这样,项羽自然就不敢贸然杀他了。这个解释是不符合当时事实的。而且一面说项羽一味,而对于杀沛公一事又说他不敢贸然,有所顾忌,这在理课本身上就存在着矛盾。我以为刘项成败的原因主要是系于人心向背上面。刘邦懂得夺取天下首要在收拾人心。因而入关以后,秋毫无犯,与父老约法三章,除秦苛暴,开明军纪,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争取民众。项羽却不然:迷信自己的武力,正如提示所说的一味蛮干。他在鸿门宴前,固然目无群众,一意孤行;在鸿门宴后,更是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例如他入了关,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他是没有什么顾忌的。曹无伤密报说刘邦欲王关中,项羽立时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见项羽要杀死刘邦是算不了什么一回事的。

  可是他后来又为什么不杀刘邦呢?

  在这里,我们先要研究刘项二人的主要矛盾。毫无疑问,他们之间的主要矛盾是谁王关中的问题,也就是争夺天下霸权,谁取得胜利的问题,项羽大怒,要兴兵攻刘,正是因为根据曹无伤的情报,沛公有争霸天下的意图。但后来由于刘邦一面托项伯在事前疏通,说明他没有土地野心,一面又亲自到军中谢罪,低声下气,表明心迹,使项羽相信刘邦不但不是他政治上的敌人,并且相反地,是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有功之人,那又何必杀他呢?这样,刘邦对项羽这种表现恭顺靠拢的政策完全成功。项羽高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轻视这个亭长出身的刘邦。就兵力方面说,刘邦还非项羽对手。如果项羽意识到刘邦是他政治上的劲敌,将来会夺取他的天下,那么,项羽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即使刘邦从鸿门宴逃了回去,还军霸上,项羽仍然能够派遣大军击破沛公军的。刘邦回到汉中巴蜀,用张良的计策,烧了栈道,明白表示没有问鼎中原的意思,这就使项羽更放心。然后他整军练武,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

  项羽出身贵族,世为楚将,他刚恢自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十分浓厚,这样一个人是不能容许有人跟他争夺霸权的。可是只要对他低声下气,俯首贴耳,他就非常放心,没有疑虑。而刘邦正是一个机智权变,能够隐忍的人物,项羽不能理解刘邦的为人,刘邦欲能掌握项羽的性格。刘邦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对项羽又能卑躬屈膝,使项羽觉得他是一个恭敬懦弱,志气卑下,没有政治野心的人,和自己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因而放松戒备。

  所以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刘邦的举措消释了项羽的疑忌,不是项羽因刘邦深得民心而有所顾忌。

  现在我们看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鸿门宴里怎样描写这两个历史人物:

  张良把项羽要出兵来攻的消息告诉刘邦,刘邦说:君安与项伯有故?首先了解项伯和张良的关系,知道张良对项伯有活命之恩,交谊很深,而项伯是项羽的委父,在项羽面前有说话的资格,于是马上决定在政治上抓住项伯,要通过项伯的人事关系来向项羽进行联络和疏通。于是对张良说:君为我呼人,我得兄事之。等到项伯人见,便立时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这是他的拉拢联络的手腕。他对项伯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关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顾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他抓住了彼此矛盾的要点,着重说明自己没有土地野心,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指出遣将守关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备他盗之出入关非常,同时又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说明他正是为项羽效力的人。这一番话是最能打动项羽的心,消释项羽的疑虑的。后来他一见项羽,又立即谢罪,先请述过去二人怎样戮力攻秦,怎样合作,然后说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后见将军于此,说明自己无意争先入关;最后提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指出有人从中挑选,离间感情。完全从彼此的关系上,从感情上说话,这对项羽是有说服力与诱惑力的。项伯的事前疏通和刘邦谢罪的话,搔着了项羽胸中的痒处,打开了他心头的结,是使他回心转意、翻然改计的一个主要契机。所以在会宴中尽管范增举所佩玉玦再三示意,而项羽默然不应。这表示着项羽和范增对沛公的看法已有了根本的歧异。范增对刘邦不肯放手,投意项壮藉舞剑杀刘邦。刘邦这时虽然得到项伯的以身翼蔽和樊哙的卫护,但感到的威力依然存在,形势未脱险境。他考虑过后,就一面起如厕,一面招樊哙出,共同商量对策。像这些地方,都能表现出刘邦的机警善于应变的个性。从刘邦来谢,带了白璧玉斗,要献给项羽和范增,从樊哙一见张良就问今日之事何如,都可以看出刘邦的来是有相当准备的。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吸取众人智慧,在鸿门宴中也表现得很鲜明。樊哙听到张良说项壮舞剑的情形,立时说:此迫矣!臣请人,兴之同命。一股忠于刘邦顾为舍生效死的精神,跃然纸上。这便是刘邦平日善待部属得到部属衷诚拥戴的最好说明。他碰上问题,问张良说;为之奈何?”“固不如敢,且为之奈何?对樊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这些话是不是表示他无主见,遇事犹豫不决呢?我认为这正是他善于用人能吸取众人智慧的一种表现。这看出他的领袖才能,和项羽的有一才智出众的范增而不能用,恰成鲜明的对照。刘邦犹如曹无伤暗通消息,欲不重声色,等回到霸上就立诛杀曹无伤,拔除了自己内部倾外通敌的人,这样处事是严密的,彻底的。这跟项羽知道项伯私通刘邦而无所谓,又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项羽豪爽、直率,……听了刘邦几句恭顺的话,就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活现出一个直肠子汉子的口吻和神情。这样的话写下来,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个性。范增是他的得力助手,智虑周密,平日对他十分忠诚,但他出身贵族,刚愎自用,因此范增的主张不能采纳。这跟刘邦的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在性格上是有显著区别的。

  樊哙闯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对项羽侃侃而谈,一种刚强、勇猛,暴躁的莽汉形象写得须眉维肖。樊哙这样对项羽倨傲不恭,为什么没有惹出麻烦来呢。课本提示认为樊哙口中吐出来的一篇堂堂正正的言词”“在当时紧张的局面中是一个转折点:不仅使项羽无法回答,沛公得以脱逃,项羽的计划也为之改变,项伯的主张也因而胜过范增。编者的意思是说樊哙的言词堂堂正正,项羽理屈辞穷,因而扭转了局面,使项羽改变了计划。这个看法也有问题。

  樊哙行动鲁莽,项羽对他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项羽性格豪迈暴躁,樊哙行动勇猛莽撞,二人性格有若干共同之处。项羽自己是一员勇将,看见樊哙的雄伟项武,先自有一番欢喜;你看他连称壮士,并且肠之厄酒肠之彘肩,正是一种赞美;而另一方面樊哙的言词又是前面刘邦两段自白的进一步说明,他得复陈述刘邦的待大王来,刘邦是劳苦而功高的。这对项羽的消除疑虑是起了巩固作用的。同时措词的精神,依然是尊重项羽的霸权,申明刘邦没有异志,项羽不应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这对项羽还是一种规谏的口吻,而不是敌对的言词。项羽不加怪罪,反而赐,正是这个道理。固然樊哙的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词使项羽理屈辞穷,未有以应,但项羽不是因为这点才无可奈何地改变计划。实际上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以后就翻然改计了。

  从上面的简单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描写人物的突出的特点。

(节自张郁朋《谈<鸿门宴>的人物描写及其他》)

《鸿门宴》鉴赏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的一个片断,其中涉及到的许多人物,各各闪耀着个性的光芒。在这里,同是封建军事集团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就各具风貌,神态迥异;作为两个对立营垒的谋士,范增和张良的机谋策略,也各有千秋。至于勇士樊哙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愤怒形色,饮酒食肉时的粗犷举止,以及责备项羽时既气势逼人而又暗藏机巧,更以极大的鲜明性展示了他的特有性格。

  作为历史著作,无论写人叙事,都必须言之有据,信而有征,决不允许象文学创作那样凭空虚构。《史记》的写作是严格按照这一要求的。诚如班固所说,它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赞》)那么,司马迁又怎能在《鸿门宴》等篇章中,把人物的个性叙写和塑造得这样成功呢?这里当然有着生活的原因。社会生活本来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在实践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本来就显示着千差万别的个性,而司马迁又能在朴素唯物主义指导下,鸠集国史,采访家人(刘知几《史通·六家篇》)。一方面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一方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根据总结历代成败兴亡之理的要求,对纷纭杂乱的资料和传闻加以精心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抓住了各种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除此以外,《鸿门宴》等篇章的人物刻画之所以各具风姿,栩栩如生,也是和司马迁的卓越艺术才能分不开的。

  司马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历史事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鸿门宴发生以前,项羽曾经在新安城南击退秦卒二十余万人,派当君等统兵猛击函谷关。事后数日,又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些事件的规模和场面,都比鸿门宴大得多;但从斗争的总形势上考察,鸿门宴既是刘、项从盟友转为敌手的开始,也是项羽从胜利走向败亡的转折。正因为如此,一场觥筹交错的宴会,实际上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为尖锐复杂、惊心动魄,因而更加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正因为如此,司马迁叙述西屠咸阳等事件,不过寥寥数笔,而鸿门宴却花上了一千五百多字。

  鸿门宴是一场斗智谋、耍权术的政治搏斗。在这场搏斗中,敌对阵营中的智囊人物张良和范增得到了细致的刻画,显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应该说,张良和范增都是十分机智的,他们都看到了刘、项之争的性质、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后果。但是他们机智的表现却又各有其内容和形式。张良的才能是在使刘邦集团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由于兵力悬殊,他在得知项氏集团准备即日进击的急迫形势下,为刘邦定下了赖帐并叫屈的计策。考虑到项羽喜欢沽名钓誉的特点及其亚父的老谋深算,他一方面亲自跟随刘邦冒着风险前往鸿门,一方面为了以防万一,带去了勇士樊哙等精干的百余骑,作了种种临机应变的准备。结果如愿以偿,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转危为安。范增的深谋远虑则更多地表现在事先定策,席间暗算和事后断言等方面。他一眼看出好酒及色的刘邦入关以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所以就竭力怂恿项羽急击勿失。在鸿门宴上,他以玉玦暗示无效,立即意识到项羽已改变初衷,为了达到消灭刘邦的目的,随即指派项庄入寿舞剑,图谋击杀刘邦。刘邦脱险以后,他深感良机已失,失败的端倪已经表露,所以激愤地断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在鸿门宴这场尖锐复杂的智斗中,张良全局在胸、从容沉着的特点以及范增骄狂浮躁、心地狭窄的缺点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项伯夜见张良时,已值决斗前夕,两军距离只有四十里,刘邦的兵力只及项羽的四分之一。在这晴天霹雳面前,张良却镇静自若,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云云,表面上似乎只是要说明自己的身分和态度,实际上却是向项伯发起的思想攻势。项伯是讲究的,他连夜通风报信,就是报答救命之恩的义举,张良用来打通项伯,无疑是一帖灵丹妙药。接着张良去见刘邦,张良当时对刘邦是不满意的,因为象距关,毋内诸侯这样关系到全局成败的大事,刘邦竟未和他商量,所以在刘邦惊慌失措,连声问计的当儿,张良却出其不意地发出了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反诘。然而,张良并未给刘邦过分难堪,他的两次提问,明显包含着劝导刘邦,晓以利害的目的。特别是在刘邦默然认错以后,他便不再纠缠往事,开始为刘邦谋划对策了。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良顾全大局的气度和品质。跟张良相比,范增却相形见绌。在项羽决定次日进攻刘邦时,他就以为稳操胜券,万事大吉了。所以只是要项羽急击勿失,而对项伯等与敌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却完全丧失了警惕。直到鸿门宴上,也仍然没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面对项羽的变卦,特别是对他的多次示意毫无反响,范增被激怒了,他擅自召来项庄,命他去行刺,并气冲冲地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里,他显然已自置于项氏集团之外了。刘邦走脱后,他甚至当着项羽和敌方谋士张良的面,发出了竖子不足与谋的辱骂。应该说,范增的决策是符合项氏集团的根本利益的,但是由于他心胸狭窄,老气横秋,所以终于未能被项羽所理解和接受,也就铸成了无可挽回的败局。问题还在于,对于这种严重的错误,范增始终缺乏认识,一味责怪项羽,以致把自己集团内部的矛盾暴露在敌人面前,终致被刘邦所利用,通过陈平的反间计,挑起了项羽对范增的猜疑,落得了自己愤然出走和项羽乌江自刎的下场。

  注意历史人物的出身和经历,描述其独特的言论和行动,这是司马迁刻画历史人物形象的另一种方法。司马迁不是阶级论者,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和辩证法观点。所以他有可能从不同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声容笑貌中,看到各自的出身和经历的烙印。加上他在创作中又坚持了不虚美、不隐恶的严肃态度,所以《史记》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常常是个性鲜明的典型。以刘邦和项羽为例:刘邦虽然出身贫贱,但不事人生产,是个市井无赖。他惯于耍弄手腕。为了实现自身的目的,往往不择手段,不顾信义。项羽则出身于世为楚将的贵族家庭,他一方面骄横放纵,草菅人命;一方面恪守礼教,贪图虚名。在反抗暴秦的长期斗争中,刘邦与项羽又各有其独特的经历。刘邦力量较小,但经常出奇制胜,因而越来越善权谋作诈术;项羽却因取得了巨鹿之战等巨大胜利,成了诸侯上将军。所以愈益沽名钓誉,刚愎自用。鸿门宴上,他们的种种表现,正是其不同出身和各自经历在性格上的必然反映。

  刘邦本是个贪于财货,好美姬的人,进入咸阳以后,却一变而为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这不是本性有了改变,而是为了争夺天下、骗取民心而施展的权谋。但是,他过早地想王关中的愚蠢行动激起了项羽的愤怒。面对濒临覆灭的深渊,他不免惊慌失措;但一经张良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的点化,他霎时醒悟,顷刻之间就粉墨登场,假戏真唱,而且得十分迷人。你看,他请来项伯,兄事之,亲为敬酒、祝寿,约为婚姻”……。这还不算,他又信誓旦旦地把收揽民心的权谋名之谓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把王关中的野心美化为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这分明是,可刘邦却神态逼真,言之凿凿。一副市井无赖的狡诈嘴脸,在这里可谓暴露无遗了。更有甚者,旦日在鸿门与项羽见面时,刘邦的模样变得分外丑恶了。他卑躬屈膝,言必称将军,把先入咸阳的行动说成是以往不敢有的梦想,把得复见将军当作自己莫大的幸福。为了逃避罪责和摸清底细,他还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小人的挑拔,装出一副受尽委屈的可怜相。作为刘邦对立面的项羽,出身和经历跟刘邦很不一样,所以个性也就别具一格。他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不愿受人支配,更不容别人跟他对抗。所以刘邦距关,他暴跳如雷,决定进击。可是听了刘邦的甜言密语,他立即软化,颇觉内疚。为了自我解辩,居然还主动把曹无伤告密的事说了出来。范增示意其杀刘邦,他视而不见,默然不语。至于刘邦为什么要距关?为什么主动登门请罪?范增又为什么必欲置刘邦于死地?这些问题,项羽根本没有考虑。他压根儿被眼前虚假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不知如何是好。项羽还严重束缚于封建礼教,亲亲之谊使他不仅没有处分私通敌方的项伯,反而听信其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的说词,并按此行事。范增示意之际,项庄舞剑之时,他未始没有触动,但那个字制约了他,使他不愿在宴会上暗算敌手。结果放走了刘邦,带来了无穷的后患。这一桩桩,一件件,联系项羽的出身和经历来看,都不是偶然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项羽等历史人物既真实可信,又栩栩如生。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并不事无巨细,兼收并蓄,而能抓住其特定环境中的典型特征加以叙写和刻画。第一,他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需要出发,十分注意历史人物本身在某些方面本来具有的典型性,捕捉其主导方面,删略其次要方面。比如,他为张良作传,就声明绝不纠缠于张良的那些与天下兴亡无关的琐碎小事,而集中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重要事件。再如,从《项羽本纪》的实际来看,他显然扣紧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从勇猛顽强、刚愎自用和思虑浮浅、沽名钓誉等方面着笔。第二,根据写作的需要,司马迁总是把历史人物的最关重要的言行写进其本人的传记;为了不影响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评价,又往往依据不同篇目的不同要求,把倾向各异的历史材料作分散的处理。拿鸿门宴来说,它互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但《高祖本纪》和《樊哙列传》,仅有二百字左右,《留侯世家》则不足一百五十字。相比之下,要算《项羽本纪》最为详尽。但刘邦、张良、樊哙等人在鸿门宴上的言行,在其本人的传记中,也有详于《项羽本纪》的地方。象《樊哙列传》中,樊哙跟项羽的对话,就多出如下数句: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司马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经济笔墨,避免重复;另方面又为了使各篇所传更加集中,保持其相对的独立与完整。第三,司马迁往往把历史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分别放到最适合其表现的事件中来加以刻画。象以屠狗起家的樊哙,既有着冲锋陷阵、斩关夺隘的匹夫之勇,又深受刘邦、张良等的熏陶,颇有一点心计。为了表现后者,作者就匠心独运地在鸿门宴这个复杂斗争环境中作了详细的刻画。

  画诀说:石有三面,树有四枝。意思是笔法必须有阴阳向背之分,才能使物体具有立体感。画是如此,文学作品的形象塑造也颇有相似之处。司马迁写历史人物,就不仅注意正面的描绘,而且着力于侧面的烘托,还善于透露其背面的言行。这是他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独到的方法。在鸿门宴中,项羽的粗疏自尊的性格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不杀刘邦的决策事前未和范增商量。这一点作品虽然未作正面交代,但在宴会过程中,范增之所以多次焦急地用玉玦示意,严厉召令项庄拔剑起舞,侍从们之所以果断而又蛮横地阻挡樊哙进入宴会场所,都说明自范增以下,所有人都在按老皇历办事,都不了解项羽的新决策。这就从背面有力地揭示了项羽的上述性格。与此相类的是,在鸿门宴前,张良和刘邦的有关计谋,司马迁也未作直接交代。但在项庄舞剑、威逼刘邦的紧张时刻,门外的樊哙一见张良劈头便问:今日之事何如?从这一急迫而又短促的问话中,足见樊哙与张良灵犀相通。他早已知道内情,并作好了应变的准备。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樊哙在闯宴责项时,不仅言语得体,连谎话也和刘邦昨夜讲的一模一样。显然,张良等人在定计以后,是曾经跟有关将领作了彻夜的周密准备的。这种通过樊哙来对张良等进行侧面烘托和反面交代的写法,不仅扩大了作品的容量,而且使张良的沉着机智的性格显得更加饱满、生动和真实。

  《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刘熙载《艺概》)鸿门宴虽然只是《项羽本纪》的一个片断,但它事事与刘、项之争的全局相关联,处处都体现了司马迁的高度艺术技巧,人人皆是不朽的形象典型。宋代的刘辰翁曾说:鸿门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我们觉得,刘辰翁的这种赞语,鸿门宴及其作者是当之无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为例,谈谈司马迁刻画人物之功
《鸿门宴》课堂实录
中国历史上最“狗血”的一场饭局
同课异构课件:第6课 《 鸿门宴》
李山 | 从《史记》的“史底文面”看司马迁的坚守与超越
【不正之辩】之四:项羽鸿门宴案辩护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