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为例,谈谈司马迁刻画人物之功

《史记》记载了上自皇帝下至西汉五帝时代一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史学文学长河中一颗最璀璨的明星,经历了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它寄托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希望与志向,成篇的竹简上浸透了他的辛酸血泪,更因为司马迁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每个人物都在他的笔下复活,栩栩如生的历史仿佛正在你我眼前上演。通过阅读《项羽本纪》,或许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司马迁刻画人物之功。

 

一.少年项羽

司马迁刻画人物用字简而精,主要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他主要利用历史事件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使史和人物交融,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一)少年项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为将门之后,身上有一股豪爽、洒脱的大将风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学他认为作用小的东西(剑),学能敌万人的兵法,然而他也不追求卓越,“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年少轻狂、直言不讳,项羽一句“彼可取而代也”惊到了自己的叔父,让叔父称奇;而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又让多少人胆寒。司马迁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把项羽的形象深深刻入了读者的脑海。

(二)初露锋芒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此段中,项梁与项羽配合默契(梁眴籍曰:“可行矣!”,一个“眴”字足见叔侄俩的默契),杀掉了会稽郡守殷通,并夺得精兵八千,项梁成为郡守,项羽成为将军。项羽斩殷通、杀数十百人,震慑住了府中的其他人,使得他们“莫敢起”——从中我们也领略到项羽的勇猛和气场。

(三)军队壮大、英勇善战

     陈婴因其母之话,带着其跟随者两万余人跟了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坑襄城、屠城阳、略雍丘,胜仗不断。

项羽幼时学文不成,学剑不就,学兵法又不肯竟,而攻襄城时,遇到诸多困难,可是最后他还是攻克了襄城——从这里我们也能了解到项羽的成长,他变得越来越有耐心;项梁当初做出叫项羽杀殷通的决定几乎是一瞬间的事,而对于田假,项梁却不忍杀之,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形势不同,二是政治原因,但这也能反映出项梁的顾全大局,甚至是一丝同情之心。

(四)项梁之死

“项梁起东阿,西,此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寥寥数语,便把项梁的洋洋得意写得淋漓尽致——骄傲、不听宋义之言。

虽然楚军曾经多次打败秦军,但骄兵必败。后来,“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从此,项羽独自挑起了大梁!

 

二.巨鹿之战

司马迁善于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例如在经典战役——巨鹿之战中,通过对项羽杀宋夺军,破釜沉舟,新安杀降的描写,展现了他豪迈霸气,以暴制暴,意气用事的性格特点。

(一)杀宋夺军

宋义率楚军北上至安阳后,却停留四十六日不再前进,引起项羽的不满。项羽认为应该与赵国里应外合击破秦军,催促宋义进兵。宋义却主张让秦赵互斗至两败俱伤时再乘渔人之利。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宋义的阴谋之论显然让项羽非常反感,他一生憎恶阴谋诡计,宁可破釜沉舟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肯自降身价。何况赵国本是反秦联盟,纵然项羽想称霸夺权,可他的心中还是以反秦最为最重要的目标,所以宋义非杀不可。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在这一段巨鹿之战的前期准备的描写中,已展示了项羽崇尚武力,说一不二的性格。“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的场景,仿佛我们已经看到手起刀落,英勇凶残的霸王。

(二)巨鹿之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这段对于战争的直接描写,正面描写了项羽破釜沉舟之举大大鼓舞了楚军的士气,“无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取得了反秦的决定性战役的成功。

以其他诸侯军“莫敢纵兵”来对比项羽带领的楚军孤军直入,以身犯险的豪举。“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生动地表现出来。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运用节奏感强烈的三字短句,烘托了战争时紧张激烈的气氛和楚军所向披靡。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巨鹿之战的成功,使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极其强烈地渲染反衬了项羽那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然而在那叱咤风云的威风背后,人们对于霸王的态度更多的是畏惧而非敬服,在一次一次的“莫敢”背后,人们不会忘记作为一个以暴抗暴的乱世英雄,项羽的霸王业绩正是凭藉着残暴杀戮,血腥施虐而建立起来的。

(三)新安杀降

秦将章邯因被赵高追捕而欲投降项羽,先约未成,而后楚军粮少,项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

项羽臭名昭著的新安杀降是因为诸侯军队中的军官士兵因为服徭役和屯戍,在路过关中时,经常被关中秦人羞辱慢待。现在秦军投降诸侯军后,出于报复心理,诸侯军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轻侮秦军士卒。秦军士卒因此产生不满和异动。而后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可以说项羽从接受章邯的降军到残忍杀害二十万人,都是非常鲁莽和意气用事的。他仅仅因为“粮少”,就草率接受章邯投降,没有想到诸侯军与秦军的往日仇恨。而在得知“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后,就立即采用了杀俘虏的违反战争道义的方法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对于新安杀降事件的描写反映了项羽简单粗暴的头脑,也为后文项羽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三.鸿门宴

众所周知,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一个高潮迭起的重要段落,由此衍生出的文学典故也很多。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命运的转折点,宴前宴后众人的言行是推动历史转折的主要原因,这一部分将讨论在鸿门宴中,司马迁是如何刻画历史人物的形象的。为了方便分析,我将鸿门宴分为宴会前,宴会中和宴会后来写。

(一)   宴会前

此处写到项羽准备攻取秦国本土时,发现刘邦已先一步进入咸阳并且派人把手函谷关,他怒令攻破函谷关,驻扎霸上,曹无伤告密刘邦将要称王后,项羽大怒预备第二天“击破沛公军”,范增也向项羽劝诫一定要除去刘邦。这一段中,司马迁描写项羽时用了两次“大怒”,项羽的性情易怒可见一斑。而范增此时敏锐地观察到刘邦入关后不再贪财好色,看出刘邦志不在小,因此劝说项羽要尽快除掉他,范增的聪敏也通过他的劝诫之词体现出来。

而刘邦一处,项伯前来通知张良逃走不要被牵连,而张良将此消息告诉了刘邦,二人商讨后,通过项伯之口告诉项羽他入关是为了迎接项羽的到来,项羽听信了项伯的话而决定第二天招待刘邦。因为项伯的存在,张良和刘邦扭转了自己所处的劣势地位,把自己从欲图称王的项羽的对手变成了迎接项羽的先头将领。张良没有自己逃跑而是站在刘邦这一边,体现了他的臣子忠心。刘邦对待项伯的态度是“吾得兄事之”,极力讨好他,此处刘邦对项伯说的话是高水准的,他表明自己入关后“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派人把手函谷关是为了防止“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点违逆项羽的意图都没有,而是“日夜望将军至”。他三言两语便把自己变成了项羽的一个忠心部下,可见刘邦的巧言善辩,心机之深。再加上项伯在项羽面前的花言巧语,项羽便同意善待刘邦,此处两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刘邦是长于谋略而项羽更加崇尚武力。

(二)   宴会中

第二天,刘邦携带百余骑来见项羽,见面便低声下气强调自己先入关是“不自意”的,是有小人从中挑拨,项羽大咧咧地相信了他,告知他是曹无伤所说,还留沛公与饮,众人按次入席。刘邦低声下气的解释又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他把自己想要入关称王的真实意图隐藏在对于项羽的假意忠心之下,一切都只是意外而已,并且还提起有小人在从中挑拨,既洗白了自己又能找出那个泄密的人,其话中玄机不可谓不深。然而天真的项羽却相信了刘邦的解释,且不论鸿门宴上刘邦的命运会如何,留曹无伤在刘邦处还能得到情报,而项羽却说出了曹无伤是那个告密者。在思考项羽为什么要说出曹无伤时,我觉得有三种可能,项羽到底是是因为没有心机才脱口而出的,还是他听了刘邦的话觉得面上无光,把自己的冲动行为推到曹无伤身上,抑或是他不屑于用细作之类的阴谋战胜对手,根据字里行间的暗示,我认为应该是第二种解释(项羽说:“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而面对司马迁倾注了自己最多心血写就的这个悲情英雄,我又宁愿认为是最后一种解释,这也算是我在阅读《项羽本纪》时的一个不解之处。

随后作者详细写明了众人的座次,项羽项伯坐在最尊贵的东向座上,范增在第二尊贵的南向座,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详写这个座位表是有用意的,项羽和项伯同坐最尊贵的位子可以看出项羽是很骄傲的,他认为自己理所应当是最尊贵的,而范增的座位则表明项羽同范增之间已有嫌隙,预示了这场鸿门宴上项羽将偏向项伯的花言巧语,而不会听从范增的话。

席间范增几次暗示项羽击杀刘邦,然而项羽却“默然不应”。于是在范增指使下发生了著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事件,此处堪称鸿门宴的一个高潮,项庄舞剑杀刘邦,而项伯却随之拔剑起舞护刘邦,范增的努力再一次失败。范增的聪明再一次体现在他所说的话中,他对于项羽的评价十分准确——“君王为人不忍”,又告诉项庄“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对于未来的局势判断也是准确的。我的另一个疑问就是,项伯为何要如此拼命保护刘邦呢?尽管张良是他的救命恩人,刘邦是他的儿女亲家,可是他同时也是项羽的叔叔啊。

此时张良看出情况紧急,急忙叫来樊哙帮忙,此处对于樊哙的描写也十分精彩,樊哙表明自己要与刘邦“同命”因而“带剑拥盾”进入军门,对于要阻止他的卫士,他“其盾以”,进军帐时“披帷西向立(前文项羽东向坐,因此樊哙进入军长后是直面项羽本人的),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樊哙当时的神情令得霸王项羽都“按剑而跽”,可见当时千钧一发的局势之紧张。在问清来者何人之后,项羽不在乎樊哙是刘邦的人,称他为“壮士”,单纯为了樊哙的勇气而赏他酒肉,对于樊哙有欣赏之意。项羽在这里的形象,更像是一个绿林好汉,而不是一个要做帝王的人。樊哙将秦始皇暴政亡国与项羽责怪刘邦类比,指责项羽是“亡秦之续”,同样是推脱责任,刘邦说得很委婉并套出小人是谁,而樊哙则直接了许多,并且还有指责项羽的意思,使得项羽有些下不来台,二者一对比,可以看出二人身份教养上的差别,这便是司马迁的功力所在。随后刘邦借口上厕所叫上樊哙一道出去,重要人物都已悉数登场过,宴会大致在此结束了。

(三)   宴会后

刘邦出来后担心未向项羽告辞,樊哙说出那句著名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句话很精辟,刘邦因此而下定决心逃跑,但他细心地留下张良为他善后。

刘邦告诉张良该送什么礼,并且说刚才不献礼是因为“会其怒,不敢献”,由此可见刘邦善察人色。刘邦接着安排逃跑事宜,他丢弃车骑,只身骑马,让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手持剑盾,步行跟着,从小路逃跑,嘱咐张良估计他已经回到军营再进去和项羽说。在逃跑这样一个紧急的时刻,刘邦考虑的十分周到,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性格。

张良估计刘邦脱险后,进入军帐,推脱刘邦不胜酒力已先回去了,呈上献给项羽和范增的礼物,项羽接过礼物放在座位上,而范增则接过玉斗拔剑将其砍碎,因为他明白再无这样的机会将刘邦除掉了,“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范增此时对项羽也非常失望了。而刘邦回去后,则立即将曹无伤诛杀,以绝后患。

 

四.四面楚歌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从这一小段的描写中,我们可得知,虽然项羽身为一代霸主,身高八尺,力气扛鼎,但是,他并不是那种“男儿流血,不流泪”的男人。他在悲哀伤痛时,还是流泪了。而且,还是在他心爱的女人和手下面前流泪了。一般来说,强者都会保持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态度。但是在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却是一位外表凶恶,强悍无比,又不失内心柔弱的一面。可谓是“铁汉柔情”的项王。

       在四面楚歌的故事中,当项羽一伙人在东城被汉兵追上时,我们可以从项王对骑兵说的一段话中得知他是一个不服输又爱面子的人。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和“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仅仅一段对话当中,项王就一再的重复,强调他会失败的原因。但是在这之前,司马迁也简短而有力的描绘了“项王自度不得脱。”这说明其实项羽的内心是清楚地知道他这一战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是,他不想承认自己的过失和弱点而已。所以,他想借此理由来逃避现实。

另外,从同一段对话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项羽自始自终还是那么的自负。“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觉得自己的武功绝顶,没有谁能够抵挡和杀害他。他亦一再的强调说就只有天能夺取他的性命。其实这只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之一,自我安慰精神。这种自我安慰精神,其实就只是人们一种掩盖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行为而已。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代霸主的内心世界还是那么的矛盾。

       除此之外,我们亦可以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的一段描写中,感受得到项王依然还是那么的凶悍,霸气。他的勇敢兼凶恶的气场,不只是人类可以感受得到,就连动物,马也可以体会得到。可见,那种眼神的锐利,可以称得上比战场上的刀剑还锐利,厉害。其次,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倒,他的呼喊声也可以说是雷声般的震撼人心,就连汉军也被比喻成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的溃败了。

 

五.乌江自刎

      乌江亭长催促着项羽上唯一能渡江的船,只要过了乌江就能脱离汉军的追赶,重新开始。然而,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当初项王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他让他做王,他也羞愧得无法面对江东父老。 “笑”一字的出现,充分表明了项王自负的内心。他不肯承认自己安排用兵不当的过失,除了些许不服气,他也只能歉意地笑,苦笑,把一切失败归结于客观的过失。因此,就算没有退路,他也坚持守着自己的尊严,毅然拒绝横渡乌江逃命。

       从项羽赐马于亭长的事迹,我们清楚可以看见项羽慷慨的心胸。跟着自己征战了五年,日行千里且所向无敌的马,既然带不了它继续走下去,也不忍心杀掉它,于是就心甘情愿地把它送给了故人。这何不是种豪迈呢?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了项羽的怜悯之心。

       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这段接近《项羽本纪》尾端的项羽自刎于乌江,无可否认地显示了项王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项王回头看见老相识——马童,就是汉王用黄金千斤派来取项王头颅的人,项羽不多说任何话,就自刎了。为一代战场上风云人物的死感到叹息之外,我们还感受到了项王又一次的毫不犹豫。

前文我们分篇详析了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本纪》中的人物,借助于课本和其他材料,我们概括出以下几点。

首先,司马迁在众多的史料中精心选择,安排了许多经典场景,而不是简单地铺叙史料。以《项羽本纪》为例,项羽戎马一生必是经历许多,然而司马迁只是选取了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来写,却丝毫不影响人物的丰满程度,因为司马迁所选取的材料都是典型的,再加之适当的戏剧性,因此人物既是丰满的,又是简洁而令人印象深刻的。

其次,司马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多样的,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等手法。例如写项羽的外貌时,司马迁就用到了正面描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把他的健壮威武和力量展现了出来;项羽楚帐中斩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通过写诸将的反映,司马迁从侧面刻画出项羽的威猛。其他描写方法前文也已提及,在此就不再赘述。

同时,司马迁非常注意个性化的人物表现,即“使《史记》中的人物都按各自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例如樊哙曾以屠狗为业,故而“保留那种莽撞豪爽之气”,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在项羽和刘邦面前也是直言直语。

再次,司马迁使用了旁见侧出的写作手法来丰满人物形象。“旁见侧出”法是指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征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例如刘邦在《高祖本纪》中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形象,然而在其他传记中则暴露了他许多的弱点,比如在《项羽本纪》中就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当然在刘邦身上运用这一手法是因为有所忌讳,不得已而为之。

司马迁还采用了多维透视的方法,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这一点在项羽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是残暴狠毒的,起义之初便“击杀数十百人”,后又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为人不忍”的,在鸿门宴上大动恻隐之心。

以上是小组成员认真阅读《项羽本纪》后思考所得,深知学识不够,望老师同学点评指教,以期进益。

少年项羽:吴芸霜

巨鹿之战:冀瀚瑶

鸿门宴及开头总结部分:周辰

四面楚歌:叶美珍

乌江自刎:符涵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鸿门宴》优秀教案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
读《项羽本纪》 (评论: 史记)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十六讲:中国的悲剧英雄项羽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3)
【古今中外】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十六讲: 中国的悲剧英雄项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