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道德”非彼“道德”
userphoto

2016.02.05

关注

“道德”一词是中国民间普遍常用的词汇,从小我当我听到别人议论某某'道德低下’的时候,似乎就能感觉到他们议论的那个人“不好”。'道德高尚’一词就似乎在幼小的感觉中是一种褒义了。对于孩子而言,'道德’一词,除此之外也许不会有更多的理解和领悟。

一直以来,我们社会中常提的“道德”,似乎在民间成为了一种对于他人评价好坏的指认,而这样的指认似乎并没有太多确切的标准和过多参考的依据,特别是在世事变化无常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暗藏了过多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人浮于事繁杂社会体系中,事锁于人的社会现象越加显著,用“道德”去说事,还真会给人一种不着调的感觉。

记不得了,曾经有一天,我在感觉中遇见了老子,于是开始顺承自然地喜欢“道德经”思想,也从老子的轶事中走近了老子的智慧。我也渐渐地开始真正开始了解到“道德”的涵义,它的涵义是那么的不可言喻,神秘悠远,博大精微,不可思议而又朴素至简。这也是,我很少去翻译《道德经》的缘故,因为它已经的最精简的一部作品了,若再加上自己的主观解读,只能表现的是自己的意识和状态,以及自己对于原著的曲解。

有人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是什么?真的很难说清楚。孔子曾经为了稳固社会次序,建立了人伦准则,包括“仁义礼智信”的五德来给人们作为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参考依据。在我的印象中,孔子语言中,没有解释过“道”的涵义,提出来的是一些做人的德行和标准,既然孔子只提出了做人的准则而不是“道德”,那么,后世怎么又能够拿孔子的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呢?细细想来,一切的这些文化概念纯粹是一场政治秀场上的乱弹琴罢了!历代以来多以提倡儒家“道德”的文化精神,其实准确的说,是缺少“道”的文化机制,因为人们少了对于“道”认知和领会,“德”这个标准早已经被封存和固化,在历代内外施压的生存环境残喘中,中国文化中的“道德”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特别是儒家的“道德”,甚至被声色犬马成了更多形形色色的行尸走肉般的存在,固化风干成为了僵尸般的伪文化被一代代地遗传了下来,并且变异成为“面子文化”“形式文化”“啊Q文化”“做人文化”等不切实际,缺少真诚和信靠的基础,人们的精神也显的乏力,“道德”这块本土的活化剂本应提供的是更加生动的精神激活的源代码,却不幸的演变成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禁锢人们思想的非法法也, 反而变成了某些固执的标准,桎梏人们心灵的枷锁。

道德的本身是顺应自然的天道系统,“道德”意味着豁达的心胸和开放的思维体系,“道德”可以形容成激活生命的机制的智慧,也可以譬喻成转化平衡生命机制的律法,也类似于人类生命的隐秘医术,这个两个字却偏偏少有人了解它。以至于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停留在一些片面和浅表的层面,或者停留在一些统治阶级的需要所标榜的道德层面,还有一些是社会次序的需要层面,即公德层面。这些在大众的意识里所存有的对于“道德”的理解,恰恰和我所理解的“道德”判若两然的,对于我所解读的'道德’对比给我的感觉,喜欢讨论“道德”的人,恰恰是最不理解'道德’的时候。或许就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一些成因。

西方思想理念中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充盈着整个人当今人类世界的时候,并不知晓,“道德观”的内涵里包罗万象了所有的人生、价值、意义以及宇宙的动律。知识不是现存的、孤立的、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有关“道德”的知识和理论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为客观世界具有无限复杂性而认识主体具有巨大的能动性。道德的动律能够在人性的普遍适用范围内互通,如伏尔泰对于孔子的认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受压迫,就不要去压迫别人,自己喜欢自由,就要给予别人自由,这就是爱人如己。当然,这样的爱人如己,并不意味着,自己喜欢吃梨,就偏要强迫不喜欢吃梨的人去吃梨。道德有时候是灵动的,意味着乐善好施,并且不强加于人。

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在汝边”,老子孔子亦说:“道不远人”。道在万事万物中无形转化,生灭现象是道的转化关系中的表里关系。生是有形有质表象,是有炁有量的有限内容;死是无形无状的存在,是无限无量的存有。“道”是无形无限的本体,它是零,也可以是一,更加可以是二元对立,三元鼎立,四元方正,五元流转、、、。道是体,德是用;道是本质,德是特征;道是统一,德是统一中存在的分化而出的差异性,每一种差异性都是统一体里伴随着复杂的需要性而诞生。当一个人,若真正地读懂了《道德经》,就能够理解“道德”的真正涵义。《道德经》是在全方位解释“道”与“德”的存在关系,对应关系,哲学关系的全智学说。这样的学说里,包涵的学问应有尽有,任何学者都可以从《道德经》中找到有关于自己专业的学术思想:比如道德和社会的关系,道德和政治的关系,道德和自觉性的关系,道德和自然的关系,道德和哲学的关系,道德和思维的关系,道德和名称文字的关系,道德和自愈医疗健康的关系,道德和家庭的关系,道德和存在的关系,道德和智慧的关系等等如是,应有尽有。这些关系中,无不存在于“道”与“德”的存在对应关系,有形和无形的质量转化关系,隐显关系。《道德经》全书里所体现的道德,那种完全的,全面的对于“道”和“德”的学问,才是真正的“道德”,而这样的“道德”,恰恰是只能体会,却不能轻易言传的体验,心领神会却容易发生语言障碍的真谛感知,这种感知中暗盒了人的身心体会和遭遇外境的宇宙信息的交换。比如《了凡四训》就是对于“道德体系”存在的验证码。《太上感应篇》是道德体系中的神格化以及拟人化的感应书。

“道”是万物的运化之力,如自然之力,亦如天地机制中的冥冥律法。它是同一性中的无处不在,也是统一的无限纷呈表里关系;是暗盒的真理,又是变化无常的假象;“一真含万假。”“四面八方虚与假,中心之正央如是真。”因此曹雪芹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所谓:真在中央假两边。这就是“道的一真”存在魅力,也是“道的万假”存在的魔力。“德”是不同事物性质的表象体现,我们可以从事物的特征中发现每一种事物不同的性质,我们亦可以从不同事物的性质中看到不同事物的德性转化,不仅仅是人,任何事物都具有它自己的德性。所谓万物相生相克,一物呈现,随着所需,万物呈现;一物灭亡,随着断灭,万物消亡。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道德”,其实就真正进入了老子千言万语所譬喻的“知无知”的状态,此时就进入了真正的自信状态。因为你已经相信了每一个人生命体都是本自具足的,无须把多余的,负坠般的知识体系当真,那些知识体系是根据自身需要而相生相随的,适用于他人的东西,并不合适于自己。知识和文化是需求和应用下的伴生产物,更多的是和自己无关复杂的衍伸物,孔子说的“知止”,就是寓意止于和自己无关的,和真理“道”无关的知识。此刻,你才能理解,何为修道修真,所谓“修道”不是为了成仙,是为了使自己进入真知的领域,而不被外事浮华的表象所迷惑。“修真”就是进入真诚的状态,不跟随自己嬗变的妄念,认识到自身本自具足和保持根本与天真,在不被污染的身心下去生活,不被外物所困扰,不被外界的妖言惑众的思想所牵引,自己的意识不被附着在那些虚假的文字概念假象之上,尽量使自己的生命活在真实之中,活在本就自足的圆满世界里,本就自由的精神世界里,本就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道”是大道,大道即真理,真理对应不同的事物现实不同的“道德对应体系”,分化呈现出来了德性。作为观察者的人们,可以通过对于事物的探索发现和深入了解进入各个系统的“道”,即枝节的“道”。比如大道与大脑相遇,就形成了思维的道;大道与人相遇,就形成了人性的道;大道与感官相应,就形成了各个感官功能的道;大道与文字相遇就形成了文化体系及思想特征的道;大道与客观存在相应,就显现出实在的道、、、等等。在分级体系中,每一个事物功能所显化出来的道都是性质不同的道路,千人千面,各道不同。

“道”的力量存在于一切之中,只是有觉悟的人对于它的感知力较强一些,敏感一些的有“道”之人,必然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必然有“德”,这就是“道德”对于人的对应关系。如果一个不知“道”的人,人们赞他有“德”,那个“德”只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天生的德性,由先天所成就,如竹林七贤里的嵇康,天生神采俊逸,如天神下凡。每个人由于性格和后天命运机缘不同,而呈现的德性表象不同,而这样的德性是可以通过修养或者修炼得以改善的。另一种“德”,就是活给别人看的“德”,这种德性,说穿了是亏待了自己一辈子,死要了一辈子的面子或名誉,欺骗了自己一辈子,严谨的管理了自己一辈子而换来的美誉,这种对不起自己的人,只获得了外部世界他人评价美誉的人,是最不幸的一种人,因为这种人一辈子不会懂得,什么叫作生活,什么叫作人生,白活了一辈子却还乐在其中,可悲之人必有自得其乐之处。这样的有“德”,不如无德,所以就如老子所预言的一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我的眼中,第三种“德”才是真正能够和“道”相对应的“德”。一个人的“德”是匹配于一个人的觉悟的。这种觉悟中可以比喻成对于“道”的理解和感受,对于“道”的融通和应用。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道”的体验和理解有多深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德”就会有所显化,并且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多余的造作,所有他的事情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这就是有关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了。

当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道德”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加清晰地认识到,“道德”从来不是用来指责他人的砝码,也从来不是用来衡量议论他人价值好坏的工具,更加不会是社会道德沦丧的假命题、、、。因为“道德”从来和外界无关,仅仅和自己有关。

在个人的长期理解中,“道德”这个词汇,是教人学会怎样在现存的天道系统中去度量自己的现状,去了解自己存在的状态,以及校对纠正自己的偏差,提供每一个人走向幸福、改善心智健康、走向康庄大道上的一种高妙的,带有哲学辩证思维的文化引领的形式。”

第一种世俗“道德”是“道”与“德”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是无法分开的混沌关系,这无不表达了“道德”在人们脑海中的蒙昧和无知的状态,那种状态是携带了太多人云亦云的社会标准和自利需求;第二种“道德”是带有层次分明的对应关系,具有鲜明的哲理,“道行”与“德性”的表里关系显化,可以德见道,也可以修道而化德。由此可见:此“道德”,非彼“道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史哲第九、十次课 中哲重点①②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你了解吗?(下篇)
《道德经》不再难读
再说《老子》14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杂谈:“观”的深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