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SC2016:抗血小板+抗凝增加房颤消融术出血风险

2016 年 8 月 27 日~31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将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来自日本小仓纪念医院的 S. Tohoku 教授等将在本次会上发表研究结果,研究指出抗血小板药物与房颤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有关。

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APT)十分常见。当这些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围术期出血风险是否增加还不明确。此研究主要为评估抗血小板药物(APT)与抗凝药物(OAC)联合使用对房颤消融术的影响。

该研究纳入了 1448 名持续性房颤患者(72% 男性,63±10 岁),且使用了抗凝药物并进行了消融治疗。1234 名患者单独使用了抗凝药物。214 名患者使用了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其中 191 名患者使用单抗治疗,23 名患者使用了双抗治疗。

试验终点为围术期出现主要出血时间的发生率(需要输血的出血事件、血肿需要手术干预、心包积液需要穿刺)。

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的患者存在较高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3(6.0%)对比 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 23 名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3 位患者发生了 4 项并发症(1 项输血与 3 项血肿)。

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更高的 HAS- BLED(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卒中、出血倾向、INR 异常、老年、药物 / 酒精伴随)评分:3.46 对 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体来说,抗血小板(APT)与抗凝药物(OAC)药物联合治疗会使房颤消融手术围术期出现更高的出血风险。

更多会议精彩内容,请点此进入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6)专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SC 2016】《2016年欧洲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发布:氯吡格雷成三联抗栓治疗中唯一被推荐的P2...
热点文章|陈志坚: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更新解读
【进展】ESC专家共识:冠心病和/或房颤患者发生出血后如何抗栓?
CSA 2017 |「房颤卒中预防,优化抗凝治疗专家谈」
2012 ESC 房颤抗凝治疗的新画卷 医学论坛网
ESC2018丨氯吡格雷是ACS患者中合并需口服抗凝药人群的最佳P2Y12i选择用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