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洁:当内心宁静的时候,才能体会教育的美好




虎年新春
见字如面
让我们一起
在初春的风中,播撒希望,修炼成长
唤醒内心的力量,为梦发声
让教育学的热情肆意生长

亲爱的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播于洁老师,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书中有一篇文章《谈静》是这样写的,首先让我们一起品读。
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

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听到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仅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读完这一段的时候,我想起了一首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只有内心非常宁静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美好。感受力往往从安静中得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所以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大一些。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因为他有一颗宁静的心,所以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

1986年春天,朱光潜先生逝世。先生教导青年人:“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我刚才朗读的《谈静》那个片段摘自朱光潜作品《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第三封信,虽然我自己已经是个中年人了,但我时常会想起朱光潜先生写给年轻人的那些信,觉得对于不同年龄的人都是适用的。这些信如长者劝导一般语重心长,又如老友交谈一般诚恳真挚,真是亲切又自然。

王阳明的《传习录》里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啊,心外无物。你只要一“起心动念”就创造了你的世界。因为你的心念不同,所以生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人心和世界,互相依存,互相印证。

心静的人积极乐观,世界就是美好的,就是天堂;心不静的人整日怨天尤人,世界就是阴暗的,就是地狱。神魔就在一念之间。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2022年来到,疫情时期,一切都有点艰难,愿您在阅读中保持一颗安静美好之心,我相信,当您读完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抬起头来,一定阳光扑面。

朗读者

于洁

全国模范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青年十二种病,他90年前就写信预见到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请不要庸俗地活着
我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先生的谆谆教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朱光潜:很多书都不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