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中体质养护指南用心看看!
九种体质养护指南,用心看看!! 体质分类 1.平和体质-----形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 2.气虚体质-----气短乏力、自汗畏风、体倦面白等。 3.阴虚体质-----体瘦性躁、五心烦热、口干便秘等。 4.虚寒体质-----手足不温、畏寒体胖、夜尿清长等。 5.瘀血体质-----肌肤甲错、痛有定处、瘀斑紫暗等。 6.痰湿体质-----体胖胸闷、头重昏眩、口粘带浊等。 7.湿热体质-----面赤油亮、疔疮异味、舌苔黄腻等。 8.气郁体质-----多愁善感、寡言少乐、纳差失眠等。 9.特禀体质-----瘙痒哮喘、过敏鼻炎、遗传疾病等。 (二)平和体质养护指南 1.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平衡膳食。 油腻及辛辣。 2.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按时进餐,按时娱乐,按时锻炼,按时睡觉等。 3.提倡有氧运动,坚持活动肢体,畅通血气。 4.饮食有节,劳逸适度,爱好广泛,心理充实。 5.长期坚持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可延年益寿。 6.戒烟限酒控肉,低盐低糖低脂。 7.知足常乐,避免生气动怒,心静如水,平衡心态。 8.经常找中医大夫把脉,发现失调,及早调理。 9.坚持常规体检,早防早治。 (三)气虚体质养护指南 1.避免疲劳,防止耗气,坚持气功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 2.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梗米,小米,大麦,山药,胡萝卜,香菇,蜂蜜等。 3.注意防寒保暖,节制生冷。 4.坚持长期艾灸足三里,关元,神阙,百会等穴,能补气养气。 5.多言耗气,故演讲说话唱歌不宜过久。 6.常食用黄芪百合猪肺汤,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等可补气。 7.百会(隔蓖麻子五倍子),足三里,关元艾灸可防治内脏下垂, 8.黄芪当归党参炖老母鸡,羊肉,骨头汤等可药食双补。 (四)阴虚体质养护指南 1.避免生气,抑制兴奋,静心宁神,防止虚火上升。 2.少食易致上火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瓜籽、葱、姜、蒜、韭菜、花椒、胡椒、辣椒、火锅、橘子等。素体有火者,如慢性咽炎,扁桃腺炎,痤疮、中耳炎、结膜炎、口腔溃疡、结核病、痔疮等更宜少食。 3.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口腔溃疡可食用黄豆芽,胡萝卜等含核黄素较高的食物。 4.戒烟控酒限肉,防止火热伤阴,加重虚火内热。 5.节制房事,防止肾精亏损,加重虚火内热。 6.少睡火炕和电热毯,防止热伤阴津,加重虚火内热。 7.秋冬气候干燥,人体水分蒸发过快,应常饮白开水,增加居室湿度,防止阴虚火旺。 8.暑伏天可食用绿豆汤汤,西瓜,丝瓜,荷叶茶等解暑食物,防止暑耗气阴。 9.夏天注意遮阳防晒,戴大沿帽,穿浅色宽松透气衣服,防止上火伤阴。 10.生活起居饮食有规律,少熬夜,防止耗损阴血上火。 11.预防便秘,防止上火:生活饮食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食粗纤维蔬菜,常饮水,少食辛辣油炸酒类,食物不宜过于精细。 12.常用养阴食物有蜂蜜,银耳,食油,香蕉,西瓜,梨,黑木耳,黑芝麻,枸杞子,话梅,果脯等。 13.养阴小偏方 明目茶(治疗眼花流泪):枸杞子、白菊花、草决明、绿茶。 养阴茶(治疗口干):西洋参、麦冬、枸杞子、乌梅。 亮嗓茶(咽炎音哑):木胡蝶、胖大海、金银花、麦冬、乌梅。 祛斑美容茶(色斑):白蒺藜、当归、枸杞、生山楂、绿茶。 14.养阴小技巧 叩 舌舔上龈,有了口水应咽下,能滋补真阴。 糖尿病患者可常嚼食麦冬滋阴润燥。 对抗秋燥可常吃梨生津解渴润燥。 酸梅汤能生津解渴。 暑热烦渴可饮用金银花露清热解暑止渴。 早餐常喝粥能益胃生津口不渴。 秋冬常煲银耳百合汤,能养阴润燥。 睡觉尽量不张口呼吸,防止夜晚口干。 秋冬喝茶放蜂蜜,能养阴润燥。 (五)虚寒体质养护指南 1.禁生冷:少饮冷饮、少吃冰淇淋、少吃水果、少吃凉拌食物,少用冷水洗浴、少穿透薄衣服、少穿凉拖鞋、少吹电扇冷空调、少开门窗入睡、少睡凉席、少露宿、避免淋雨、少穿湿衣服、少游泳、少接触玻璃铁器等。与禁生冷内容类似的有:少食绿豆、鸭、螺丝、螃蟹等寒性食物,少用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泻火药,不宜过度使用消炎药,特殊岗位如地下室、井下、冷库、山里、骑摩托车等应增加防寒措施。 2.防寒保暖:注意换季更换衣被,卧室应向阳通风见光,冬天可提前取暖,出门戴手套、帽子、围巾、护膝等,提倡睡火炕、用暖水袋,提倡用棉座垫等。 3.艾灸大椎、足三里、神阙、关元、命门等穴均有很好的温补散寒功效。 4.饮食保健:常用温性食物有牛肉、羊肉、狗肉、生姜、白胡椒、葱蒜、酒类、辣椒等,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提倡热饮热食。 5.药膳药酒:常用驱寒药膳有当归生姜羊肉汤、附子羊肉汤等,常用驱寒药酒有苁蓉酒、人参鹿茸酒、天麻杜仲酒等。 6.护阳散寒小巧门: 用结实粗棉部缝成小方袋,中间有隔层,一层粗盐一层艾绒封口,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大椎、神阙、命门、关元等穴位,能温阳散寒,艾盐袋可反复使用,不用时,晒干装塑料袋防潮。 随身灸常灸大椎、足三里、关元等穴能温阳散寒,防止阳气受损,并可提升免疫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老年人手足不温,夜尿清长,气短足肿等,可常服金匮肾气丸温阳利水,纳气平喘。 长期足凉可用中草药附子、干姜、桂枝、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透骨草、防风、威灵仙等煎水浴足,有很好温经散寒作用。 家住乡村虚寒体质朋友,建议在家修建节能火炕,天凉常睡火炕,能温阳散寒,防止阳气受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女人属阴,最易感受风湿寒邪,故女孩少食生冷食物,天凉多穿衣服防止痛经,女性经期、产褥期禁生冷,绝经期科学合理补钙,防止骨钙流失导致关节炎。 房事后不宜吹风扇冷空调,不宜冷饮冷食凉水洗浴,防止肾阳受损。 动生阳,静生阴。适当活动、气功太极有益生阳,并可增强体质. (六)瘀血体质养护指南 1.注意情致舒畅,勿恼怒愤,保持气机顺畅,有利于气血流畅。 2.坚持规律有氧运动,促进全身血液的运行,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3.坚持有规律拍打周身经络,改善气血运行。 4.少量饮酒,节制生冷。 5.保持良好的挺胸姿势,有利于肺气行血(肺潮百脉)。 6.常食山楂,醋,黑豆,香菇,木瓜,金橘,玫瑰花,油菜等。 7.中草药三七,川芎,红花,桃仁,丹参等泡酒泡茶可活血。 (七)痰湿体质养护指南 1.调节情志,保持心态平衡,确保全身气机畅通。 2.饮食有节,少食零食,饮食不过七成饱。少食甜食、动物脂肪内脏、虾蟹、鱼籽、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少饮酒,不饮啤酒、饮料,不吃糟,防止助湿生痰。提倡食用芹菜,茄子,鱼类,豆制品,香姑,蘑菇,杂粮等化脂饮食。可常用玉米须,生山楂,草决明,荷叶泡茶饮来降脂减肥。薏苡仁、山药 、冬瓜、赤小豆都是很好的食疗取材。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保持大便通畅,让痰湿有出路。 3.运动生阳,能温化痰湿。坚持有氧运动,增强代谢功能。坚持气功太极,养护精气神。坚持健身操,能瘦身减肥。 4.常用化痰燥湿穴位有中脘、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可针可灸,也可自我拍打按摩等。 (八)湿热体质养护指南 1.提倡饮食清淡,多吃清利湿热的食物,如薏苡仁,丝瓜,东瓜,苦瓜,绿豆,西瓜,赤小豆等。少吃羊肉,牛肉,狗肉,辣椒,花椒,酒等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少食甜食。 2.多饮水,少熬夜, 3.坚持规律有氧运动,如慢走,爬山,太极拳等。 4.卧室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地带购房或居住。 5.不宜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 6.条畅情志,顺畅气机。 (九)气郁体质养护指南 1.调节心态,战胜自己,避免生气,淡化得失,知足常乐。 2.常用合欢花、玫瑰花、茉莉花泡茶饮,能顺气解郁。 3.常拍打叩击按摩阳陵泉、太冲、支沟等穴位,能顺气消胀。 4.生气不宜饮酒,饮酒后不要生气,防止双重伤肝。 5.生气不宜房事,肝肾同源,防止肝肾同损。生气后房事,养生大忌。 6..常摩腹,能顺气消胀。 7.多做户外活动,有氧运动,多和别人交流。 8.讲科学,反对迷信,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 (十)特禀体质养护指南 1.饮食宜清单,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 2.少吃 蚕豆,白扁豆,虾,蟹, 公鸡,醪糟,杨梅,菠萝,海鲜,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腥发物。 3.避免接触油漆,刺激性气体,鸭绒羊毛等过敏原。 4..洗浴水温不宜过高。 5.提倡有氧运动。注意避风寒。 6.发现先天性疾病,及早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寒体质养护【原创】
预防痛经少吃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有哪些
老年人该如何预防“晨泻”
产妇产后要遵循两大饮食原则
产妇“坐月子”勿忘忌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