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生白《解析宿食发热——宝宝发热最常见的类型》

解析宿食发热
——宝宝发热最常见的类型


  我想对天下妈妈们说几句话: 為了我们孩子们的健康,我们把爱给他们,但要爱出个健康快乐的宝宝。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孩子发烧了,怎麼办?妈妈们都知道去医院,去最好的医院。孩子进医院就退烧,用冰袋去物理降温,用激素降温,用抗生素消炎……你怎麼办?你会欣然接受,还是拒绝呢?如果说你的孩子是流感,你怎麼办?流感用激素退烧而成肺炎,再退烧成了肺感染,又怎麼办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妈妈只有爱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文化、有知识才能有健康的爱。我经常见到妈妈们会不知所措,或是爱与愿违的情况。这是个文化与医学的知识问题。我不可能在几篇文章中把这些知识全部传达给诸位。我想,把几个孩子们常发生的却又常被错误治疗的病讲给妈妈们。

 

孩子发热,要认清“热型”
 


  孩子发热,体温升高,我们怎麼对待发热?我说千万别不问原因就退烧。只要不问原因就退烧,一定是错的。我们一定要看发烧是个什麼“热型”。我说的“热型”是指发热的类型,不同的热型是不同的病。也有不同的治法。所以要认清“热型”。
  发热可分以下五个“热型”:
  一、发热饿冷;
  二、发热恶风;
  三、发热恶热;
  四、寒热往来;
  五、低热不澈。

  这些热一定要识别清楚,绝对不能模糊。今天我说一个孩子常见的发烧病。

 

宿食发烧是发热恶热中最常见的情况

  孩子发烧了,体温38℃ ~ 40℃。不要怕,抽风也不要怕。因為人害怕了,智慧就没有了,惊慌就要失措。先看孩子大便怎麼样?食欲怎麼样?观察孩子发不发冷?肚子脐上脐下胀不胀?痞不痞?前一天吃过什麼?喝过什麼?舌上有苔没有?苔厚或薄?孩子情绪怎样?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你便可以给孩子买药吃;吃下药病便好了。如果你把孩子送医院也可以,但必须知道这病怎麼治是对的,怎麼治是错的。我只能告诉你对上述的问题怎样去弄清楚。


一辨孩子发烧是否发冷?

  孩子的发烧不发冷。怎麼知道不发冷呢?会说话的孩子可以问,没学说话的也可以观察。孩子卧床的姿式如喜欢蜷卧,这是冷的姿式;如扬手掷足仰卧喜欢凉,这是不发冷。

  发热不冷的热型确定了。


二辨孩子大便是否通畅?

  再看孩子大便怎麼样?如果前一天没大便,或24小时内没大便,看肚子:脐上脐下胀不胀?如肚子鼓著,用左手四个指头轻轻按在肚子上,右手食指中指併拢叩击左手四指背,听声音。如发出的声音是左手指的声音,那肚子是不胀的。如叩击左手指发声是肚子有气体的声音,这是气痞。因宿食不消化停留在胃中或横结肠有气体都会发出砰砰的声音,这是宿食不消化的气痞发热。这种情况身体发烧39℃至40℃以上哪怕抽风都不要怕,只要一通大便,6 ~ 8小时即退烧。

 

鼓起双腮,口腔充满气体,右手中指与拇指捏成环状,弹击腮部的声音是气痞的声音。

 


左手四指按在肚皮上,右手食指,中指叩击左手指听声音。分辨与弹击鼓腮的声音是否一致。

 

宿食发热,通便即可退热
 


  这个病属於外源性疾病。是因食物吃得太多,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胃裡太满,胃蠕动下降,或宿食停留肠中发酵產生了气体,妨碍了肠蠕动。这些停留的食物不能消化,產生的热量,都由循环把热量带到身体表面,用温差向外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就是宿食发热的机理。既然是这样,物理降温就没有治疗的意义。如用抗生素或激素退热就是个错误。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通大便把宿食排出去。因此这个发热虽高到39℃、40℃不要惊慌。


方法一:三黄片通便退热

如果家中有“三黄片”(大黄、黄苓、黄连)研碎吃下去,效果比整片吃快些。用量上:一周岁的孩子每服2片;三周岁的孩子每服3片;四、五周岁的每服4片;六周岁以上每服5片。六小时后服第二次。大便通了即可停服。只要大便通下来七八个小时便退烧。

服药期间,需少吃食物,以防复发

  切忌服药期间吃食物,病必然不能愈。只可喝白开水。大便通下来,烧退了,等孩子要吃的时候再少量给吃一点流食,千万不要多吃,不要吃肉、油腻、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因為宿食虽通下了,但未必下乾净了,这时如又多吃了,会再一次造成宿食发热。告诫母亲们千万不要把爱用错。


方法二:宝宝退热的饮片小方子

如果没有三黄片,也可以用下面这个中药饮片处方:
大黄10克,黄苓20克,黄连15克。

以上三味药,用净水烧沸,取250毫升,浸渍一小时,搅和几次,滤去渣滓。一周岁每服吃十五分之一。两至三周岁每服十分之一,四周至五周岁每服十分之二,六至十周岁每十分之三,十周岁以上每服十分之五。

服药时宝宝呕吐勿惊慌  是正常的排异反应
 


  服药时如孩子呕吐了,不是坏事,吐出宿食越多越好。如吐过两次,吐出的没消化的食物较多,可以不用再吃药就病癒了。如吐出的东西不多,便再吃一次药,通大便即可痊癒了。吐与大便都是把宿食排出来,都是排异的效果。

  在我行医数十年的观察中,母亲们、爷爷奶奶们,多数是唯恐孩子饿著,担心孩子缺营养,似乎是营养越高越好。极少数有考虑孩子吃多了生病的。民间有句流传很久的谚语:“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中医有“损穀养胃”的说法。“损穀”是什麼?少吃饭则养胃。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宿食发热——宝宝发热最常见的类型》
孩子发烧怎么办02
你家宝宝容易积食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儿医:孩子6种肚子疼不必担心
宝宝积食的7种表现,先用这几种方法调理,千万别乱吃药!
孩子有这些表现 证明肚子有蛔虫 家长知道太晚孩子会长不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