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乡村建设催热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建设催热乡村旅游

把村庄环境治理好、建设美了,不仅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还能成为吸引游客的乡村景点。近两年来,周王庙镇以建设星级美丽乡村为契机,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长春村 办起全市首家村级旅游公司

周王庙镇长春村一直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今年7月,该村率先通过我市首批一星级美丽乡村创建。紧接着,村里又马上筹划着要向三星级美丽乡村“进军”。“长春村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不局限于此。”村党总支副书记封筱芳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长春村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今年初,长春村正式成立了海宁市四季长春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原党总支书记王富清担任公司董事长,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拟投资1500万元,把整个村庄建设成一个乡村景区。

今年8月,村里特地找了杭州一家专业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给村里“量身定制”了一个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王富清透露,长春村经过建设,将形成“农居休闲度假”、“农俗文化体验”、“农田风光旅游”、“农史遗迹寻访”等四个板块。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建设已初步成形。村里已建设了30公里生态步道、15公里的自行车道和10公里的电瓶观光车道,接下来将在路边造景,作进一步完善。依托“五水共治”,打造十里生态河道,把全村12公里的河道水系打通,建设游船项目。

虽然,长春村的乡村旅游尚在建设中,但旅游效应已初步显现。据统计,今年以来,有近3万人次来村里采摘旅游。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挖掘本村现有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户共同致富。”封筱芳说。

云龙村 借蚕俗文化拓乡村旅游

今年5月17日,云龙村成了周王庙镇第二届蚕俗文化旅游节的“主角”。当天,就有100名杭州游客来云龙村亲近蚕桑文化,体验农家乐。

近年来,云龙村加快了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打造“蚕俗文化特色村”的步伐。2009年云龙村被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2011年下半年云龙村开始筹建蚕俗文化园,总占地面积58亩,建筑面积3.8亩,内设蚕俗文化展示馆、蚕俗文化大舞台、休闲广场、休闲长廊等。2013年,云龙蚕俗文化园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在园内南片新扩建一个蚕桑园,种植品种优良的桑树,并借助蚕俗文化节开展蚕桑生产民俗旅游活动,将云龙村打造成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基地。

村党委书记范卫福告诉记者,通过定期举办蚕俗文化旅游节,在保护和传承蚕俗文化技艺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客来访,包括一些外国友人。发展乡村旅游把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胡斗村 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还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今年观潮节期间,村里的几家特色餐饮都人气爆棚,到了晚饭时间,都很难订到包厢。”周王庙镇胡斗村党总支书记庄雪鑫如是说。

胡斗村位于周王庙镇西南角,依靠着钱塘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村获得了浙江省特色旅游村、农家乐特色村等称号。

在翁金线和钱塘江的夹塘区域,胡家兜特色餐饮颇有名气。“都是村民自己开的餐饮店,主打河鲜、江鲜美食。”庄雪鑫说。

乡村旅游还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包括生态甲鱼、河蟹、对虾等水产养殖。村里约有1000余亩的土地都开展水产养殖,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养殖都以生态为前提,要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丰收。”庄雪鑫表示。

后记:

建设美丽乡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近年来,周王庙镇编制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镇区域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特色文化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和文明提升三大工程。2012年,该镇获得全省“我心目中最美丽生态镇”入围奖,被评为嘉兴市“美丽乡村创建”先进镇。今年7月,全镇又有3个村率先通过海宁市首批一星级美丽乡村创建(全市共14个)。这些成绩都为周王庙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淳东坝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看看长春的新农村,宜居宜游风光如画,4个美丽乡村承包诗意秋天
走进馆陶县“粮画小镇”寿东村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乡村旅游发展互动之湖州之路
昆山祁浜村成为周庄古镇“后花园”
浙江农家乐换新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