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律师应如何做人做事

和许多律师聊天的时候,大家都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年轻太“燥”了。当然“燥”是有“燥”的原因的,一是因为生存压力大,二是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还有更主要的原因是经验、技能、能力都不够。但是,说白了是还不懂得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成长过程。今天推荐的文章,就谈到这个问题。



1

做人要从学做事开始

 

记得我们刚参加工作那会,一进法院就有很多的案件过手,作为一个书记员既要整理案卷材料,负责登记归档,又要做调查笔录、开庭笔录、学习制作法律文书,打印法律文书,还要做各种各样的报表、管理诉讼费、添置办公文具等,甚至连打水扫地这样的事也天天不能耽误。几乎把一个法院能有的工作都承担下来了。二十多年前,是一个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我们用的电话还是手摇的,打印是油墨的,出门办案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一切工作都费时费力,很辛苦。但正是这样的环境锻炼和造就了我,像类似于这样基础工作,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记得刚刚开放做笔录,尤其是做开庭笔录,每次都要做几十页,写得自己满手心都是汗。因为刚刚开始不知道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就把当事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了。就这样磨练了好几年,自己才找到窍门,不是当事人所有的话都要记录下来,要根据案件的争议焦点和事实证据,把与判断结果有关的事实和证据记录明白就可以,至于其它与案情无关的,大可不必浪费时间记录。到后来我自己独立办案的时候,为培养书记员的能力,简单的案件要求他们把开庭笔录先做一遍再开庭,这样与实际开庭笔录一对比,自然会明白其中的窍门,如此多经历几次自然是熟能生巧,长进远比我们当初在黑暗中摸索要快得多。


第一次庭长安排我做独立做调查时,虽然是很简单的事实,但还是在隔天晚上就把调查提纲做好了,改了又改、看了又看,到第二天面对面的时候,只知道问提纲上有的问题,没有准备的根本就问不出来,因为紧张不敢有一点的发挥。


有一次与派出所联合调查一个村民群殴事件,虽然调查工作做得非常仔细认真,但到了汇报案情的时候,派出所的指导员文化程度也不高,但说起来头头是道,而我怎么都说不清楚,只有急得冒汗的份,还是派出所的指导员帮我解了围。


第一次汇报案件的时候,说来说去越说领导越糊涂,最后还是庭长帮我归纳了案情,否则又下不了台。


我在做书记员时候就学写法律文书了,刚刚开始就是写一份简单的调解书都很吃力,尤其是归纳事实部分总很难把握,判决书就更觉得难了。法院有法院的规矩,法律文书都要经过“三堂会审”,庭长改过后再经办公室主任审,最后由分管院长签发才能打印、盖章。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份文书经三个人改过后早已经面目全非,有时不得不重新再誊抄一遍。所以每次把法律文书写好心中都有一份忐忑,祈求能顺利过关或被少改一些。但也正是这样的锻炼,才使的文书制作上了台阶和水平。现在知道了,文字这东西就如水,可以通过任意组合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但终究需要下一番“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功夫。


因为年龄不满二十三周岁,在法院我做了两年多时间书记员才提为助理审判员。虽然大家都看好我,但我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感觉还是当书记员的好。每次开庭心里都谨小慎微,生怕出现闪失。开始的时候,在台下什么都想好了,一到台上就发晕,总搞得手忙脚乱的。就这样,颤颤兢兢地过了近半年,心理上才完全适应。


我想,无论当法官还是做律师都是一样的,会想不代表会干,会干不代表会说,会说不代表会写;能做好一件事,不代表能做好一堆事;台下会做的事,不代表台上会做;当这个人的面你会做,在那个人面前不代表会做。年青人就是这样,每向前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价,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茁壮成长。


人生的这些过程总是无法回避的,也是逃不过去的,只有想办法尽快地闯过去才是正道,除此别无选择。

2

做人的学问是学会如何问

 

 前几天收一封大二学生的来信,信誓旦旦地说暑假要来深圳跟我实习。我给他回信说,大学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全力为司法考试作准备,假期可能的话就近去法院实习,一来可以长见识,二来可以学本领。紧接着他又给我回信,说他去年和同学已经去法院实习过了,法官们尽让他们整材料了,根本不让他们接触业务,一点东西都学不到。于是我又赶紧给他回信。

主要内容如下:

同学,你好!

 ……

正如你认为认真扫一屋将来可以扫天下一样,其实法律工作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学会整理材料,案卷对你们来说应该是一座金矿,所有办案的学问都在其中了,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找对问题问对人。


 现在对你们来,最宝贵是有机会看到别人如何办案了,能亲眼看到就足以说明你已经非常幸运了,如果不懂得珍惜太可惜了。以后走上社会大部分学问都是看来的、问来的、悟来的,不问很少有人会口对口,手把手地教会你一切。去法院实习就是要凭你的真诚、谦虚和勤奋换取一两个法官朋友,如果还能让他们告诉你办案的经验和故事,就可以给你实习打上一百分了。


说句老实话,三两个月的间让教你办案子,是在误人子弟,因为真正办案的学问和窍门不可能在三、二个月中就学到、悟到、做到。相反,只会是断章取义,弄巧成拙。


此信回复后还该同学已经回信,信的标题只有一个字“悟”。真心希望这位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他一定会赢在起跑线上。其实在法院待过的人哪个不是从看材料、整材料开始的,但这其中的学问也许只有聪明人才会发现,一开始就想在法庭上大展雄风的人,一定会洋相百出。不会走路就想跑,不尊重成长的过程,是现在年轻律师最典型的“燥”症之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悟,从凡事躬行、虚怀亲问、在简单的重复中由熟生巧再到心中有悟,确实有一条很漫长的路要走,但修行如何全看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3

做人要学会在寻找中等待

 

另外年轻律师的“燥”还表现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缺乏等待的勇气,经常是病急乱投医。  


去年有一位年轻律师,千里迢迢从南京来到深圳见我,一定要跟我在深圳干。我仔细了解他的情况,很同情他、也很想帮助他,但又不想误导他。深圳,对他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的情况太特殊了,经不起任何的折腾。


 他出身一个贫困家庭,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希望工程”捐助的,至今还有助学贷款没有还完,家里还有弟妹要负担,三十岁了也没能结婚。当他经过千辛万苦取得律师资格的时候,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像他这样的条件根本没有能力在深圳开始他的生活。


 鉴于他已经在南京工作了几年,建议他还是留存南京做律师,并介绍他去我同学创办的,也是我原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试试。此所在江苏算是名列前茅的一个所,但因当时正在改制,不便于接收新人,就让他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可是他刚刚前脚回去,就不断给我发信息,要求约见律师事务所主任。我一再告诫他再耐心地等一两个月,再约见比较合适。但最后还是固执地做了,因为是我介绍去的,主任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但也委婉地拒绝了他。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时我感觉他已经是有些绝望了。但是,我还是鼓励他耐心地等待,因为我知道会有机会的。


 春节前,我同学从去香港逗留深圳,长叙中我简单地提起了这件事,希望他在可能的情况下关照一下这位律师,因为他实在是太需要帮助了。结果春节后,我收到了他兴高采烈地从南京给我发来的信息,告诉我他已经去我同学的所里工作了。相信,这样的人一旦起来后,就会百倍地回报社会,这也是我一定要帮他的原因。 

人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冷静要有耐心,机会不会因为需要而到来,而是因为到来才需要。年轻人因为“燥”而动,往往是徒劳无益的,而且容易身心受伤,受伤后就会变得更加没有理性,以至于会走向社会的另一面。现在年轻律师怨气很重,有大环境的因素存在,但更多的是自己折腾造成的。人生总难免不了折腾,但最好不要在别人跌倒的地方倒下,就是摔个跤也要摔得上档次、有水准,这样才会进步快。


 律师该如何做人做事,这个话题太大了,一下子也很难说清楚,拉拉扯扯地说这么多,是想通过我们的亲身经历、别人的故事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是为了给自己多一些的平静和耐心。

作者:邱旭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觉】执行法官亲述:一个执行案件的流程
法院执行局实习报告(1) Gzu521.com我的范文网
律师开庭不得不知的10个秘密
律师工作中的哪些细节最受法官、检察官的欢迎
实习律师成长攻略:千万别被当事人坑了
法官庭审中该不该加工归纳当事人的陈述,网友们看法不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