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花汤一口,阳虚便血走!此方治疗肠癌、克罗恩病属阳虚的大便带血奇效!

“张胜兵中医”

导语:前几天我在讲《伤寒论》时讲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方剂——桃花汤,当然这个方剂不是用桃花熬制的,而是由于用了一味药,煎熬出来的汤液其色艳如桃花,而且还是治疗血证的,所以名为桃花汤,我曾用这个方子治疗了很多癌症下血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病案

某男,57岁。主诉下利便脓血半年,伴有腹痛。西医诊断: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不显,遂来我处治疗。

病人原本体弱,曾因结肠癌治疗一年,近半年来下利脓血便,便色稀淡,每天大便次数不等,轻则数次,重则数十次,时轻时重,有时如洗肉水,腥气较重,每次便量不多,无里急后重,腹部隐隐作痛,喜暖喜按,手足清冷,不欲饮食,形瘦神倦,面色晄白,脉沉细乏力,舌质略淡,苔薄白。

此乃证属少阴阳衰阴盛,下焦不固,滑脱下利,治以温中散寒,固涩止利。

于是给他开了桃花汤合附子理中汤化裁。

人参10克、干姜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赤石脂30克、粳米30克、炮姜炭3克、当归10克、仙鹤草30克、炒神曲10克。5付,水煎服。

进药3剂,诸症皆减;服药5付,诸症大减,后守方调治月余下利脓血得愈。

02

桃花汤

桃花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下利便脓血的主方。

原文曰: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30克)干姜一两(9克)粳米一升(30克),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现代用法:赤石脂一半冲服,一半和它药煎熬至米熟)。

本方证病机为少阴阳衰,阴寒内盛,寒湿阻滞,肠络受伤根据以上病机,治以温中涩肠止痢。

方中重用赤石脂温涩固脱,收敛止血。《神农本草经》谓此药“主泄痢,肠澼脓血”,《名医别录》认为其能“疗腹疼肠澼,下痢赤白”,尤妙在以赤石脂一半筛末冲服,令其留在肠中,则固涩之功更佳,是为君药。

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为臣药,君臣相配,温中涩肠,止血止痢功效更强。

佐以糯米,养胃和中,助赤石脂,干姜以固肠胃,三药合用,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

名家注释:

成无已:二三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别也;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肠胃虚弱,下焦不固也。与桃花汤,固肠止利也。(《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有执:腹痛,寒伤胃也;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者,胃伤而土不能制水也;便脓血者,下焦滑脱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喻嘉言:盖治下必先治中,气不下坠,则滑脱无源而自止也。注家见用干姜,谓是寒邪伤胃,欠清。盖热邪挟少阴之气,填塞胃中,故用干姜之辛以散之。若混指热邪为寒邪,宁不贻误后人耶。(《尚论篇·少阴经后篇》)

尤在泾: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藏病在阴,而寒复伤血也,血伤故腹痛,阴病故小便不利,与阳经挟热下利不同,故以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里散寒,粳米安中益气。(《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唐容川:此篇,一则曰下利,再则曰下利不止,无后重之文,知其虚利,非实证也,故用米以养中,姜以温中,石脂以填塞中宫……盖脓血原是热所化,今因脾虚寒,用从治法,引少阴之热,使就归于中土,则火来土生而不往干血脉,斯脓血亦因以止也。然从治诱敌之法,止可暂用,不可久用,恐久仍化热,而又动脓矣。故戒曰一服愈,余勿服,以免过剂,反增变也(《伤寒论浅注补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胜兵作品《攻癌救命录》淘宝京东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挂号可获得签名书以及与张医生合影留念!

03

下利便脓血为常见之症,但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异,不可混同。一般来讲,下利便脓血多属热证,然因下焦虚寒而便脓血者,亦不少见,故应鉴别。

实热下利之便脓血,乃因湿热壅遏大肠,蒸腐血络,化为脓血而成。表现为下利脓血,颜色鲜明,气味臭秽,里急后重,腹痛较剧,发热口渴,苔黄脉数,多属新病。

虚寒下利之便脓血,乃因脾肾阳虚,寒湿中阻,脉络损伤,统摄无权所致。表现为下利脓血,颜色暗淡,臭秽不甚或有腥气,无里急后重,或有轻微下坠感,腹痛隐隐,喜暖喜按,无热不渴,苔白脉弱,多属久病。湿热下利便脓血切忌辛温收涩,虚寒下利便脓血则必须温涩方可收功,故治疗必当谨守法度。

桃花汤证的辨证要点:

1下利不止,滑脱不禁,无里急后重和肛门灼热感;

2大便稀薄,脓血杂下,血色晦暗,气味腥冷不臭;

3伴见腹痛,喜暖喜按;

4下利不止,必伤津液,故见小便少而不利。

桃花汤的给药方法,采取汤、散并用。即赤石脂一半煎汤,一半用末冲服,取其收涩固肠止利之效。方剂的药物组成中并无桃花,而以桃花汤为名的含义,清代医家张隐庵说是因赤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汤

在《伤寒论》中,本汤和白头翁汤均用于治疗下利,大便带脓血。但白头翁汤用于阳明病协热下利,大便带脓血。桃花汤则用于少阴病下焦虚寒,肠滑不约,下利,大便带脓血。白头翁汤性寒,桃花汤性温,主治证候不同,临症必须分辨,不可只以“大便带脓血”为用药依据。

桃花汤所治之下利,为脾肾阳虚,失于约束,关门不固而致;虚寒久利,阳不绾阴,气不摄血,络脉不固,血溢脉外则便脓血,此乃内伤阴络之患。

临床是我常用本方于治疗肠癌、白血病、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阳虚阴盛、下焦不固者。

另我在临床上对肾虚久泄,以及脾肾两虚,久泄难止,服用一般温肾药或温中健脾药不效者,常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方中加用赤石脂2030克(先煎),取得良好效果。

张胜兵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之桃花汤
桃花汤
少阴下利便脓血怎么办?看看这个神方
(七)、下焦不固便脓血症
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下利便脓血
《伤寒论》113方——桃花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