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本溯源讲病因---荨麻疹

今天群里发了一个荨麻疹的图片。本来的目的是让大家看见这种图片,知道荨麻疹是什么样的。今天就简单给大家讲一下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或风疹块。《证治准绳·疡医》里面归于隐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叫鬼饭疙瘩。它的主要表现是先感觉皮肤瘙痒,有的患者被冷风一吹会直接全是起白色的疙瘩,像米饭团一样,一簇一簇的,所以也叫米饭疙瘩。而有的呢,首先感觉皮肤瘙痒,然后用手去抠,一抠就是顺着指痕出现条索状或者块状的疙瘩。

这种疙瘩一般是边缘微微红,而疙瘩是白色的凸起。一般皮肤痒去抠出现红色的颗粒状的,多为湿疹,也属于隐疹的范畴。这种湿疹,越抠越痒,抠破皮会流黄水。反复多抠抓还会留下局部的色素沉着。因为本病也叫风疹,所以在中医与风离不开关系。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一书中,有一个《风论篇》。在这篇文章当中,提到了类似荨麻疹的记载。其原文是:“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是风邪通过我们的皮肤进入肌肉与皮肤之间的区域。

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下,在《内经》里面,“太阳”所指根据不同的文义,其所指不同,有时候太阳指的是我们的心,按五脏来讲心为太阳,肺为太阴,脾为至阴,肾为少阴,肝为少阳;而按经脉来讲,太阳指的就是我们的手足太阳经。而有的时候,太阳指的是我们的皮肤(表层),这太阳也为巨阳。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里面的太阳,就是我们的表层。

这里讲的外在的风邪进入体内,与卫气发生冲突,导致局部的气血不能正常行走,进而导致局部肌肉肿胀,皮肤出现瘙痒的情况。这段原文,孙真人的解答是《素问》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之则为痒也。

我们再看看张仲景是怎么说的。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我治疗荨麻疹,就是这条原文的启发。我喜欢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化裁来治疗。

风邪为什么会从体表而进入我们的人体呢?为什么冷风吹会出现风团呢?我们搞中医的常常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我们感受外邪,前提是你自己的本虚了,体质虚了,不能正常对抗外邪了。这个大家周边都会有这种情况,一群人在一起,被一股冷风吹了,有的人就感冒了,也有嘴巴突然歪了的。而大多数人没有任何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感冒的或者面瘫的患者本身体质就虚了嘛。主要是什么虚呢?表虚了,在表的卫气虚了。

而风,在《伤寒论》中,开篇就讲中风,这“中风”二字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风中”。当然中医讲风有开泄皮肤的作用,这风可以开泄皮肤我常常是反过来理解,我们的卫气本身是防卫我们的肌表的,有固摄汗孔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卫气虚,则汗孔就闭合不严,就容易导致我们的津液外泄。因为风善行而数变,人体对风的敏感性就最强,而最为敏感的风是风间夹寒气的寒风,这荨麻疹最多见的也是寒风一吹就起来了。而寒主收引,有收缩毛孔的作用。

我们再看看《伤寒论》条文,我把这条文缩减一下: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说明患者病的时间不短了,也说明患者表虚明显。面舌反有热色,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大家都看见过不少感冒的患者,特别是冬季,患者全是高热,皮肤面部都红红的,而且面部可以看见浮肿的情况,这是由于汗孔闭塞,我们体内的津液不能外排出去,被痹堵在皮下,而出现皮下的津液集聚情况。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们的毛孔,本身有开合作用,我们体内的垃圾,可以通过毛孔排泄出去,平时可以用我们看不见的方式,比如气化的方式排泄,只有少数时候是通过液态形式(汗)排泄,大家不要拘泥于汗的排泄方式。因为表虚,体内的津液会以不正常的方式外排,也就是外排的津液比正常情况要多。

当我们表虚而又受到风寒的情况,皮肤的汗孔受到冷刺激而关闭,我们体内外排的津液就会在皮下聚集,津液聚集于皮肤与肌肉之间,就会导致局部皮肤高凸,皮肤也会出现瘙痒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出现皮肤发红,体温升高。而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开泄皮肤,让汗孔恢复正常的开合度。荨麻疹还不像外感严重的,外感严重出现高热的,就要大汗的方法,而荨麻疹我们治疗只需要微微发汗就可以了。

我们就用桂枝汤来调补卫气,让卫气能够正常开合皮肤的汗孔,用麻黄汤开泄被痹堵的皮肤,让聚集在体内(皮下)的津液排除体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麻黄和桂枝同用,麻黄中空宣泄,其行走比桂枝快,故而可以先一步开泄皮肤排除体内聚集的津液(津液聚集就不能为正常的津液而为浊阴,也可以理解为湿邪)。当浊阴排除后,桂枝汤补充我们的卫气也跟着恢复了。这就好比我们打仗,有先锋部队和后勤部队,他们同在一个出征的队伍中一样。先锋部队前面打仗,后勤在后面做后勤工作。先锋部队消灭敌人后,后勤部队会打扫战场。

而我在临床中,喜欢在这个麻黄桂枝各半汤中加黄芪,防风,红花。黄芪有大补卫气的作用,加黄芪的目的是补充卫气。防风,可以祛风解痉,可以促进浊阴的排泄。红花,少用有养血的作用,可以调营。这红花大剂量活血散淤,小剂量可以养血补血。这个麻黄桂枝各半汤,主要适用于冷风吹后皮肤起白色疙瘩的情况。

前面给大家说过有一种一抠皮肤发红的情况,这个夏季比较多见,湿疹。患者本身湿性体质,如果天热或者运动而身热的。热蒸湿动而导致体内的津液外排,出现皮肤瘙痒,手抓破皮肤会流黄水。湿疹患者,夏季多发。这里呢给大家一个基础方,也是我的经验方,之前在群里给大家讲过的,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不?

这个基础方是:黄柏12g黄连5g苦参10g苍术10g赤芍12g丹皮12g丹参12g地肤子10g蛇床子10g防风12g皂角刺12g红花6g

此方和之前讲的麻黄桂枝各半汤相反,这个方子针对的是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一抓身体流黄水的这种情况。

对于皮肤瘙痒的,颈三椎体错缝也容易引起,临床中我也处理过几个全身皮肤瘙痒,查颈三椎体错缝,予以纠正错缝,其身体瘙痒也会立即得到改善。

皮肤疾病,当然也不一定瘙痒,有的是痘疹类的,其机理也一样。当然我们也可以针灸治疗。

对于一切皮肤疾病,我们可以灸血海,灸曲池,或者加灸膈俞,严重的加灸劳宫到大陵方向一寸的地方,灸的时间要长,大概一个半小时以上。大多会一次改善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三虎医案·皮肤瘙痒
UC头条:经方分享: 桂枝麻黄各半汤, 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常用方!
经方辨治寒冷性荨麻疹
一款治疗寒性荨麻疹的方剂,请收藏备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皮肤病探讨
《伤寒论》学习笔记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