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芒康千年古盐田,结晶的盐柱神似“水晶宫”


一江隔两岸,一条澜沧江让产自同一地方的盐有着红白两种颜色之分,这就是“桃红雪白”芒康盐。

盐田上析出的白色就是白盐。记者 王庆炼 摄

芒康古盐田位于澜沧江两岸,平均海拔2300米,主要集中分布在纳西乡。

纳西村位于澜沧江的东岸,这里因地势陡急,搭建的盐田较窄,所产的盐是白色的,称为白盐。白盐一年四季皆可产,主要用于人食用,它制作酥油茶,色泽好且味道香,成为当地少数民族打酥油茶的必备品。当用于医疗时,还可以除菌洁肤。

展开剩余64%

盐民将盐擀成条状,像是盐的“图腾”。记者 王庆炼 摄

澜沧江西岸的加达村,地势平缓,所以盐井更为宽阔平整,所出产的盐为淡红色,俗称桃花盐。桃花盐一年之中只在3月到5月生产,但3个月的产量能抵得上白盐一年产量。

盐结晶成柱状挂在盐田底部,这是最精华的盐。韩梦霖 摄

桃花盐珍贵,却主要用于牲畜食用,这是为啥?

因为桃花盐对牛羊等牲畜有催情促膘、消除虱子的奇效。食用桃花盐的牲畜身体肥壮、肉质增香细嫩。

盐田遍布澜沧江岸,在1300年间不断上演风和阳光的“故事”。韩梦霖 摄

对于生活在牧区的藏民来说,牲畜成群是最朴素的劳作愿望。

芒康盐之所以被称作“风与阳光的恩赐”,是因为唯一制作方式——原始手工晒盐。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盐田,根据功能分为盐井、公共卤水池及晒盐作业区。

盐民正在扫盐,制盐已融入当地居民生活。韩梦霖 摄

晒盐作业区在山峦上层层叠叠,晒盐的女性在其间穿梭劳作,构成了一幅人间烟火的画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芒康盐井:茶马古道第一站 千年藏地盐都
这个被盐腌了千年的村庄,藏着中国不老的传说
一个被盐腌了千年的村庄,保存着中国最古老的制盐术
滇藏线德钦往芒康方向,澜沧江畔的千年盐田
从澜沧江里取盐水,这是最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的芒康千年古盐田
芒康盐井,展千年画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