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仲舒之墓究在何处?
董仲舒之墓究在何处?

提 要

     关于董仲舒的墓址问题,学术界一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否定了“西安文通大学董墓”说和“和平门城内董墓”说,肯定了董仲舒陪葬茂陵的说法.

 

       公元前104年,大思想家董仲舒“年老,以寿终于家”①,终年七十五岁。他去世之后葬在何处?史书上有多种说法。本文拟对此一一进行考辨。

一 文献中记载的董仲舒墓

     古往今来,有关董仲舒墓址的记载,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西安交通大学董墓”说、“兴平童墓”说和“西安和平门城内董墓”说。

    所谓“西安交通大学董墓”说,是指以唐长安城常乐坊街之东的虾蟆陵为董仲舒墓址的一种说法。这一古址正位于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故有此称。

    这种说法起源最早距今已有 1200多年。唐开元年间,在朝廷任史职的韦述在《两京新记》一书中说:“(虾蟆陵)本董仲舒墓.”

注释: 

     ①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

—1— 

 

    韦述之后八十余载,到了唐元和年间,任翰林学士的李肇根据一条旧的传闻,又发展了韦述的说法。李肇在《唐国史补》一书中略曰:“旧说:董仲舒墓,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之下马陵,后语讹为虾蟆陵。”按作者的观点,虾蟆陵即是董子之墓,原谓下马陵,后曰虾蟆陵。

    北宋时期,龙图阁直学士宋敏求的《长安志》一书对虾蟆陵又作了更具体的记述:“坊内街之东有大家,俗误以为董仲舒墓,亦呼为虾蟆陵。”……“在县南六里”。①宋敏求将虾蟆陵的方位定在了万年县南六里、唐长安城常乐坊内十字大街的东面。但宋氏却用一“误”字否定了前朝“虾蟆陵=董子墓”的定论。

    元人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一书中,将虾蟆陵列于“辨惑”之类中,并这样写道:“本下马陵。新说曰:兴庆池南胭脂坡大道东有虾蟆陵.”②这就再次将虾蟆陵的方位限定在唐兴庆宫南面的胭脂坡上。骆氏世居长安,早岁便留意长安之故迹,并对其遗址、故迹多亲自考察。对于虾蟆陵的传闻,他必有深究。但他在文中只字未提董墓,却以“辨惑”的立场否定了唐人的说法。

    明代官修的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也有记载:“董仲舒墓,在府城南六里。”③ 这一代表明政府的观点,仍认为董墓在咸宁(万年)县南六里。

   “兴平董墓”之说,认为董仲舒墓在陕西兴平,这一说法的起源也比较早,距今1000余年.

    北宋时期,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说:“(董仲舒墓)在(兴平)

注释:

    ① 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一《万年县》.

    ② 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③ 《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二,《四库全书》第472册8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 

县东北二十里。”①该志成书于公元986年左右,这是历史上“兴平董墓”说的最早记录。-

    自宋以来,这一说法虽被人们冷落过,但后来仍有引用和赞同者、《兴平县志》卷七《陵墓》上,作者引《汉书》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认为董仲舒墓应在兴平。有一位《渭南县志》的作者,在评说渭南董仲舒冢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董本广川人,家徙茂陵。茂陵,今兴平县,则冢墓当在兴平。今府城、渭城反有之!兴平乃无邪?”②这是一位清代学者对“兴平董墓”说法的支持,这里表现出他对不公平的其它说法的愤慨之情。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支持“兴平董墓”说者日益增多。1987年出版的《西汉十一陵》和1992年8月出版的《咸阳西汉五陵原》两小册子中,均将董仲舒墓列人茂陵陪葬墓。1993年12月,由张永禄先生主编的《汉代长安词典》在其第十八类(陵墓)中,将董仲舒墓记为茂陵陪葬墓。这是学术界在一本辞书中对董仲舒墓址问题的最新定论:墓在兴平。1996年8月,由史念海先生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问世。在《西汉茂凌图》中,我国历史地理学界首次将董仲舒墓标在了茂陵东北侧。1997年5月,《茂陵志》一书出版,该书也认为董仲舒陪葬于茂陵.

  “和平门城内董墓”之说起源较晚,是自明正德年间(从 1506年)以来,有关董仲舒墓址问题的一种流行说法— 墓在府城之内,即今西安市和平门内。五百年来,这一观点被官方和权威工具书所认同。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版的《关中陵墓志)载:“董仲舒墓,今在府内东南隅。”③ 这是自明正德以来“和平门城内董墓”说

注释:

  ① 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第469册2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 《渭南县志》卷十五《陵墓志》。

  ③ (明)祁光宗撰《关中陵墓志>,《续修四库全书》第 720册第 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 

的最早记录。

    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年)的《古今图书集成》载:“董仲舒墓,……在咸宁县南半里胭脂坡。”①该书把本位于兴庆池南的胭脂坡也“引进”了城内。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陕西通志》和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咸宁县志》均把董仲舒墓记在城内胭脂坡下。

    1986年出版的《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说:“董仲舒墓:位于和平门内,顺城南路东段。……原葬于胭脂坡,明正德年间于今址建祠。”②

    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下马陵”词条作如下解释:“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③

 

二 令人困惑的虾蟆陵 

   虾蟆陵,又称下马陵,系古代地名。这一地名在我国唐诗中也多次出现:如“取酒虾蟆陵下”④,“翠楼春酒虾蟆陵”⑤,“家在虾蟆陵下住”⑥。从以上唐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既产美酒⑦又有酒楼,还聚集着唐帝国的无数歌妓,长安城中一些纨绔子弟以此为寻欢作乐之地。无怪乎,此地又称作“胭脂坡”。据《长安志》和《类编

注释: 

  ① (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上海图书集成局出版,1884年排印本。

  ② 西安市地名委员会、西安市民政局编《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1987年5月。

  ③ 《辞海)(1989年出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④ 《忆长安》,唐谢良辅作, 其诗曰:“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瑞气遥迎凤辇,日 光先暖龙池。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见《全唐诗》卷三0七.

  ⑤ 《长安少年行),唐释皎然作,其诗曰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纷纷半醉绿槐道 蹀躞花骢骄不胜。”见《皎然集》卷七。

  ⑥ 《琵琶行》,唐白居易作。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二《琵琶引并序》。

  ⑦ 宋敏求撰《长安志》卷九“常乐坊”条下: “曲中出美酒,京都称之”。

 

 —4—

 

长安志》记载,其方位有三:(1)在(唐末以后的)万年县(后称咸宁县)南六里;① (2)在唐兴庆宫正南的胭脂坡上;(3)在唐长安城常乐坊内十字大街的东面。

    虾蟆陵究竟在什么地方?经多方考证,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正位于唐兴庆宫遗址的南面,而唐长安城的常乐坊,即坐落在校园南区。据悉,这里曾有一高坡地带,坡之东是平坦的南、北沙坡村。其坡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240米,等高线为430米。此坡当为胭脂坡(今称“沙坡”)。在这一坡地的东端顶上曾有一大冢,海拔高度是437.69米。②1996年9月,经测距和当地老农指点,这一大冢位于今交大医院南侧一网球场下。1998年10月25日,学校在这里修建浴池时,正巧在冢位下面发现一砖砌券顶汉墓,其墓室南北进深 6.3米,东西宽2.32米,高约2.7米,距地表9.24米。初步判断,此当为历代文献记载中的虾蟆陵遗址无疑矣!因墓室被盗,未有重要发现。③ (图1)

图一:

     据唐人和宋人的有关记述,“虾蟆陵”一词是由“下马陵”一词讹化而来。《唐国史补》说,门人过此下马;而《长安志》则讲,汉武帝过此下马,因时日久远,才讹传为虾蟆陵。也有传说,因陵中多虾蟆,故为名。《辞海》上说:虾蟆陵的“虾”应读为“há”。关中地区“虾”、“下”同音,以此形成衍化、讹传之故也。由此,李肇便造出了“下马陵”一词来。

    纵观唐代文献记载,史学家韦述、文学家李肇二人均依一条旧的传闻,而不是引经据典地断定:位于长安城常乐坊的虾蟆陵就是

注释: 

     ① 唐时,万年县廨在长安城宣阳坊东南隅。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韩建将治所移至今址(即今和平门西北半里处).此处至交大医院直线距离 3000米,正合六里。

    ② 此数据为建筑工程部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于1955年6月29日测定。见西安文通大学档案馆《交通大学校址工程地形图》(1:2000).

    ③ 拙著《白居易与交大虾蟆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2期.

 

—5— 

董仲舒的坟墓。这一缺乏调查研究、忽视必要的考证工作的结论,致使将下马陵的传闻与董仲舒的墓址问题混在一起,长期困惑着人们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决断。宋代研究长安城的权威学者宋敏求否定了唐人有关董墓的说法,元人骆天骧以“辨惑”的方式也予以否定。《长安志》、《类编长安志》的决断是可信的,虾蟆陵不是董仲舒墓。

    从唐代开元至大中的一百余年间,诗人谢良辅、皎然、白居易在其作品中都先后使用了“虾蟆陵”这一地名,说明这一名称在唐代早已正式广泛使用。作为我国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唐长安城常乐坊东亭居住过,①而虾蟆陵这一古址就在坊内,诗人是十分清楚的,但他从未引用过这里的那些传闻。

    至于汉武帝陵前下马之事,汉代以来的史书全无记载。再则,董仲舒虽献策有功,但汉武帝对他的“天人感应”学说中,上天对天子约束力的说教并不欣赏。一次,董仲舒推演灾异②,对辽东高庙、长陵高园便殿失火之事进行了分析,言说上天已对天子发怒。武帝知后要斩首他,幸亏别人哀求,才免于一死。由于天子不愿受那种思想的支配,汉武帝便从不安排他在身边参政,只让他到江都、胶西小诸侯国当个宰相,帮其管教一下不听话的皇亲国戚。后来,他再也不敢以灾异之变来推论政治风云的变幻了,只有托病归居于家。董子死后,在等级森严的汉代社会,一代天子出巡是不会在他墓前下马的。

    就“虾蟆陵”一词而言也说明它不可能是董仲舒墓。陵者帝王之坟墓也。 当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反复强调:在

注释: 

    ①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汪氏一隅草堂刊本《白香山诗集》记曰:“〈〈养竹记》云: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得常乐里故关相国之东亭而处之.”东亭故址位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南区,重建于 1996年春.

    ② 班固撰《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6—

我国古代,只有皇帝的坟墓方可称“陵”,董仲舒的墓是不能叫“陵”的。①

三 和平门内伪造的“董子墓”


     董仲舒作为推崇孔教、独尊儒术的汉代儒学大师,在元代被请入圣庙“从祀”,明初又被封为“先儒”。到了明正德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尊祟、纪念董仲舒的热潮:“由是董子之道益显, 而董子之祀益广矣!此无论故里,尸祝、社稷且遍天下。”②

    自明正德以后,凡与董子生平有关联的地方都盖“董子庙”,立“董子像”,挂“闻道醇儒”匾。于是,招来大批信男信女到这些地方焚香叩头,顶礼膜拜,一直到解放前夕,董子庙的香火也一直不断。 在董仲舒出生地河北景县大董故庄村,人们很早就修建了“董庙”,明代又建了“董子书院”和“董子祠”。在董夫子讲学的董学村,人们也修建了“董子祠”,塑立坐像于其内;在附近的旧县村,为了纪念他,当地也塑了一尊两米多高的石刻坐像。他头戴冕旒,手握牙笏, 身披彩袍,端坐会神,象征智慧的三绺黑须,飘然胸前。在董仲舒任江都相的扬州地方,今天除留下“董仲舒宅”、"董井”外,明正德年间后,还代代相传举行隆重的祭祀“董子祠”的仪式③.据《渭南县志》卷六《祠祀志》记载,在其县城东北的董村也建有“董夫子庙”。

    明正德以来,在全国祟儒尊董的形势下,在西安的文化中心— 府城内东南隅,也得给这位把儒学从诸子抬到独尊的封建统

注释: 

    ① 这是1999年9月28日下午5时许,史念海先生在寓中对笔者就虾蟆陵问题所谈的看法。

    ② 高廷法《咸宁县志》卷十二《祠祀志》所载《皇朝康熙六年知县黄家鼎重建自为记》语。

    ③ 张岱年主编《大儒列传董仲舒》,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7—

 

治地位的关键人物— 董夫子一席祭祀之地。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扩建了西安府城墙(即今天的西安城墙),在府城东南一带,陆续建立了关中书院。后来,在其周围还建有长安县学、西安府学、“文庙(孔庙)”和“咸宁县学”。这里学子往来徜徉,书声朗朗,书道渊蔽,溢满着浓郁的儒学气氛,使这里变成陕西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咸宁县志》载:“祠宇不设 ,则何依焉!”① 这就明明白白地道出了“府学生请于执事”建祠的原因。

    当时的陕西巡抚命有司在西安府孔庙东头(今和平门内西侧)营造屋宇,立像于中,命之曰“董子祠”。这样,西安府城内的“董子祠”便告诞生。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该祠的后面,竖起一碣镌有“汉董仲舒先生墓”七个大字的石碑,董子墓就这样莫明其妙地出现了。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正月,这里又立了一通“下马陵记”碑,其碑文牵强附会地将“虾蟆陵”地名搬用于此,此地也就成了“下马陵”。

    在占地仅一间的“董子祠”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后,清康熙六年(1667年),咸宁知县黄家鼎在任之初,便瞻拜了这一祠堂,顿有荒烟漫草之感,遂庀材鸠工,陵前构堂三楹,东西前后 ,开园方窗,四环植柏,墙宇门舍如度,并在远门前立一石曰“下马陵”。自此,府城内之“下马陵”地名、街名便应运而生矣。一间祠堂扩建为三间大殿堂,堂之东西两边还有空地数亩,黄知县又延请董氏后裔到此守墓,并奉时祭祀于斯地②。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陕西巡抚毕对祠堂、门楼又重新加以修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此处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8月 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立碑于门楼前,碑称“董仲舒墓”。1987年,政府又拨款对这一明代遗址进

注释:  

  ① 《咸宁县志》卷十二《祠祀志》。

  ② 高廷法撰《咸宁县志》卷十二《祠祀志》载《皇朝康熙六年知县黄家鼎重建自为记》。

 

—8—

行了全面的修茸。现在这一遗址位于西安市和平门内西侧下马陵街一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西安市和平门干休所院内。陵墓和祠堂占地4.5亩。祠堂由门楼、正殿、六角凉亭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其建筑古朴高雅,青墙灰瓦,雕梁画栋,一派古代风貌。陵墓封土高约2. 5米,直径约6米。①墓前竖立着一通“汉董仲舒先生墓”的明代碑石(图二)。由于天长日久,风吹雨打,碑身用钢带箍定着,其余残碑均横倒在厅后的台阶上,上面散落着一层厚厚的尘埃。

图二:
 

    和平门内董仲舒墓碑石


    城内这一董子墓,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了,这是明、清两代地方官吏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而伪造出来的一处古人遗迹。既是伪造,也得自圆其说。凡后来持“城内董墓说”者,均认为这里董子墓是从胭脂坡迁来,而其坡又位于兴庆池南。至于迁坟的时间,近十余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明正德年间迁坟;一种是讲,隋唐修建长安城时迁来。持前种说法者正应合了建祠的时期,而后一说法则更加离奇。孰不知,隋文帝任命宇文恺修建大兴城时,是将大批坟墓迁出了城外,怎么会向城内迁坟呢?再则,今天城内董墓所处位置正位于唐长安城崇仁坊南门之西,其时这里为唐礼会院驻地,又先后是唐高士廉和长宁公主住宅,这里岂能成为董子之墓邪?迁坟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是无任何根据的臆造。

 

四 茂陵董仲舒墓

    1996年8月2日和1997年5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历史研究与开发”课题组曾两次来到茂陵进行实地考察。在汉武帝茂陵冢北500米处,有一个村庄,叫策村(图三)。在村西路口立有一标志碑,上书有朱红色的“策村”两个大宇。相传该村东面很早以前有一座

图三:

兴平“策村”标志碑

注释:  

① 郭述贤编《董仲舒陵墓今昔谈》,见西安市碑林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碑林文史资料》第一辑。

 

—9—

庙宇,策村人称为“祖庙”。凡逢年过节,这个村子的人们都要在祖庙进香拨火。  据了解,策村人并不姓策,而是姓董。董姓的祖先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学问家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广川人,后迁居茂陵邑显武里策村。董仲舒在这里向汉武帝进策三章,他的后代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因纪念“三策救稷”有功,便称该地为“策村”,策村的名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策村现有 235户村民,除 8户杂姓外,均为董姓人家。我们访问了几户董氏后裔,他们说:“该村原城楼上曾有“三策旧址”石碑,解放后拆城楼时才取下。”据说,近年在策村周围曾出土过一通残碑。这方碑石是清代董仲舒第四十八代孙的墓志铭,其上记载着策村一带为董氏祖莹的史实。一位村委会干部说:前些年,河北、河南等地董氏后裔,有人曾来信请求续写董氏家谱,可惜兴平的策村未能流传下来任何谱谍文字,只知这里的人们确为董仲舒的后裔。

    据《汉书》记载,董仲舒晚年因不齿官场的争权夺利,告病还乡,居家修书。但每逢朝廷有大事,汉武帝便派官员来茂陵邑咨询。策村东南250米处,当地人称为“次冢”的封土堆(图四),就是董仲舒的墓葬。“次”、“策”二字,关中地区其音相近,似为“策冢”的谐音。此冢为长方形,上小下大,顶不平。其冢为夯土所筑,这是汉代墓葬的共同习俗。其冢因农民取土所留下的夯土剖断面还清楚可辨。虽然历经两千一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但今其冢仍保留有14.30米高的封土,其南北长71米,东西宽30米,占地面积2130平方米(约合3.2亩),封土堆体积30459立方米。① (图五)

图四: 

次冢(董仲舒墓)

图五:


    在策村东北500米处有一史村,就是“史圣”司马迁徙居之地。司马迁稍后于董仲舒,曾求学于董夫子,对董子是比较了解的。董夫子去世那年,司马迁才开始撰著《史记》。在《史记》中,司马迁多次提到“董生”,并为之作传,列于《儒林列传》之末。全传计有466

注释: 

    ① “次冢”数据于1996年8月2日由茂陵博物馆办公室提供。

 

—10—

字,简要地叙述了董仲舒的一生。《史记》这样记道:“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董仲舒为人廉直。”①司马迁给予董仲舒以很高的评价。

    董仲舒去世两千一百余年来,两位唐人误将虾蟆陵作为他的坟墓。宋人宋敏求和元人骆天骧又予以否定。北宋初年,乐史又提出了“兴平董墓”之说,但长时未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和平门董墓说后来颇为盛传。

    20世纪90年代,有不少学者对“西安和平门城内董墓”提出了质疑,对其墓的真实性也发生了怀疑。西北大学张永禄先生在《汉代长安词典》中首先肯定了董仲舒陪葬于茂陵。接着,以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界,在《西安历史地图集》中首次将董仲舒墓标在了茂陵东北侧。这时期,学术界基本上认为城内和平门董墓是伪造的一处古代遗迹。这样,问题的焦点就只有两处了。这正如历史地理学博士王社教在《董仲舒墓在何处?》一文中所说;“对于其墓所在,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谓在兴平县东北二十里;一谓在唐长安城常乐坊东,即今西安交通大学东南部。董仲舒墓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东南之说,出现于唐代。·‘·…位于兴平县东北茂陵附近之说,虽仅见于乐史《太平寰宇记》,但却较位于今西安交通大学内之说为合理。”②

    我们认为兴平才是董仲舒墓的所在。理由如下:

  (1)《汉书》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③这就是说,董氏是从广川地迁徙到茂陵邑策村的,而且是在家中去世的,死后就理所当然地埋葬在家乡的策村附近。

  (2)董仲舒是西汉时期一位富有名气的大学问家,他不仅向汉武帝进献三策有功,而且朝廷如有大议,亦派使者就其家问之。这

注释:

① 《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② 1997年7月15日上午,史念海先生提供。  

③《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11—

样一位大人物死后陪葬汉武帝是完全符合汉代封建礼仪的。若将他死后葬在汉长安城东南的胭脂坡下,是毫无任何道理的,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规范。

    总之,董子陪葬汉武帝是无可争辨的事实。学术界在历史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日,应尽速在茂陵“次冢”前建立董仲舒墓标志,在西安和平门内保留明代董子祠遗址,改墓为祠,取消政府立的董墓标志。同时,在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南侧建立“虾蟆陵故址”标志,使其与白居易东亭故居东西相呼应,并在适当的位置建立白居易塑像和纪念馆。此当为其时矣!

                                 

—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读|下马陵——扑朔迷离的董仲舒墓
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又一村叫“策村”,
《琵琶行》里的虾蟆陵葬的是谁?
下马陵之谜
西安这条825米的路,曾连皇帝路过都要“下马”,今成文艺打卡地
文化大陕西——下马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