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美运动”是怎么回事



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因为习气的积淀,我们从很小就有区分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崇拜什么,鄙视什么;什么更殊胜,什么很一般等等。撇开外人不说,光在我们这些自认为是佛教弟子的人心中,我们久远的习气就让我们对不同的派别、不同的传承、不同的寺院乃至不同的上师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在佛法的究竟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不平等的只是我们的心和认识。  

在佛教的不同传统中,藏传佛教有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及丰富的内涵,但由于历史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派别林立,甚至不同派别之间不能和谐相处,则是藏传佛教的一大问题。

十九世纪,前藏西康的三位大师:宗萨蒋扬钦哲旺波、蒋贡康楚和蒋贡罗多汪波因为看到这样的问题和问题造成的影响,所以推动了不分教派运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利美运动,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佛教的复兴运动。运动的目的在于反对宗派门户之见引起的宗教论诤及迫害,因此产生了一个超越教派,寻求调和及容忍的运动。
  
由于时代的变迁,佛教有了各个宗派体系的建立,这也使得修行者之间互相议论,不能和谐相处:分化的结果,使有情的今世与末来世均被浪费,自他均落入罪业;这在佛法的本质上毫无意义,应该不要把佛法分割成片段的派系.不要引起任何教理间的矛盾,应该除去因执著而产生对佛法的论诤,除去因憎恨而产生对他人(派)的迫害。
  
“利美”(不偏不倚)是一极开放的心态,这种没有门派分别的方式是佛陀教法的精髓,此教法就是要打破“你”和“我”的壁垒。“利美”本身既不是一种不同的门派,它也不否定任何个别门派的有效存在。值此末法时期,于佛教中各门派信众存有许多争论之际,“利美运动”更显得重要。
  
对于佛法持有极大爱心的人士,应该勤勉地携手合作,“对于不同的门派勿持分别之心态”,于不同的教法勿制造差别及矛盾,放弃对于法的批评。总之,要放弃偏执和门户之见。对于深广如海洋般的佛法,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方法,它们共同的目的就是要调伏人心。
  
经常将我们的身、口、意置于调和、平静、松弛及安详的状态。为保护及维持佛法,我们要放弃门户之见,为利益他人,我们要热诚地精进行善。由此,今世及来生永远能够快乐、善良,而且吉祥如意。
  
佛陀说:“远离贪、瞋、痴三毒所产生的行为,即是一种功德。”利美运动主要是在不拘任何执著或憎恨的动机下,来实践佛陀的教导,共同一致为佛法工作,希望将各宗派的丰富传统调和利益于每位众生,他们不但自己学习而且身体力行的实修不同派别的法门,更宏传各派的教授。此一运动为藏传佛教注入了包容的精神和新的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佛教三大派别
谈南北传融通--红蓝不宜掺,掺则非红蓝
你真的认识佛教么
阿含解脱道次第 (空海法师 ) 2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軟
生命之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