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柔与刚
 以柔克刚一直是太极拳的一种重要的战术特点,柔何以克刚?必须通晓柔与刚之间的关联。以下引用高师伯关于柔与刚的解释。 
 太极推手是一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的变化过程。在这往来不穷的变通过程中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非凡的应变能力。那么,首先练就应变所需的各种条件。一是技能上的条件。例如:太极十三势的应用。而十三势的运用又依赖于走化、听劲、发劲以及内劲等等综合能力。二是心理条件。交手中既无恐惧感,又无胜负感。关于走化,《太极拳论》云:“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对此,微明先生曾诠释说:“人刚我刚,两相抵抗。人刚我柔则不相妨碍。不顶抗则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劲失其中,刚背矣。我之势得其中,则顺矣。以顺粘背,彼虽有力而不得力矣。”由此可见,能不能走化的关健是你身体的各部位是不是松柔。走,并非单纯为走而走,亦不是主观想动而动,或者误解为主动引彼落空,这样适得其反。结果是我不知人,人却知我。不能起到得机得势的目的。唯有随彼之动而动,才能人不知我,我能知人。但是,随彼之动着实不易。因为,彼之动不会往我身体圆活之处而动,而是往我身体的不活或不易走化之处而动。所以,我必须练就全身不相牵连的能力。全身不相牵连进而是虚空粉碎也。恩师告诫:“化时全身若无骨。”如能松柔到如此程度,彼就无法在我身上找到发劲的着力点。至此,身体上的走化条件已具备矣。《太极拳论》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时。”凹凸处,断续时皆未能轻灵圆活乃致败之因也。轻灵与圆活是一对孪生子,由柔入轻,由轻至灵,灵则能变,变则通也。柔是基础,轻是条件,灵是通途,变是关健,通是目的。所谓圆活,即是圆而则活。圆乃变化这最,圆者之所能转。非其能转而转,而是不得不转也。所有这一切都来自源柔的基点。太极拳里的刚是从柔中而来,所谓积柔成刚是也。积柔成刚之刚,刚中寓柔,故所以,我得彼之着力点时而发劲之。如彼能走化,我之劲亦能随彼之走化而变化,此所谓伸中寓曲。如若不是积柔成刚的刚,必被彼引进落空,所以说太极拳术所说的刚与普通理念上的刚,是有其质的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谈太极拳的“松与柔”
松与柔
练太极拳到时要换劲
积柔成刚话放松
内劲?你有吗?
太极拳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