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力与意的关系
  太极拳十要有云: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很多太极拳初练者对意有很多不理解,不是将意过度神奇话,就是将意与力完全等同。我在师父的引导下渐渐的领会了一些,现谈谈我之拙见,如有不完善之处请拳友指出。
    太极拳理论用了“意”来诠释它的内涵,是为了区别外家拳用力练拳中的“力”。人从出生到成年,由于平时的劳作,养成了用僵力的习惯。外家拳练习方式是不去除人的僵力,就开始用反复练习踢打擒拿等招式练出刚劲(这种练法称为用力练拳),但这种刚劲是有局限的,随着人的年龄增大,这种刚劲会渐渐退去,但也有极少数外家拳师有极强的悟性,能从刚劲中蜕出来领悟到了极强而且不会退化的劲,我把它称为“意劲”,同时相合“力学规律”练拳,到达神明。而太极拳练习者是通过明师的口传心授,加上习练者的刻苦练习,除去身上的僵力的同时相合“太极力学规律”练拳(这就是用“意”练拳),从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走向神明。
  现在来讲讲“力”与“意”的共性和特点。意其实是一个大概念,由于不同种类的意的规律都是成同方向变化的,所以我就用意所产生的力的大小来做比喻。比如一个人用手去推动一个箱子,他分别用“意”推动箱子和用“力”推动箱子。从其共同点来说,它们都是通过肌肉神经的做功,在手与箱子的接触点产生一个有方向和大小的力,使箱子产生移动。就它们的区别来说,就是产生力的过程不同,以至于肌肉和神经做同样的功产生出来的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区别。用“意”推动箱子产生的力远远大于用“力”推动箱子所产生的力。从其内部分析就是这个人所运行的“内气”不同,也就是用的内功心法的不同。
 纵观太极拳博大精深,单从太极拳架所体现的太极力学规律来看就已经是非常精妙了,一般人就算用“力”去表现太极拳的一般的技击原理,也能够有一定的效果。但高深的太极力学规律靠“力”是表现不了的,只能靠“意”来运用。
 很多太极拳练习者虽习练多年,也有些技击能力,但还是一直跳不出用力练拳的层次,但有的人自我感觉非常好,到处去“现眼”,有的为了一己私利,死记了一些太极拳论到处吹嘘做秀,教人练拳误人子弟。真正的太极拳明师教拳不但教拳架,解释太极力学原理,还手把手的引导你的内气,传授“内功心法”,使你用“意”去练拳,而不是用“力”练。假如你的师父只教拳架,谈论所谓的太极力学原理之类的,不传授怎样引导内气的心法,那你只能处于低层次的练拳,这样的师父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夫但保守,还有一种就是“三脚猫”,连他自己都没到用意的境界,怎么能教徒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意可传,太极不可传!
意行拳独轮车力学
太极拳“引、化、拿、发”中的力学原理浅析
关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那些事儿(二)
太极拳的四个规律(外一篇)
用力学能解释太极拳原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