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系诸星古今名称之由来

太阳系诸星古今名称之由来

 

翻开古今星占著作,或历代天文志(律历志),都会发现太阳系诸星的别名,如木星称“岁星”;火星称“荧惑”;月亮称“太阴”……,详见下表:

 

古名

岁星

荧惑

镇星

太白

辰星

今名

太阳

月亮/太阴

木星

火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此太阳系七大重要星体之名,今人已经陌生,那么它们的古今之名出自何处?又有何由来?

 

今听夫子一一道来。

 

古人尚天,以“天人合一”为最高追求境界,古代帝王甚至自诩为天子——天的儿子,其统治权乃天命所归,君权由神授(即天授)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人特别重视天象,认为天象决定人间祸福,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易经·系辞上》)。而天象最突出的表现为天空中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月亮、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这七大星体。

 

古人经过持续的观察,发现白天的太阳当空光芒四射,令人不敢直视,偶尔又有黑点布于其上,所谓“日中有乌”,故以“日”字代表太阳。到了夜晚,日隐月升,古人又发现此星一个月除了某一天成圆(即满月)外,其余时间都是月缺,又月中似有污点(实为环形山脉所致),故以“月”字代表月亮。此日、月二字皆准确地反映了其特征。

 

至于五大行星,古人于夜空中观察到有五颗超一等亮星,其外观与恒星想死但却明显地星空中移动,故古人称之为“行星”——会行走的星。这五颗亮星分别为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

 

至于五大行星之更古的名称,则有其深层的天文学背景。

 

东周(即春秋战国)之前,古人习惯称木星为“岁星”、火星为“荧惑”、土星为“镇星”、金星为“太白”、水星为“辰星”。(古书有时由于刊刻条件所限,镇星有时又误作“填星”)

 

岁星——三代之时,古人信奉“盖天说”,习惯把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并以地球上的十二个月相对应,叫做“十二次”或“十二辰”(用以描述太阳一个月走一个辰次),而木星的恒星周期约为11.86年,接近12年,故木星约一年走一个辰次,古人于是就用木星位于天空(天球)的位置间隔代表一年,所以木星就被名为“岁星”,用以纪年。

 

荧惑——火星颜色偏红(红为火色),而其绕日公转归道偏心率又较大,以致它于近日点或远日点时的亮度差别特别显著(近日时反光强看得清楚,远日时则模糊不清),其行迹时隐时显,于古人眼中此星就显得难以捉摸,故称“荧惑”(荧指“光亮微弱的样子”;惑指“迷乱、疑惑”)

 

镇星——古人通过长期观测,认为土星绕日公转的周期为28年,数字上与二十八宿吻合,周天之中,约莫一年坐镇一宿,故土星曰“镇星”(事实上土星的公转周期为29.46年,而其绕日公转速度亦不均等)

 

太白——金星为五大行星中亮度最大的一颗,其色纯白,故古人称之为“太白”(太,即大之义)

 

辰星——水星离日最近,于地上观测,会发现其总是在太阳左右摆动,摆角最大时约为30度,接近十二辰中一辰所占的度数(周天360度,十二辰即每一辰为30度),故水星曰“辰星”。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之时,阴阳五行学说开始融合并盛行,于是古人以阴阳之名赋予月和日(月即太阴,日即太阳),而五行则给予五大行星。

 

余夫子言:以上为上古三代古人命名日、月及五星的由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木水火土星的中英文名字是否巧合?
黎明前的黑暗——启明星
古代的天文学很深奥,看完这一篇文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中国古代的古名称分别是什么?
八字算命里的,辰未戌丑之四墓库由此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