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要|全球低利率时代会就此结束吗?附彩蛋:众交易大咖展望商品投资机会

声明:本文内容出自交易之家、文华财经共同主办的“中国职业交易员大会”,由赫桥智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内容根据熵一资产董事长谢东海发言内容整理:



今天我想在这里做一个探讨,11月份特朗普成功竞选上总统,未来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可能到6%,会不会有这么一个转折?今天就来看看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长期低利率?什么因素可以让长期低利率时代结束?这种转变能够持续吗?

 

我们看从10月以后,美国的利率有了一个大致的上升,其实各国的利率都有一个提升,但幅度不是很大。而且我们关注到的是利率的收益率曲线,各国有不同的变动。

 

为什么收益曲线这么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基准利率的变动。其实所有的资产都是在基准利率上加上风险的一些偏好、溢价。

 

日本央行今年提出了一个新框架,叫做收益率曲线控制,它希望收益率曲线会变陡峭,长期的利率会更高一些。11月份美国收益曲线陡峭化的程度非常明显,日本只是上移一点,德国有陡峭化的倾向,中国基本是平行移动。

 

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因素在支撑?

 

收益曲线陡峭化是市场更加愿意承受风险的一个开始。另外我们看到收益曲线不同的变动,美国和日本的利差就急速扩大,11月份汇率上一个重要的的驱动因素就是实际利差迅速扩大,这是导致日元走的最弱一个原因,也是导致欧元下跌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人看澳元,按道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澳元不应该下跌,但是澳元还是跌,因为美国和澳大利亚实际利差以前是正的,现在是收窄。

 

有这些变动,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交易主题下的不同类型资产一系列变化。我们看到美元开始走强,看到一个和以前我们非常熟悉的场景比较不一样的地方,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商品也在走强,而且在通胀预期的情况下,黄金的价格下跌,各国的股市开始走强。

 

这个看起来似乎是互相矛盾,但是如果放到刚才那个统一主题下,我们会发现大类资产价格的变动恰恰是在同一个预期之下达成,这个预期是美国的利率会上升,支撑美国利率上升背后的因素是对美国通胀预期在加强。

    

而通胀预期的加强,导致这样一个结果,美元开始走强,他们说实际利差扩大,有通胀预期,易波货币一般倾向于贬值,但是在货币政策差异化,美元走强的情况下,有通胀预期,货币走强,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会下跌,这是美元的反面。

    

有这样一些预期在,会导致大家对美国明年的需求增长开始有预期,这样商品价格开始上升,而且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到一点,美元上涨一定不是原油上涨的原因,但是原油的上涨可能是美元上涨一个重要的支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美国页岩油开机数增加,会让美国制造业每月流失工作岗位恢复,所以就业会好,原油价格上升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通胀预期。

 

美联储两大目标,第一是就业,第二是通胀。大家预期明年美联储加息的频率可能会比原先预期要更多,如果美国财政刺激可能对全球需求有一个拉动,其他商品也有上涨的支撑。为什么股票也会强,认为长期低利率时代会结束,背后除了通胀预期之外,还有更加重要一个支撑,这个支撑就在于市场预期。

 

08年以来的这轮经济衰退到了转折点,也就是经济是一个转折点。可以看到股票开始走强,这个走强不会导致新兴国家股市下跌,因为大家这个时候想到的是经济复苏。

    

金融资产所有表现显示,在全球的金融市场现在出现了一个,大概两三年时间很难形成的一个未来的预期,构成了所有的资产的交易,但是不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长期的转折点,还是中期的转折点,还是仅仅大家的一个预期而已。我们首先来看看长期的低利率是因为什么形成的?

    

从80年代开始,我们看到美国利率一路走低,这个走低有很多种解释,比如说萨默斯说,未来全球是长期低利率的时代,应该去做财政政策改变,伯南克认为这个长期低利率货币政策可以起到作用来扭转。

 

萨默斯为什么会说长期低利率,因为经济长期增长停滞,首先是人口的因素,全球的主要经济体的工作人口从去年开始,出现了绝大量的下降,然后主要经济国家的老病化的程度在加深。所以未来看不到全球总需求一个快速增长。

    

这个有点像当年的日本,也是从90年的房地产泡沫之后,有过失去的三十年,利率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为什么日本通胀起不来?我们看日本各个部门资金盈利平衡表,90年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企业理论来说借钱进行投资是正常状况,但是我们看日本的企业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不借钱,他们在存钱,居民也在存钱,谁在花钱?

 

我们看日本有一个变化,日本的家庭储蓄率已经马上要变成负数了。这个和我们心目中日本高储蓄率国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如果日本企业开始投资,日本的整个储蓄率可能都会将为负数,就需要其他地方储蓄来维持,但是目前没有看到日本企业有投资的欲望,谁在借钱?就是日本和外部人在借钱。

 

这样一种状况,就是萨默斯说长期经济低利率,人口基数变化,导致需求不足,导致长期的低利率,这个拿日本的案例可以解释过去的。伯南克之所以说是低利率,一个是石油没有了,中国为首的国家储蓄率非常高,支撑了低利率的时代。 

    

之所以出现长期低利率时代,在于期限溢价,在于刚才说的一系列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实也是从侧面对长期低利率的解释,说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带来成本的下降,所以有这么一个长期低利率。但是我们看到最近这段时间的劳动生产率都没有像样的提升了。

    

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因素,我们看80年代出现了拐点,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前货币是有锚的货币,70年代以后是无锚的货币,有锚的货币如果需求上来,价格就会上升,通胀是会来,无锚的货币你想要多少可以给你多少,这个应该也是长期低利率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看央行随时可以提供大量的货币供给,可能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

 

简单地谈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看一下导致长期低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总的来看,首先是央行可以提供很多的货币供给的无锚货币的结果,是一个生产率提升,降低成本的结果,也是说全球化的一个结果。全球化导致了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些是长期低利率的原因。

 

这些长期低利率的原因和日本长期低利率不同,有不同的周期在起作用,而日本是因为长期经济停滞所导致的,因此要判断是否是一个长期低利率,是不是一个利率的拐点,我们判断未来全球经济会不会日本化,会不会长期的停滞,如果会可能像日本一样,全球会进入一个迷失的十年,或者二十年。

    

我们看里面有什么因素在变,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我们看到各国都开始切换到由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解决问题的频道。美国是特朗普主张财政刺激、减税,欧元区开始讨论,日本也是希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起一个协同的作用。而这些会在短期刺激需求的提升,是短期利率的抬升很重要一个背景因素。

 

如果从中期来看,是否能够有一个可持续的利率上升,要看一个新的信用周期是否启动,经济低增长的时候,是不是面临一个拐点。当我们说是一个低利率时代终结的时候,也就是说是否是一个信用周期的,新周期的启动转折点。

   

我们先看一下美国,美国信用周期其实已经开始有恢复的苗头,中国也有,但是日本和欧元区没有,这也是为什么说,起码从2016年到2017年中美两国是利率发生通胀的地方,这个通胀预期有支撑,但日本和欧元区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和中国的利率是利于上升,而欧元区和日本是不利于上升,但是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有能力提升政策的利率,这恐怕是不容易作出的决定。因此会形成只有美国的政策利率在上升这样一种现象。   

    

美国是有一个重启周期的可能性存在,这个能够持续多久,尚需观察,因为有两个时间点需要证伪。第一特朗普就任之后是否提交预算,财政规模多大,PPP是否有民间资本参与,减税是否能够执行,如果可以,我们能够看到这是被证实,如果不可以就被证伪,明年第二季度可以去观察。

    

然后是第三季度,7月份的时候,美国企业,海外拥有的资金转回美国的减税方案是否可以得到保证,如果可以,全球各种各样的资金会朝美国流入。

 

这几个观察点,如果都成立的话,我们可以想像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如果不成立需要时间来证伪。所以说明年的上半年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时间段,下半年看上半年的事件是否被证实,或者证伪。

     

美国劳动力市场,我们看到美国失业率的确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4.6%,但是劳动参与率偏低的。原因分向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跟危机之后人口结构有关,因为16到20岁劳动参与变得非常低,但这是正常的。因为已经很少有人不再读大学就去工作了,但是比较奇怪的是美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也在降低。

 

总之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如果美国有扩张的话,似乎到了薪酬要提升的时候,现在看到薪酬上升已经开始了,如果薪酬的上升持续的话,美国国内的通胀也是得到的另外一种支撑。

    

对未来全球影响很重要一个国家是中国,其实非常有意思,我们看全球问题的时候,似乎看完中国和美国之后,其他不用看了。

 

明年国内会不会超预期的通胀,也要观察,因为出现抑制通胀的因素,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控制的做法是否会持续,环境的影响会不会导致加重,无论如何通胀是在进行时。

    

在这轮通胀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奇怪的因素,我们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持续的低迷。企业并没有投资的意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和销量的增速不匹配,开发商似乎投资意愿并不强烈,做了一些调查,大部分开发商认为中国建筑周期其实顶峰已经过了。未来的可能是结构性、人口流入地方建筑会加速,人口流出的地方可能结束了建设周期。

    

今年我们看到中国信用扩张主要贡献不是来自于企业,是来自于居民加杠杆,居民部门加杠杆主要是来自于按揭的增长。消费我们看到今年车的销量非常好,但是其他的消费下滑的很厉害,也就是说收入的增长和负债的增长是不匹配的。

 

而今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彻底去库存之后,开始恢复库存周期的作用,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还有叠加了供给端改革的冲击,加上持续宽松货币政策,我们看到今年通胀逐步起来过程,PPI尤其明显,PPI年初-5.9%到 3.1%。 

    

从中美情况来看,长期低利率时代是否会结束?尚存疑问,我个人倾向于在无锚货币时代,主要的货币低利率是很难走到一个非常高的低谷,因为央行有能力去做这类事情。但是中期,我们能看到起码中美两国未来的通胀会持续,虽然是温和的,但是这种通胀预期足以使得比如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3%,甚至3.5%的程度。

 

而这个带来全球的资产重新配置,大家都是在低利率情景下去配置,还没有按照利率会较长时间稳定上升的逻辑来配置,如果这个配置开始,相关的资产都会有重新变动的过程。    

      

另外就是未来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川普就任之后可能有一系列摩擦,这个摩擦过程中,中国应对的政策是什么?可能决定了未来我们的很多年经济走向。





彩蛋

2017年哪些品种值得投资?



讨论嘉宾:


浙江敦和投资首席投资官  张拥军


河南易家资产董事长  翟鹏飞


北京奥瀚投资董事长  张文军


砥俊资产总经理  梁瑞安


善境投资总经理   吴洪涛


尚泽投资创办人  丁洪波


鸿凯投资董事长  林军



【张拥军】


去年年中开始,是股票市场波动率最大的一年。股票波动完之后,接下来是什么波动最大,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深圳的房价率先涨了一倍左右,09年4万亿下去,那么长时间都没有涨,但是现在上海、北京、南京房价都涨起来了。

 

再接下来是债券市场有很多借的钱,收益率很低,债券市场波动率也是这么多年里面波动最大的。

 

其实商品是小弟而已,所以市场波动率那么大,有很多的原因,但是我要说这不是个孤立的现象。

    

【翟鹏飞】


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年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川普上台,很多预期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实施,这个是需要观察的。

 

面对中国目前外汇急剧减少,下个月扩3万亿是大概率事件,这些确定事情对商品有巨大的影响。

 

但是抛开这两个方面不说,明年供给侧改革一定会深化下去,未来五年期内,尤其对钢材、螺纹钢等的压缩,国家会加大力度。未来黑色交易主流品种更多螺纹钢,有色金属镍涨幅是最低的,农产品也是有很多的机会,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去把握的。

    

【张文军】


G20有两个目标,全球共同面对产能过剩,全球共同面对货币超发,这两个目标深刻影响商品的变化。

 

川普从全球大量货币超发,结果发现这些货币不进实体领域中,更多在虚体当中循环,我想是不是重新走财政政策,因为货币超发了,已经到了负利率,这个事情不太可以长期持续。

 

2017年机会顺着两条线来看,一边供给侧要收缩,一边发现超发货币不管用,政府做一些投资,包括东南亚,包括美国基础建设也有欠缺的地方,我想大的方向应该是比较确定的。

    

【梁瑞安】


就展望未来半年吧。我们过去十几年发的货币蛮多的,对外不是自由汇兑,2014年秋天这个钱涌到股市,去年夏天一把韭菜割掉了。大家冷静几个月,有钱没有地方花,就去买房,买房买供需最紧张的地方,就是一线城市。房子买了之后又限购,还是没有办法。

 

未来半年驱动商品主要主线应该是第一主线补库,第二主线是人民币贬值,补库是当前很大的矛盾,很多工业品去库存很多年,为什么去库存,跌了就去,涨了就不去了,因为跌了大家都害怕,你不拿我不拿,螺纹就变成1600,铝变成9千多,其实就是追涨杀跌,但是转身很快,所以棉花也是暴涨,就连超级过剩的玉米也可以起来,还有沥青,所以观察几个供需最不紧缺的东西在涨,我觉得出问题。

 

未来6个月,除了波动率折腾人,剩下就是很火爆,怎么选品种?供给侧改革就是计划经济,这个量不好判断,煤炭的整个故事还没有完。最关键煤炭是供给侧改革坚定不移,所以2017年还要去两三亿吨的产能,这种产能一杀过去也是不得了,别看它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可能开春以后就有所变化了。这些东西节奏不一样,但是最后殊途同归。

  

有色里面还是从供给走,供给有问题,就是铅锌,这个东西你怎么去整理,起来以后谁也追不上,现在肯定是在整理的。铜和镍库存稍微有点大,补库导致供需缺口应该是最小的。

 

最近海外有供给侧改革,也会引发一轮化工品螺旋式的上涨,也可能会暴涨,因为大家会抢。我可能比较乐观,我认为在明年夏天之前,商品行情可能是不得了。

 

【吴洪涛】


我觉得明年上半年的行情修整一下,至于修整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半年之后的走势,今年的火爆之后,所有行情脱离的所谓基本面,已经重新定位,这个定位是否合理,要市场验证。

 

明年大家最好休养生息。投资需要等待属于我们的机会。我为什么选择农产品,农产品只要有风吹草动,市场就有一个震撼,还有一点农产品是春播,夏涨,秋收,冬藏,这是一个规律,不要去捕风捉影,活在当下。

    

【丁洪波】


我认为从2007年到2015年长达八年时间,其实是一个调整形态,所以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认为调整心态最后末端已经快结束了。未来商品又可能会轮番上涨,到目前也是这么认为,未来商品会轮番上涨,我相信市场的规律还是在起作用。

 

未来,我觉得比较有潜力品种还是原油为代表化工品,有色金属,总的来说还是牛,问题这个位置调整以后再上涨,还是已经调整在上涨,我觉得从交易层面和市场层面都可能。

 

我的预测基本上股票应该还会上涨,包括美股。A股大的逻辑应该是央企改革,我比较看好,商品我可能比较看中工业品,再是农产品,明年看好是化工品和有色,这些工业品。

 

【林军】    


我比较赞同在座的大咖的观点,我觉得明年春暖花开。上个月去美国我发现美国很多基础设施机场、铁路,公路跟中国没有办法比。

 

我相信中国政府把基础建设作为一个主要的方向来做,所以我觉得跟基础建设配套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些商品绝对是值得我们投资的,这也是一个方向,大搞基础建设,这个是国家要搞的,也是我们要投资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品退潮将导致全球股市格局的调整
面对全球低利率,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认识
“美元流动性”内涵与“美元回流”启动
美联储费希尔:货币政策不是灵丹妙药
银行倒掉才是大危机
萨默斯对美联储提出三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