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除“SCI至上”后,青椒们又该何去何从?

本文由募格学术 ”(ID: mugexueshu)授权发布。

在现如今的学术圈,把科研人员的知识创新和成果量化的工具就是SCI论文了。SCI论文是学术圈内的“硬通货”,因为这关联着科研人员的命运走向,影响他们的升职加薪和受同行认可程度。

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通称《意见》),目的是“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推出一系列破四唯落实措施,在疫情时期发表这一重大改革引发了科研圈激烈的讨论。

政策改革固然一片叫好,但作为奋斗在科研一线上的博士和青椒们,看待这种只关注事物结果,而没有深入了解底层科研人员现状的一刀切做法实为不明智之举。在期刊上发表SCI 本来不是什么错误的事,SCI是同行评审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是科研人员知识创新得到认可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真正造成了现如今“唯SCI至上”的问题可能是束缚在广大科研人员身上的各种看不见的桎梏,所以发表SCI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为千万科研底层工作者一员,个人对于此现状有如下看法:

《意见》的若干要求

代表论文原则上有1/3的国内期刊:在《意见》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其实,国内科技期刊在学术质量,出版能力和服务水平上都不尽人意,缺乏阅读量和订阅量,再加上落后的管理机制,使得国内科技期刊很难适应现代化出版运行机制,而那些高水平期刊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沉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订阅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内期刊要想短时间扭转这种局势并不是简简单单提出要求和规定就能实现的。

发表高水平论文需要什么样的定义?:《意见》中提出研究人员尽量发表高水平论文,要求看重质量不要看重数量。对于高水平论文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是否能把高水平论文看成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的论文?对于一些生物/材料的期刊,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而一些工科期刊影响因子普遍较低。如果按《意见》提出的这样要求是否可能会导致有些重要但冷门的研究领域发展滞后,而对于那些热门研究却趋之若鹜。

底层科研人员的苦衷

国内资源集中,没有SCI,博士和青椒们难以有其他发展出路:普遍来讲,国内科研体系都是以大老板领导的团队占据着主要资源,而在这种环境中,博士和青椒是发表SCI论文的主力军,这个庞大的群体也将是中国未来科研的主体,这些底层的科研人员要得到认可,势必在前期就得积累发表一些SCI论文,甚至还有可能需要依靠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继续做点研究。在没有足够多的资源下,这些刚毕业的博士和青椒能做出多么重大的基础研究?

研究机构的繁琐评估:对于刚入职的青椒们,需要面临着各种考核,在指定的考核期内完成相应的目标。而对于这些研究机构,他们也要评估,争取“国家级/国家重点/省级”“双一流建设”等之类的考核目标,评估的话需要有量化的成果,而这种量化的目标显而易见就是SCI论文,于是研究机构就设定任务,让科研人员完成这些“硬性”工作,所以造就了“SCI至上”的结果,为了硬生生完成这些指标,大家工作重心就是如何发表SCI论文了。

若要谈理想,先给足面包:每一个高校或者研究机构都会对发表SCI有一定的金钱奖励,特别是高水平SCI,而且高水平SCI也能给自己带来职位上的升迁和基金申请的保障,这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追求SCI的原因。对于一些刚入职高校的青椒们,其工资大部分是5k-8k,这些工资减去自己的吃穿住行,基本所剩无几了,其他方面的支出就入不敷出了(青椒们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了)。在这种物质条件下,谈理想,谈基础研究似乎变得空洞和无力,所以SCI能给这群庞大的群体带来物质上的保证。

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

没有SCI的标准,那公平的标准又在哪里?:教育部和科技部发表的《意见》必是科研界发展的一个趋势,但破除“SCI至上”论后,教育部和科技部是否能研究出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评价人才?SCI现状和高考处境类似,很多人吐槽高考的各种弊端,但到目前来讲,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相对公平的方法。SCI制度和高考相差无几,就目前来看是比较公平客观,若不用这种评审机制,对于筛选出那些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人,现如今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发表SCI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SCI评审是采取同行评审机制,同行在它上面可以看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点,同时也是展示给其他同行交流和讨论的知识创新载体。

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SCI数量而灌水一些文章,但如今发达的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监督机会,对于一些灌水的科研论文,迟早会被同行提出来和讨论的,就比如最近 ACS Nano 发表的研究表明在石墨烯中掺杂鸟粪能够有效提高电催化性能,来讽刺那些通过石墨烯掺杂多元素而发表研究的人。

发表SCI和广大科研工作者追求SCI不是唯SCI论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问题的根本就是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机制,而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科研评价机制,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和大数据平台建立专业的评审机制,需要避免“圈子”文化给科研界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作为底层的科研工作人员,都希望自己能够快速被提升,被认可,《意见》提出的要求可能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调研,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评审机制,确保有能力,有潜力的青年科学群体被挖掘。当然,无论政策如何改变,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端正科学严谨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本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有效回复SCI论文的审稿意见?
sci论文一般需要几位同行评审
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科研审核
如何撰写SCI论文
科研新人必读(五):稿件评审那些事儿,有这一篇就够了!
交大学霸有多厉害?看看他们就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