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铁上该不该容得下一个板凳?
继“地铁上能不能翘二郎腿”引发争议后,“地铁板凳族”也引发广泛的讨论。

据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地铁11号线有人坐在自己携带的小板凳上,不仅占用空间,还有安全隐患。记者走访发现,不仅是11号线,在9号线也有个别乘客坐在自带的板凳上,其位置多选择在车头车尾处,也有人直接把板凳支在了车厢门口。这引发广泛争议。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2014年,“板凳族”就曾引发广泛关注。彼时,上海地铁就明确表示,不提倡在地铁车厢内使用小板凳,此后也曾多次就此类现象进行发声。

但在针对此事的回应中,上海地铁方面也曾显示出某种纠结与无奈——只能提倡而不能强制管理。因为现行《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并未禁止携带、使用板凳等行为的相关条款,相关法规也没有明确的处罚标准。

法无禁止即可为。一方面,板凳并非管制刀具,市民带板凳的初衷也是为了能在地铁上有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况且,不排除这中间有乘客腿脚有问题,但又不好意思去麻烦他人让座,或者因心理因素不愿将这类“隐私问题”在公开场所谈论,这些细节上的因素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地铁管理方显然不适合将此类现象进行强制管制。

另一方面,诚如一些网友所言,自行携带小板凳不仅会阻挡其它乘客通行,影响其他乘客站立,同时,在晃动的车厢内也容易自己跌倒或绊倒其他乘客。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带来“隐患”。

但坦白去说,这种“隐患”还没到需要有关部门出台专门强制性规定的地步。更何况,作为公共交通,地铁所自带的运输属性可不止于人,还有与之而来的物品。说到底,板凳、行李箱等物品的性质都一样,现实中,地铁上也经常见到一些人坐在行李箱上,但也鲜有人反对不是吗?

反对的市民认为不该带板凳上地铁,但要明晰的是,在公共管理中,留有适度的中间地带是必须的,不能遇到什么事都采取强势管制的思维。但与此同时,有关方面也该尽到提醒与调解的义务,当真有人因此发生冲突或者因此发生危险时,也该有这方面的应急准备,免得届时被打个措手不及。

当然,无论是从“地铁翘二郎腿”引起的争议,还是此番“板凳族”引发的讨论,都说明地铁这种公共交通已变成一个新的社会习惯、社会公德生成的场所,而其在观念层面的公共属性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重视。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公共场域的性质,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中的那些细节性内容,毕竟,这些细节确实都在现实中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

然而,也要明白的是,针对类似问题的讨论,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包容、妥协与协商。说到底,这种事最后如何解决,还是要靠普通公众通过讨论形成某种共识,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不能总是迷恋整齐划一的规定,而无论是相关的法律,还是行政规定,也并非越详尽越好。

这也表明,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如何在公共空间内保持自洽,如何在个人自由和集体自由之间保持某种平衡,显然是一项公共意识提升的必修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隐秘的角落】在车厢里坐自带的小板凳有哪些危害? 安全乘地铁 不做“板凳族”
地铁变火车?沪最长轨交11号线上的“板凳族”到底值得理解吗?
如何填补道德失序后的真空地带
女生穿露背装电车拍照遭斥责,除了穿衣尺度还触动了哪些神经?
沈阳地铁内男女大尺度亲热接吻旁若无人(图)
禁止7种行为 车厢内饮食最高罚500元 第A2版:要闻 20170101期 福州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