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长株潭》打造中部大湖南
1《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目的

  1.为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服务,提高湖南省的区域整体竞争力以及协调和促进三市城市发展。

  2.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该地区有序发展和资源整合,为建立生态化、网络状城市群提供总体蓝图。

  3.为各类建设项目投资提供空间依据和项目库,并强调实用性。

2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

  1.以树立区域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区域和城市的双向角度,以目标和问题为双重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建设,形成高度的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走文明发展道路。

  2.主要出发点是提高城市群区域的国际国内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切实保障区域内各城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

  3.借鉴国内外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探求在新时期、新需求下形成的解决地区空间发展的新问题和新途径。并且从国际城市群比较到国内经济区的分析,努力以整体的观念审视长株潭的发展,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法规条例提供一个实施平台。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它是指导三市总规的上位宏观空间规划,对下一层次的各级各类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3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作范围

  工作范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市市域,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长株潭三市城市群核心地区(以下简称核心区或规划区),主要包括长沙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沙市城市规划区2893平方公里,湘潭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湘潭市区和湘潭县域涟水—湘江以北的用地范围)670平方公里和湘潭县易俗河—河口地区(含易俗河镇域、河口镇域、梅林桥镇域)约200平方公里,株洲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536.7平方公里(即株洲市辖四区:天元区、芦凇区、荷塘区、石峰区)和株洲县渌口地区(含渌口镇、雷打石镇、南阳桥乡、白关镇)约200平方公里,总面积为4500平方公里左右。

  核心区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生态保育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重要区域,也是本规划的重点工作范围。

4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04—2020年,

  近期:2004—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同时提出远景发展框架:2021—2050年。
5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基本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构筑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动力,核心区城市功能空间为主体,外围生态系统为基础,交通运输和环境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并能够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实现的空间格局;提出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的规划、建设、管理由省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具体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指定主管部门承担,负责协调和构建各级各类规划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发挥规划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和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作用。
省人民政府的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规划建设、交通、农业、林业、水利、旅游、文化、文物、宗教等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审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各类专业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是三市总规及其他专项规划的上位宏观空间规划,对三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和城市发展承担指导作用,三市原城市总体规划有与之不符的地方,确需进行局部修改时,分别由长株潭三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6 长株潭区域发展的核心功能定位——提高湖南省的区域竞争力
1.国家战略层面的目标定位
通过长株潭产业集群化,推动经济一体化,支持湖南省发挥后发优势,实施反梯度战略,统筹区域发展, 提高湖南省在国内省份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整体实力。
努力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综合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主要城市密集区之一,成为辐射与服务中南地区的经济引擎之一,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竞争和直接对外开放的区域。
2.省域战略层面的目标定位
通过三市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群在湖南省的非均衡极化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发展成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并带动湖南省全面实现小康,对全省发挥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区域。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生态型的网状城市群。成为湖南省城镇化战略的优先目标和重点实施区域。成为湖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洼地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地。
7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目标
1.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
2.形成以长株潭三市城区为增长核、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为纽带的核心区组团,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的城镇网络群体。
3.发展成为经济繁荣、能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和有良好的人居环境,污染得到综合治理、人地关系协调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型城市地区。
4.发展成为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国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规划范围内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700—750万人之间。根据高方案指标预测,核心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规划近期2010年达到3757亿元以上,GDP增长速度达到13%以上;到2020年增长为4542.81亿元以上,GDP增长速度为7.8%以上,三次产业比例到近期2010年为9:50:41,2020年为5:45:50;三次产业具体指标到近期2010年一产为198.39亿元,二产为1102.19亿元,三产为903.79亿元;到远期2020年一产为227.14亿元,二产为2044.26亿元,三产为2271.4亿元。
人均GDP规划到近期2010年为4万元人民币以上,到2020年达到6万元人民币以上。
8 区域城镇发展的空间组织
保持和加强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湘江生态经济带为主轴线的突出地位,继续促进这条轴线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以这条轴线为核心和纽带促进三市经济的一体化;积极打造两条次轴线(即以319国道、320国道和上瑞高速公路为轴带),作为次级密集发展轴带和主轴线的补充,规划期内较大幅度地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区域城镇的协调发展和城镇等级结构的改善;同时,以两条辅轴(即湘乡---韶山公路和106国道)为纽带,联系和辐射广大的三市市域地区。最终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状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
9 区域城镇发展的等级结构规划
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属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
1.第一级—省域中心城市组群
即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是一个由长、株、潭三市城区和若干紧密关联的周边组团构成的多核组团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担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含长沙县城区、望城县城区、湘潭县城区和株洲县城区和若干小城镇)。
2.第二级—区域次中心城市,共8个
一是包括韶山城区、浏阳城区、宁乡城区玉潭镇(即宁乡县城)、醴陵城区、湘乡城区、攸州城区(原攸县县城),是本地区省域中心城市以外、具有县和县级别以上地域范围意义的区域性次级中心城市,共6个。
二是包括茶陵县县城(城关镇)、炎陵县县城(霞阳镇)等县域中心城市,共2个。
3.第三级—重点城镇,共48个
一是包括具有省级影响的重点城镇17个。
二是包括具有地级市市域影响的重点城镇31个。
4.第四级—一般建制镇,85个
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行政区划的适当调整,进行撤乡并镇合并而成85个一般建制镇(对三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制镇略有调整)。
10 区域城镇发展的等级结构规划
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属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
1.第一级—省域中心城市组群
即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是一个由长、株、潭三市城区和若干紧密关联的周边组团构成的多核组团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担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含长沙县城区、望城县城区、湘潭县城区和株洲县城区和若干小城镇)。
2.第二级—区域次中心城市,共8个
一是包括韶山城区、浏阳城区、宁乡城区玉潭镇(即宁乡县城)、醴陵城区、湘乡城区、攸州城区(原攸县县城),是本地区省域中心城市以外、具有县和县级别以上地域范围意义的区域性次级中心城市,共6个。
二是包括茶陵县县城(城关镇)、炎陵县县城(霞阳镇)等县域中心城市,共2个。
3.第三级—重点城镇,共48个
一是包括具有省级影响的重点城镇17个。
二是包括具有地级市市域影响的重点城镇31个。
4.第四级—一般建制镇,85个
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行政区划的适当调整,进行撤乡并镇合并而成85个一般建制镇(对三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制镇略有调整)
11 实施区域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
2005年区域城镇化水平约为45%,2010年约为57%,2020年为60--62%,考虑暂住流动人口因素,高限设定在65--75%。远景城市化发展水平达到85%左右。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制定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必须贯彻如下原则:
把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推进工业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将人口流动与城乡建设相互结合,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将农村要素流动和农业发展有机结合,繁荣农村经济。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区域经济观察——聚焦中部城市群

长沙、株洲、湘潭,三个毗邻而居的城市,占湖南经济总量1/3。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三地迈开经济一体化之路,可望成为湖南发展的新引擎——长株潭渐行渐近


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 刘小青 绘
长沙、株洲、湘潭,历史上富饶的鱼米之乡。然而,在各地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着诸多天然联系的长株潭脚步却有些慢了。

借着中部崛起的动力,长株潭一体化开始发力。一个接一个的利好消息,使人们对这个有望成为湖南“核心增长极”的区域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憧憬。

三城一体 ——

多年构想出高阁

湖南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会长沙的城市规模和总体实力,即使在中部六省也没有明显优势。

但是,如果把毗邻的株洲、湘潭两市组合起来,块头就大了不少。长沙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汪娟告诉记者:2005年,长株潭三市GDP总额达2412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约36%;三市城市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长株潭三市以占全省18.9%的人口和13.3%的国土面积,去年实现了全省36%的一般预算收入、50%的国内外投资和74%的对外贸易。

“显然,长株潭是湖南最发达、最具活力的核心地区,联手打造一个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对湖南的崛起至关重要。”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首倡者、湖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萍,早在1982年就曾提出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这一构想“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三市城区彼此距离不足50公里,车程仅半小时。20多年来,一直未放弃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构想的张萍认为,天然的地理、经济、人文、社会联系,不可能因行政区划而割裂。

但囿于当时人们认识和观念的局限,这个大胆且超前的构想,几乎被担心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诸多质疑所淹没;即使是长株潭三地,也因太多棘手难题而裹足不前。在此后长达十几年时间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大多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层面上,尽管做过相关规划方案,却被束之高阁,实质性的行动寥寥无几。

“五同”提速——

三地新城趋融合

起个大早,赶了晚集。与沿海先进地区不断拉大的发展差距,让湖南人坐不住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寄望长株潭城市群,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经济“龙头”。

“十五”期间,按照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的“五同”要求,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据湖南省发改委介绍,目前,长株潭之间、长株潭与周边相邻城市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长株潭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一体化金融电子网络基本形成,居民储蓄存款三市通存通兑,电子联行异地转账实现当日通;以光缆为主覆盖长株潭城乡的传输网络已建成,金税、金盾、劳动和社会保障、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工程均由长株潭起步向全省推广。

“环境同治”也悄然跟进。近年来,随着三市一批环保项目相继建成,为环境同治打下了基础。2月5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湖南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肖捷、副省长徐宪平等召集13个省直部门及长株潭三市政府负责人,共商环境治理大计。会议要求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协同治污,并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期,长株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要达9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

为促使长株潭三市城区逐渐靠拢,湖南省政府于2004年从长沙市中心南迁。以此为契机,长沙南拓芙蓉路,加快天心生态新城路网建设,加速与湘潭、株洲对接;株洲建设株洲大道,与湘潭对接;湘潭改造昭山大道、板塘大道,与长沙对接;目前,三市房地产“融城”概念风生水起。长株潭三地新城正逐步走向融合。

四个“不够”——


37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之路 可望成为湖南发展新引擎
诸多困惑待破题

长株潭基础设施一体化先声夺人,但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及其多种城市要素的整合与聚集仍步履艰难。湖南省发改委认为:“从全国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大背景来观察,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不够快,与社会期望差距较远。”

他们解释道:所谓“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够”上。一是整体实力提升不够,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长株潭优势产业链尚未形成,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二是体制机制突破不够,行政壁垒、无序竞争阻碍了三地城市要素的合理配置;三是城镇功能拓展不够,城市公共服务滞后制约城镇扩容提质;四是结构调整突破不够,缺乏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长株潭三市政府官员也不讳言:“一体化”在操作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方面还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破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体化”要打破或重构的内容太多,在现行行政体制及部门利益分割的现实条件下,诸多难题一时难以化解。拿通信同城来说,长株潭三地手机互通早就取消漫游费、长途费了,可打固定电话还得拨区号交长途话费,电信部门因此压力很大。

再说公交同城,城市公交属非营利单位,属公用事业部门管理;而长途客运以盈利为目的,属交通部门管理。长株潭公交一体化,交通部门就思想不通:他们的收益损失谁来补偿?

“一点一线”——

领跑引擎正发力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尽管不尽如人意,但毕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三市优势产业随着跨市并购重组与联合,以长沙为重点的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以株洲为重点的轨道交通装备、有色冶金及陶瓷,以湘潭为重点的机电、钢铁等产业集群明显壮大。

“十五”期间,长株潭装备工业增加值占全省65%、电子信息占90%、钢铁有色占40%、生物医药占55%,一批专业化园区得到扶持,长株潭“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形象初步形成。

而在“十一五”期间,长株潭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将开发建设长株潭城市轻轨、三市环城高速、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及株洲航电枢纽、湘江生态风光带、长株潭生活垃圾焚烧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借此进一步提升其区域经济“引擎”功能。

湖南省委、省政府更大的战略筹谋在于,要以长株潭为“点”,以沿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及已开工建设的武广高速客运所途经的岳阳、衡阳、郴州等地为“线”,构筑湖南“一点一线”快速发展地带,他们寄望“一点一线”交汇共进,成为中部崛起的“领跑者”。

眼下,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逐步整合,周边区域亦从中受益。岳阳市湘阴县委书记毛七星说,“湘阴县城距长沙市只有40多公里,用‘零距离’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近年来,湘阴转移到长株潭的劳动力达6万余人,占全县外输劳动力的一半;长沙来湘阴投资办厂及建设休闲度假基地者亦显著增多。”

湖南省省长周伯华表示:“加快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是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推进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龙头的‘一点一线’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产业新城发展
科学的态度做好城乡规划
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肇庆实施追赶式发展系列之二: 肇庆新区如何撑起肇庆未来?
15年后,石河子变成了这个样!你能想到吗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