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开东:什么把学生逼成了老年人?

教育如同魔鬼,有太多的想不到。2003年,作文大赛《未来的学校》,有篇学生获奖文章写到:“到了2020年,学生们都不用上学,在家里就能上课!”

没想到疫情到来,一语成谶。停学不停教,师生真的在家上课了。

一线老师化身为十八线主播,各种车祸现场不断出现,惨烈无比。调研下来,线上上课,一大半老师感觉比线下更累,准备时间更长。一次作文批下来,近视要增加10度。

还有一些次生问题。有些农村网络信号不强,有老师为了信号爬到树上直播。也有孩子自家没有网络,跑到有网人家窗户边蹭网。前些天外面还是蛮冷的,但特殊时期也不能怪别人,也不会麻烦别人开门。

一些人因此痛骂网上教学,认为破坏公平、造成新的不公;收效甚微,劳民伤财;单向灌输,缺少交流。总之批评的声浪很大,师生都渴望上学了,家长更是渴望送瘟神,但上学还是遥遥无期,网课肯定还是要上的。

批评线上教学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么长时间,教育部门如果不安排网课,结果会是什么?用脚趾头也能猜出来,结果一定是教育部门被骂死,被问责,被认定为不作为。老师的日子更不会好过的。人嘴两张皮,翻来覆去都能说。最近某老师在群里留言,第二天要上一元一次方程。就被家长举报说乱收费。老师辛辛苦苦上网课还被各种嫌弃,如果歇在家里不上网课,还有什么好果子吃?

多年前学生都猜到了,未来的学校,在家里都可以上课。这是孩子的憧憬,但也是未来教育的方向。既然历史逼迫我们,给了我们这个机遇,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何不直接直面它呢?

如果规避线上教育的缺点,从好的一方面来看,线上教育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在于名师资源最大化。对学生来说,直播后的录播课可反复看、重点看、碎片时间看,使得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材”成为一种可能。

过去我们以为线上教育人机交互,没有课堂上的愉快对话、眼神交汇、生命碰撞,就会使得课堂失去佐藤学所说的润泽,有教学没教育,教育效果不会太好。

但这只是想当然,教育很少有科学实证,差不多陷入了玄学的危机。其实不止是教育,易中天教授就曾批评:我们国家在历史上就没有科学传统。原因很简单,我们提倡先王之道,我们是不可以怀疑先王的,我们的文化不提倡怀疑,不提倡批判,不提倡分析,不提倡实证。但没有怀疑精神,根本不可能产生科学和科学的精神。

我们常常说,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但没有实证根本不可能产生科学,很多教育观念都没经过实证,仅仅口耳相传,就成为我们信奉的真理。我们都习惯说子曰诗云。至于“子曰”得对不对,“诗云”得准确不准确,我们就不管了。这就使得教育很难达成基本共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没有校园做载体,没有面对面有温度的交流,没有耳提面命,教师如何能够走进学生心灵?教育如何能够深入人心?所以我们草率地得出,线上教育有教学缺教育,有深度缺温度。

但从一线实证来看,事实让我们大吃一惊,网课没有我们想象的好,但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坏。在没办法上学的情况下,网课是一种最权宜之策。线上教育导致学生产生分化。一些无法管束自己的孩子,会因为失去老师的督促学习成绩下降。但一部分自律的学生会养成很好的学习惯,他们针对重难点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我们这些年苦苦追求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或许会因此大大推进。

从学生的感受来看,不少小学生觉得安静,有趣,可以自己安排时间,非常难得。

也有老师很有感觉,上出味道来了。当师生变成了网友,感觉学生活跃多了,简直一个个都是神兽,妙语如珠,根本不像课堂上病恹恹的样子,老师也觉得非常神奇,进而非常兴奋,有一种课堂高峰体验的感觉。

有一位女老师说:

这次线上授课,我反而和学生亲近多了。这个班我高三才接的,记性又差,不太认识。孩子们向来木讷内秀,不太愿意和老师交流,课堂上启而不发。

这次授课,通过网络,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说,就QQ里说。各种交流多了,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事儿。我们班王鑫人气极高,人称鑫爷,我也叫他鑫爷。他说不敢当,老师,就叫鑫哥好了。还有平常不敢抬头的女生,在网上极为活泼。我们过去都被骗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才是真实的孩子。最后她悠悠地总结了一句话:学生是被学校气氛逼成了老年人!

“学生是被学校气氛逼成了老年人”,我被这句话击中了,难道不是吗?不少时候,一些校园弄得如同集中营,学生来了之后,穿上同样的服装,遵守同样的清规戒律,这个不准,那个不许,只有学习才是正道,其他的统统让路。

但什么是学习呢?学习范围被严重窄化,学的东西很多都是严重脱离实际,与生活和生命毫无关系的东西,有时甚至学习就等于背诵、默写,刷题、讲题、作业和订正。

我们忘记了《肖申克的救赎》所说,有些鸟儿是囚禁不住的,因为它的羽毛太美丽。好端端的校园变成了很多孩子的噩梦,很多孩子在校园里都是被严重压抑的,他们的脸上普遍没有笑容,眼睛如祥林嫂一样间或一轮。一些孩子白发,一些孩子抑郁,更多的孩子未老先衰,不像老年人像什么?

为什么我对这个说法特别有感触呢?

我教过八届高三毕业班,高考过后,毕业生就放假了。每次学校都是在分数出来前夕召开毕业典礼,每年那个时候,我都要震惊不已。仅仅两个星期不到,任何一个学生都是脱胎换骨,他们脸色红润,意气洋洋,遇见老师不卑不亢。很多女孩子变得特别漂亮,一下子根本辨认不出,她们浑身散发出青春气息,似乎完全换了一个人。

老实说,我每次都会感慨,学校确实折磨老师也折磨学生。对此我也有反思,为什么学生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一是孩子们没有了应试的折磨,二是卸下了心理压力,三是敢于充分展现自我了,四是没必要在老师面前装了。这一切使得孩子们灼灼生辉,变成像彩虹一样绚烂的人。毕竟他们青春年少,还能够恢复过来,而且时间不需要太长。老师是积重难返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不在于线下还是线上,而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老师。对一个优秀的老师来说,一根网线就足够了。距离不是问题,有时候距离反而产生美。魏巍对蔡芸芝老师的喜爱,假期里睡梦中都爬起来,摇摇晃晃还要找蔡老师去。只要心中有感觉,任何距离都无法阻隔。

倒是对学生来说,能够短暂地脱离集中营式的军事化管理,实在太爽了,假如不是疫情的话,他们简直能高兴得飞起来。

当然线上教学只能是一种辅助,永远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特殊时期,我们是把零食当成了主食,也就难怪会有一些不顺。

不过既然我们改变不了,那就一定往好处想。师生变成了网友,是师生关系的一大裂变,更可能是一大革命。真正让我们担心的是,不是学生离不开老师,而是我们老师不能没有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课堂“怪招”
德育案例分析
“五会式”的公开课请远离师生
和孩子们一起奔跑***——有趣的老师,有趣的课堂
任何不能减轻师生负担的课改都是伪课改
​【随笔】从“网课”到“优质网课”有多远?​|张坤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