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的一些嘱咐

1.早睡早起、吃饱饭。

开考前,大脑需要预热。一般应提前1小时左右赶到考场,适当进行学习、阅读等,以充分调动脑细胞的活力。

考试是高强度脑力劳动,需要能量支持。“饿得头晕眼花”描述的正是因没吃饱饭影响大脑做出正确判断的事实。

2.入考场前,先去卫生间。

无需多加论述,去就是了。

3.发卷前的时间,也是你的考试时间。

发草稿纸后,要按规定写考号、姓名等,不要拖;然后发答题纸,按规定贴条形码,根据要求贴好即可。

不要觉得反正没有发卷,不着急进场、在外边多看一眼笔记和卷子。

你进场时,人家已经开始看卷子、悄悄做题了,你不是还得花时间补写考号、贴条码,耽误看题、做题。

4.考试不是百米冲刺,不必“抢跑”。

监考时常发现:开考铃声一响,几乎所有考生都像百米赛起跑一样,抓起笔来飞速答题。期间不知发生了多少不应该的失误。

对于命题人来说,第一小题一般都是给考生“热身”的,属于“送分题”,但统计结果却是第一小题的错误率远高于预期。

5. 选择、选择,有比较才有选择。

常常有一些“聪明”孩子,对于四个选项的选择题,看完A就决定了,不再认真读BCD选项,结果因为看A时不够仔细,导致误选。

现在的考试,选择题大都考查概念辨析,往往都在细微之处设置疑问。

一科的几道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一两道比较难的,因此选择题不能平均用力,不能设定用时标准。

6. 答题纸空格有限,慎重下笔。

网上阅卷,通过对答题纸扫描、分割的办法,把你答的各道题目在网上分发给不同的阅卷人审阅。

所以,把第一题的内容写到第二题的位置,再用箭头指回来的办法是没用的。

由于使用水笔直接作答,万一写错只能划掉重写。要知道,答题纸预留的空格是有限的,所以不可随意乱写。

写得准而精,靠的是冷静下来、思考全面。

大题一定是在读第二遍时才下手写,务必读完全题(包括各小问)才动脑、动手。

问答题要简练、不说废话。

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阅卷人乐意看“长篇大论”。

“踩点给分”是阅卷的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在思考缜密的前提下,进行“集约化”表达,可用数字编号如(1)(2)(3)、①②③等把答案要点列出。

废话都是由于考试时紧张写上去的。有的人不会控制节奏,不懂得先通过大脑组织语言再去书写,害怕自己闲下来,于是对着试卷乱写一气。像化学中物质检验题的描述,规范的表达就是描述应该出现的现象和结论,不宜再加写“反之……、“否则……”,画蛇添足。

7. 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

在考场上,神经高度紧张下,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90%、95%就很厉害了。不要妄想超水平发挥。

不会的题目一定要暂时跳过……,什么叫不会?心平气和地读了两遍,硬是没有任何思路的题目,应该就算暂时不会的题目。

跨过难题,等待可能来临的“豁然开朗”。

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你的大脑已纳入了该题的信息,虽然你在做别的题目,但是人脑太高级、太复杂了!它竟然会分时工作,说不定什么时候它把你本来“不会”的题目想了出来,这就是你“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时候。

相反,很多人常常不自觉地受“追求满分”心理支配,使自己压力过大,发挥失常,结果事与愿违。

须知,即使国内最好的院校,高考录取线也不是750分,不过680690而已。也就是说,高考是允许有不会的题、甚至允许发生一定程度失误的。

当然,大的难题中也包含比较容易的小题,即给分点。因此我们说,题目没有做完很正常,但如果没有读完,则是傻子才做的事。

8. 前后照应、左右关联。

对待大题,有如下要领:

一是务必先读完整道题目(包括其各个问题,而非只是看了题干)再开始思考。

不要中间停下来胡思乱想。因为有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隐藏在后面的问题里。

很多试题采用“图、表 + 文字的方式呈现信息,读题过程中注意前后照应、左右关联。比如,同一图中出现的A,肯定是指同一物质(对象)。

二是读第二遍时才下手书写。

不必抢着写,你会的东西,不会马上忘记的。

三是遇到困难时记得回头再读原题。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次阅读只能记住有限的信息,当一道题里有很多新东西时,你会不自觉地对其中的一些“熟视无睹”、“自然屏蔽”,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没有这些信息则不可能顺畅。

遇到困难时再回顾题干,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9. 按自己的节奏答卷,不受周围环境影响。

有些人属于“场依赖型”,心情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考试过程中,无意间看见周围有人似乎速度比自己快,听到人家翻卷子的声音心里就慌张起来,这实在是不必要的——如果他比你的水平高,你慌也不能赶上人家;如果他不比你强,则可能是他前面的题目不会做,正要去后面找容易做的题目。

如果遇到同场考生的骚扰,比如有的事先跟你“打招呼”请求“关照”,立即一口拒绝,不可犹豫,那是违法、犯罪的事,咱不能干、也不敢干。

考场上受到直接骚扰,则应该立即报告监考老师,不必顾虑太多,不会发生什么后续麻烦的。

10. 检查要有重点。

一个人检查出自己错误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如果说做一道题用3分钟,却要只用2分钟来检查,检查出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倒是有可能把原本正确的答案改错了。

所以,只能有重点地检查如下内容:

首先应检查选择题是否一一对应地涂了,是否涂串行;

其次是你做题过程中标记过的,拿不准的题目;

再次是要检查一遍第1题,经验告诉我们,虽然第一小题为“热身题”、送分题,但往往有较大出错率,这里面可能存在不为所知的心理学原理;

第四,检查填空题的数字后有没有漏掉单位等,特别是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

11. 草稿纸使用策略。

把草稿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分为四块、正反面8个区域,使用过程中不是随意乱写,而是一个一个区域挨着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够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方便我们后期检查试卷时查找原来的草稿。

12.考前坚持做题,不手生。

考前一天的下午必须做做数学题目,因为第二天下午要考数学;同样道理,第一天考完,晚上应做点第二天要考的科目的题,是为保持“手热”。

13.考后不对答案。

只有那些为外在表现而学的孩子才会出了考场叽叽喳喳。

在标准答案未公布之前,谁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何况高考这种“高深莫测”的考试呢?

即使自己真的有一场考得不是很理想,也要知道:

考试不是单项决赛而是六项全能,一场不能定胜负。

退一万步讲,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只是一个站而已。马云、俞敏洪等成功人士不早就替我们证明这一点了吗?

14.“临阵磨枪”,大可不必。

对于高一、高二阶段的单元检测,“临阵磨枪”可能有一定的效果,那是因为所考内容很少而且都是近期所学。

而对于高考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考试,“临阵磨枪”只能变成临时抱佛脚,不会有什么效果。

如果说考前你需要做一些学习,则纯粹是为了“润滑大脑”。

不要在考前的晚上、甚至考试当天的早上忽然想起哎呀!我哪儿哪儿还没有复习到,急匆匆去找资料,哪怕出现大脑一片空白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模拟考发挥最大学习价值
你会考试吗?高中生必知的重要考试四大法则!8位学长亲授答题技巧
高考当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考数学:如何提高答题得分能力
胡小鹄 | 刷题不留痕迹,等于没有做题
高三,在一次次考试中学会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