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徐再游一龙林山风景(马鸣山、梵宇寺、舍利塔、文殊塔、贯中祖茔等)
 
 

  今年看到骑友们从龙林山(马鸣山)骑游回来,甚似羡慕。遂决定一趟。这几年清徐旅游也搞得红红火火,正月十五闹红火,夏季可去葡峰山庄采摘,品尝玫瑰葡萄、大久保水蜜桃、马峪红葡萄酒。沿西山新开发旅游公路,几乎把主要山中景点串了起来。我去年去过几个景点,就留下美好的映像。

若入人间仙境,请上白石云松!马鸣山森林公园(俗马鬣寺)地处白石沟中游马峪乡碾底村东北面,系中隐山支脉,距榆古干线公路2.4公里,距太祁高速公路4公里,距县城12公里,距葡峰山庄、贯中祖茔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马鬣寺始建于唐朝,位于素称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云松——马鸣山上,堪称三晋第一石塔的唐代建筑文殊石塔屹立山顶,汉唐佛教圣地——马鬣寺遗址石拱窑洞、潺潺流水历历在目。龙林山的这条龙,龙头所在的西北部,在东圪台头的东南面,龙身由南向北,再向东,到石窖村西再向南,龙尾在涧沟村北面。有的文人叫他为盘龙,有的文人叫他为卧龙。《清徐县地名志·圪台头》中说:"传说,此村后面的山脉似龙形,村庄位于龙的头部,故得名'圪台头'"清代知县和羹在诗中说:"满河白石衬青松,乱山含岈隐卧龙。"这些记载都是叙述龙林山这条龙的。马鬣寺自古就是梵宇寺的俗名。马鸣山上的普济寺,又叫佛阁龙洞,群众叫四梁庙,《永乐大典》上叫龙神祠,座落在山巅的向阳背风处,地址选得非常好。寺庙现在已成残垣断壁。寺庙的三孔石窑洞还在。洞上有阁楼的残壁,还有上楼的楼梯。再后来,又将此庙改称普济寺了。现为梵宇寺。梵宇寺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住持重建的僧人是正新大师和怀壁大师。他们重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照壁、僧院等,占地约800平方米。经过梵宇寺一千多年来8次重修,几度兴盛,几度衰落,几次更名,几次重建,他香火常接不断,兴盛时,寺内高僧云集,馨声回荡,经声不断,至今仍知姓名的高僧就有正新大师、怀壁大师、凝之大师、戎明大师、全彻大师、资公大师等,从寺前寺后的两处和尚墓地看,砖灵塔已坍塌无存,石灵塔就有数十座。直到上世成三十年代,寺中仍有三个僧人,大和尚傅海金、三和尚、小和尚,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时,从清源上龙林山扫荡的日军将三和尚打死了,埋在壕之掌的废砖窖里,大和尚和小和尚逃走了。寺庙也在这个时期毁坏了。2001年,清徐县为弘扬民族文化,投资1700多万元,又将梵宇寺重修一新。

梵宇寺,俗称马鬣寺 ,是龙林山的主要建筑群落。它座落在龙林山的山坳里,弯腰沟(亦称碗窖沟)的沟掌上。整个建筑群落包括寺院、僧院、偏院、斋楼、龙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回廊、龙池洞、总建筑面积1218平方米。整个龙林山,我觉得最凉快的就是山门,如果有时间真恨不得在此好好休息一下。绝对风水宝地。


刚拐入白石河边,一座小庙前几百年的老树

小庙般迁到山上

沿着白石河沟都是葡萄

涧沟桥(不过桥)右面小路上山

登山之路


进入龙林山远眺风景

飞马雕塑(传说

牌楼



回头望



第一景点富国亭

为2000纪念时任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建立的亭
 

碑记                                             僧人以前下山路

土路进入梵宇寺(正在修周边)

远望舍利塔


松木满山

梵宇寺塔灵:龙林山梵宇寺的塔林,均为石雕灵塔,高1米多。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灵塔腐蚀风化,有的倒塌,有的面目全非。据当地老乡说,这里的灵塔,唐宋元明的都有,但因风化,有的灵塔字迹难以辨认,有的只见花纹图案,不见文字,能辨认出字体的有三座,一座是宋代灵塔,建于北宋太平天国九年,即公元984年,是谁的灵塔,看不清了,只见经文;一座是金代灵塔,建于金代承安二年或大安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即公元1197年或1210年,因为安前的个别字迹看不清了。有《监寺莲公予修塔铭》,莲公法号法莲,是清徐人,八岁出家,六十多岁逝世,去世后,他的弟子为他建了灵塔;再一座是元代灵塔,建于元代贞元一年,即公元1294年,享年七十三岁。圆寂后得宣色舍利百余粒。他的弟子普赞,普诚等为他建了灵塔,还为他建了资公塔,以示怀念之情。

     现在,塔林中尚存灵塔二十多座。












梵宇寺门前108阶台阶2003年修建,两侧生长茂盛的恋树

梵宇寺山门

隋开皇高僧载,历经1400年隋槐,山西境内槐树之最

走完整个山,还是梵宇寺大门前岁槐树下最凉快。今天中午是太原市最高温,这里凉风爽爽。

斋堂和回廊

牌匾

大雄宝殿

地藏王殿

观音殿

巨大的栾树冠



石碾

栾树果

梵宇寺前台阶下泉水池



登山台阶

龙池洞:龙池洞位于梵于寺东北角,此洞虽然不大,也很简单,但它是唐代窑洞,该洞全由石料建成,内有石砌水池和石雕龙头,天然泉水从龙嘴里流入池内,池底有出水口,又流出洞外,因而龙池内常存泉水,不会溢出池外。此种设计,真是古人匠心独具。此泉水,是真正的开然矿泉水,据化验,水中的微量元素锶的含量,为平常水的十五倍,长期饮用,可以延年益寿。泉水的口感很好,可以说是甘冽异常,清凉绵润,甜美适口。此次整修时,重新泥了窑洞,洞外加了卷棚明柱,洞内又塑了龙王、圣母等神像

洞内清澈泉水




资公塔,亦称石佛殿,建于元代元真元年,即公元1295年。是为纪念资公和尚在梵于寺的功德而修建的,塔为石塔,是少见的一座蒙古包式的建筑物。塔高2.5米,圆形,顶为藻井砌筑,不用梁架,顶周出檐,宝刹为球形,属典型的元代风格。塔内为资公和尚石刻座像,雕刻细腻,栩栩如生。资公的功德见《资公传记》。

 



继续攀登,原始小路

马跑泉,亦称马刨泉,位于梵宇寺西北的山坡上,文殊石塔西面,是一泓自然泉水。
  清乾隆举人秦为龙在《马鬣寺》中说:"(文殊)塔旁稍西有泉曰'马跑'。"泉漱塔,塔枕石,石旁可容五六人,每风止雨收,爽气袭人,盖胜境也。或曰马跑泉者,前此未有,有神马跑地而忽涌,是以名焉。是说也,相沿虽久,余未信之。
  清光绪《清源乡志》中说:"马跑泉,在白石(龙林)名山巅,泉中接着夏不竭,甘冽异常。俗传五代汉高祖过此,渴无水,有神马跑山上,泉随涌出,故名"。
  当地老百姓传说,唐王李世民曾狩猎于此,渴无水,马刨地而泉水涌出,故称马刨神泉。
  几种说法均为神话,不过此水长年不竭是真的。此次修建龙林山风景区,在泉旁安装了一匹白玉马,十分精美。马高1.8米,长2.7米,前蹄刨地,垂首饮水。此景可使游人进入美丽的神奇意境之中,是美的享受。

文殊石塔是龙林山的一大亮点,是珍贵的唐代古建筑,座落在梵宇寺北200米的山坡上,据考证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所修,主持大师为凝之高僧,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一十年了。石塔坐北向南,塔的基台宽深各11米,呈正方形。塔分上下两层,均为石刻飞檐,高10.7米。塔上雕有佛龛和石刻造象、菊花花纹图案,四周出檐有莲花瓣环绕,整体构思别致,图案优美,造型浑厚古朴。塔内层层由"8"字形铁勾拉,顶部出檐施莲花,宝顶为圆形,四周有人面造象。我们推测,此宝顶为三层人面圆球结构,经千多年的风蚀风化而将上两球丢失了。下层门正面,门楣镌火焰形卷拱,为印度式结构。内塑文殊菩萨坐像,整个造型与五台山佛光寺组织的祖师砖塔极为相似。类属金刚式方形古塔,为典型的中唐作品,北魏遗构。全塔精细坚固,构思造型都非同一般,可以说是三晋第一名塔。





八仙亭:新修2002年,传说吕洞宾得道成仙云游江湖,救苦救难,为治大骨节病,提供“八叶草”。

碑记

八仙亭眺望山下

仰望八仙亭

远望抗日战争纪念碑(最高处)

卧虎亭:传说梵宇寺高僧凝元大师一梦,西侧山峰卧有一虎,此地虎踞龙盘,吉祥之兆。

碑记

牌匾

发现一蜘蛛,很难见到这么大的

开始移动

舍利塔:修建2000年9月,塔高16.6米,塔台青砖砌筑13层,象征佛教兴盛发达



卧虎亭

迎台园:坐落在顶坪,圆形建筑

 


碑记                                                 山崖

纪念碑建于2002年6月为纪念清太徐抗日时期牺牲的烈士,碑高19.45米,碑身三椎体,纪念抗日60周年

站在抗日战争纪念碑向西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里是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前沿陈地,清太徐县政府在这是驻扎,龙林山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和蒋阎政权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特别是有许多热血青年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为了不忘过去,继往开来,中共清徐县委和清徐县人民政府,不仅把这里列为风景名胜区,并命为受国主义教育基地。





碑记


站在山顶,汗水直淌,这两天气温很高,忽然看到一片沙棘,酸甜解渴

云涛亭:西风顶坪上,森林广场,犹如仙境

茂密的山林

不知谁人之墓?
 2013年清明节罗贯中衣冠冢落成暨罗氏马峪乡后窑村罗氏祖茔前祭祖活动举行满怀对罗氏先祖特别是文学巨匠罗贯中的缅怀之情。直到辞世之时,罗贯中终究没有再履乡土,引为恨事。宽怀的许家沟为他修立起一座坟墓,接纳了这位终未还家的外乡游子。六百年后,罗贯中的后裔在家乡清徐葡峰山庄为他修起衣冠冢,也算是一种落叶归根吧。河湾村在祁县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庄。全村有1400多人,全部为罗姓。罗家祠堂门面不大,不认真观察,很像村里住家户的样子。普普通通的大门,只是门口及周围要更干净一些。门口两侧立柱上有着颜色还比较红的对联,好像是贴了不很久的样子。看得出来,村里人对祖上留下来的这个祠堂是很在意的。走进祠堂院内,院子不很宽大,但很雅静。凄凉贯中墓:罗贯中坟地 在村边一块空着的耕地的中央,有一处蒿草丛生的突起部分,就是罗贯中的坟墓。如果没有有人指点,很难看出那是一块墓地。坟墓上的蒿草长了有一尺多高,秋风过后,是一片枯草覆盖的历史的苍凉和萧瑟。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一位世界级的名人长眠这里。

沿旧晋祠路,过晋祠、姚村、仁义村、进入白石沟,过后窑村,李家楼村、涧沟村,上山。全程52公里,门票15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清徐马名山舍利塔(当代)
中國古塔(四)【圖文】
乡土乡情丨访安昌岘舍利塔小记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卷一百二十三
浅谈唐代佛塔造型及艺术审美丨屈直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