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欣荣:从叙述者角度细读《祝福》


从叙事学角度看,《祝福》运用了两种视角:小说开头和结尾“我”的所历所感采用内聚焦型视角,中间叙述祥林嫂的遭遇则采用非聚焦型视角。这被称为“视角的变异”,“浸透着一种特殊的氛围”。内聚焦型视角从某个人的角展示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他看不见、听不到、感觉不到的都保持沉默。非聚焦型视角则无所不知,所有人物的行为、内心活动乃至最隐秘的信息,以及情节的发展和结局都在掌握之中。但上述的“特殊的氛围”到底特殊在哪里呢?如果从视角的载体——叙述者角度来看,或许会有新的收获。 


  一、“我”兼同叙述者和异叙述者于一身


在《祝福》的开头和结尾,“我”是同叙述者。同叙述者参与故事,可以是主人公、次要人物,或旁观者。《祝福》中的“我”应该是旁观者角色,旁观者只能通过被观察者的言语、行为来发现他们的生活境遇、生存状态,却走不进被观察者的内心。通常的解读认为,开头引出了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以鲁镇居民的变化不 大反衬祥林嫂的变化之大,并通过鲁镇的祝福景象和四叔大骂“新党”的行为以及其书房的布置 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设置了社会背景。而就叙事学分析,作为旁观者的同叙述者,常会因智力和想象力的高下,而对观察对象的行为有理解上的差别。很明显,“我”对四叔的骂、对四叔和 “我”几个本家即朋友的“没有什么大改变”的原因是洞察入微的,可以说,“我”对社会的认 知力是高于他们的。照理,“我”的见识应该更远高于蒙昧、愚陋的祥林嫂,却在她的魂灵三问 下“踌蹰”和“胆怯”起来,以“说不清”为由,“逃回”暂住之所。“我”并不知祥林嫂想获得的答案是什么,她的行为在“我”看来是神秘的,所以“我”疑惑着,不安着,在这一点 上,“我”的认知力又“低”于祥林嫂。如此, “我”对四叔行为的透彻理解和“我”对祥林嫂行为的费解就形成了对比。在对比中,自然捧出了“我”的形象:一方面无法改变四叔们的认识,和他们之间存在着像障壁一样厚的思想隔 阂,自然也就无力改变他们所构塑的环境;另一 方面又无法拯救祥林嫂的命运,“我”和她对 生命的理解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没有沟通的可 能。在这种矛盾中,“无力感”渐渐传达给读 者,也使“我”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这应 该是这部分叙述的用意之一。 


在中间部分,“我”是异叙述者,而异叙述 者不参与故事。不参与故事本来赋予了叙事者凌 驾于故事之上的权力,他本可以掌握故事的全部 线索以及人物的所有隐秘。只是这部分虽然采用 了非聚焦型视角,但叙述者却依然是“我”。上 面说过,非聚焦型视角是无所不知的,而“我” 的视角是受限的,这两者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 在传统阅读中常被认为是不和谐的写法,在叙事 学意义上却是鲁迅对小说创作的贡献。矛盾需要 调和,于是这部分的叙述极为节制:凡是不在鲁 镇发生的事,即使是“我”能通过听闻知晓的, 也不转述,而通过他人口中说出;他人口中说出 时,其人必在鲁镇。所以,祥林嫂抗婚和在贺家 墺的情况就由卫老婆子说出,阿毛被狼叼走吃掉的细节就由祥林嫂本人说出。这不仅扩展了作品 的视野,也使祥林嫂的生命悲剧染上了真实的色 彩,更有利于塑造说话人卫老婆子和祥林嫂以及 一干听众的人物形象。 


  二、故事中的人物成为内叙述者


“我”兼同叙述者和异叙述者于一身,是 由叙述者与叙述对象之间的关系确定的。如果按 叙述层次划分的话,“我”又具有外叙述者的身 份。叙述因故事之中有故事而形成层次,如鲁迅 的《在酒楼上》,“我”遇见吕纬甫、吕纬甫讲 自己的故事、吕纬甫转述老发奶奶讲顺姑的故 事就形成了三个叙述层次。外叙述者叙述了整 部作品的故事,而故事中故事的叙述者就是内叙 述者。故事中的故事包括了由故事中的人物所讲 述的故事、回忆和梦等等。正如上所述,在采用 非聚焦型视角结构祥林嫂的鲁镇故事时,受隐于 背后的叙述者——“我”视角的限制,凡不在鲁 镇发生的事,必由知晓其事且正身处鲁镇的人道 出,从而在《祝福》一文中创造了两个内叙述 者:卫老婆子和祥林嫂。祥林嫂在贺家墺的经历 和阿毛之死也就成为故事中的故事。 


但这两个故事中的故事,与《在酒楼上》 中吕纬甫讲自己的故事在作用上是不同的。后者 构成了《在酒楼上》叙述的主体,前者只是对 “我”视角局限的补充,祥林嫂的鲁镇故事才是 叙述的主体。一般来说,内叙述者在作品中往往 起到交代和解说的作用。卫老婆子的两处叙述和 祥林嫂的自我叙述,补足了祥林嫂被婆婆卖掉以 后的经历,交代了她又回到鲁镇的原因。同时, 卫老婆子眼中的“好运”和“不测风云”从正 反两面衬托出了祥林嫂的悲剧,而祥林嫂口中的 “我们的阿毛”这一称谓又显示出她自己潜意识 里也认同“好运”和“不测风云”的判断。 


并且,以直接引语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可以使叙述免受“我”这个外叙述者的态度、评价、 语言风格的影响,最原汁原味地保留人物所说话 语的本来面目。从这一点看,我们会发现卫老婆 子的说和祥林嫂的说,性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 用以交流来获得共识的对话,所以它的内容里有 明确的叙述接受者——“太太”,是讲给鲁四婶 听的,要引起她的同情,使她收留祥林嫂,自己 也做成一笔生意;后者却是说给自己听的独白, 用意并不是为引起鲁四婶的同情来收留自己,而 是为了宣泄压抑在心口的苦楚,同时表达内心的 自责。虽然在后者的场景中,鲁四婶就站在祥 林嫂的面前,但祥林嫂的话里只有“我”“我 们”“他(阿毛)”的人称,根本没有涉及面前 的“太太”,她只是在回忆伤痛、咀嚼苦难、舔 舐伤口。她说起阿毛的故事,是因为卫老婆子提 及阿毛之死,换句话说,是被卫老婆子的话促发 的,从中我们可以很明白地感受到“说”话的祥 林嫂和“听”话的祥林嫂的分裂。 


 

三、内叙述者的“说”与“不说”


鲁迅的小说经常呈现出“看”与“被看” 的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祝福》也是如此,鲁 镇的人是看客,祥林嫂是被看的人但作为故事 中故事的叙述者,也被赋予了另一对二元结构模 式:“说”与“不说”。上文所说的“祥林嫂的 故事”和“阿毛的故事”正是卫老婆子和祥林嫂 此时的所“说”,它和两人此时的“不说”一 起,与她们初到鲁镇时的所“说”和“不说”, 形成两层对照。 


严谨地说,“祥林嫂的故事”是由六个阶 段构成的:1祥林嫂来鲁镇前的故事;2祥林嫂 第一次来鲁镇的故事;3祥林嫂被卖以及在贺家 墺的故事;4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的故事;5祥 林嫂被赶出鲁家后的故事;6祥林嫂之死。“阿 毛的故事”从属于祥林嫂在贺家墺的故事。这六个阶段性的故事,除了第5个因鲁镇人不关心、 “我”不在鲁镇而无从知晓,成为小说的空白 外,246三则由在鲁镇的“我”来叙述,13 两则不在鲁镇发生的故事可由到鲁镇的人——卫 老婆子和祥林嫂来叙述。

 

对祥林嫂来鲁镇前情况的叙述,其特色是 叙述者运用间接引语的方式来转述人物的话 语,当然也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理解来改造人 物的语言。按后面卫老婆子与鲁四婶交流的表 现,断不会在需要让鲁家建立起对祥林嫂良好 印象时只说短短二十多个字,所以这样的转述 只能说明两点: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我”认为 在叙述祥林嫂的情况时,只有这些信息是有用 的,其他的都无用,于是进行了删减;卫老婆 子在介绍祥林嫂时,只介绍了祥林嫂的称呼、 自己和她的关系——自己母家的邻舍、出来做 工的原因——死了当家人。前者表明叙述者在 转述时采用了信息筛选的方式;后者隐含有来 历清楚、人身具有一定自由的意思。而祥林嫂 嘴里自己的情况是大家在十几天内多次问出来 的,集中在家庭成员和维生方式上,虽然信息 量极少——“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但“我”在转述时依然用了信息概括的方式, 这可以表明祥林嫂每次说话之少。 


话越少,就越有把握隐瞒她们想要刻意隐瞒 的信息——祥林嫂是逃出来的。只有隐瞒,才能 达到让鲁家雇佣祥林嫂、赚到中介费的目的。而 这样的隐瞒,也为一旦事泄后的推责留下后手。 也正是到卫老婆子向鲁家道歉时,祥林嫂来鲁镇 前的故事才真正清晰、确凿、完整,因为连祥林 嫂的婆婆到鲁家辞工时对鲁四老爷说的话,也只 是婉语、客套话而已。 


卫老婆子此时刻意的“不说”,和之后醉 酒后“说”祥林嫂抗婚和交了好运的故事,及带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后“说”祥林嫂丧夫失子被赶的悲惨故事,形成有趣的对照。此时的祥林嫂 对卫老婆子而言产生不了利益,所以她没必要隐 瞒信息,更可以添油加醋;而醉酒,意味着她的 “说”可能穿插着自己的想象,这从她转述时细 节的生动形象可以判断出。但她却没用细节而用 语气传达祥林嫂的悲惨:述说祥林嫂丧夫失子 时,都用了反问句(“谁知道”),蕴含了命运 的偶然性;述说大伯收屋时却用了陈述句,蕴含 了命运的必然性。因为悲剧的细节只有亲历者才 能准确叙述,且更容易产生催人泪下的效果。祥 林嫂“不说”丧夫、被赶,而只诉“说”失子之 痛,既反映了骨肉之死对她的打击之大,也意味 着她此时“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 了宣泄。当然,被留下的客观现实使得卫老婆子 生意目的达成。 


只是那些带有想象色彩的被迫成亲的细节, 缺失了婚房内的场景,留下了大大的空白:这是 卫老婆子没法说、祥林嫂不愿说的事情。这个空 白蕴藏着祥林嫂亦耻亦羞、亦欢亦悦的情感,钩 起所有人无穷的窥伺欲,继以极尽猥亵的想象, 并经由柳妈的传播而成为全城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以祭祀时鲁四婶的“你放着吧”只是让她精神 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祝福》这样的经典,如果多从小说 创作的叙述方式来思考情节、人物、环境是怎样 组成故事的,或许离作品的文学性会更近一些, 也更容易带领学生通过理解言语形式抽绎出文本 独特的意义。 


作者单位: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编辑:葛杰

图: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叙述视角】《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叙述中的“我”与“他”
名校学案:《祝福》教学设计
小说,“谁”来说——浅析鲁迅小说《祝福》中“我”的选择
双重叙事与“复调”主题
【原创】胡凤玲高中语文精品课展示:祝福(第三课时)
《祝福》结构解析和祥林嫂对命运的三次反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