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总理下令彻查害贺龙真凶,华国锋请示后续如何处置,总理:算了
userphoto

2022.08.19 河北

关注

原作者兵家历史

1969年6月9日,为国家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功勋的贺龙元帅逝世,终年73岁。直到1975年6月9日,中央才为贺龙元帅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此时,距离贺龙元帅去世已经过去了六年,当天,周总理拖着病体,强撑精神,向贺龙元帅接连鞠了七个躬,嘴里不停地呢喃着“我没有保护好你啊”

是什么原因导致贺龙元帅在去世六年后才得以进入八宝山入土为安,而在贺龙元帅逝世两年后,周总理才得知了这一噩耗,期间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周总理和贺龙元帅的深厚情谊

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周总理和贺龙元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共同的信仰让二人惺惺相惜。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和贺龙终于有了在一起工作的机会,贺龙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周总理的身边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陪同周总理一起出国访问、会见外宾。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曾被传为一段佳话。

1957年,缅甸总理访华,周总理在昆明设宴接待,并安排贺龙与其夫人薛明一同出席,宴会上,周总理被频频敬酒,连喝三杯后,一直关注着周总理状态的贺龙急忙起身,上前帮他挡酒。尽管身患糖尿病不宜饮酒,但贺龙还是率先一步抢下了酒杯。看着众人开始将酒杯转向贺龙时,周总理连忙对前来敬酒的人说“贺龙患有糖尿病,不能多喝”,众人一听,纷纷理解,也不再上前敬酒了,同时也感动于周总理和贺龙彼此关心爱护的情谊。宴会结束后,周总理还不忘嘱咐薛明,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贺龙。

除了工作时经常在一起外,日常生活中,周总理也时常去贺龙家里做客,每次见面,贺龙总要跑着去门口迎接,谈话时,也总要偏过半个身子认真倾听,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贺龙对周总理的尊敬。知道周总理颇爱喝茶,贺龙每次都要准备上几种茶叶,并泡上两杯,让周总理细细体会哪种茶叶好喝。

知道周总理公务繁忙,几乎很少有留给自己休息轻松的时间,贺龙担心周总理的身体健康,多次在闲暇时拉着他和邓大姐一起去看体育表演。

1967年,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贺龙夫妻二人,周总理将二人接到了西花厅,跟自己住在一起,住在西花厅的日子里,贺龙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为国事日夜操劳、不肯休息的场景,每当周总理夜间出去工作时,贺龙也跟着整晚睡不着觉,后来贺龙索性就站在窗户前等待着周总理回家。

每天看着周总理忙得脚不沾地,而自己却只能放下工作默默躲在西花厅里,贺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周总理理解贺龙心中的苦闷,尽管忙碌,但每天在吃饭时总要去看望一下贺龙,让他安心在西花厅住着。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能持续太久,考虑到当时的形势发展,周总理在深思熟虑后,决定让贺龙夫妇再次搬家,并给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僻静的地方,可以让贺龙在那里休息养好身体,临行前,周总理还嘱咐贺龙多读书练字,并承诺等秋天时去接他。

但是,周总理和贺龙都没想到,在西花厅的这一别,竟成了两人最后的诀别。此后,每当周总理回忆起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时,便十分痛心。

贺龙夫妇听从周总理的安排,在杨德中的护送下乘车到了玉泉山,又辗转到了香山附近的象鼻沟里,周总理在这里为他们安排了住处。北京形势不断变化,周总理拼尽全力保护着贺龙夫妇。

刚刚抵达新住处不久,周总理就派杨德中代表自己去看望贺龙夫妇,贺龙看到杨德中后,问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周总理过得好不好,得到杨德中肯定的答案后,贺龙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为了不让周总理挂心,贺龙让杨德中转告周总理,自己一切都好,让他放心。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贺龙夫妇逐渐适应了象鼻沟的生活,贺龙更是听了周总理的建议,在家里练起了毛笔字。

不幸的是,这样平静的日子不久后便被打破,在周总理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贺龙夫妇被秘密转移,从此与周总理失去了联系。又一次转移后,生活条件变得更差,贺龙的身体状况也急剧恶化,却始终得不到有效治疗,有一天,贺龙接连摔了七次,却被硬生生拖了一个月才送到医院。在医院仅6个小时后,贺龙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晚,他就被以“王玉”的名字悄悄火化,为严格保密,连他的家属都不在火化现场。

因此,直到贺龙去世两年后,周总理才知道了这个噩耗,而这时的周总理已经被检查出身患癌症,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但即便如此,周总理内心始终记挂着要为贺龙正名。

为贺龙正名的时机已经成熟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1月10日,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北京西郊八宝山举行,多位中央领导人出席,毛主席亲自参加追悼会,并在会上提到了要重新考虑贺龙问题,这让一同出席追悼会的周总理意识到为贺龙正名的时机逐渐成熟。

两年后,薛明被周总理接了回来,与孩子们团聚,同时,周总理又下令,交代华国锋重新彻查当年贺龙元帅所谓的“投降信”。

战乱时期,贺龙因作战勇猛被蒋介石看中,多次向贺龙抛去橄榄枝,当时,负责游说贺龙的便是一个名叫李仲公的人。李仲公在抵达武汉后,单独宴请贺龙,约他听堂会、打麻将,贺龙逐渐意识到这个人别有用心,于是,当李仲公透露出蒋介石想拉拢他的意图后,贺龙当即将李仲公绑了,转交给了唐生智,但唐生智却放跑了李仲公。就这样,李仲公保住了一条小命。

新中国成立后,李仲公专门找到周总理,要求给自己安排个不小的官职,周总理表示不能单独安排,要经过统筹协商后才能确定,但李仲公却耍起了无赖,一直纠缠周总理,周总理想到贺龙似乎与此人有过交道,便叫来贺龙准备问问这人的情况。

没想到,李仲公一看贺龙来了,担心自己当年的事情败露,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后来,李仲公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不过,他始终认为是贺龙从中作梗,抖露了自己的陈年旧事,从此,便对贺龙怀恨在心,于是,才会在后来为了发泄心中不满,伪造了所谓的“求降信”嫁祸给贺龙。

负责调查贺龙事件的负责人华国锋将拿到的两封“求降信”交给了公安部的工作人员,从信封表面看,确实年代比较久远,字迹也很难辨认出来,但经过公安人员的仔细检查,通过对信件所用的信纸和墨汁进行化验,最后断定所用信纸是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而墨汁中也含有建国后才有的成分,因此,公安部门在调查后,给出了最终调查结果,即两封所谓贺龙的“求降信”系李仲公伪造。

真相查清后,公安部的工作人员愤慨万分,曾经为了国家和人民出生入死的贺龙元帅就这样遭到陷害,离开了人世,令人悲痛。华国锋拿到调查结果后,带着相关材料找到了周总理并交给他过目,材料中还附有公安部建议立即对李仲公进行判刑的反馈意见

周总理仔细阅读完报告后,却轻轻地长叹一声,对华国锋说道:

“算了吧,他都已经80多岁了,就是将结论告诉他,也会把他吓坏的。”

1974年9月29日,中央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同时,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给叶剑英寄去了一封信,信中主要内容是希望能将贺龙的骨灰迁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很快,叶剑英便同意了这一要求,并安排胡炜负责办理。

经过协商讨论,决定在贺龙元帅逝世六周年之际,正式为他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此事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一致同意,薛明更是十分高兴,多年来加注在贺龙元帅身上的污名终于要被洗掉了。

1975年6月9日,贺龙元帅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当天,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隆重举行,周总理亲自前往现场,握着笔在签到表上颤抖地写下了“周恩来”三个字。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周总理去看望薛明和孩子们,还没走进休息室,周总理就连声喊着薛明的名字,薛明赶忙走出来迎接他,周总理看到薛明后,紧紧握着她的手,一再自责道:

“薛明啊,我没有保护好老总,都六年了,老总的骨灰还没有移到八宝山公墓,我很难过啊!”

一时间,休息室内哭声大作。这是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参加悼念活动,当时,周总理已经身患绝症,但他依旧不顾医生阻拦,坚持要送贺龙元帅最后一程。

从南昌起义开始,周总理和贺龙便建立了革命情谊,并在日后的抗战过程中日益深厚,周总理曾为自己没能保护好贺龙而十分自责,如今,能亲眼见证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也算是让周总理心里好受了一些。

1978年5月26日,审查小组对李仲公的问题做出了处理决定,撤销其国务院参事职务。1978年6月20日,李仲公因病去世。

“李仲公罪行严重,又不老实交代。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本应从严惩处,逮捕法办,但考虑李已年近九十、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不再捕办,决定撤销其国务院参事职务。每月发给生活费80元,交国务院参事室监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9年贺龙元帅含冤逝世,周总理下令彻查真相,葬礼上含泪七鞠躬
66年数十个单位联合状告贺龙,毛主席:立刻来游泳池,后来如何了
1974年华国锋请示如何处置陷害贺龙的李仲公,周总理一句话显英明
71岁的贺龙元帅被批斗软禁,子女蒙难下落不明,被何人出手救下
周总理最后一次参加了哪位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 深鞠躬竟达7次
贺龙元帅之死,乱局中周总理挺身而出,却最终没能保住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