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阳龙门,石山中的艺术奇迹
洛阳龙门,石山中的艺术奇迹
(2014-07-24 20:16:08)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南北长约1公里,规模宏大,雕镂精美绝伦。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之一,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

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乘坐着画舫,荡漾于悠悠伊河水之上!


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龙门石窟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这一数字举世罕见。

内部雕镂格外精巧细致,除部分在文革中损毁外大都保存完好。

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

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虽历经岁月侵蚀,但每一座洞窟中的造像、佛龛仍依稀可见当年栩栩如生的模样。


大大小小的洞窟,高低错落有致、蔚成大观!

碧蓝天幕的映衬下,面对这一恢宏壮阔的文化遗产,不禁感慨这简直是石山中诞生的奇迹!


高处的“断壁残垣”中,透露出斑斑驳驳的沧桑印痕。

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等人物造像,

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

石窟边便是碧波荡漾的伊河,河畔垂柳随风飘拂,楚楚动人。

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

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

因而卢舍那大佛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武则天用以彰示个人功德的一个化身。

我们可以选择在伊河对岸的香山脚下远观龙门石窟全貌。

拍摄地点:洛阳龙门     拍摄时间:2013年8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门石窟
河南这座石窟 是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藏“网红佛祖”成旅游打卡圣地
龙门石窟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
观摩龙门石窟,应穿越伊阙时空,在现实春光里好生打量
微头条
龙门石窟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